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關燈
小
中
大
過是理解與被理解之間的一種賣淫行為罷了。
委身于理解的同時,也要求他人委身于你的理解。
你就是現代社會中賣淫行為的化身。
與金錢同樣,理解也在流通。
一個堕落的時代!我曾經想用金錢作為盾牌來保護自己,以免陷入堕落。
除了金錢,除了用錢開口之外,人與人之間既沒有被理解的義務也沒有理解他人的權利。
我曾一直幻想着能有這樣一個烏托邦。
而你,卻是如此肮髒,竟然試圖要理解我。
” “如果你的态度是這樣,那事情就簡單多了。
我想,我們是到分道揚镳的時候了。
你不認為嗎?” “你已看出公司資金危機的兆頭了吧。
” “沒錯!這種怪胎一樣的破公司最多半年也就到頭了。
” “眼力不錯!我也作如此想。
要是你想走的話我也不強留。
” “至少得付我五十萬的退職金吧?” “你又不是投資者,别說的有多了不起似的。
給你三十萬,見好就收吧。
” “錢的事再慢慢商量。
跟客戶的交情,有家可靠的公司想拉我過去。
從普通職員開始做起。
我這人,還是喜歡實質的東西。
” “實質是什麼?是柿子核那樣,雖說不能吃,但過個十年八年就會結果子的那種東西嗎?” “是未來啊。
” “你呀,肯定會長壽的。
” 兩人像學生時代一樣談笑風生地聊着分手的事。
誠一直都憎恨着愛宕。
他奇怪為何沒有早注意到這一點。
就像發現自己愛一個人卻太遲一樣,憎惡也同樣有被忽略的傾向。
到了這時我們會恨自己對感情的怠惰。
誠獨自走在街上。
早春的風還有些料峭,卻是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
街上擠滿了無所事事的閑人。
這些人似乎在互相打趣似的欣賞着彼此略有些呆滞的表情。
這是誠特有的冷靜的觀察力。
他常迫使自己對一切抱着冷眼旁觀的态度。
誠穿着大衣,肩膀幾次撞到了路上的行人。
對方惱火地回頭盯着自己,誠覺得對方像是看穿了自己的焦灼不安。
上百萬的赤字過不了數月将會變成數倍虧損的事實,幾乎是不言而喻的事。
抵押品滞銷,詐騙集團四處橫行,到處蔓延着不景氣的黴菌。
貸出去的款難以收回,尤其是新近增加的小額貸款收不回來。
壓迫小市民生活的各種因素加在了一起,猶如一團亂麻,任何人都無計可施。
誠仰起頭望着街道兩旁還未發芽的光秃秃的樹梢,心裡冒出一個古怪的念頭。
誠發現自己有仰望天空的習慣,心想,也許自己應該成為一位詩人。
不過,假如他知道藝術家所需的是真正的狡智,肯定會唾棄這職業吧。
誠走上樓梯,進了二樓的一家咖啡屋。
溫暖的陽光照射着每一扇窗戶。
客人并不多。
聽見鳥籠裡的小鳥清脆的鳴叫,客人們轉身看着小鳥。
咖啡屋彌漫着溫馨而親密的氣氛。
誠找了一個靠裡的座位,點了杯熱飲。
發現相反一側的窗邊坐着兩個人。
看清是誰時,誠換了一個不易被發現卻又能觀察兩人的坐姿。
清晨的陽光灑滿了白色的桌布。
陽光中,青年和少女頭碰着頭地說着話。
和少女交談的年輕人,誠一時竟沒有意識到是易。
易高興時有頻頻眨眼的習慣,誠這才斷定确實是易。
易的外套袖口有些破了,少女的衣服雖然不算破舊,卻與易一樣簡樸。
兩人的臉頰洋溢着青春的光澤。
時而傾斜,時而低頭,間或朝後仰着大笑。
額際略顯紛亂的短發在陽光下泛着耀眼的金色。
易是退出共産黨了嗎?或是與黨内的女孩正相得甚歡?誠想,無論在何處做着何事,易都是一樣的,易永遠是易。
讓人嫉妒的是,易既是易的同時,又能成為千萬人中的任何人。
他的存在與他同質的存在之間的界限上,一定不會有像自己這樣的阻礙。
比如控制他人,拒絕他人的理解,或征服他人,或做出非人的努力,這一切完全沒有必要。
他的存在,借助着一種薄薄的膜質般的東西,與地面上的一切存在達成默契,最終将與浩氣同化為一體。
人存在的意義之中,存在因存在的意識而滅亡,卻因存在的無意識或無意義而實現其使命,其中一定有一種攝理在起作用。
兩人露出雪白的牙齒開心地笑着。
誠注視着二人,似乎自己變成了透明的存在。
誠突然感到一陣罕有的快慰。
易拿出記事本,尋找着鉛筆,卻沒有找到。
少女從手提包裡翻出一支綠色的鉛筆,遞給了易。
易在本子上匆匆地記着什麼。
誠覺得那綠色的鉛筆似乎非常眼熟。
鉛筆身的文字在陽光照映下呈現出的金色,似乎還留在記憶的深處。
他試着想回憶起什麼。
在記憶中,模糊不定的夢境與現實漸漸清晰起來。
誠的耳膜深處突然響起一個聲音,卻又轉瞬即逝。
似乎在說: “誠啊,那可不是商品!” 此刻,天突然陰了下來,對面的窗戶頓時失去了适才的亮色。
這聲音,連同消失的光線,一并從他的腦海裡飛逝而去了。
---一九五〇年十月三十一日
委身于理解的同時,也要求他人委身于你的理解。
你就是現代社會中賣淫行為的化身。
與金錢同樣,理解也在流通。
一個堕落的時代!我曾經想用金錢作為盾牌來保護自己,以免陷入堕落。
除了金錢,除了用錢開口之外,人與人之間既沒有被理解的義務也沒有理解他人的權利。
我曾一直幻想着能有這樣一個烏托邦。
而你,卻是如此肮髒,竟然試圖要理解我。
” “如果你的态度是這樣,那事情就簡單多了。
我想,我們是到分道揚镳的時候了。
你不認為嗎?” “你已看出公司資金危機的兆頭了吧。
” “沒錯!這種怪胎一樣的破公司最多半年也就到頭了。
” “眼力不錯!我也作如此想。
要是你想走的話我也不強留。
” “至少得付我五十萬的退職金吧?” “你又不是投資者,别說的有多了不起似的。
給你三十萬,見好就收吧。
” “錢的事再慢慢商量。
跟客戶的交情,有家可靠的公司想拉我過去。
從普通職員開始做起。
我這人,還是喜歡實質的東西。
” “實質是什麼?是柿子核那樣,雖說不能吃,但過個十年八年就會結果子的那種東西嗎?” “是未來啊。
” “你呀,肯定會長壽的。
” 兩人像學生時代一樣談笑風生地聊着分手的事。
誠一直都憎恨着愛宕。
他奇怪為何沒有早注意到這一點。
就像發現自己愛一個人卻太遲一樣,憎惡也同樣有被忽略的傾向。
到了這時我們會恨自己對感情的怠惰。
誠獨自走在街上。
早春的風還有些料峭,卻是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
街上擠滿了無所事事的閑人。
這些人似乎在互相打趣似的欣賞着彼此略有些呆滞的表情。
這是誠特有的冷靜的觀察力。
他常迫使自己對一切抱着冷眼旁觀的态度。
誠穿着大衣,肩膀幾次撞到了路上的行人。
對方惱火地回頭盯着自己,誠覺得對方像是看穿了自己的焦灼不安。
上百萬的赤字過不了數月将會變成數倍虧損的事實,幾乎是不言而喻的事。
抵押品滞銷,詐騙集團四處橫行,到處蔓延着不景氣的黴菌。
貸出去的款難以收回,尤其是新近增加的小額貸款收不回來。
壓迫小市民生活的各種因素加在了一起,猶如一團亂麻,任何人都無計可施。
誠仰起頭望着街道兩旁還未發芽的光秃秃的樹梢,心裡冒出一個古怪的念頭。
誠發現自己有仰望天空的習慣,心想,也許自己應該成為一位詩人。
不過,假如他知道藝術家所需的是真正的狡智,肯定會唾棄這職業吧。
誠走上樓梯,進了二樓的一家咖啡屋。
溫暖的陽光照射着每一扇窗戶。
客人并不多。
聽見鳥籠裡的小鳥清脆的鳴叫,客人們轉身看着小鳥。
咖啡屋彌漫着溫馨而親密的氣氛。
誠找了一個靠裡的座位,點了杯熱飲。
發現相反一側的窗邊坐着兩個人。
看清是誰時,誠換了一個不易被發現卻又能觀察兩人的坐姿。
清晨的陽光灑滿了白色的桌布。
陽光中,青年和少女頭碰着頭地說着話。
和少女交談的年輕人,誠一時竟沒有意識到是易。
易高興時有頻頻眨眼的習慣,誠這才斷定确實是易。
易的外套袖口有些破了,少女的衣服雖然不算破舊,卻與易一樣簡樸。
兩人的臉頰洋溢着青春的光澤。
時而傾斜,時而低頭,間或朝後仰着大笑。
額際略顯紛亂的短發在陽光下泛着耀眼的金色。
易是退出共産黨了嗎?或是與黨内的女孩正相得甚歡?誠想,無論在何處做着何事,易都是一樣的,易永遠是易。
讓人嫉妒的是,易既是易的同時,又能成為千萬人中的任何人。
他的存在與他同質的存在之間的界限上,一定不會有像自己這樣的阻礙。
比如控制他人,拒絕他人的理解,或征服他人,或做出非人的努力,這一切完全沒有必要。
他的存在,借助着一種薄薄的膜質般的東西,與地面上的一切存在達成默契,最終将與浩氣同化為一體。
人存在的意義之中,存在因存在的意識而滅亡,卻因存在的無意識或無意義而實現其使命,其中一定有一種攝理在起作用。
兩人露出雪白的牙齒開心地笑着。
誠注視着二人,似乎自己變成了透明的存在。
誠突然感到一陣罕有的快慰。
易拿出記事本,尋找着鉛筆,卻沒有找到。
少女從手提包裡翻出一支綠色的鉛筆,遞給了易。
易在本子上匆匆地記着什麼。
誠覺得那綠色的鉛筆似乎非常眼熟。
鉛筆身的文字在陽光照映下呈現出的金色,似乎還留在記憶的深處。
他試着想回憶起什麼。
在記憶中,模糊不定的夢境與現實漸漸清晰起來。
誠的耳膜深處突然響起一個聲音,卻又轉瞬即逝。
似乎在說: “誠啊,那可不是商品!” 此刻,天突然陰了下來,對面的窗戶頓時失去了适才的亮色。
這聲音,連同消失的光線,一并從他的腦海裡飛逝而去了。
---一九五〇年十月三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