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回
關燈
小
中
大
話說黃通理又寫信回複張先生、黃繡球,仍叫複華帶去,并口授一切,不表。
那施有功自從接到調任文書,就同幕友書辦查取案卷,是他任内經手各事以及各種案件,已了未了,已結未結,日夜料理得忙碌異常,以便移交後任。
并分定兩個日期,辦酒請客。
先請的是城鄉紳耆,将公事分别囑托了他們,望他們各人盡心持久,即如團練、警察、積谷、捐務等項,都有紳董各專責成,不免叫他們要照常循法辦去,帶着盡個話别的意思。
這些紳耆們,向來同施有功甚為接洽,席間無不歌功頌德。
後來請的,便是中小學堂各位經理教習以及堂中的一班高才生。
選派的一班演說生,比頭一天卻多了幾席,也隻大概講些勉勵誇獎的話,并說另外捐些廉俸,存放生息,預備學堂演說有什麼添補用場。
接着另設了一席,專請黃通理一人,又請黃通理投契聯絡的幾位做了陪客。
這番便與前次請客不同,隻用兩個心腹小跟班伺候,脫略形骸,細談衷曲。
施有功先說推重黃通理夫婦,次說維持各學堂事務,親切詳細。
黃通理諸人極口感謝。
提到張先生、黃繡球現在出門的宗旨情形,施有功也慨然自任。
裡面施太太又叫他小姐施譽身,将黃繡球兩次來信送出來看。
施有功道:“那邊地方,不曉得黃嫂子同我這裡認識。
寫信去,叫黃嫂子等我到那邊的時候,竟裝作不聞不問,不要露出形迹。
這裡我想邀了王老娘、曹新姑作為眷屬,同賤内小女,住進衙門。
一則與小女便益,二則或可照黃嫂子所說,弄個裡應外合。
”施太太在屏門背後聽見此話,也說極好。
彼此一宜到散席後,還談了許多。
以後施有功便一天忙似一天,無非為的尋常要緊公事及各紳耆答席送行。
所有送德政牌、萬民傘的那些俗套,雖不能免,施有功卻是一概不變,連那學堂裡要做什麼紀念碑的事,也預先請黃通理說明辭免,真是悃無華的一位循良官吏。
若非自由村這地方的福氣,那裡碰得出來? 卻說那個任的新官,在那邊六年俸滿,交卸後,必須進得省禀見上司,才能來接手新任。
所以施有功這裡,先來了一個代理的人員,讓施有功先去到任。
話分兩頭,這代理的乃是旗籍,由翻譯出身,在省裡候補,就有個綽号,叫豬大腸。
豬大腸這樣東西,裝的一腸子豬屎,又臊又臭,可想而知。
他那人品,不必再标他的姓名。
豬大腸接過了印,到城隍廟裡拈香,已是己牌時分,廟裡原有兩個演說生在台上演說,看見他來,下台迎候。
他在轎子裡也老早看見,拈過了香,便問:“你們講的,可是聖谕廣訓?”回說:是新編的演說書。
豬大腸隻聽見“說書”兩字,沉下臉來,說道:“這個室是你們說書的地方?不是城隍廟裡已設了鄉約嗎?怎麼不講鄉約,倒容你們來說書呢?”便吩咐傳問廟祝,帶住了兩個演說生。
廟祝先跪下回稱:“這便是講的鄉約,前任施老爺派的。
”豬大腸罵了句:“混帳!他們兩個明明講是說書,你敢胡賴?”喝叫差役掌嘴。
兩個演說生看廟祝要受冤枉,即忙上前呈了演說的本子,回道:“這确是施老爺頒發的,叫生員們每日宣講,各處照着講的還多,不止這城隍廟裡生員兩人。
”豬大腸接了那本子,不問情由,隻道:“講鄉約除了《聖谕廣訓》之外,那能有别的書?況且是件奉旨的事,向來講的人,應該戴頂大帽子,恭恭敬敬,才是道理。
你們這樣便衣小帽,混充生員,來糊搭本官,好生大膽!快與我帶回衙門,細細拷問!”霎時間各處演說生得了信息,就一齊收場。
那兩個演說生被豬大腸帶到衙門,先交差役看管,随即有學老師曉得此事不妙,見了豬大腸,再三分剖。
豬大腸這才清楚,又很不以此事為然,便對老師說道:“從今以後,隻許講《聖谕廣訓》,這種杜撰的書,隻好刻出來,當作感應篇陰骘文的送送人,豈可在鄉約上講?”老師還沒有出來,外面已聚了多少演說生在大堂上求見。
一個個手中拿着演說本子同紅紙手本,上面注明姓名及某月某日,奉派在某處演說字樣,要當面請示,保釋那兩個管押的人。
豬大腸道:“這是我沒有弄清,何至于就聚起衆來?地方民情,可就刁滑已極。
我雖是代理的人,那裡容得這樣!今日頭一天接印,姑且不問,就放了那兩個人罷。
”于是外面的也經人勸散。
老師辭了出去。
豬大腸又去閱城閱監,連着拜客,回衙後懸牌放告。
這時候上忙已完,下忙還不能開征,正在清苦
那施有功自從接到調任文書,就同幕友書辦查取案卷,是他任内經手各事以及各種案件,已了未了,已結未結,日夜料理得忙碌異常,以便移交後任。
并分定兩個日期,辦酒請客。
先請的是城鄉紳耆,将公事分别囑托了他們,望他們各人盡心持久,即如團練、警察、積谷、捐務等項,都有紳董各專責成,不免叫他們要照常循法辦去,帶着盡個話别的意思。
這些紳耆們,向來同施有功甚為接洽,席間無不歌功頌德。
後來請的,便是中小學堂各位經理教習以及堂中的一班高才生。
選派的一班演說生,比頭一天卻多了幾席,也隻大概講些勉勵誇獎的話,并說另外捐些廉俸,存放生息,預備學堂演說有什麼添補用場。
接着另設了一席,專請黃通理一人,又請黃通理投契聯絡的幾位做了陪客。
這番便與前次請客不同,隻用兩個心腹小跟班伺候,脫略形骸,細談衷曲。
施有功先說推重黃通理夫婦,次說維持各學堂事務,親切詳細。
黃通理諸人極口感謝。
提到張先生、黃繡球現在出門的宗旨情形,施有功也慨然自任。
裡面施太太又叫他小姐施譽身,将黃繡球兩次來信送出來看。
施有功道:“那邊地方,不曉得黃嫂子同我這裡認識。
寫信去,叫黃嫂子等我到那邊的時候,竟裝作不聞不問,不要露出形迹。
這裡我想邀了王老娘、曹新姑作為眷屬,同賤内小女,住進衙門。
一則與小女便益,二則或可照黃嫂子所說,弄個裡應外合。
”施太太在屏門背後聽見此話,也說極好。
彼此一宜到散席後,還談了許多。
以後施有功便一天忙似一天,無非為的尋常要緊公事及各紳耆答席送行。
所有送德政牌、萬民傘的那些俗套,雖不能免,施有功卻是一概不變,連那學堂裡要做什麼紀念碑的事,也預先請黃通理說明辭免,真是悃無華的一位循良官吏。
若非自由村這地方的福氣,那裡碰得出來? 卻說那個任的新官,在那邊六年俸滿,交卸後,必須進得省禀見上司,才能來接手新任。
所以施有功這裡,先來了一個代理的人員,讓施有功先去到任。
話分兩頭,這代理的乃是旗籍,由翻譯出身,在省裡候補,就有個綽号,叫豬大腸。
豬大腸這樣東西,裝的一腸子豬屎,又臊又臭,可想而知。
他那人品,不必再标他的姓名。
豬大腸接過了印,到城隍廟裡拈香,已是己牌時分,廟裡原有兩個演說生在台上演說,看見他來,下台迎候。
他在轎子裡也老早看見,拈過了香,便問:“你們講的,可是聖谕廣訓?”回說:是新編的演說書。
豬大腸隻聽見“說書”兩字,沉下臉來,說道:“這個室是你們說書的地方?不是城隍廟裡已設了鄉約嗎?怎麼不講鄉約,倒容你們來說書呢?”便吩咐傳問廟祝,帶住了兩個演說生。
廟祝先跪下回稱:“這便是講的鄉約,前任施老爺派的。
”豬大腸罵了句:“混帳!他們兩個明明講是說書,你敢胡賴?”喝叫差役掌嘴。
兩個演說生看廟祝要受冤枉,即忙上前呈了演說的本子,回道:“這确是施老爺頒發的,叫生員們每日宣講,各處照着講的還多,不止這城隍廟裡生員兩人。
”豬大腸接了那本子,不問情由,隻道:“講鄉約除了《聖谕廣訓》之外,那能有别的書?況且是件奉旨的事,向來講的人,應該戴頂大帽子,恭恭敬敬,才是道理。
你們這樣便衣小帽,混充生員,來糊搭本官,好生大膽!快與我帶回衙門,細細拷問!”霎時間各處演說生得了信息,就一齊收場。
那兩個演說生被豬大腸帶到衙門,先交差役看管,随即有學老師曉得此事不妙,見了豬大腸,再三分剖。
豬大腸這才清楚,又很不以此事為然,便對老師說道:“從今以後,隻許講《聖谕廣訓》,這種杜撰的書,隻好刻出來,當作感應篇陰骘文的送送人,豈可在鄉約上講?”老師還沒有出來,外面已聚了多少演說生在大堂上求見。
一個個手中拿着演說本子同紅紙手本,上面注明姓名及某月某日,奉派在某處演說字樣,要當面請示,保釋那兩個管押的人。
豬大腸道:“這是我沒有弄清,何至于就聚起衆來?地方民情,可就刁滑已極。
我雖是代理的人,那裡容得這樣!今日頭一天接印,姑且不問,就放了那兩個人罷。
”于是外面的也經人勸散。
老師辭了出去。
豬大腸又去閱城閱監,連着拜客,回衙後懸牌放告。
這時候上忙已完,下忙還不能開征,正在清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