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國際銀行家和美國總統的百年戰争(下)

關燈
了黑奴,統一了南方以後,立即宣布南方在戰争中所負的戰争債務全部一筆勾銷。

    在戰争中一直為南方提供巨額金融支持的國際銀行家們,損失慘重。

    為了報複林肯,更是為了颠覆林肯的貨币新政,他們糾集了對林肯總統不滿意的各種勢力,嚴密策劃了刺殺行動。

    最後發現和指派幾個行刺的狂熱分子實在不是一件困難的事。

     林肯被刺後,在國際金融勢力的操縱下,國會宣布廢除林肯的新币政策,凍結林肯新币的發行上限為不超過4億美元。

     1972年,有人問美國财政部,林肯發行的4億5千萬美元的新币到底節省了多少利息。

    經認真計算,幾個星期之後财政部的回答是:因為林肯發行美國政府自己的貨币一共為美國政府節省了40億美元的利息。

    [注:2.14] 美國的南北戰争,從根本上看,是國際金融勢力及其代理人與美國政府激烈争奪美國國家貨币發行權和貨币政策的利益之争。

    在南北戰争前後的一百多年的時間裡,雙方在美國中央銀行系統的建立這個金融制高點上進行反複的殊死搏鬥,前後共有7位美國總統因此被刺殺,多位國會議員喪命。

    直至1913年,美國聯邦儲備銀行系統的成立,最終标志着國際銀行家取得了決定性勝利。

     “林肯的死是基督徒世界的重大損失。

    美國可能沒人能夠沿着他偉大的足迹前行,而銀行家們将會重新掌握那些富有的人。

    我擔心外國銀行家以他們高超和殘酷的手腕會最終得到美國的富饒,然後用它來系統地腐蝕現代文明。

    ”——德國首相俾斯麥 12.緻命的妥協:1863年國家銀行法 “我在催生國家銀行法上所起到的作用是我一生中最嚴重的财政錯誤。

    它(國家銀行法)所産生的(貨币供應)壟斷将影響這個國家的每一個方面。

    它應該被廢除,但是在此之前,國家将會分裂成兩邊,人民在一邊,而銀行家在另一邊,這種情況在這個國家的曆史上還從未出現過。

    ”——所羅門·切斯美國财政部長(1861-1864) 南北戰争爆發以後,林肯拒絕了羅斯切爾德及其美國代理人利息高達24%到36%的金融絞索,轉而授權财政部發行自己的“美國政府券”(UnitedStatesNotes),又稱綠币(Greenback)。

    1862年2月通過的法币法案(LegalTenderAct)授權财政部發行1.5億綠币,随後又于1862年7月和1863年3月,再度被授權發行1.5億綠币,在内戰期間,綠币總共發行了4.5億。

     林肯綠币的發行就像捅了國際銀行業的馬蜂窩,銀行家們對此深惡痛絕,正相反,普通人民和其它工業部門則對綠币持非常歡迎的态度,林肯綠币在美國貨币系統中一直流通到1994年。

     1863年,當戰争到了最緊要的關頭,林肯需要更多的綠币去赢得戰争,他為了獲得第三次綠币發行的授權,不得不向國會的銀行家勢力低頭,做出了一個重要的妥協,簽署了1863年《國家銀行法》。

    該法案授權政府批準國家銀行(NationalBank)發行統一标準的銀行券(除了發行銀行名稱不同),這些銀行實際上将發行美國的國家貨币。

    至關重要的一點就是這些銀行以美國政府債券(GovernmentBond)作為發行銀行券的準備金(Reserve),實際上将美國的貨币發行和政府債務死鎖在一起,政府将永遠不可能還清債務。

     美國著名經濟學家約翰.肯尼斯.加布雷斯(JohnKennethGalbraith)就曾一針見血地指出:“在内戰結束以後的許多年裡,聯邦政府财政每年都獲得了大量盈餘。

    但是,它卻無法還清它的債務,清償發行出的政府債券,因為這樣做意味着沒有債券去做國家貨币的抵押。

    還清債務就等于摧毀了貨币流通。

    ” 國際銀行家把英格蘭銀行模式複制到美國的陰謀終于得逞了。

    從此償還美國政府永久的和永遠增加的債務利息,就像一根絞索牢牢地套在美國人民的脖子上,越掙紮越緊。

    到2006年,美國聯邦政府共欠下8萬6千億美元的天文數字的債務,平均每一個四口之家,要攤上11萬2千美元的國債,而且國債總額正以每秒2萬美元的速度增長!美國聯邦政府對國債利息的開支僅次于健康醫療和國防,2006年将達到4000億美元之巨。

     從1864年開始,銀行家們可以世世代代享用國債利息這一美餐。

    僅僅是由于政府直接發行貨币還是政府發行債券而銀行發行貨币這一點看似不起眼的差别,就造成了人類曆史上最大的不公平。

    人民被迫向銀行家間接繳稅,為了原本是他們血汗勞動所創造的财富和貨币! 到目前為止,中國是世界上僅存的為數不多的由政府直接發行貨币的國家。

    政府和人民為此而節省下來的巨額利息開支是中國能夠高速長期發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如果有人提出要學習外國的“先進經驗”,人民銀行必須用政府的國債作為抵押來發行人民币,中國人民就需要當心了。

     林肯并非不知道這個永久的威脅,隻是迫于眼前的危機不得不做出的權宜之計。

    林肯本來打算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