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回
關燈
小
中
大
奶,都當是黃繡球一同回來,喜之不勝。
他兩個孩子更有一種歡欣鼓舞的天性,相迎出來。
誰知事竟不然,不但無黃繡球的蹤影,連黃通理也怒形于色,面上夾青夾白的,好不難看。
大家不敢動問。
兩個孩子登時哭嚷。
黃通理歇息了好大一會,方始說知情由,撫抱了孩子。
大家凝神昨舌,默無一詞,隻不過勸慰寬解。
又是他小兒子,一面哭,一面問道:“母親卻在那裡?什麼衙門不衙門呢,可讓我去看一遭,衙門總不是出妖怪出老虎的地方。
父親可以去得,母親可以去得,我雖年小,同着父親,似乎也可以去得。
母親既去了一時不回,叫哥哥在家,讓我去陪伴母親,豈不甚好?”黃通理不覺又笑道:“你懂什麼?你母親現在的地方,連我都不許去了,何況于你。
你說衙門裡不是出妖怪出老虎的,我卻碰見了妖怪,才回轉來。
你母親卻正在虎口呢。
”他小兒子不明其故,便又認真哭嚷,定要扯着黃通理同去。
好容易才得解釋清楚。
閑話休提,卻說黃繡球那邊。
這日等黃通理,也不見來。
直到晚上,媒婆子就發起話來,說:“張先生原講今日叫你當家的領你回去,為何此時還不見到?又無别的信兒,我這裡打聽過,你的事情不小,張先生做不得主。
這間房子又不像是你住的了,你住過一夜,又是一日,我已是十分容情,少不得仍請你到那小屋子裡,再去住住。
挪到小屋子去,就有小屋子的規矩,少不得仍替你上起手铐來。
我們吃官飯,奉官法,你怪不得,我也顧你不得許多。
”黃繡球不慌不忙的說道:“既然如此,理應從命。
但隻請教一句:你打聽我的事情,到底是個什麼風聲?莫非我那黃通理也押起來了?張先生也丢手不管了麼?”媒婆子道:“我成日不出我的門,各管各事,就有些風聲,好說給你聽的嗎?吃飽了飯,都來替你們放風聲、傳消息,我當官媒婆的,還要犯個若大罪名,坐起女牢來呢。
你隻管聽我吩咐,快走到小屋子裡去,好好的給你铐了,總铐不死的。
誰又叫你女扮男裝,做出妖異之事。
那張先生糊胡塗塗替你擔代,今日若不是黃禍講起,我還隻道是件不關緊要的案情。
如今隻怕張先生也吃消不起。
你那黃銅泥不黃銅泥的,還想置身事外嗎? 這是媒婆子無意中一連說下來的,言者無心,聽者有意,黃繡球當時聽得“黃禍”兩字,想:黃禍是我家一個遠族,生平恃着衣頂,結交官役,慣行挾制于人。
數年前很與通理意見不合,卻已出外許久,并不在家,必然他恰才回來,遇着我那日之事,他便捕風吠日,搬出這場是非。
不知通理可曾知道?萬一通理不知,由這匪人播弄,不難鬧到我家破人亡。
我一家雖不足惜,豈不叫我這村子上,越發成了個黑暗世界?我便死也不能瞑目。
想了許久,忽然心生一計,對那婆子笑道:“你既奉法行法,我也犯法知法,何敢多言?但方才你說的那位黃禍,正是我家族人,我向來最敬重他。
前日我當家的還對我講,曉得他同你處相識。
可惜他出門未回,若是回來,早就托他到你處多多孝敬。
求你看在他的面上,不必勞動張先生,反分了好些。
如今想必他作客初回,理應我當家的先去拜候。
官法瞞上不瞞下,可否請你密遞一信與我當家的,或是請那黃禍到此處與我一談?橫豎我在你家,總逃不了,飛不去,料可放心無事。
”媒婆聽罷,說:“今晚不及,你總先挪進小屋子,歇過一宵,明日再讓我看事行事罷。
” 原來這黃禍居鄉,惟利是圖,無惡不作,雖是世傳仕宦,本身也讀過幾年死節,年輕時便不習上流,胥吏公差,無不結納,凡事一到他手,無不闖禍遭殃,所以他的老子代他改題一個“禍”字為名。
他卻後來生得個好兒子,叫做黃福,與黃繡球很共些事,這是後話慢表。
當下黃繡球聞得黃禍二字,猜度他既已回來,我的事被他所知,不論是否由他啟釁發難,必須先牢籠了他才好。
況且十有八九,為其所害。
我夫婦隻當他出門在外,不曾想着,如今隻恐通理亦竟未知。
我不妨勾他見了面,窺察他的神氣語意,如果事由他起,則緊鈴解鈴,原須一人;即不由他起,得了他,許些甜味兒,先不先就可曉得眼前的消息,這才是惡人有惡人的用處呢。
故與媒婆說了那一番話。
那媒婆自是老奸巨猾,何肯輕信?到第二日,卻私下叫人去
他兩個孩子更有一種歡欣鼓舞的天性,相迎出來。
誰知事竟不然,不但無黃繡球的蹤影,連黃通理也怒形于色,面上夾青夾白的,好不難看。
大家不敢動問。
兩個孩子登時哭嚷。
黃通理歇息了好大一會,方始說知情由,撫抱了孩子。
大家凝神昨舌,默無一詞,隻不過勸慰寬解。
又是他小兒子,一面哭,一面問道:“母親卻在那裡?什麼衙門不衙門呢,可讓我去看一遭,衙門總不是出妖怪出老虎的地方。
父親可以去得,母親可以去得,我雖年小,同着父親,似乎也可以去得。
母親既去了一時不回,叫哥哥在家,讓我去陪伴母親,豈不甚好?”黃通理不覺又笑道:“你懂什麼?你母親現在的地方,連我都不許去了,何況于你。
你說衙門裡不是出妖怪出老虎的,我卻碰見了妖怪,才回轉來。
你母親卻正在虎口呢。
”他小兒子不明其故,便又認真哭嚷,定要扯着黃通理同去。
好容易才得解釋清楚。
閑話休提,卻說黃繡球那邊。
這日等黃通理,也不見來。
直到晚上,媒婆子就發起話來,說:“張先生原講今日叫你當家的領你回去,為何此時還不見到?又無别的信兒,我這裡打聽過,你的事情不小,張先生做不得主。
這間房子又不像是你住的了,你住過一夜,又是一日,我已是十分容情,少不得仍請你到那小屋子裡,再去住住。
挪到小屋子去,就有小屋子的規矩,少不得仍替你上起手铐來。
我們吃官飯,奉官法,你怪不得,我也顧你不得許多。
”黃繡球不慌不忙的說道:“既然如此,理應從命。
但隻請教一句:你打聽我的事情,到底是個什麼風聲?莫非我那黃通理也押起來了?張先生也丢手不管了麼?”媒婆子道:“我成日不出我的門,各管各事,就有些風聲,好說給你聽的嗎?吃飽了飯,都來替你們放風聲、傳消息,我當官媒婆的,還要犯個若大罪名,坐起女牢來呢。
你隻管聽我吩咐,快走到小屋子裡去,好好的給你铐了,總铐不死的。
誰又叫你女扮男裝,做出妖異之事。
那張先生糊胡塗塗替你擔代,今日若不是黃禍講起,我還隻道是件不關緊要的案情。
如今隻怕張先生也吃消不起。
你那黃銅泥不黃銅泥的,還想置身事外嗎? 這是媒婆子無意中一連說下來的,言者無心,聽者有意,黃繡球當時聽得“黃禍”兩字,想:黃禍是我家一個遠族,生平恃着衣頂,結交官役,慣行挾制于人。
數年前很與通理意見不合,卻已出外許久,并不在家,必然他恰才回來,遇着我那日之事,他便捕風吠日,搬出這場是非。
不知通理可曾知道?萬一通理不知,由這匪人播弄,不難鬧到我家破人亡。
我一家雖不足惜,豈不叫我這村子上,越發成了個黑暗世界?我便死也不能瞑目。
想了許久,忽然心生一計,對那婆子笑道:“你既奉法行法,我也犯法知法,何敢多言?但方才你說的那位黃禍,正是我家族人,我向來最敬重他。
前日我當家的還對我講,曉得他同你處相識。
可惜他出門未回,若是回來,早就托他到你處多多孝敬。
求你看在他的面上,不必勞動張先生,反分了好些。
如今想必他作客初回,理應我當家的先去拜候。
官法瞞上不瞞下,可否請你密遞一信與我當家的,或是請那黃禍到此處與我一談?橫豎我在你家,總逃不了,飛不去,料可放心無事。
”媒婆聽罷,說:“今晚不及,你總先挪進小屋子,歇過一宵,明日再讓我看事行事罷。
” 原來這黃禍居鄉,惟利是圖,無惡不作,雖是世傳仕宦,本身也讀過幾年死節,年輕時便不習上流,胥吏公差,無不結納,凡事一到他手,無不闖禍遭殃,所以他的老子代他改題一個“禍”字為名。
他卻後來生得個好兒子,叫做黃福,與黃繡球很共些事,這是後話慢表。
當下黃繡球聞得黃禍二字,猜度他既已回來,我的事被他所知,不論是否由他啟釁發難,必須先牢籠了他才好。
況且十有八九,為其所害。
我夫婦隻當他出門在外,不曾想着,如今隻恐通理亦竟未知。
我不妨勾他見了面,窺察他的神氣語意,如果事由他起,則緊鈴解鈴,原須一人;即不由他起,得了他,許些甜味兒,先不先就可曉得眼前的消息,這才是惡人有惡人的用處呢。
故與媒婆說了那一番話。
那媒婆自是老奸巨猾,何肯輕信?到第二日,卻私下叫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