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肌膚之 親

關燈
有父母的話,我想,我會更幸福的。

    ” 楚清沉默了一陣,輕聲道:“你走吧。

    ” 牧野笛看了看她,道:“我走過來的路上都頗為荒涼,姑娘是往我來的方向去麼?若是如此,我……我倒可以送你一程。

    ”楚清道“我的家就在你将去的那一面山腳下。

    ”牧野笛欣慰一笑,道:“如此更好,我們便一路同行吧。

    姑娘總得容我報答一下你的救命之思吧? 再說現在天色也不早了。

    ”楚清卻道:“你……你暇七一步吧。

    ”牧野笛詫異地道: “為什麼?”楚清别過臉去,道:“不為什麼。

    ”但牧野笛卻已看見她的臉上有淚水滑落。

     聯想剛才聽到的抽泣聲,牧野笛一下子不安了,他有些磕磕巴巴地道:“姑娘,你究竟怎麼了?莫非……莫非是我讓你受了委屈?” 楚清搖了搖頭,淚卻流得更歡了。

     牧野笛手足無措地站在她身邊直搓手。

    楚清道:“你還不走?”見牧野笛還沒有動身的意思,又道:“你若再不走,我可真要責怪你了。

    ”牧野笛自然不怕她責怪,但他不想讓一個救了自己性命的人生氣,于是他道:“那……那我暇七了,姑娘自己保重,天色真的不早了。

    ”楚清保持沉默,一言不發。

     牧野笛心中歎了一口氣,不明白她這是怎麼了,他又說了聲:“多謝姑娘救命之恩。

    ” 這才轉過身,向山腳走去。

    他走得很慢,因為他希望能等到楚清,這時天色已變暗了,幾丈之外的東西便看不清,他實在不放心讓楚清一個人呆在山上或一個人走這樣的山路。

    可即使他走得再慢,仍是無法等到楚清,眼看就要走到山腳了。

     牧野笛想到她的流淚,再看看越來越深的夜色,心中“咯蹬”一聲,霍然轉身,不顧一切地向山上疾掠而因為剛中了毒,所以他的體力已大不如平時,這麼一路疾行,竟也把他累得直喘粗氣。

    當他掠至山巅時,看到楚清仍是坐在那兒,這才松了一口氣,輕咳一聲,示意自己來了,以免吓着了楚清。

    楚清卻未擡頭。

    牧野笛又有些不安了,他走近了一些,才見楚清的雙肩在輕輕聳動,懸着的心這才落了地,便躬下身來,道:“姑娘,随我下山吧。

    ”他打定了主意,如果楚清還不同意,他便要強行把她帶下山。

    卻聽得楚清幽幽地道:“你為什麼要回來?”牧野笛想了想,道:“我放心不下。

    ” 這是實話。

    因為是實話,所以他沒覺得有什麼不對勁的地方。

    楚清卻道:“你為什麼放心不下?”這可把牧野笛一下子問住了,這—這還有為什麼嗎?就算她不是他的救命恩人,他對一個在黑夜中獨自一人身處山颠的弱女子也是會擔憂的。

    他隻說了一個字:“我……” 便噎住了。

     突然,楚清一把抓住了他的手,如秋水般的目光看着他,顫聲道:“如果……如果你不回來,我便終身不嫁,現在,你回來了,我……我要嫁給你!”她的直率連她自己都被吓了一跳!其實,一些平日文秀内向的女孩在真情降臨的時候,會比一般人更為火熱,更易超越理智! 牧野笛有些茫然,因為他一時還沒回過神來,當他明白過來時,身子便一下子僵在那兒,一動也不能動!為什麼會是這樣?怎麼會是這樣?他如同呆了一般任楚清握着他的手,思緒便如斷了線的風筝般胡亂地飄着,恍恍惚惚的。

     在他看來,楚清這樣的話太突如其來、太不可思議、太無法接受了,但在楚清看來,這卻是她經曆了無數的思慮後才說出來的!她不會後悔為牧野笛療傷去毒,但當她處理好牧野笛的傷口後,她一下清醒過來:她與牧野笛之間已有了極深層次的肌膚之親!雖然這是為了療毒,雖然牧野笛對此一無所知,但這對于一個待字閨中的女孩來說,已是一種極為驚心動魄的經曆!楚清所做的一切,隻有在夫妻之間才會如此的! 她出生于書香門第,“男女有别、授受不親、從一而終”等諸多思想早已在她的心中根深蒂固,如此為牧野笛療毒不是人命關頭迫不得已,她如何肯做?事情急迫時不顧細想,待靜下來,才發現自己已将自己推入了一個進退兩難的境地! 每一個女孩心中都會設想有一個可讓自己怦然心動的人。

    牧野笛的卓絕不凡之英姿加上他蘇醒後的舉止言行,已足以讓楚清心跳不已,何況因為有了肌膚的接觸,便有了一種“先入為主”的感覺。

    所以,如果可以任她選擇的話,她願将一顆芳心系于牧野笛身上,這樣一來,先前的尴尬也可掃除——與自己的男人有肌膚之親又算什麼呢? 這當然是一個不錯的解決方法,可她與牧野笛素昧平生,又豈可草率提出這樣的要求? 這豈不是有了挾恩圖報之嫌?再說牧野笛又會不會由此而鄙視自己?偏偏惱人的是牧野笛又恭謙有禮且頗具俠義之心,否則她倒可以略為輕松地将這件事從心頭放下。

     不知為何,左思右想.她竟下了決心:“從此不再嫁人!”連她自己也不明白為何會下這麼大的決心。

    但牧野笛卻回來了。

    他一回來,便一下子打亂了她的心思,這使得她心中升起了一個有些一廂情願的想法:“也許,他也對我有了好感,如果能與我結成良緣,那豈不是最完美的結果?”莫名的哀傷轉為驚喜與期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