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關燈
我已經走到人生的邊緣邊緣上,再往前去。

    就是&ldquo走了&rdquo,&ldquo去了&rdquo,&ldquo不在了&rdquo。

    &rdquo沒有了&rdquo,中外一例,都用這種種詞兒軟化那個不受歡迎而無可避免的&rdquo死&rdquo字。

     &ldquo生、老、病、死&rdquo是人生的規律,誰也逃不過。

    雖說&ldquo老即是病&rdquo,老人免不了還要生另外的病。

    能無疾而終,就是天大的幸運;或者病得幹脆利索,一病就死,也都稱好福氣。

    活着的人盡管舍不得病人死,但病人死了總說&rdquo解脫了&rdquo解脫的是誰呢?總不能說是病人的遺體吧?這個遺體也決不會走,得别人來擡,别人來埋。

    活着的人都祝願死者&rdquo走好&rdquo。

    人都死了,誰還走呢?遺體以外還有誰呢?換句話說,我死了是我擺脫了遺體?還能走?怎麼走好?走哪裡去? 我想不明白。

    我對想不明白的事,往往就擱下不想了。

    可是我已經走到了人生邊上,自己想不明白,就隻想問問人,而我可以間的人都已經走了。

    這類問題,隻在内心深處自己問自己,一般是不公開讨論的。

    我有意無意,探問了近旁幾位七十上下的朋友。

    朋友有親有疏,疏的隻略一探問。

     設想到他們的回答很一緻,很肯定,都說人死了就是沒有了,什麼都沒有了。

    雖然各人說法不同,口氣不同,他們對自己的見解都同樣堅信不疑。

    他們都頭腦清楚,都是先進知識分子。

    我提的問題。

    他們看來壓根兒不成問題。

    他們的見解,我簡約地總結如下: &ldquo老皇曆了!以前還要做水陸道場超度亡靈呢!子子孫孫還要祭祀&rdquo作飨&rdquo呢!現在誰還迷信這一套嗎?上帝已經死了。

    這種神神鬼鬼的話沒人相信了。

    人死留名,雁死留聲,人世間至多也隻是留下些聲名罷了。

    &rdquo &ldquo人死了,剩下一個臭皮囊,或埋或燒,反正隻配肥回了。

    形體已經沒有了,生命還能存在嗎?常言道:人死燭滅。

    蠟燭點完了,火也滅了,還剩什麼呢? &ldquo人生一世,草生一秋。

    草黃了,枯了,死了。

    不過革有根,明年義長出米。

    人也一樣,下一代接替上代,代代相傳吧。

    一個人能活幾輩子嗎?&rdquo &ldquo上帝下崗了,現在是财神爺坐莊了。

    誰叫上帝和财神爺勢不兩立呢!上帝能和财神爺較量嗎?人活一輩子。

    沒錢行嗎?掙錢得有權有位。

    争權奪位得靠錢。

    稱王稱霸隻為錢。

    你是經濟大國。

    國際問才站得住。

    沒有錢。

    隻有死路一條。

    咱們現在居然&rdquo窮則變,變則通了&rdquo,知道最要緊的是理财。

    人生一世,無非掙錢、花錢、享受,死了能帶走嗎?&ldquo &ldquo人死了就是沒有了,什麼都沒有了。

    還有不死的靈魂嗎?我壓根兒沒有靈魂,我生出來就是活的,就得活到死,盡管活着沒意思,也無可奈何。

    反正好人總吃虧,壞人總占便宜。

    這個世界是沒有公道的,不講理的,可是有什麼辦法呢,什麼都不由自主呀。

    我生來是好人,沒本領做惡人。

    吃虧就吃虧吧。

    盡量做些能傲的事,就算沒有白活了。

    &rdquo &ldquo我們這一輩人,受盡委屈、吃盡苦楚了。

    從古以來,多少人&rdquo搔首問青天&rdquo,可是&rdquo青天&rdquo,它理你嗎?聖人以神道設教,&ldquo愚民&rdquo又&rdquo馭民&rdquo·我們不願再受騙了。

    迷信是很方便的。

    也頂稱心。

    可是&rdquo人民的鴉片&rdquo畢竟是麻醉劑呀,誰願意做·瘾君子&rdquo呢。

    說什麼&rdquo上帝慈悲&rdquo。

    慈悲的上帝在幹什麼?他是不管事還是沒本領呀?這種昏賴元能的上帝,還不給看破了?上帝?哪有上帝。

    &rdquo &ldquo我學的是科學。

    我隻知道我學的這門學科。

    人死了到哪裡去是形而上學,是哲學問題,和我無關。

    我隻知道人死了就什麼都沒有了。

    &rdquo 他們說話的口氣,比我的撮述較為委婉,卻也夠叫我慚愧的。

    老人糊塗了,但是我仔細想想,什麼都不信,就保證不迷嗎?他們自信不迷。

    可是他們的見解,究竟迷不迷呢? 第一,比喻隻是比喻。

    比喻隻有助于表達一個意思,并不能判定事物的是非虛實。

    &rdquo人生一世,草生一秋&rdquo隻借以說明人生短暫。

    我們也向人祝願&rdquo如松之壽&r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