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關燈
,忍不住說:“我很喜歡徐奶奶家,覺得很開心。

    ” “因為飯菜可口?” 她搖了搖頭,稍微鼓了鼓勇氣,繼續說:“不,其實和你一起都覺得挺開心的。

    ” 他回了一句:“這說明你完全可以像大部分同齡人一樣去交朋友,有時候問題并沒有你想象的嚴重,跨出第一步就順利了。

    ” “……哦,是嗎?” 她想說的不是這個,他完全理解錯了,大概是她沒表達好的緣故,于是謹慎地補充了一句:“但我不是和所有人都能這樣。

    ” “這很正常。

    ” “有時候,也許能交流的隻有幾個人。

    ” “這也能理解。

    ” “甚至是僅僅對一個人。

    ” “你說什麼?”這回他是真的沒聽清楚,因為她聲音越來越低。

     “沒什麼。

    ”她沒有勇氣再說一遍。

     上了車,柏子仁剛在副駕駛座位上坐穩,口袋的一顆棗子就掉了出來,兩仁同時低頭去撿,結果是他拿起來,擡頭的時候,額頭正好和她的臉頰貼到,她的心咯噔一下,臉部的皮膚升溫到滾燙,他沒察覺到這些,等她先坐好,把棗子還給她。

     車子開了一段路,她依舊有些發蒙,恍恍惚惚中聽到一句極其不真實的話。

     “你喜歡我嗎?” 她承認自己的心跳差點就終止了,感覺整個人像是被澆了一盆沸水,又丢進一條冰河。

     “這個問題很難回答?” “我想也許有可能……” “喜歡就是喜歡,不喜歡就是不喜歡,這個沒有中間答案。

    ” 她屏住呼吸,然後說:“因為我從來沒有過這方面的經驗,不知道自己此刻的感覺是不是真實,如果可以給我幾天時間,我想應該可以确定内心的答案,畢竟這樣的事情是很鄭重的。

    ” 程靜泊平靜的眼眸有些啞然,稍後說:“隻不過是問你,你喜歡我推薦的書嗎?” “……” 竟然是她隻聽了中間的一部分。

     “對于這個問題,你不需要有這麼大的壓力。

    ”他試着調節她的情緒。

     “哦,是書啊,我想想。

    ”柏子仁立刻冷靜下來,在腦子裡搜了一圈那幾本書的名字,發現對她而言無一不是難讀至極的。

     “不喜歡的話,我可以換一些推薦你。

    ” “可不可以換一些簡單易讀的?” “我想想,有一本《旅人》的自傳,你可能會喜歡。

    ” “旅人?是旅行的旅?” “對,是一位諾貝爾物理學家的自傳書,他形容自己在探索真理的途中像一個旅人。

    ” 聽他這麼一說,她就有了興趣。

     “這本書比較難找,如果你學校的圖書館和附近的書店都找不到,我下周給你帶來。

    ” “好的,我很想讀。

    ” 趁着等紅燈的時候,程靜泊從右下角的一個小抽屜找出紙和筆,寫給她書名和作者名。

     柏子仁接過來看。

     正好窗外有一束流光溢彩映照在她臉上,她的側臉置于其中像是一個定格的電影鏡頭。

     第一次近距離打量一個女孩子的五官,竟然會有賞心悅目的感覺,他想,也許是這裡的街景太美了,潛意識慣性地遏制了多餘的念頭。

     等她轉過頭之前,他已經禮節性地收回了“有點過”的視線,沒急着說話。

     車内突如其來的沉默讓人略有尴尬,讓她覺得和平常不一樣的是,他沒有主動打破這種尴尬,換做以往,如果看出她想說什麼又一下子說不出口的話,他會恰當好處地開口,緩和氣氛,但這一次他沒有。

     是不是他已經體會到她一路上怪怪的? 直到快下車了他還是沒有說話,最後她下了車,對他說再見,他隻是很淡地微笑,點了點頭。

     但在她轉身的時候,卻聽到從他的聲音,在冬日的疏朗清和的月光下低緩又清晰,好像是一種确認。

     “柏子仁,你今年是二十三歲嗎?” 她第一時間轉身,點頭:“對啊,怎麼了?” “沒什麼,隻是問一問,你快進去吧。

    ” 她依舊在原地停留了一會,确認他是真的沒要緊事後才走回去。

     程靜泊則在車裡沉默。

     二十三歲,早就是一個可以對自己負責的成年人了,他也不過是二十八歲而已,算起來是一代人,做朋友很正常,但為何當陳折說起“你這位小朋友”雲雲,他就覺得很恰當,對他而言,當前的她好像是一個需要他去照看的小朋友。

     他一向不是對旁人如此有耐心的人,即使對自己的學生,隻解答他們專業方面的疑惑,從不參與他們的私生活,他一直嚴格地拉開一段距離,用行動表明事實,在某種程度上他們的身份終生不可逾越,也正如此,他是學校裡唯一一個零花邊绯聞的男教師。

     一會兒,他蔓延的思緒被身後的車鈴聲打斷,移開目光,通過車後視鏡看見一個男生載着一個女生,一路晃晃悠悠地過來,等近了,看見他們的面容,覺得很般配,有一種簡單又純粹的感覺。

     他若有所思,然後慢慢倒車離開了這片校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