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關燈
一晃眼三天過去了,擂期正式到來。

     雖說按慣例擂賽開始應在辰牌以後,但是,由于這一次的播賽太轟動,要想一睹盛況的人太多,以緻這一天天剛亮,台前那處寬廣的空地上即已萬頭攢動,隙地無虛,其中甚至有人打昨晚便來占下位置。

     蘇天民和夏侯方二人來得也很早,可是等二人抵達時,整個廣場上已無插足之地。

     最後還是夏侯方心思敏巧,他将蘇天民輕輕一拉,遠遠繞去大殿背後,乘着無人注意,雙雙縱身一躍,竄登殿頂,然後再站殿側悄悄下滑,于是,二人毫不費力地變成後來居上,輕易地便擠入前排人群中。

     盡管此刻廣場到處擠得水洩不通,然于擂台左前方和右前方這時卻分别空着兩大片無人禁地,在那兒,豎竿為欄,紅布作圍,裡面不但座位齊全,且有茶點供應,這兩處特别地區,正是山莊方面專為有意競選擂者所準備之貴賓席!要想進入這種貴賓席上并無任何資格限制,然而,兩席刻下之座位,在如此擁擠之情況下,卻依然十虛八九! 在左首貴賓席内,這時僅生有一名中年文士。

    右首人數較衆,亦僅五名而已。

    所不同的是,右首貴賓席内五名貴賓一直有說有笑,彼此間似乎均為多年之舊識。

    這五人都是何等樣人呢? 提起來,名氣可大了。

     挨次由東往西數起: 第一位是一名束發頭陀,這位頭陀,亦即武林中無人不知的“少林一是行者”! 這位“一是行者”,如所周知,系少林上代掌門方丈一塵大,師之師弟,一身武功之高,早經武林公評為少林開山數百年來,屈指可數的二十五大高僧之一,都因此人修持欠嚴,一直不為該寺“達摩”“羅漢”的院堂之首座長老所容,平日既不以少林弟子自居,三年五年中也難得回寺一次,是以此人雖名為佛門弟子,事實上則早與經典絕緣,如純就武功而論,此人當足稱方今武林空門中第一門高手! 過來第二位,為點蒼派本代掌門人,姓柏,字如雲,外号“震天手”。

    這位“震天手” 身材極為瘦小,然而此人所精研這一套震天掌法,其火候之純,卻是目下各派掌門人中所不多見。

     再過來,第三位,是一位中年美婦。

    此婦便是武林中一度頗具豔名之“花娘子”。

    照推算,這位花娘子現下之芳華應該已離五十之數不遠,但是如今貿看上去,仍然有如三十許人。

    即此一端,可見此婦于内功方面之成就已達何等境界了。

    這位花娘子成名絕學是一手百發百中的“穿心針”,武林中凡有較具規模之集會,此婦十九必到,不過卻不一定次次插手,其觀摩之目的顯然多于競争,是以此婦人緣一直很好,大家一向稱以“花大姊”而不名,其實她并不姓花,她的本名為“柳勝衣”。

     第四位,是華山高手,本名“唐亞虎”外号“酸秀才”,這位酸秀才在劍法方面,成就空前,不過,此人于做人方啬卻有着無可救藥之缺點,什麼缺點?一張嘴巴太刻毒!平時說話不多,但出口便得傷人!與花娘子之普獲人緣恰成強烈之對比。

     第五位,也是右首賓席中最後一位,是個身材奇高瘦的中年漢子。

    此人現下身穿一襲藍布袍,由于布袍寬大,身材高瘦之故,那襲布袍看上去不啻挑在一根毛竹杆子上。

    如論及此人在武林中之聲望,直可稱之為“家喻戶曉”,“婦孺皆知”!五年前曾由中原各派于武功山舉行過一次小型武會,魁首即為此君。

    此人原号“病郎中”,經此遂被改号為“瘦狀元”! 這位瘦狀元不但一身武功精絕超倫,其出身也充滿傳奇意味,而久為武林中人所津津樂道。

     原來此人姓高,字介軒,本為衡山弟子,不意入門不久,即為衡山當時掌門人金鷹和尚目為資質愚魯不堪造就,而嚴令逐出寺門之外。

    于是,這位“瘦狀元”在一氣之下毅然負籍周遊天下,普訪名人,經過十年之程門立雪,終于練就一身驚人絕藝。

    所以,此人能于五年前武功山之武會掄元,說來實非幸緻,在當今武林中,此人之名氣,堪稱僅次于“武林九帝”而已。

     至于古首貴賓那席那位中年文士,則鮮有識之者。

    甚至右首貴賓席内之“瘦狀元”、“酸秀才”、“花娘子”、“震天手”、“一是行者”等一代名家亦不悉其為誰人。

     這名中年文士看上去約莫四旬左右,長方臉,淡黃臉皮,除卻一雙眼睛較為有神外,相貌方面并無特出之處。

     他一個人悠閑地坐在那裡,東看看,西望望,既無局促之态,亦無顧盼自雄之得色,因此,最後甚至有人懷疑:這位仁見是不是見座就坐,跑錯了地方麼?是與不是,目前自然無法加以證實。

     這時,擂台上面,洞仙山莊方面尚無人正式露臉,僅有七八名莊丁在向外台搬運金箱,那些金箱一隻隻都很沉重,靠台壁一排排整齊地疊陳着,看了着實使人眼紅。

     右首賓席内,那位點蒼掌門震天手柏如雲這時笑向花娘子打趣地道:“花大姊今天帶來随從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