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關燈
《漠漠的河》的主人公何漠,在高三休學後的某天留給家人一張紙條,獨自背包出門遠行,遊曆山水,風餐露宿,前後大約有一年的時間在路上,平安歸家後将這段經曆寫成了一本書,書裡有真實的陳述,也有虛構的情景。

     對當年隻懂得閉門讀書的柏子仁而言,何漠的遊曆更多的是一段獵奇,然而讓她心有觸動的是何漠和周圍人之間的感情,真實質樸,沒有任何矯飾,愛人是溫柔又憂郁的,時近時遠,飄忽不定,朋友是慷慨又義氣的,漫漫長路,兼走一程,家人是堅定又永恒的,風風雨雨,常在身後。

     第十七頁,何漠在離家三天内第一次打電話回家,在電話裡求得父母的諒解,她保證會注意自身安全,定時和他們聯系,父母雖然對她很失望,但也知道勸不回她,相比責難,更多的是憂心,她大哥何言提醒了一句,他手機二十四小時開着,有什麼問題及時聯系。

     第八十一頁,何漠寫道,每來到一個陌生的城市,第一件事是找到當地的銀行,然後就發現家人的及時彙款,因此她從不為錢的事情犯愁。

     第一百十五頁,何漠發短信給何言,說她想家了,何言回複,想家就回來,她說還不到時候,隻是真的很想吃家鄉的腐乳肉粽,何言問她要了地址,三天後,她在小旅館收到一個包裝很嚴實的小箱子,打開後發現除了她索要的,沒有留下隻言片語。

     從頭至尾,何言扮演的是一個默默支持的家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讓親生妹妹快樂,遠離煩惱。

     何漠談及何言時,很慶幸地說了一句,她感謝爸爸媽媽先擁有了他,感謝他先來到這個世界摸底,再告訴她什麼是善,什麼是惡。

     …… 柏子仁合上書,放在一邊。

     這幾個晚上,她每每入睡前都會閱讀幾頁,時隔多年再讀此書,依舊會給她帶來安甯和溫暖,就像是何漠在大漠戈壁的冬季夜晚,在篝火邊一邊聽大叔彈吉他,一邊持筆在本子上寫下:“從一個可以向你娓娓道來的回憶,到此時此刻曠蕩的黃沙,耳邊有大風的歌唱,手邊是靜寂美麗的遠方,我擁有的太多。

    ” “路過的都是風景,遇見的都是注定,擁有的都是幸運。

    ” 何漠是這樣寫的,柏子仁覺得如果自己是她,也會這樣說。

     望着天花闆,思緒一點點地被拉回現實,不免地又想起上周五在咖啡館認識的男人,平生第一次,她願意主動和一個陌生人說那些話,還要到了他的名字,得知他在哪裡工作。

     事後總結,她根本就是借了一個讀書交流會的幌子,搭讪了一個長得好看,眉目清朗,聲音好聽,談吐有緻的男人。

     隻不過,和他好像也隻能到此為止了,其餘的顯然遙不可及。

     除了這如靜水微瀾的相遇,柏子仁的生活還是和往常一樣,學校宿舍兩點一線。

     阿迪男方正遲遲沒收到回複後,選擇在某個傍晚,詭異地出現在女生宿舍樓門口,等柏子仁來了,趕緊上前問她有沒有看見他寫的東西。

     “我看見了。

    ”柏子仁直言,“不過,這個不行。

    ” “你不再多考慮一下嗎?”方正盯着她的眼睛,“我是很真誠的。

    ” “但是你說對我一見鐘情,但我對你并沒有。

    ” “我不介意你是否對我一見鐘情,感情可以慢慢培養,你隻要相信我的感覺就好。

    ” 柏子仁搖頭:“我們之前完全沒有說過話,你根本不了解我,又怎麼斷定對我是一見鐘情?” “就是一種感覺,好像很早就認識你了,每次看見你坐在前排,目光就不自主地停留在你身上。

    ”方正用力地表态,“你會分散我的注意力,我會常想你在做什麼。

    ” “如果是這樣。

    ”柏子仁看着他執着又緊張的眼神,直白地說,“我更确定自己對你沒有這方面的意思,這樣的感情不對等,對你也不公平,我想我們沒必要浪費這個時間。

    ” 方正愣怔,完全沒料到會是這樣結果,湧上頭頂的熱情被澆滅,取而代之的是強烈的自尊心受損。

     柏子仁回身上樓前,聽到背後那不失埋怨的聲音:“希望你别後悔,我的意思是,除了我基本沒有人會對你有這樣的感覺,你雖然長得不錯,但人很怪,像是喜歡獨自活在一個魚缸裡,一點意思都沒有,很多人都在背後這樣說。

    ” 柏子仁停步:“可你偏偏對這樣的人一見鐘情了。

    ” 方正漲紅臉:“也許隻是我的錯覺,這段時間我太寂寞罷了。

    ” 他丢下話後就走人。

     等柏子仁回屋做了飯,然後開始做題,中途小歇的時候翻開手機,發現一個未讀信息。

     “這個周末回來嗎?開學後你還沒有回來過。

    ” 是媽媽發來的。

     “這周準備待在圖書館,下周回去。

    ” “知道了,注意身體,不要太累了。

    ” 本來她是打算這周回去,隻不過想到了一件事,鬼使神差地打消了回去的念頭。

     沒錯,就是那個參與人數越來越少的讀書交流會。

     而這個周五的讀書交流會真正稱得上清冷至極,直到結束,柏子仁也沒看見程靜泊的人影。

     在吧台買單的時候,她略有遲疑地問吧台的女服務生:“請問一下,你們店是不是有個兼職的哲學老師?他今天沒有來嗎?” 女服務生基本不用分辨就知道她在說誰,輕快地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