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美元死穴與黃金一陽指(下)

關燈
方出價和最終達成交易的價格,主席這時宣布金價被“敲定”(TheLondonGoodFix)了。

     這個黃金定價制度一直運作到2004年。

     2004年4月14日,羅斯切爾德家族突然宣布退出倫敦黃金定價體系,這一石破天驚的消息立刻震撼了全世界的投資者。

    戴維·羅斯切爾德解釋道:“我們在倫敦商品市場(包括黃金)交易的收入在過去5年中已經下降到不足我們業務總收入的1%,從戰略分析的角度看,(黃金交易)已經不是我們的核心業務,所以我們選擇退出這個市場。

    ” 英國《金融時報》立刻在4月16日大聲附和這一說法,“正如凱恩斯所說,(黃金)這一‘野蠻的遺迹’正在走進曆史的塵封。

    當我們看到令人尊敬的羅斯切爾德家族從黃金市場中退出,連号稱最鐵杆的‘黃金蟲子’的法蘭西銀行也不得不斟酌它的黃金儲備時,黃金作為投資品已經更加接近它的盡頭了。

    ” 無獨有偶,白銀交易市場的大哥大AIG集團于6月1日宣布退出白銀市場定價,自願降級為普通交易商。

     這兩件事從裡到外透着蹊跷。

     莫非羅斯切爾德家族真的看淡黃金嗎?若是如此,為何不在1999年金價跌到曆史最低點退出,反而要在黃金白銀氣勢如虹的2004年金盆洗手呢? 另外一種可能就是,黃金和白銀的價格最終将會失控,一旦控制金銀價格的陰謀敗露,操控價格的人将會成為世界公敵。

    早早地摘清與黃金之間的任何關系,如果10年以後,金銀價格果然出了大問題,誰也怪不到羅斯切爾德家族的身上。

     不要忘記,羅斯切爾德家族不僅過去而且現在仍然擁有着世界上組織最嚴密效率最高的戰略情報網絡,他們掌握着常人無法窺知的信息資源。

    深謀遠慮加上龐大的金融資源,和對信息高效的收集分析能力,使得他們在過去200年來幾乎左右着整個世界的命運。

     當他們突然宣布退出苦心經營了200多年的家族核心業務時,這是一件相當不尋常的事。

     8.黃金一陽指 最近一段時間裡,國際石油價格暴漲,倫敦-華爾街軸心衆口一辭,都說是中國經濟發展惹的禍,無非是要挑起世人對中國的不滿,掩蓋石油暴漲是為了刺激美元需求這個事實。

    結果謠言不攻自破,為了中期選舉,硬是放了一顆一夜之間發現了“特大油田”的衛星。

    這與1973年他們策劃讓石油漲價400%從而刺激美元需求,同時将油價暴漲的責任嫁禍于中東國家的石油禁運如出一辄。

     由于美元泛濫的無法避免的本質,很快,中東核問題又會升溫,伊朗戰争最終将無法避免,以色列動手也好,美國出手也罷,總之是激惹伊朗用水雷或導彈封鎖了霍爾木茲海峽,切斷世界2/3的石油通道,于是石油價格會輕易沖上100美元大關,世界對美元的需求又會大增,這次罪魁禍首是伊朗。

    隻要世人不要對美元發行産生“不健康”的聯想就好。

     從70年代黃金遭到“軟禁”開始,世界的證券市場和大宗商品市場呈現出反向關系。

    大宗商品市場極為火暴的70年代,也正是證券市場表現奇差的10年。

    從80年代初開始的證券市場18年大牛市,則代表着大宗商品市場熊氣彌漫的時代。

    而從2001年開始,大宗商品市場開始了牛氣沖天的征途,與此同時,股市、債市、房地産、金融衍生市場也同步狂長。

    表面上看是美元資産增值,實際上是債務美元的爆炸性擴張所緻,而所有的債務必須支付利息,這種債務以利滾利的方式膨脹的結果必然是,原來隻需要大宗商品或證券市場中的一個水缸增加容量,就能夠消化過剩的美元,而現在,當所有的水缸都被泛濫成災的美元裝滿後,還要往外溢出。

     問題是到哪裡去找這麼大的水缸呢?于是華爾街的天才們又開始談論金融衍生市場的無限容量概念。

    他們不斷地推出成百上千的新的“金融産品”,不僅在貨币、債券、商品、股指、信用、利率等方面動腦筋,更是異想天開地創造出像天氣賭博這樣的新玩意兒,當從理論上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