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羅斯切爾德家族——歐洲唯一的強權(下)

關燈
王室統治着包括的奧地利、德國、意大利北部、瑞士、比利時、荷蘭、盧森堡、捷克、斯洛文尼亞以及法國東部地區長達400餘年,是歐洲最古老最正宗的王室血脈。

     拿破侖戰争雖然打垮了神聖羅馬帝國,但它的繼承者奧地利仍然以中歐的龍頭自居,傲視其他的王室。

    加之其正統的天主教教義,和英法等新教盛行的國家相比要僵化不少。

    和這樣的高貴家族打交道,那是要比威廉王子的檔次高得多了。

    雖然羅斯切爾德家族過去曾經幾次想和哈布斯堡建立商業關系,結果始終被王室擋在圈子之外,不得其門而入。

     當拿破侖戰争結束後,所羅門再次叩響維也納的大門時,情勢已經全然不同了。

    羅斯切爾德家族在歐洲已成為名噪一時的望族,挾征服英法之銳氣,底氣是足了不少。

    盡管這樣,所羅門也不敢造次去直接和哈布斯堡的人談生意,而是找到了一塊墊腳石,他就是名震19世紀歐洲政壇的奧地利外長梅特涅(KlemensvonMetternich)。

     在打敗拿破侖之後的歐洲,由梅特涅牽頭建立的維也納體維系了19世紀歐洲最長的和平時期。

    他在奧地利日漸衰落而強敵環俟的不利态勢下,把制衡的精髓發揮到了極緻。

    他利用哈布斯堡在歐洲殘存的皇家正統号召力,拉住鄰國普魯士和俄國組成神聖同盟,既達到了遏制法國的東山再起,又牽制了俄國擴張的躁動,還形成了聯合壓制境内民族主義和自由主義浪潮的機制,确保了奧地利境内多民族分裂勢力不緻失控。

     1818年的亞琛會議(Aix-la-ChapelleCongress)是讨論拿破侖戰争之後歐洲未來的一次重要會議,來自英、俄、奧、普、法等國代表決定了法國的戰争賠款和同盟國撤軍等問題。

    所羅門和他的弟弟卡爾都參加了這次會議。

    正是在這次會議上,經梅特涅的左右手金斯(Gentz)引薦,所羅門結識了梅特涅,并很快地與梅特涅成為無話不談的密友,一方面所羅門回腸蕩氣的贊美讓梅特涅極為受用,另一方面,梅特涅也很想借重羅斯切爾德家族的财雄勢大,兩人湊在一起一拍既合。

    所羅門和金斯更是鐵得不分彼此。

     在梅特涅和金斯的極力推薦下,加之羅斯切爾德與威廉王子和丹麥王室密切的商業關系,哈布斯堡高大的圍牆終于被所羅門越過了。

    王室開始固定和頻繁地向所羅門的銀行貸款和融資,所羅門很快就成了“圈裡人”。

    1822年,哈布斯堡王室授予羅斯切爾德四兄弟(内森除外)男爵封号。

     在所羅門的大力資助之下,梅特涅開始擴張奧地利的影響力,四處派出軍隊去麻煩地區“保衛和平”,使原本國力日衰的奧地利陷入了更深的債務泥潭,從而更加依賴所羅門的銀箱。

    1814年到1848年的歐洲被稱為“梅特涅”的時代,而實際上控制着梅特涅的是背後的羅斯切爾德銀行。

     1822年,梅特涅、金斯、所羅門、傑姆斯和卡爾三兄弟參加了重要的維羅讷會議(VeronaCongress)。

    在會後,羅斯切爾德銀行得到了利益豐厚的資助第一條中歐鐵路的項目。

    奧地利人越來越感受到羅斯切爾德的影響力,人們開始說“奧地利有一個費迪南(Ferdinand)皇帝和一個所羅門國王。

    ”1843年,所羅門收購了Vítkovice聯合礦業公司和奧地利-匈牙利冶煉公司,這兩家公司都名列當時世界10家最大的重工業公司。

     到1848年,所羅門已成為奧地利金融和經濟的主宰者。

     7.羅斯切爾德盾徽下的德國和意大利 自從拿破侖從德國撤軍之後,德國由過去300多個松散的封建小國合并成30多個較大的國家,并成立了德意志邦聯(TheGermanConfederation)。

    留守法蘭克福的老大阿姆斯洛被任命為德意志的首屆财政部長,1822年被奧地利皇帝加封為男爵。

    法蘭克福的羅斯切爾德銀行成為德國金融的中心。

    由于阿姆斯洛膝下無子,引為終生憾事,所以對後起之秀傾心扶持眷顧。

    其中一位深得阿姆斯洛喜愛的年青人就是後來聞名世界現代史的德國鐵血宰相俾斯麥(OttovonBismarck)。

     老四卡爾是五兄弟中最平庸的一個,擔任家族的主要信使,往來歐洲各地傳遞信息和協助其他兄弟。

    在幫助五弟在法國1818年國債戰役取得輝煌勝利之後,被執掌家門的三哥内森派往意大利的那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