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皇門密聞

關燈
父榮王名為孫中原。

    皇門中人一旦涉足江湖,則一律以當年黃帝所賜之“軒轅”為姓,軒轅奉天即為孫奉天。

     軒轅奉天的真實身分一直是個秘密,世人隻知他是奉旨行使的“皇俠”,卻不知他是權傾朝野的榮王之子。

     ※※※ “榮王”孫中原對諸葛南山等人道:“這便是犬子奉天。

    ” 随即又将軒轅奉天向古硯等人—一引見。

    原來那臉蒙青巾之人是朝廷的一個大監,名為曹公公。

    曹公公與古硯是孫中原的師叔,諸葛南山是孫中原的師伯。

    至于慕容百川,乃諸葛南山的徒孫,論輩分,竟是軒轅奉天的師兄! 軒轅奉天沒想到皇門中人竟有太監! 皇門因所處環境特殊,為不至招人耳目,不少步入仕途的皇門弟子再難有先前一般對本門武學勤加習練,常常耽擱于官場沉浮,故皇門弟子的修為良莠不齊,其修為高底絕不可以輩分而論。

    行軍布陣、運籌帷幄亦是皇門所擅長,論及這一點,軒轅奉天或許不如慕容百川,但論武功修為,慕容百川與軒轅奉天可謂相去甚遠。

     孫中原對軒轅奉天道:“你可知為父為何不讓你步入仕途?” 軒轅奉天不假思索地道:“世間屑小大多,若是事事依賴刑綱懲戒,未免報應大慢。

    ” “不錯,身在朝中,便有諸多牽制,瞻前而顧後,許多事反而有不可為之處。

    所以,為父希望你脫離仕途,行其他皇門弟子所不能行之事。

    今為父感到欣慰的是,這些年來,你的所作所為已實現了為父的初衷。

    ” 諸葛南山道:“隻是這些年奉天不得不浪迹江湖,飽受颠簸之苦了。

    ” 軒轅奉天心道:“我倒絲毫未覺得在江湖中就是飽受苦難。

    ” 諸葛南山接着對軒轅奉天道:“想必你亦已知曉四大隐世武門的事,四大隐世武門一直在暗中肩負維世重責。

    數千年來,也曾數度解除世間厄難,挫敗蚩尤戰族逆亂乾坤之企圖。

     在這期間,四大隐世武門皆盡天職,但無可回避的是因為種種原因,我皇門的武學已逐漸不如其他三大隐世武門,也許這與皇門弟子遠離江湖有莫大關系。

    三十年前,皇門中人論及此事。

    皆言蚩尤戰族乃兇悍之族,生性嗜武,若是僅憑掌握朝中權力,而無足夠的武力與戰族抗衡,複有何用?于是自三十年前起,皇門便開始讓年輕弟子多在江湖磨砺,你父親就是因為這個原因在他年少時以軒轅中原之名步入江湖,但他步入江湖之前,己年近二十,早已為不少京城權貴所識,故一年之後便又退出江湖。

    ” 諸葛南山神情淡然,娓娓道來,絕無咄咄逼人之勢,卻自有一番威儀,與孫中原的氣宇軒昂又不相同。

     頓了一頓,諸葛南山又繼續對軒轅奉天道:“在年輕一輩的皇門弟子中,你的修為已是最高了,據百川所言,你甚至擊敗了水族族王水姬,若是如此,隻怕你的修為已不在師伯祖之下了。

    ” 軒轅奉天忙道:“師伯祖謬誇了。

    ”心中卻暗忖道:“我的武功修為己甚高,師伯祖卻如此說。

    沒想到他老人家終日舞文弄墨,竟也身負不凡的武學修為!” 古硯道:“五星逆行之日迫在眉睫,蚩尤戰族必将借機而動。

    四大隐世武門與蚩尤戰族一戰勢所難免,我皇門也應全力以赴。

    但因為皇門中人不少在朝中身居要職,一旦有何閃失,必将震動整個朝廷。

    如此一來,未等蚩尤戰族進逼,便已先自亂了陣腳。

    故這一次與戰族角逐之時,皇門當以在武林中的門中弟子為主,其他人更多地在暗中策應。

    ” 孫中原轉對軒轅奉天道:“譬如為父,一旦有什麼三長兩短,必将三軍震撼,若是兵權因此而落入屑小之輩手中,豈大将釀成滔天大禍?為父死則死矣,但若因為父之死,而使神州淪入兵荒馬亂中,便是為父的罪孽了。

    ” 軒轅奉天靜靜地聽着,他已隐隐猜知父親将他緊急召回的目的。

     而慕容百川之所以知道軒轅奉天與水姬一戰之事,顯然是因為孫中原已開始留意軒轅奉天的武學修為如何,能否勝任皇門即将賦予他的使命。

    慕容百川暗中留意軒轅奉天的舉動,多半是諸葛南山、孫中原的吩咐。

     諸葛南山道:“自從皇門前任掌門仙逝後,十數年來,非但未再有人繼任掌門之位,而且皇門最高武學‘護皇訣’時從此再無傳人。

    ” 這時,那一直未開口的曹公公道:“若要習練‘護皇訣’,必須将本門内功心法練到至剛而柔之境,否則剛而易折,貿然習練護皇訣,後果不堪設想!二師兄的武功應是我們當中最高的,若連二師兄都未曾習練護皇訣,那麼其他皇門之人更無比資格。

    ” 他的聲音尖細,讓人聽了甚不習慣,朝中嚴禁内臣與外臣交往過密,曹公公之所以以青巾蒙面,想必是為了避人耳目,以免被人誤為勾結外臣。

     諸葛南山搖頭道:“也許再過三年,我已可習練護皇訣,但今日卻無法企及這一境界。

     按照百川所細述的奉天與水姬一戰的情形來看,奉天應是己臻至剛而柔之境。

    至于奉天如何能在英少之年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