第十章

關燈
誠去找愛宕商量。

    聽完誠的話,愛宕一副幸災樂禍的樣子。

     “你告他們詐騙也沒用。

    ”愛宕說道,“這樣一來,隻能在紛亂複雜的騙局中越陷越深。

    首先,錢是絕對回不來了。

    好在才損失了十萬,你就死了心吧。

    現如今,也許銀根有些吃緊,可是民間還是烏泱烏泱的有不少遊資。

    你不過是其中的一條被釣了上來做成生魚片而已。

    别老想着自己的損失,下回你來釣魚,把那十萬釣回來不就得了。

    ” “那你說該怎麼辦呢?現在這樣我怎麼有臉回老家。

    ” “所以說,咱們要更為巧妙地模仿那些家夥的手段。

    三行小廣告就釣到了你這樣的冤大頭。

    可想而知,跟你一樣的笨鴨子肯定還有不少。

    隻消在報上登個廣告,就可以等鴨子背着青蔥跳進鍋裡了!” 說着,愛宕環視了一下屋子。

    自從戰争中遭災以後,母子倆一直租住着親戚家這間四帖半的小房子。

    就算鴨子上了門也難免心生狐疑吧。

     不得不為生計奔波的愛宕,看誠平日裡的一舉一動無不透着逍遙自在,而此刻在自己面前露出消沉沮喪的樣子,不由得心有不忍。

    愛宕的同情心并沒有惡意,即使偶然促成了某種結局,能作為譴責他的理由嗎?世上有一種幸福的人,無論其動機如何質樸,結果總能為自己帶來利益。

    這類人沒有必要為自己的善意而心懷畏葸。

     兩位涉世不深的青年互相争着誰更有見識。

    相比而言,從自身的經驗持悲觀态度的誠略勝一籌。

    然而,誠内心期望的卻是友人能将自己悲觀的論點逐一推翻。

    這一點,生性樂觀而頭腦靈活的愛宕恰好是最合适的人選。

     “不如咱們自己行動起來。

    要是幹得好可就大發了。

    從最低限度的本錢開始,就算失敗了也不會有什麼大的損失。

    你現在手頭還剩多少錢?” “三萬。

    ”誠老老實實地回答。

     “我隻有三百塊。

    ”愛宕付之一笑,說道,“作為補償,直到從你那兒領到薪水為止,我白幹活兒。

    ” 愛宕有個遠房叔父經營着一家和“荻窪财務協會”相差無幾的公司。

    對叔父的賺錢方式,愛宕一直很感興趣。

    誠的事啟發了愛宕。

    愛宕的意思是,如果将“亮錢”[從第三方借來用于公司注冊登記或運轉的錢]按日息兩元借出去的話,絕對有賺頭。

    誠一聽轉憂為喜。

     “租賃事務所加上在報紙上登廣告,三萬塊不知夠不夠?” “租房的事交給我叔父好了。

    還有,要是萬一忙起來沒時間記賬,還需要一位管财務的人。

    最好是與你有關系的女人,年紀盡量大些,這樣比較靠得住。

    ” 愛宕将他從叔父那裡聽來的現炒現賣。

    也許是與他年齡相應的自尊心作祟,誠覺得愛宕的話音裡像是說自己“可惜你沒有那樣的女人”。

    話進了誠的耳朵又進一步被誇大成“如果沒那樣的女人,将會危及自己的事業和前途”。

     誠從愛宕家告辭回到住處,孀居的房東太太上樓來送茶。

    誠打量着眼前的女人,蓦地想到自己和這女人之間至今未有過任何瓜葛,突然感到一絲莫名的屈辱。

     也許會有人奇怪,難道二十五歲的誠竟如此清心寡欲嗎?其實遵循“合理主義”的處方,他也曾常去妓院。

    每每這個時候誠都強壓着自我嫌惡,帶着合理的滿足感走在歸家的路上。

    夜晚的星空、夜空的雲、街邊的樹,為了讓這一切看上去具有美感,誠甚至搖身變成了實用型的臨時雇傭的詩人。

    誠還為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