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回
關燈
小
中
大
戶相當,十人有九,成為怨耦,倒把什麼【巧妻常伴拙夫眠】的話,歸到緣分上去;又是什麼月下老人,暗牽紅絲注定了的,自古至今,也不知害死多少女人!至于寡婦再醮的話,王法本是不禁,自從宋朝人,講出什麼【餓死事小,失節事大】,就又害盡無數的事,什麼事不要廉恥,不成風化,都從這句話上逼出來。
我聽見說這句話的人,他家裡就沒有守着這個規矩。
還記得宋朝以前的大賢人,大好佬,他母親妻子,是再嫁三嫁的,盡多着呢。
況且一個男人許娶上了幾個女人,一個女人那怕沒有見面,隻說指定了是個男人的,男人死了,就該活活的替他守着,原也天下沒有這等不公的事。
講來講去,總是個壓制束縛的勢頭。
我們做女人要破去那壓制,不受那束縛,隻有趕快講究學問的一法。
有了學問,自然有見識,有本領,遇着賢父兄,自然不必說,便遇着頑父嚣母,也可以漸漸勸化,自己有幾分主權,踏準了理路做事,壓制不到我,束縛不住我。
就是有人批評,我可還他一個道理,這都要從學問上來。
如果先沒有了學問,單是說我有我的權,父母管我不着,這就走路要走叉了道兒,不但受人批評,自己想想,恐怕也覺得無謂。
畢姊姊同諸位姊姊、妹妹,看我這話是不是呀?我們這個學堂,抱定了這個宗旨,是要大家同心同意,幫着忙的。
”說時,又起身代各人斟了一巡酒,喝喝談談。
将快散席的時候,黃通理帶了兩個兒子黃鐘、黃權連張先生、複華等踱了進來。
張先生臉上紅通通的,黃通理也很有酒意。
原來這日家塾中開學之後,散得甚早,先起已到女學堂來看過,看是諸位女客正吃着談着,沒有進門,也就約了到一家酒館,開懷暢飲。
此時大家見黃通理等來了,各自散席笑迎。
畢太太問:“你們那邊也吃酒的嗎?怎樣熱鬧?”黃繡球問:“男孩子報名的,可都到齊了沒有?”張先生磕着旱煙袋笑道:“隻有五個沒到,倒是黃禍的兒子黃福,臨時來說也要上學,是他家裡送來的,說黃禍又出門去了不在家。
”黃通理道:“這可是想不到的。
”黃繡球道:“那黃福孩子,我看他着實可造。
你倒要好好的造就他,不要拿他老子埋沒他兒子。
”吳淑英姊妹搶上來拉着黃繡球道:“我們要先走了。
”說着,那來領女學生的也陸續領去。
這裡畢太太、黃繡球送過了諸人之後,又談論了些,料理了些。
王老娘、曹新姑二人還謝了幾聲。
當時畢太太又道:“我是早說明住在堂監守的,對象是早已搬來,今晚我便住在堂裡,可叫複華也搬了來陪着。
再請張先生家派一個老婆子來。
”張先生黃通理都道不錯,如此布置而散。
此後兩處的學規教法,按着前頭所議的章程,各自做去。
大概外面是黃通理、黃繡球,分主一邊;内面仍是他夫婦合着出力,底下的事情甚多,又要暫擱再叙。
踅轉來說那陳膏芝,到了上海,住入客棧,打聽得欽差恰才來沒幾天,那個舊交的随員果真也來了,也在行轅外住了棧房。
第二天就勉強起一個早,将近十二點鐘,雇了馬車去拜。
恰好那随員剛從行轅上下來,一見名帖,曉得陳膏芝薄有家道,此番丁憂了來到上海,定歸帶着錢來玩的,可以分他幾文,即刻請見,見了十分念舊,叙話之間,道是:“這回欽差嚴厲得很,一直打京裡跟了出來,什麼都不能沾個光,弄得在京裡帶的幾個錢,賠貼幹淨。
上海雖是繁華之地,我們有關防的,原不說想去嫖去逛,連想買點東西,總不湊手,實在也悶得慌。
老兄你來了挺好,既不是本省的官,又是丁憂的人,我們常談談,可不要緊。
”陳膏芝便道:“老兄,你到底是個紅人兒,跟欽差回去,還怕不得個密保、個把海關道可捏在手底心裡的?像我窮候補,雖說家裡還有口飯吃,究竟沒得照應,沒得能耐。
如今又丁了憂,新近還失了一票東西,運氣壞極了,不要說起。
曉得你老兄在此,一來給你老兄請安問好,二來也想謀個機會,帶來的盤纏不多,卻是我丁憂的人,同你老兄有關防的人,都差不多,不能去嫖去逛。
老兄要買東西要用,我可先勻出一千來用着。
” 那随員打上心坎,一面謙謝,一面暗忖道:“此人就這樣會湊趣,無非想由我鑽欽差的路子。
我們欽差大人出封把空信,我去求起來,還做得到。
成不成,橫豎碰他的運氣,我落得回給他一個人情。
”想罷,便對陳膏芝道:“你老兄才來在客邊,怎好反來用你的?倒是你現在想謀個什麼機會呢?想來一位道員,門路是多得很的。
”陳膏芝坐着揶上屁股尖兒,湊了那随員面前說道:“毫無門路,你老兄可能代我設個法兒?”那随員的裝着皺眉擠眼,咂着嘴,半天才回答道:“論起來我們欽差大人……”說了這四字,又道:“再說罷,我總不能不夠交情的。
今天還有公事到行台上去,我是不便回拜,歇一兩天再請過來談
我聽見說這句話的人,他家裡就沒有守着這個規矩。
還記得宋朝以前的大賢人,大好佬,他母親妻子,是再嫁三嫁的,盡多着呢。
況且一個男人許娶上了幾個女人,一個女人那怕沒有見面,隻說指定了是個男人的,男人死了,就該活活的替他守着,原也天下沒有這等不公的事。
講來講去,總是個壓制束縛的勢頭。
我們做女人要破去那壓制,不受那束縛,隻有趕快講究學問的一法。
有了學問,自然有見識,有本領,遇着賢父兄,自然不必說,便遇着頑父嚣母,也可以漸漸勸化,自己有幾分主權,踏準了理路做事,壓制不到我,束縛不住我。
就是有人批評,我可還他一個道理,這都要從學問上來。
如果先沒有了學問,單是說我有我的權,父母管我不着,這就走路要走叉了道兒,不但受人批評,自己想想,恐怕也覺得無謂。
畢姊姊同諸位姊姊、妹妹,看我這話是不是呀?我們這個學堂,抱定了這個宗旨,是要大家同心同意,幫着忙的。
”說時,又起身代各人斟了一巡酒,喝喝談談。
将快散席的時候,黃通理帶了兩個兒子黃鐘、黃權連張先生、複華等踱了進來。
張先生臉上紅通通的,黃通理也很有酒意。
原來這日家塾中開學之後,散得甚早,先起已到女學堂來看過,看是諸位女客正吃着談着,沒有進門,也就約了到一家酒館,開懷暢飲。
此時大家見黃通理等來了,各自散席笑迎。
畢太太問:“你們那邊也吃酒的嗎?怎樣熱鬧?”黃繡球問:“男孩子報名的,可都到齊了沒有?”張先生磕着旱煙袋笑道:“隻有五個沒到,倒是黃禍的兒子黃福,臨時來說也要上學,是他家裡送來的,說黃禍又出門去了不在家。
”黃通理道:“這可是想不到的。
”黃繡球道:“那黃福孩子,我看他着實可造。
你倒要好好的造就他,不要拿他老子埋沒他兒子。
”吳淑英姊妹搶上來拉着黃繡球道:“我們要先走了。
”說着,那來領女學生的也陸續領去。
這裡畢太太、黃繡球送過了諸人之後,又談論了些,料理了些。
王老娘、曹新姑二人還謝了幾聲。
當時畢太太又道:“我是早說明住在堂監守的,對象是早已搬來,今晚我便住在堂裡,可叫複華也搬了來陪着。
再請張先生家派一個老婆子來。
”張先生黃通理都道不錯,如此布置而散。
此後兩處的學規教法,按着前頭所議的章程,各自做去。
大概外面是黃通理、黃繡球,分主一邊;内面仍是他夫婦合着出力,底下的事情甚多,又要暫擱再叙。
踅轉來說那陳膏芝,到了上海,住入客棧,打聽得欽差恰才來沒幾天,那個舊交的随員果真也來了,也在行轅外住了棧房。
第二天就勉強起一個早,将近十二點鐘,雇了馬車去拜。
恰好那随員剛從行轅上下來,一見名帖,曉得陳膏芝薄有家道,此番丁憂了來到上海,定歸帶着錢來玩的,可以分他幾文,即刻請見,見了十分念舊,叙話之間,道是:“這回欽差嚴厲得很,一直打京裡跟了出來,什麼都不能沾個光,弄得在京裡帶的幾個錢,賠貼幹淨。
上海雖是繁華之地,我們有關防的,原不說想去嫖去逛,連想買點東西,總不湊手,實在也悶得慌。
老兄你來了挺好,既不是本省的官,又是丁憂的人,我們常談談,可不要緊。
”陳膏芝便道:“老兄,你到底是個紅人兒,跟欽差回去,還怕不得個密保、個把海關道可捏在手底心裡的?像我窮候補,雖說家裡還有口飯吃,究竟沒得照應,沒得能耐。
如今又丁了憂,新近還失了一票東西,運氣壞極了,不要說起。
曉得你老兄在此,一來給你老兄請安問好,二來也想謀個機會,帶來的盤纏不多,卻是我丁憂的人,同你老兄有關防的人,都差不多,不能去嫖去逛。
老兄要買東西要用,我可先勻出一千來用着。
” 那随員打上心坎,一面謙謝,一面暗忖道:“此人就這樣會湊趣,無非想由我鑽欽差的路子。
我們欽差大人出封把空信,我去求起來,還做得到。
成不成,橫豎碰他的運氣,我落得回給他一個人情。
”想罷,便對陳膏芝道:“你老兄才來在客邊,怎好反來用你的?倒是你現在想謀個什麼機會呢?想來一位道員,門路是多得很的。
”陳膏芝坐着揶上屁股尖兒,湊了那随員面前說道:“毫無門路,你老兄可能代我設個法兒?”那随員的裝着皺眉擠眼,咂着嘴,半天才回答道:“論起來我們欽差大人……”說了這四字,又道:“再說罷,我總不能不夠交情的。
今天還有公事到行台上去,我是不便回拜,歇一兩天再請過來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