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靈與肉的鬥争和統一
關燈
小
中
大
<一>靈與肉既有矛盾,必有鬥争經過鬥争,必有統一
1鬥争的雙方
觀察靈與肉的鬥争,首先當分清雙方陣容
(1)一方面是肉體
肉體方面,我們往往隻說&ldquo食色性也&rdquo,而忘了身軀的頂端。
還有一個腦袋呢!這顆腦袋是身軀的重要部分,不容忽視。
要明了人性内部的靈肉之争,就得對這部分軀體,有點兒基本的科學知識。
我們向來以為心是管思想的,我國一切有關思想的字,都帶一個&ldquo心&rdquo字。
&ldquo心之官則恩&rdquo。
其實心髒隻管身體的血液循環。
管肺部的呼吸。
左右上下四個心室,哪一室都不管思想。
古埃及人也以為思想的是心,所以他們在保存屍體的時候,首先把生前無用而死後易腐的腦子挖掉。
木乃伊是沒有腦子的。
古希臘人把思維歸屬頭腦,把感情歸屬心,對了一半,錯了一半。
思想、感情、記憶、判斷等,都靠腦子。
腦子是一個非常精緻而複雜的器官。
以下是撮述有名的美國《國家地理雜志》Nutionul;eo;ra&rhohic)二00五年三月期裡專論大腦的一節。
我稱基本知識,因為都是權威專家的定論了。
胎兒在母體四個星期後,母體每分鐘産生五十萬腦細胞。
幾星期後,腦細胞都聚集胎兒頭部,三個月到六個月期間,腦細胞開始長出觸須,一秒鐘長兩百萬。
觸須互相聯系成網絡。
胎兒不需要那麼多腦細胞,所以胎兒出生前數星期間,過剩的腦細胞就按達爾文&ldquo适者生存&rdquo的規律淘汰了。
胎兒出生時,對媽媽的聲音已聽慣了。
胎兒在羊水裡吸取媽媽的營養,所以對媽媽的口味也熟悉。
各種官感。
在大腦上各有劃定的區域。
各有名稱。
發明這一區界線的是哪位權威專家,他{她〉的名字就是這一專區的名字。
假如專管視覺的腦區有病一一例如生了腫瘤,眼科醫生在腦部動手術,隻能在專管眼神經的區域動手術。
如稍一不慎。
侵人鄰區,就把鄰區所主管的器官損壞了。
五宮中發育最晚的是視覺。
但胎兒出生兩天後就認識媽媽。
以後十八個月裡,嬰兒的頭腦,好比浸泡在種種感覺裡,從中汲取知識。
一歲半的孩子,什麼都學,什麼都懂,是最可愛也最有趣的時期。
嬰兒沒有自我。
他們的自我還沒有産生呢。
&ldquo自我&rdquo的意識,是在前額延伸至兩耳的大腦皮層産生的。
但&ldquo自我&rdquo在腦子裡沒有獨自的領域,隻在各種感覺的交流中逐漸形成,而且要在兩歲以後才開始發展。
發展的時期各人不同,都是逐漸成熟的。
記憶的細胞深藏在大腦的&ldquo海馬區&rdquo(hippo--campus)内。
這個&ldquo海馬區&rdquo,在嬰兒四歲時才成熟。
所以嬰兒四歲才記事。
但早年的事也不是全不記得。
大腦深處另有一個核狀體(amy;dala)。
在嬰兒剛出生就起作用,能感受強烈的感情。
嬰兒出生後如果受到感情強烈的剌激,以後會在不知不覺中影響這孩子的感情和行為。
孩子在逐漸成長的過程中,腦子各區的生長發育各各不同。
青春期之前,腦子的灰白質又會有突然的增長。
成熟最晚的是前額的大腦皮層,人到二十五歲才算成熟。
這個部分,決定我們的選擇去取。
策劃未來,管制行為。
這就是說,人的智力,要到二十五歲才開始成熟。
腦子成熟以後還在生長,還在改造,還能重組頭腦。
人生一世間,頭腦直在不斷地改造,老人的頭腦也直在推陳出新。
以上種種專家的定論。
和我們實際生活裡能觀察到的情況,都不謀而合。
例如嬰兒不自稱&rdquo我&rdquo,一歲半最有趣懂事,三、四歲起開始有&ldquo我&rdquo(自我意識)等等。
腦子是感覺的中樞,腦科專家比作電腦的因特網。
肉體各種感官感受到的種種感覺,形成各種情感和或強或弱的智力。
強烈的情感,無論是喜、怒、哀、樂、愛、惡、懼七情中的哪一種。
都要求滿足或發洩,都和食、色一樣不能壓抑。
而頭腦裡的智力,即使是開始成熟的智力,也不是人性中的靈性良心。
頭腦裡的智力,首先是回護肉體。
智力和感情同在一個軀體之内,是一幫的,總回護自己的感情,替感情想出種種歪理。
有修養的人,能喜怒不形于色。
但不形于色,未必喜怒不影響他的判斷選擇。
要等感情得到了相當的滿足或發洩,平靜下來,智力才不受感情的驅使。
(2)另一方面是靈性良心 靈性良心是人的本性,不依仗本性以外的任何支持。
靈性良心不争不鬥,隻是屹立不動。
靈性良心如日月之光,暫時會被雲霧遮沒,雲消霧散之後,依然光明澄澈。
肉的力量很強大,而靈的力量也不弱。
(3)在靈與肉的鬥争中。
靈魂在哪一面?我最初認為靈魂當然在靈的麗。
可是
還有一個腦袋呢!這顆腦袋是身軀的重要部分,不容忽視。
要明了人性内部的靈肉之争,就得對這部分軀體,有點兒基本的科學知識。
我們向來以為心是管思想的,我國一切有關思想的字,都帶一個&ldquo心&rdquo字。
&ldquo心之官則恩&rdquo。
其實心髒隻管身體的血液循環。
管肺部的呼吸。
左右上下四個心室,哪一室都不管思想。
古埃及人也以為思想的是心,所以他們在保存屍體的時候,首先把生前無用而死後易腐的腦子挖掉。
木乃伊是沒有腦子的。
古希臘人把思維歸屬頭腦,把感情歸屬心,對了一半,錯了一半。
思想、感情、記憶、判斷等,都靠腦子。
腦子是一個非常精緻而複雜的器官。
以下是撮述有名的美國《國家地理雜志》Nutionul;eo;ra&rhohic)二00五年三月期裡專論大腦的一節。
我稱基本知識,因為都是權威專家的定論了。
胎兒在母體四個星期後,母體每分鐘産生五十萬腦細胞。
幾星期後,腦細胞都聚集胎兒頭部,三個月到六個月期間,腦細胞開始長出觸須,一秒鐘長兩百萬。
觸須互相聯系成網絡。
胎兒不需要那麼多腦細胞,所以胎兒出生前數星期間,過剩的腦細胞就按達爾文&ldquo适者生存&rdquo的規律淘汰了。
胎兒出生時,對媽媽的聲音已聽慣了。
胎兒在羊水裡吸取媽媽的營養,所以對媽媽的口味也熟悉。
各種官感。
在大腦上各有劃定的區域。
各有名稱。
發明這一區界線的是哪位權威專家,他{她〉的名字就是這一專區的名字。
假如專管視覺的腦區有病一一例如生了腫瘤,眼科醫生在腦部動手術,隻能在專管眼神經的區域動手術。
如稍一不慎。
侵人鄰區,就把鄰區所主管的器官損壞了。
五宮中發育最晚的是視覺。
但胎兒出生兩天後就認識媽媽。
以後十八個月裡,嬰兒的頭腦,好比浸泡在種種感覺裡,從中汲取知識。
一歲半的孩子,什麼都學,什麼都懂,是最可愛也最有趣的時期。
嬰兒沒有自我。
他們的自我還沒有産生呢。
&ldquo自我&rdquo的意識,是在前額延伸至兩耳的大腦皮層産生的。
但&ldquo自我&rdquo在腦子裡沒有獨自的領域,隻在各種感覺的交流中逐漸形成,而且要在兩歲以後才開始發展。
發展的時期各人不同,都是逐漸成熟的。
記憶的細胞深藏在大腦的&ldquo海馬區&rdquo(hippo--campus)内。
這個&ldquo海馬區&rdquo,在嬰兒四歲時才成熟。
所以嬰兒四歲才記事。
但早年的事也不是全不記得。
大腦深處另有一個核狀體(amy;dala)。
在嬰兒剛出生就起作用,能感受強烈的感情。
嬰兒出生後如果受到感情強烈的剌激,以後會在不知不覺中影響這孩子的感情和行為。
孩子在逐漸成長的過程中,腦子各區的生長發育各各不同。
青春期之前,腦子的灰白質又會有突然的增長。
成熟最晚的是前額的大腦皮層,人到二十五歲才算成熟。
這個部分,決定我們的選擇去取。
策劃未來,管制行為。
這就是說,人的智力,要到二十五歲才開始成熟。
腦子成熟以後還在生長,還在改造,還能重組頭腦。
人生一世間,頭腦直在不斷地改造,老人的頭腦也直在推陳出新。
以上種種專家的定論。
和我們實際生活裡能觀察到的情況,都不謀而合。
例如嬰兒不自稱&rdquo我&rdquo,一歲半最有趣懂事,三、四歲起開始有&ldquo我&rdquo(自我意識)等等。
腦子是感覺的中樞,腦科專家比作電腦的因特網。
肉體各種感官感受到的種種感覺,形成各種情感和或強或弱的智力。
強烈的情感,無論是喜、怒、哀、樂、愛、惡、懼七情中的哪一種。
都要求滿足或發洩,都和食、色一樣不能壓抑。
而頭腦裡的智力,即使是開始成熟的智力,也不是人性中的靈性良心。
頭腦裡的智力,首先是回護肉體。
智力和感情同在一個軀體之内,是一幫的,總回護自己的感情,替感情想出種種歪理。
有修養的人,能喜怒不形于色。
但不形于色,未必喜怒不影響他的判斷選擇。
要等感情得到了相當的滿足或發洩,平靜下來,智力才不受感情的驅使。
(2)另一方面是靈性良心 靈性良心是人的本性,不依仗本性以外的任何支持。
靈性良心不争不鬥,隻是屹立不動。
靈性良心如日月之光,暫時會被雲霧遮沒,雲消霧散之後,依然光明澄澈。
肉的力量很強大,而靈的力量也不弱。
(3)在靈與肉的鬥争中。
靈魂在哪一面?我最初認為靈魂當然在靈的麗。
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