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皇門密聞
關燈
小
中
大
京城之中,除宮城外,最為氣勢恢宏的就是榮王府。
這一日清晨,街上尚罕見人迹,一騎快馬風馳電掣般馳過長街,直奔榮王府。
馬蹄聲猶在長街上回蕩,快馬已至榮王府氣象森嚴的正門前。
到了正門前,馬上騎者并未有減速之意,更未翻身下馬,眼看那匹火紅色的健馬即将撞上高達二丈的正門時,正門轟然開啟。
馬兒如一道紅色的驚電般穿射而進! 直到一道長廊前,馬上騎者方倏然勒馬而止,健馬前蹄高高揚起,而馬上騎士單掌一按;人已飄然落下,動作灑脫至極。
此人身材偉岸,身披一襲黑色鬥篷,鬥篷内罩着一柄極為寬大的刀! 刀為“伐罪”,人為軒轅奉天! 軒轅奉天何以能輕易帶刀進入榮王府?當今皇城的諸王之中,榮王是最受皇上欣賞的異姓王室! 軒轅奉天翻身下馬後,立即有一軍士自側旁快步跑來,将馬牽走,雨軒轅奉天早已穿過長廊,經過重重疊疊的門戶。
他對榮王府内的地形門戶竟極為熟悉! 沿途所經過的地方,早有披堅持銳的軍士肅立于轉角、門側等處,見了軒轅奉天,齊齊恭然施禮,卻不言語。
軒轅奉天更是行色匆匆,直到一座偏殿前,方放緩腳步。
殿前台階兩側各有二十一名帶刀侍衛,人人眼中精光内斂,顯然皆負一身不俗的修為。
軒轅奉天終于跨入殿内,入殿後,身後的殿門緩緩關閉。
他雖是目不旁觀,卻已将偌大殿内的情景完全捕捉。
殿内居中而坐者身着錦袍、頭束金箍,大概四旬左右,此人身材高大偉岸,氣宇軒昂,雖不怒卻有讓萬衆敬服之威儀,全身有種不可掩飾的超然氣勢。
此人正是十年前威震邊陲的異姓王室——榮王! 榮王下首左側立着兩位老者,其中一人身着便服,神情慈和,大腹便便,颌下花白的胡須梳理得一絲不苟。
此老者看似面善,但滿朝文武對他卻莫不是又敬又畏,因為此人便是名聲赫赫的“笑面鐵禦史” 古硯,他一生之中不知懲治過多少貪官污吏,鐵骨铮铮,因過于耿直,一生仕途亦是數度沉浮,饒是如此,他仍是初衷不改。
另一人則是清瘦老者,一身儒裝,此人乃太子太傅諸葛南山,深谙詩文禮教,所學博雜而精深,深得當今皇上器重。
與古硯、諸葛南山對面而立者竟是臉蒙青巾,此人身材甚高,卻略略有些哈腰,他的十指極為細長,由他的滿頭銀發可看出其亦是花甲古稀之年。
堂堂榮王座前,何人敢不以真面示人?如此情景,着實詭異。
但最為吸引軒轅奉天目光的,卻非這四人當中的任何一人,而是一個溫文爾雅的中年人。
此人赫然是慕容百川! 但慕容百川本為池城守将,在榮王府出現并無不妥,為何軒轅奉天對此反而大感意外? 當軒轅奉天的目光投向慕蓉百川此時,慕蓉百川向他微微莫測地一笑。
軒轅奉天起步上前,走到榮王座前,施禮道:“草民叩見榮王……” 榮王含笑以手勢阻止道:“這兒都不是外人。
” 軒轅奉天有些意外地看了古硯等人一眼,改口道:“奉天拜見父王!” 榮王額首微笑,道:“起來吧。
” 軒轅奉天依言起身,立于一側。
原來,軒轅奉天竟是榮王之子!無怪他對榮王府内的情形那般熟悉。
榮王起身離座,行至諸葛南山身前,恭聲道:“請二師伯上座1” 諸葛南山竟也不推辭,在榮王方才所坐的交椅上坐下了,此時若是有人親見權勢尊貴顯赫的榮王竟稱太子太傅為二師伯,不知會如何地驚愕欲絕。
但殿内衆人卻并無太多的驚愕。
因為,他們除了有一個世人所知的身分之外,還有一個不為常人所知的共同身分——無論是榮王、軒轅奉天,還是古硯、諸葛南山、慕容百川,以及那臉蒙青巾的神秘人物,他們皆是四大隐世武門中“皇門”的人! ※※※ “皇門”乃當年追随軒轅黃帝的四士之一孫戰所創下的門派,孫戰精于行軍布陣,通谙兵書,智謀百出,乃軒轅黃帝麾下能征擅戰之骁将。
奪得天下後,軒轅黃帝為封賞孫戰,遂賜姓為軒轅! 孫戰創下“皇門”後,皇門中人皆力求步入官宦之途,以輔佐明君,并在蚩尤戰族逆亂時,能更為直接有效地保護皇族。
千百年來,不計其數的“皇門” 弟子忠心耿耿輔佐明君,剿亂平叛。
被世人尊為兵神的孫武、孫膑,皆是孫戰後人。
皇門雖為一隐世武門,但因為“皇門”所處的環境極為特殊,不少皇門中人為朝中大員重将,若是彼此間交往過密,也許會被不知情者認作他們欲結黨營私,如此一來,定會招來朝廷猜忌,反倒有違初衷。
故“皇門”對門中弟子一向嚴加約束,若非有至關重大的事,絕不能輕易聚結。
平時門中弟子多半隻知自己師尊為何人,而對皇門其他旁支卻知之甚少。
軒轅奉天乃孫戰後人,其
這一日清晨,街上尚罕見人迹,一騎快馬風馳電掣般馳過長街,直奔榮王府。
馬蹄聲猶在長街上回蕩,快馬已至榮王府氣象森嚴的正門前。
到了正門前,馬上騎者并未有減速之意,更未翻身下馬,眼看那匹火紅色的健馬即将撞上高達二丈的正門時,正門轟然開啟。
馬兒如一道紅色的驚電般穿射而進! 直到一道長廊前,馬上騎者方倏然勒馬而止,健馬前蹄高高揚起,而馬上騎士單掌一按;人已飄然落下,動作灑脫至極。
此人身材偉岸,身披一襲黑色鬥篷,鬥篷内罩着一柄極為寬大的刀! 刀為“伐罪”,人為軒轅奉天! 軒轅奉天何以能輕易帶刀進入榮王府?當今皇城的諸王之中,榮王是最受皇上欣賞的異姓王室! 軒轅奉天翻身下馬後,立即有一軍士自側旁快步跑來,将馬牽走,雨軒轅奉天早已穿過長廊,經過重重疊疊的門戶。
他對榮王府内的地形門戶竟極為熟悉! 沿途所經過的地方,早有披堅持銳的軍士肅立于轉角、門側等處,見了軒轅奉天,齊齊恭然施禮,卻不言語。
軒轅奉天更是行色匆匆,直到一座偏殿前,方放緩腳步。
殿前台階兩側各有二十一名帶刀侍衛,人人眼中精光内斂,顯然皆負一身不俗的修為。
軒轅奉天終于跨入殿内,入殿後,身後的殿門緩緩關閉。
他雖是目不旁觀,卻已将偌大殿内的情景完全捕捉。
殿内居中而坐者身着錦袍、頭束金箍,大概四旬左右,此人身材高大偉岸,氣宇軒昂,雖不怒卻有讓萬衆敬服之威儀,全身有種不可掩飾的超然氣勢。
此人正是十年前威震邊陲的異姓王室——榮王! 榮王下首左側立着兩位老者,其中一人身着便服,神情慈和,大腹便便,颌下花白的胡須梳理得一絲不苟。
此老者看似面善,但滿朝文武對他卻莫不是又敬又畏,因為此人便是名聲赫赫的“笑面鐵禦史” 古硯,他一生之中不知懲治過多少貪官污吏,鐵骨铮铮,因過于耿直,一生仕途亦是數度沉浮,饒是如此,他仍是初衷不改。
另一人則是清瘦老者,一身儒裝,此人乃太子太傅諸葛南山,深谙詩文禮教,所學博雜而精深,深得當今皇上器重。
與古硯、諸葛南山對面而立者竟是臉蒙青巾,此人身材甚高,卻略略有些哈腰,他的十指極為細長,由他的滿頭銀發可看出其亦是花甲古稀之年。
堂堂榮王座前,何人敢不以真面示人?如此情景,着實詭異。
但最為吸引軒轅奉天目光的,卻非這四人當中的任何一人,而是一個溫文爾雅的中年人。
此人赫然是慕容百川! 但慕容百川本為池城守将,在榮王府出現并無不妥,為何軒轅奉天對此反而大感意外? 當軒轅奉天的目光投向慕蓉百川此時,慕蓉百川向他微微莫測地一笑。
軒轅奉天起步上前,走到榮王座前,施禮道:“草民叩見榮王……” 榮王含笑以手勢阻止道:“這兒都不是外人。
” 軒轅奉天有些意外地看了古硯等人一眼,改口道:“奉天拜見父王!” 榮王額首微笑,道:“起來吧。
” 軒轅奉天依言起身,立于一側。
原來,軒轅奉天竟是榮王之子!無怪他對榮王府内的情形那般熟悉。
榮王起身離座,行至諸葛南山身前,恭聲道:“請二師伯上座1” 諸葛南山竟也不推辭,在榮王方才所坐的交椅上坐下了,此時若是有人親見權勢尊貴顯赫的榮王竟稱太子太傅為二師伯,不知會如何地驚愕欲絕。
但殿内衆人卻并無太多的驚愕。
因為,他們除了有一個世人所知的身分之外,還有一個不為常人所知的共同身分——無論是榮王、軒轅奉天,還是古硯、諸葛南山、慕容百川,以及那臉蒙青巾的神秘人物,他們皆是四大隐世武門中“皇門”的人! ※※※ “皇門”乃當年追随軒轅黃帝的四士之一孫戰所創下的門派,孫戰精于行軍布陣,通谙兵書,智謀百出,乃軒轅黃帝麾下能征擅戰之骁将。
奪得天下後,軒轅黃帝為封賞孫戰,遂賜姓為軒轅! 孫戰創下“皇門”後,皇門中人皆力求步入官宦之途,以輔佐明君,并在蚩尤戰族逆亂時,能更為直接有效地保護皇族。
千百年來,不計其數的“皇門” 弟子忠心耿耿輔佐明君,剿亂平叛。
被世人尊為兵神的孫武、孫膑,皆是孫戰後人。
皇門雖為一隐世武門,但因為“皇門”所處的環境極為特殊,不少皇門中人為朝中大員重将,若是彼此間交往過密,也許會被不知情者認作他們欲結黨營私,如此一來,定會招來朝廷猜忌,反倒有違初衷。
故“皇門”對門中弟子一向嚴加約束,若非有至關重大的事,絕不能輕易聚結。
平時門中弟子多半隻知自己師尊為何人,而對皇門其他旁支卻知之甚少。
軒轅奉天乃孫戰後人,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