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關燈
小
中
大
名的什麼谷,或者什麼岩,什麼崗之類的地方!”
慧眼仙樵喃喃道:“我這位弟台,你最好說得明白些,老漢可真給你老弟愈弄愈糊塗了。
” 蘇天民再跨一步,壓低聲音,神采飛揚地道:“公孫老魔對啞謎必然非常有興趣,晚輩忽然由抱樸子這兩句話,另外又想起李康成的兩句詩:‘紫陽仙子名玉華,珠盤承露餌丹砂’,明白沒有?這便是我們無法直接找到一座玉華峰的答案!” 慧眼仙樵點頭自語道:“唔…‘锺山之寶,愛有玉華’……玉華者,稀世之珍也。
獨秀峰舊名锺山,此迨謂:舊名锺山之獨秀峰内,藏有稀世之珍!‘稀世之珍’隐射‘六合真經’,輾轉相求,尚屬粗略可通。
可是……‘紫陽仙子名玉華,珠盤承露餌丹砂’……此處之玉華,乃仙子别号,又該作何解釋呢?” 蘇天民低聲笑道:“要找解釋,不該在這裡!” 慧眼仙樵擡臉道:“這就回頭再去獨秀峰?” 蘇天民頭,點道:“是的!嵌有玉華兩字之古詩文并不多;晚輩以為,兩者可能均有其不同之含義。
如果晚輩猜得不錯,兩句抱樸子無疑是指藏經之地,而李詩則也許即為進一步接近該經之指針!” 慧眼仙樵無可奈何地歎了口氣道:“那就走吧!” 三天之後,老少兩人複行來到獨秀峰下,慧眼仙樵手臂一托道:“請!” 蘇天民緩緩搖頭道:“老路重走,勢必徒勞。
” 慧眼仙樵止不住咦了一聲道:“登峰之路,隻有一條,來了卻不上去,那又回到此地幹什麼?” 蘇天民四下望了一眼道:“晚輩很想先沿峰腳繞個圈子,看能不能另有新發現。
” 口中說着,領先向東北方一帶削壁走去。
慧眼仙樵覺得此議不無道理,亦自後面眼了過來。
老少兩人傍壁前行,約裡半許,地勢忽然逐步升高,腳下所經之處,似是一條發源于峰腰,斜斜迤逦而下的小河河床。
慧眼仙樵持重成習,邊走邊向兩旁打量,渾然不覺路之遠近,直到他想擡頭向前招呼時,這才發現走在前面的蘇天民這時業已跑得不知去向! 慧眼仙樵這一驚非同小可,連忙拔步向上追去。
因為,這時天色已經不早,仙樵知道,這位魔帝之孫,在武功與膽識方面,因非常人可及。
然對行走山路之經驗,卻極有限。
似此遍山積雪,到處一片皚白,容易遇上餓獸尚是小事,萬一一時眼花,誤路滑石朽藤,跌去絕谷深淵中,那可不是鬧着玩的! 可是,今天的蘇天民,一身輕功實在太高了。
雪地上先前還有足迹可循,追到後來,足迹由深而淺,終至一無所有! 總算慧眼仙樵經驗老到,這時,一個倒縱,又向原路退回,重新回到最後那幾道模糊的腳印之前。
經過一番仔細的觀察與判斷,慧眼仙樵終于獲得結論,他認為蘇天民必然是投入了左前方那片密林! 仙樵刻下所苦惱者,就是不便大聲呼喊,除了等待,隻有摸索! 那麼,蘇天民此刻究竟去了哪裡呢? 回答是:哪裡也沒有去!慧眼仙樵事實上隻是白擔心一場當他走近那片密林時,馬上發現蘇天民原來正靜靜的守候在一排巨榆之後! 慧眼仙樵走上前去,正待開口抱怨之際,隻見蘇天民單指一豎,迅速于唇邊比了個噤聲手式。
仙樵一愣,急忙改以傳音問道:“什麼事了” 蘇天民低聲道:“前輩自己過來看吧!” 仙樵依言自兩株榆幹中探頭望出去,凝目谛視之下,不禁轉過臉來,輕輕咦了一聲道: “山中發現炊煙,能算” 蘇天民淡淡接着道:“是的,假如這陣炊煙是來自樵獵之戶,當然不算什麼;不過,請前輩再瞧瞧清楚,那像不像是普通山中人家?” 慧眼仙樵再次注目之下,不期然啊了一聲道:“果然” 蘇天民低聲說道:“也許我們第一步已經走對,現在的問題是;我們将如何找借口!下面那座建築物中住的,假使真是非常人物,我們如托稱為附近山中之樵夫,恐怕不易蒙過對方。
第一是口音不像;其次,對方若如我們所想象者,很可能對方圓百裡之内,所有屠戶的情形均都了如指掌!” 慧眼仙樵沉吟着點頭道:“老弟所慮甚是,這樣說,我們就隻好改成另一種身份,裝作一對搜集名貴藥材的叔侄了!” 蘇天民點頭道:“如此比較妥當。
為了避免在口音方面露出破綻起見,晚輩将盡量少開口。
另外,請前輩取出易容膏,為晚輩加強臉部的木讷相,以示拙
” 蘇天民再跨一步,壓低聲音,神采飛揚地道:“公孫老魔對啞謎必然非常有興趣,晚輩忽然由抱樸子這兩句話,另外又想起李康成的兩句詩:‘紫陽仙子名玉華,珠盤承露餌丹砂’,明白沒有?這便是我們無法直接找到一座玉華峰的答案!” 慧眼仙樵點頭自語道:“唔…‘锺山之寶,愛有玉華’……玉華者,稀世之珍也。
獨秀峰舊名锺山,此迨謂:舊名锺山之獨秀峰内,藏有稀世之珍!‘稀世之珍’隐射‘六合真經’,輾轉相求,尚屬粗略可通。
可是……‘紫陽仙子名玉華,珠盤承露餌丹砂’……此處之玉華,乃仙子别号,又該作何解釋呢?” 蘇天民低聲笑道:“要找解釋,不該在這裡!” 慧眼仙樵擡臉道:“這就回頭再去獨秀峰?” 蘇天民頭,點道:“是的!嵌有玉華兩字之古詩文并不多;晚輩以為,兩者可能均有其不同之含義。
如果晚輩猜得不錯,兩句抱樸子無疑是指藏經之地,而李詩則也許即為進一步接近該經之指針!” 慧眼仙樵無可奈何地歎了口氣道:“那就走吧!” 三天之後,老少兩人複行來到獨秀峰下,慧眼仙樵手臂一托道:“請!” 蘇天民緩緩搖頭道:“老路重走,勢必徒勞。
” 慧眼仙樵止不住咦了一聲道:“登峰之路,隻有一條,來了卻不上去,那又回到此地幹什麼?” 蘇天民四下望了一眼道:“晚輩很想先沿峰腳繞個圈子,看能不能另有新發現。
” 口中說着,領先向東北方一帶削壁走去。
慧眼仙樵覺得此議不無道理,亦自後面眼了過來。
老少兩人傍壁前行,約裡半許,地勢忽然逐步升高,腳下所經之處,似是一條發源于峰腰,斜斜迤逦而下的小河河床。
慧眼仙樵持重成習,邊走邊向兩旁打量,渾然不覺路之遠近,直到他想擡頭向前招呼時,這才發現走在前面的蘇天民這時業已跑得不知去向! 慧眼仙樵這一驚非同小可,連忙拔步向上追去。
因為,這時天色已經不早,仙樵知道,這位魔帝之孫,在武功與膽識方面,因非常人可及。
然對行走山路之經驗,卻極有限。
似此遍山積雪,到處一片皚白,容易遇上餓獸尚是小事,萬一一時眼花,誤路滑石朽藤,跌去絕谷深淵中,那可不是鬧着玩的! 可是,今天的蘇天民,一身輕功實在太高了。
雪地上先前還有足迹可循,追到後來,足迹由深而淺,終至一無所有! 總算慧眼仙樵經驗老到,這時,一個倒縱,又向原路退回,重新回到最後那幾道模糊的腳印之前。
經過一番仔細的觀察與判斷,慧眼仙樵終于獲得結論,他認為蘇天民必然是投入了左前方那片密林! 仙樵刻下所苦惱者,就是不便大聲呼喊,除了等待,隻有摸索! 那麼,蘇天民此刻究竟去了哪裡呢? 回答是:哪裡也沒有去!慧眼仙樵事實上隻是白擔心一場當他走近那片密林時,馬上發現蘇天民原來正靜靜的守候在一排巨榆之後! 慧眼仙樵走上前去,正待開口抱怨之際,隻見蘇天民單指一豎,迅速于唇邊比了個噤聲手式。
仙樵一愣,急忙改以傳音問道:“什麼事了” 蘇天民低聲道:“前輩自己過來看吧!” 仙樵依言自兩株榆幹中探頭望出去,凝目谛視之下,不禁轉過臉來,輕輕咦了一聲道: “山中發現炊煙,能算” 蘇天民淡淡接着道:“是的,假如這陣炊煙是來自樵獵之戶,當然不算什麼;不過,請前輩再瞧瞧清楚,那像不像是普通山中人家?” 慧眼仙樵再次注目之下,不期然啊了一聲道:“果然” 蘇天民低聲說道:“也許我們第一步已經走對,現在的問題是;我們将如何找借口!下面那座建築物中住的,假使真是非常人物,我們如托稱為附近山中之樵夫,恐怕不易蒙過對方。
第一是口音不像;其次,對方若如我們所想象者,很可能對方圓百裡之内,所有屠戶的情形均都了如指掌!” 慧眼仙樵沉吟着點頭道:“老弟所慮甚是,這樣說,我們就隻好改成另一種身份,裝作一對搜集名貴藥材的叔侄了!” 蘇天民點頭道:“如此比較妥當。
為了避免在口音方面露出破綻起見,晚輩将盡量少開口。
另外,請前輩取出易容膏,為晚輩加強臉部的木讷相,以示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