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關燈
小
中
大
見。
川崎毅接觸軍醫的機會多,自然少不了在家中招待年輕的将官。
用毅的話來說,海軍多精英人士。
話裡的意思是自己和這些人才最投緣。
來客們皆是精明強幹的年輕人,富于理性,精通技術,既不講主義也不信神祇,卻充滿了熱情與活力。
這種現象,在戰後青年身上已很難看到了。
誠佯裝對客人漠不關心。
來家裡玩耍的表兄易,經毅的許可特意坐在席間旁聽,聽得入迷,還情不自禁地發出“嚯、嚯”的感歎。
當晚,易在誠家裡留宿。
次日是星期一,學校正值放春假,兩人便結伴去太田山。
太田山位于K中的東北面,是一片綿延伸展的丘陵。
山上灌木叢生,正是練兵的好場所,間或被當作K中高年級學生處罰低年級學生的“法場”。
三月末,矢那川河堤的櫻花已星星點點地在枝頭綻放,春草也開始萌芽。
兩人邊走邊聊。
奇妙的是,成績優秀的級長在劣等生的易面前卻有些笨嘴拙舌。
易依舊沉浸在昨夜的興奮之中,不住地對誠講着昨夜聽來的士官的英勇事迹。
“怪了!本來瞧不起表哥興奮成那樣兒。
明明隻是把他當作傻瓜的。
”誠心裡嘀咕,“卻也并不讨厭。
即便沒有插話的餘地隻能乖乖地聽着,卻喜歡聽他講。
這是為什麼呢?戰鬥機、大戰果、一等功、海軍中尉、軍校……這家夥說的,不過淨是這些而已。
” 誠想起父親曾訓斥自己缺少年輕人的活力,性格不夠開朗。
當然,現在的毅早就不提這些了。
誠一度覺得父親過于拘泥“年輕”一詞的概念。
話又說回來,就算和易一樣活潑開朗外加青春痘,樣樣不缺,考不上一高,父親定會找出别的理由來指責自己。
這位最能将謙虛品質吸入體内的少年,在中學能否畢業還未知的表兄面前,自然不會提及一高的事。
然而,将這樣對于誠來說舉足輕重的大事憋在心裡而引起的不痛快,使誠的話也自然少了起來。
再說,就算說了,易也絕不會對此有興趣——這是誠沉默的第一位的原因。
“我覺得比起陸軍,最近還是海軍厲害得多。
有啥辦法能進軍校呢?太遲了吧。
” “怎麼會?現在也還來得及呢。
” “真的?你還記得二二六事件嗎?”易記住了“二二六事件”卻想不起誠考上一高的事。
沿着蕨菜繁生的陡峭山路向山上爬,灌木林漸漸稀疏了起來。
終于到達了山頂,兩人找了個老樹樁坐下來休息。
天氣晴朗得出奇。
兩人出了一身汗正在脫上衣。
剛脫了一半,易忽然想起了什麼似的對誠說道: “哎,給我講講一高的事,宿舍什麼的看過了吧。
” 誠微微一笑,沒有一絲冷笑的影子,這微笑,是那所謂的誠内心深處的小貓的微笑。
“真自然啊。
”——誠看着表兄在心裡不由得贊歎。
“我缺少的正是這種自然而然的感覺。
換成我定會沒完沒了地揣測對方。
即使忘記了對方的重大事件,在想起時也不會讓對方察覺吧。
或是幹脆向對方坦白,假惺惺地道歉。
表兄竟如此自如。
也隻有表兄才能做得到吧。
正是他可以隻對喜歡的事感興趣,對其他的事則一概置之不理。
也就是說,他是個有愛的能力的人。
” 誠如此贊歎,原本是對自己有幾分自信的緣故。
與往日不同的是,誠坦率地承認了自己的缺點,目光也柔和了許多。
易被盯得渾身不自在,生硬地笑了笑。
陽光透過樹葉斑駁地灑在易雪白的襯衣上。
“别這麼一聲不吭的,怪陰沉的,說說一高的事兒啊。
” “說了你也不愛聽。
” “誰說的?愛聽。
” “你肯定沒興趣,都寫在臉上呢。
” 易被說中了心思,眯縫着眼笑了起來。
易一笑總是不停地眨眼睛。
“嗯。
其實,羨慕你能去東京倒是真的。
你人聰明,以後肯定能成大人物。
往上,一直往上,再往上……不過光長個子不長肉可不行哦。
日本地震多,像摩天樓一樣,太高了容易倒。
” 易的忠告也洋溢着靈活機智。
誠滿心歡喜地點了點頭,向易表示感謝,并邀請易去宿舍玩。
易問宿舍的所在地,誠對東京的地理不熟,随身又沒帶地圖,卻拗不過易的催促,隻好指點着大緻的方向。
除了秋天,很少有像今天這樣視野清楚的天氣。
放眼眺望東京灣,隻能從亮晶晶如小貝殼般的羽田瓦斯罐來推測大森的大概位置。
誠猶豫到底該指哪個方向,快活的表兄不免對自稱“東京通”的誠又是一番取笑。
住進宿舍後,誠依然不時略帶感傷地憶起太田山及那一天的感動。
川崎毅接觸軍醫的機會多,自然少不了在家中招待年輕的将官。
用毅的話來說,海軍多精英人士。
話裡的意思是自己和這些人才最投緣。
來客們皆是精明強幹的年輕人,富于理性,精通技術,既不講主義也不信神祇,卻充滿了熱情與活力。
這種現象,在戰後青年身上已很難看到了。
誠佯裝對客人漠不關心。
來家裡玩耍的表兄易,經毅的許可特意坐在席間旁聽,聽得入迷,還情不自禁地發出“嚯、嚯”的感歎。
當晚,易在誠家裡留宿。
次日是星期一,學校正值放春假,兩人便結伴去太田山。
太田山位于K中的東北面,是一片綿延伸展的丘陵。
山上灌木叢生,正是練兵的好場所,間或被當作K中高年級學生處罰低年級學生的“法場”。
三月末,矢那川河堤的櫻花已星星點點地在枝頭綻放,春草也開始萌芽。
兩人邊走邊聊。
奇妙的是,成績優秀的級長在劣等生的易面前卻有些笨嘴拙舌。
易依舊沉浸在昨夜的興奮之中,不住地對誠講着昨夜聽來的士官的英勇事迹。
“怪了!本來瞧不起表哥興奮成那樣兒。
明明隻是把他當作傻瓜的。
”誠心裡嘀咕,“卻也并不讨厭。
即便沒有插話的餘地隻能乖乖地聽着,卻喜歡聽他講。
這是為什麼呢?戰鬥機、大戰果、一等功、海軍中尉、軍校……這家夥說的,不過淨是這些而已。
” 誠想起父親曾訓斥自己缺少年輕人的活力,性格不夠開朗。
當然,現在的毅早就不提這些了。
誠一度覺得父親過于拘泥“年輕”一詞的概念。
話又說回來,就算和易一樣活潑開朗外加青春痘,樣樣不缺,考不上一高,父親定會找出别的理由來指責自己。
這位最能将謙虛品質吸入體内的少年,在中學能否畢業還未知的表兄面前,自然不會提及一高的事。
然而,将這樣對于誠來說舉足輕重的大事憋在心裡而引起的不痛快,使誠的話也自然少了起來。
再說,就算說了,易也絕不會對此有興趣——這是誠沉默的第一位的原因。
“我覺得比起陸軍,最近還是海軍厲害得多。
有啥辦法能進軍校呢?太遲了吧。
” “怎麼會?現在也還來得及呢。
” “真的?你還記得二二六事件嗎?”易記住了“二二六事件”卻想不起誠考上一高的事。
沿着蕨菜繁生的陡峭山路向山上爬,灌木林漸漸稀疏了起來。
終于到達了山頂,兩人找了個老樹樁坐下來休息。
天氣晴朗得出奇。
兩人出了一身汗正在脫上衣。
剛脫了一半,易忽然想起了什麼似的對誠說道: “哎,給我講講一高的事,宿舍什麼的看過了吧。
” 誠微微一笑,沒有一絲冷笑的影子,這微笑,是那所謂的誠内心深處的小貓的微笑。
“真自然啊。
”——誠看着表兄在心裡不由得贊歎。
“我缺少的正是這種自然而然的感覺。
換成我定會沒完沒了地揣測對方。
即使忘記了對方的重大事件,在想起時也不會讓對方察覺吧。
或是幹脆向對方坦白,假惺惺地道歉。
表兄竟如此自如。
也隻有表兄才能做得到吧。
正是他可以隻對喜歡的事感興趣,對其他的事則一概置之不理。
也就是說,他是個有愛的能力的人。
” 誠如此贊歎,原本是對自己有幾分自信的緣故。
與往日不同的是,誠坦率地承認了自己的缺點,目光也柔和了許多。
易被盯得渾身不自在,生硬地笑了笑。
陽光透過樹葉斑駁地灑在易雪白的襯衣上。
“别這麼一聲不吭的,怪陰沉的,說說一高的事兒啊。
” “說了你也不愛聽。
” “誰說的?愛聽。
” “你肯定沒興趣,都寫在臉上呢。
” 易被說中了心思,眯縫着眼笑了起來。
易一笑總是不停地眨眼睛。
“嗯。
其實,羨慕你能去東京倒是真的。
你人聰明,以後肯定能成大人物。
往上,一直往上,再往上……不過光長個子不長肉可不行哦。
日本地震多,像摩天樓一樣,太高了容易倒。
” 易的忠告也洋溢着靈活機智。
誠滿心歡喜地點了點頭,向易表示感謝,并邀請易去宿舍玩。
易問宿舍的所在地,誠對東京的地理不熟,随身又沒帶地圖,卻拗不過易的催促,隻好指點着大緻的方向。
除了秋天,很少有像今天這樣視野清楚的天氣。
放眼眺望東京灣,隻能從亮晶晶如小貝殼般的羽田瓦斯罐來推測大森的大概位置。
誠猶豫到底該指哪個方向,快活的表兄不免對自稱“東京通”的誠又是一番取笑。
住進宿舍後,誠依然不時略帶感傷地憶起太田山及那一天的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