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統治世界的精英俱樂部(上)
關燈
小
中
大
大戰以來,除了3人例外,幾乎所有總統候選人都是該協會會員。
幾十年來,兩黨輪番執政,而政府的政策之所以能夠保持一緻,是因為外交協會的成員把持了政府中幾乎所有重要職位。
從1921年以來,絕大多數的财政部長都由該協會包辦了,艾森豪威爾以降的國家安全顧問基本就是由該協會内定,除此之外,外交協會還産生了14個國務卿(1949年以來包辦了所有國務卿人選),11個國防部長,和9個中央情報 局局長。
從這個角度來看,外交協會就是美國精英們的“中央黨校”。
“一旦外交協會的核心成員決定美國政府的某項特定政策後,外交協會規模龐大的研究機構就開始全速運轉,他們推出各種理性的和感性的論點,來加強新政策的說服力。
從政治上和思想上,去混淆和貶低任何反對意見。
” 每當華盛頓的官場上出缺(重要位置),白宮首先播打的就是紐約外交協會的電話,基督教科學緘言報聲稱,幾乎半數的外交協會成員都曾被邀請進入政府,或擔任政府的咨詢顧問。
外交協會的成員已有3600名之衆,成員必須是美國公民,包括具有重要影響力的銀行家,大公司的領導層,高級政府官員,媒體精英,知名的大學教授,頂尖智庫的智囊,軍隊的高級将領等。
這些人組成了美國政治精英的“堅強核心”。
在美國主流媒體“輿論導向”方面,1987年的外交協會報告中指出,有多達262名記者和傳媒專家是其會員,這些人不僅是“解讀”政府的外交政策,更是在“制定”這些政策。
外交協會的成員把持了CBS、ABC、NBC、PBS等電視網絡。
在報紙方面:外交協會成員控制了:《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華爾街日報》、《波士頓環球日報》、《巴爾的摩太陽報》、《洛杉矶時報》等大報。
在雜志領域,外交協會成員控制着:《時代》、《财富》、《生活》、《金錢》、《人物》、《娛樂周刊》、《新聞周刊》、《商業周刊》、《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讀者文摘》、《富布斯》、《大西洋周刊》等主流雜志。
在出版領域,外交協會成員控制着:邁克米蘭、藍德、西蒙舒斯特、哈波兄弟、麥格羅.希爾等最大的出版公司。
美國參議員威廉.金納(WilliamJenner)曾說過:“今天在美國通向獨裁的道路可以完全合法化,國會、總統和人民既聽不到也看不見。
從表面上看,我們有一個憲法之下的政府,但是,在我們政府和政治系統之中,還有一種權力,它代表着‘精英們’的觀點,他們認為我們的憲法已經過時了,時間在他們一邊。
” 美國的内外事務的決定權已經不在民主與共和兩黨的手中,而掌握在超級精英俱樂部的小圈子裡。
2.國際清算銀行:中央銀行家的銀行 著名的貨币專家弗蘭茲.皮克曾經說:“貨币的命運最終也将成為國家的命運。
” 同樣,世界貨币的命運,最終也決定着世界的命運。
盡管國際清算銀行實際上是世界最早成立的國際銀行組織,但它卻刻意保持着低調,幾乎不被公衆所注意,因此學術界對它的研究工作非常不足。
除了8月和10月,每年有10次來自倫敦、華盛頓和東京的一批衣冠楚楚神秘人士來到瑞士的巴塞爾,然後悄然住進尤拉賓館(EulerHotel)。
他們來參加的是世界上最秘密、最低調,但影響重大的定期會議。
這十幾個人每人都有自己的辦公室和秘密的專線電話通往各自的國家。
300多人的固定團隊為他們提供從司機、廚師、警衛、信差、翻譯、速記、秘書和研究工作的全套服務,同時配備給他們的還有超級計算機,全封閉的鄉村俱樂部,網球場、遊泳池等設施。
能夠加入這個超級俱樂部的人有嚴格限制,隻有那些制定各國每日利率、信貸規模、和貨币供應的中央銀行家才有資格加入。
他們包括美聯儲、英格蘭銀行、日本銀行、瑞士國家銀行和德國中央銀行的董事們。
這個機構擁有400億美元的現金,各國政府債券,和相當于世界外彙儲備總量10%的黃金,其黃金擁有量僅次于美國國庫。
僅出借黃金所帶來的利潤就可以完全支付銀行的全部開銷。
每月的秘密會議的目的旨在協調和控制所有工業國的貨币活動。
國際清算銀行的總部大樓擁有能抵禦核襲擊的地下建築,完備的醫院設施,三套冗餘的防火系統,即使在發生大火的情況下,也不必動用外來的救火人員。
大樓的最高層是一個豪華的餐廳,僅供這十幾個參加“巴塞爾周末”的超級貴賓使用。
站在餐廳的巨大玻璃望台上極目四望,德國、法國和瑞士三個國家的美麗景色盡收眼底。
在大樓的計算機中心,所有計算機都有專線直接連接各個國家中央銀行的網絡,國際金融市場的數據可以實時顯示在大廳的屏幕上。
18個交易商不間斷地處理着歐洲貨币市場上的短期貸款交易。
另一層的黃金交易商則幾乎就是永遠在電話上交割着中央銀行間的黃金頭寸。
國際清算銀行在各種交易中間幾乎沒有任何風險,
幾十年來,兩黨輪番執政,而政府的政策之所以能夠保持一緻,是因為外交協會的成員把持了政府中幾乎所有重要職位。
從1921年以來,絕大多數的财政部長都由該協會包辦了,艾森豪威爾以降的國家安全顧問基本就是由該協會内定,除此之外,外交協會還産生了14個國務卿(1949年以來包辦了所有國務卿人選),11個國防部長,和9個中央情報 局局長。
從這個角度來看,外交協會就是美國精英們的“中央黨校”。
“一旦外交協會的核心成員決定美國政府的某項特定政策後,外交協會規模龐大的研究機構就開始全速運轉,他們推出各種理性的和感性的論點,來加強新政策的說服力。
從政治上和思想上,去混淆和貶低任何反對意見。
” 每當華盛頓的官場上出缺(重要位置),白宮首先播打的就是紐約外交協會的電話,基督教科學緘言報聲稱,幾乎半數的外交協會成員都曾被邀請進入政府,或擔任政府的咨詢顧問。
外交協會的成員已有3600名之衆,成員必須是美國公民,包括具有重要影響力的銀行家,大公司的領導層,高級政府官員,媒體精英,知名的大學教授,頂尖智庫的智囊,軍隊的高級将領等。
這些人組成了美國政治精英的“堅強核心”。
在美國主流媒體“輿論導向”方面,1987年的外交協會報告中指出,有多達262名記者和傳媒專家是其會員,這些人不僅是“解讀”政府的外交政策,更是在“制定”這些政策。
外交協會的成員把持了CBS、ABC、NBC、PBS等電視網絡。
在報紙方面:外交協會成員控制了:《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華爾街日報》、《波士頓環球日報》、《巴爾的摩太陽報》、《洛杉矶時報》等大報。
在雜志領域,外交協會成員控制着:《時代》、《财富》、《生活》、《金錢》、《人物》、《娛樂周刊》、《新聞周刊》、《商業周刊》、《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讀者文摘》、《富布斯》、《大西洋周刊》等主流雜志。
在出版領域,外交協會成員控制着:邁克米蘭、藍德、西蒙舒斯特、哈波兄弟、麥格羅.希爾等最大的出版公司。
美國參議員威廉.金納(WilliamJenner)曾說過:“今天在美國通向獨裁的道路可以完全合法化,國會、總統和人民既聽不到也看不見。
從表面上看,我們有一個憲法之下的政府,但是,在我們政府和政治系統之中,還有一種權力,它代表着‘精英們’的觀點,他們認為我們的憲法已經過時了,時間在他們一邊。
” 美國的内外事務的決定權已經不在民主與共和兩黨的手中,而掌握在超級精英俱樂部的小圈子裡。
2.國際清算銀行:中央銀行家的銀行 著名的貨币專家弗蘭茲.皮克曾經說:“貨币的命運最終也将成為國家的命運。
” 同樣,世界貨币的命運,最終也決定着世界的命運。
盡管國際清算銀行實際上是世界最早成立的國際銀行組織,但它卻刻意保持着低調,幾乎不被公衆所注意,因此學術界對它的研究工作非常不足。
除了8月和10月,每年有10次來自倫敦、華盛頓和東京的一批衣冠楚楚神秘人士來到瑞士的巴塞爾,然後悄然住進尤拉賓館(EulerHotel)。
他們來參加的是世界上最秘密、最低調,但影響重大的定期會議。
這十幾個人每人都有自己的辦公室和秘密的專線電話通往各自的國家。
300多人的固定團隊為他們提供從司機、廚師、警衛、信差、翻譯、速記、秘書和研究工作的全套服務,同時配備給他們的還有超級計算機,全封閉的鄉村俱樂部,網球場、遊泳池等設施。
能夠加入這個超級俱樂部的人有嚴格限制,隻有那些制定各國每日利率、信貸規模、和貨币供應的中央銀行家才有資格加入。
他們包括美聯儲、英格蘭銀行、日本銀行、瑞士國家銀行和德國中央銀行的董事們。
這個機構擁有400億美元的現金,各國政府債券,和相當于世界外彙儲備總量10%的黃金,其黃金擁有量僅次于美國國庫。
僅出借黃金所帶來的利潤就可以完全支付銀行的全部開銷。
每月的秘密會議的目的旨在協調和控制所有工業國的貨币活動。
國際清算銀行的總部大樓擁有能抵禦核襲擊的地下建築,完備的醫院設施,三套冗餘的防火系統,即使在發生大火的情況下,也不必動用外來的救火人員。
大樓的最高層是一個豪華的餐廳,僅供這十幾個參加“巴塞爾周末”的超級貴賓使用。
站在餐廳的巨大玻璃望台上極目四望,德國、法國和瑞士三個國家的美麗景色盡收眼底。
在大樓的計算機中心,所有計算機都有專線直接連接各個國家中央銀行的網絡,國際金融市場的數據可以實時顯示在大廳的屏幕上。
18個交易商不間斷地處理着歐洲貨币市場上的短期貸款交易。
另一層的黃金交易商則幾乎就是永遠在電話上交割着中央銀行間的黃金頭寸。
國際清算銀行在各種交易中間幾乎沒有任何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