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關燈
圍找人,終于看見柏子仁站在公車站旁,這一次他不再獻殷勤,一個潇灑的轉彎,車子從她面前飛馳而過,立刻帶起一陣風,吹起了柏子仁的圍巾一角。

     柏子仁拉好圍巾,松了一口氣,再提了提自己手上的小夜燈,心想等晚上見到他的時候送給他,他會喜歡的吧。

     不出所料,當程靜泊接過這盞小夜燈,表示很喜歡,欣賞許久後給它充電。

     今晚燈塔裡二樓的客廳隻有兩桌客人,燈沒有全開,正在充電的小夜燈一明一暗,圓圓的,像是一半浸在海水,一半浮在夜空的月亮。

     程靜泊照例問柏子仁這周過得怎麼樣,有沒有按時吃飯,注意保暖和早睡早起。

     柏子仁一一回答完畢,然後趴在桌上看他:“放心,我又不是孩子,會自己照顧好自己的。

    ” 他微笑,修長的手慢慢攏過她的額發。

     她也笑了,提出請求:“對了,你讀書給我聽好不好?我喜歡你的聲音。

    ” “沒問題,你自己去選一本書。

    ” 柏子仁到樓梯口的書櫃随便找了一本書,回到桌旁,程靜泊輕拍自己的沙發:“你坐過來。

    ” 于是,她挨着他坐下,借光拿起書看了看文名,是蔣勳的書,她從沒有讀過,直接遞給他。

     他翻開其中一頁,開始為她讀書,讀了一行,想起什麼似的,提醒道:“你可以靠在我肩膀上。

    ” “……好。

    ” 她頭靠在他肩膀上,近距離看他的臉,在半明半暗的光影下,他俊挺的線條像是由精湛的筆觸,一點點描繪而成,不僅是目光所至的一切是享受,耳邊的聲音亦一樣,清晰低緩,好像是清泉落石,讓人心動,她莫名地想起朱鳴文的話,暗想如果讀書時候遇到的是這樣一位老師,她可能也抵不住誘惑,會借請教問題之由接近他。

     “從島嶼北部一路南下,沿路風景都在改變中。

    ” 他繼續讀給她聽。

     “黑暗裡都是光在活躍,的确像是在看倫勃朗的畫,初看都是黑,靜下來多看一分鐘,就多發現一道光。

    ” “十七世紀的倫勃朗是在蠟燭的光,火炬的光裡畫畫的,他也觀察從黎明到日落的光,觀察日落到月升的光,在北國幽暗的冬天,他專心凝視夜晚雪地上一點點不容易覺察的光,專心到疲倦了,他閉起了眼睛。

    ” “那些光流動在衰老母親翻閱經書的手背上,手背的皺紋縫隙暗處飽含着細細的光。

    ” 他停下來,把書放在膝蓋上,低頭看她,她亦從他肩膀上擡了擡頭,對上他的眼睛。

     “前天下午我沒課,本來想過來找你。

    ”他說。

     “為什麼沒有來?” “怕表現得太急了。

    ” “我也很想你。

    ” “有多想?”他問得認真。

     “每天除了上課外都會想一想,有時候上課也想,老師在講什麼都不知道。

    ” 她說着挨他近了一點,他伸手攬過她,垂手在她腰側。

     “上課要專心,可以等下了課再想我。

    ” “如果能做到的話就好了。

    ” 他碰了碰她的額頭:“如果太想,可以打電話給我,我過來找你。

    ” “你有時間嗎?” 他修長的手按在她的腰間,往自己的懷裡收:“放心,再忙也會有時間顧及你。

    ” 一個小時後,客廳多了兩桌客人,有一桌四個人在玩桌牌,略有煙味,柏子仁因為連着幾天睡眠不足,疲倦襲來,踏踏實實地睡了過去,為了讓她好好睡一會,程靜泊抱她去了三樓的辦公室,正好小紀端着薯條和爆米花上樓,冷不丁看見這一幕,差點滑跤。

     等站穩後,小紀的後背一身冷汗,閉眼默念:“純潔如我,絕沒看見什麼公主抱,也不知道今早是誰派人送來一張新的,堅固的沙發床,等會無論樓上有什麼巨響,就算震耳欲聾我也聽不見……要謹記媽媽的話,耳不聞人之非,才能在職場活得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