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須夢 第十回 被奸人陷害沉船

關燈
詩曰: 一葉輕舟鼓浪行,西風吹起惹心驚。

     思予不挫窗前苦,處世難求宇内平。

     人禍忽臨俦可測,天災俄到誰能争。

     茫茫四海本無事,都是讒奸擾亂萌。

     卻說蔡允升明日要回家,其肝腸恍然寸斷,一心思這奇逢良緣;“我若歸去,兩人各别東酉,何時再來相會?若不回去,查兄又送盤費,我心雖無邪不怕鬼,然甯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倘異日惹起禍來,教我怎麼好?嗟嗟!我這一片心緒有誰訴?一點丹心有誰知?惹得我這哭聲似莺啭喬林,恨得我這淚珠似露滴花梢。

    ” 允升在這書館内愁悶,那知許文泰、陳天英諸友因蔡允升明早要回去,設一個席,辦幾碗菜,來扳允升歡飲,聊以叙将别之情。

    早來到此館,邊聽得允升在裡面愁怨之聲,戀戀不忍去之意,乃入去說道:“蔡兄胡為郁郁不快?大家今晚要扳兄叙别片時,醉中可以分(礻央)。

    ”允升陪了笑臉說道:“多謝了。

    ”須臾,姚安海亦到,衆人道:“姚兄都一齊來去。

    ”姚安海道:“小弟這幾時身體不安,酒半點吃不得。

    今見諸兄這等高情雅誼,小弟對蔡兄愈增愧歉。

    諸兄請了,小弟不能奉陪。

    ”允升道:“姚兄尚未出去,鎖頭交你,鎖匙交我,晚間好來睡。

    ” 允升即同衆友到館,次第坐下,陳天英道:“流光如駛,自蔡兄之來,轉-裘葛更矣。

    今欲頓然别-,實難以為情。

    ”允升道:“小弟蒙諸兄雅愛,一逢相投,誼堅金石。

    今欲告别,心内惘然如有所失,展轉懷想,真難以為情。

    ”查必明道:“兄不幸尊嫂棄世,在家複無别個生涯,若是歸去,愈生惆怅,不如少留幾日,庶弟得以饫聆宏誨。

    倘執意恝然,毋乃嫌弟不能為居停主人乎?”許文泰谑而笑道:“居停主人,恐亦不免。

    ”衆人皆抵掌而笑。

    陳天莫道:“蔡兄非寇準,你可安枕無患。

    ”允升道:“朝夕聚首,弟之素志,是以不憚跋涉關山。

    今得蒙光寵,不勝雀躍。

    若要分手陽關,特以囊筐蕭然,不得已催迫矣。

    ”陳天英道:“士君子論文談心,以水可以樂饑。

    小弟雖不如查兄治疱盈設,但啖粥清蔬,兄若不厭,甚至一年半載,弟亦可供。

    固敢失墜,何必說囊箧之匮乏也?”許文泰道:“不必多言,蔡兄決去不得,大家酒要吃幹。

    ”允升道:“酒好了。

    小弟今晚盡量,差不多要醉了。

    ”許文泰道:“醉就在這裡睡。

    ”允升道:“小弟蒙查兄饋赆五兩,并包袱都在那裡,不便這裡睡。

    ”查必明道:“兄赆儀合當随身,怎好放在包袱内。

    請問兄,你來時,安海在書館否?”允升道:“門兒是交他鎖。

    ”查必明道:“不好了,不好了!兄你不曉得,安海為人心腸奸險,我們和他相與,是把他為兒戲好耍的。

    ”陳天英道:“草木無知,尚向春榮,他亦人也,豈無垂念之心。

    ”大家暢飲,直至雞唱才散。

     卻說姚安海見允升出去吃酒,心竊自思道:“他是福建人也,我是廣東人也,猶如風馬牛之不相及。

    他明早要去,後日那裡有相會之期,怕他怎麼?不如把他這銀子偷起來,他若是默默不語,也就罷了,他若是要讨,我就把他的真名字反在縣裡,猶得賞了二兩,不是湊來共七兩?任我終身賭錢,那有這樣趱得快。

    ”遂将銀子偷去,行李依早舊放在床上。

    正是: 不識面中有義士,最相知者是奸人。

     休言災難有胎藏,自古财利惹禍根。

     卻說蔡允升吃酒回來,聞查必明之言,必中帶疑,遂把行李開看,銀子果然不見,說道:“不好了,不好了!如今教我怎麼歸去。

    ”心焦神-,勞攘至天明,見姚安海施施而來,說道:“蔡兄還未起身?”允升陪着笑臉說道:“社兄,别事好耍,銀子不是耍的。

    ”安海佯為不知,說道:“你有銀,我不曉得。

    ”允升道:“弟有銀五兩,藏在這包袱内。

    今包袱在而銀子不見。

    倘是外賊,必将衣服盡偷去,明是兄與弟戲耍,教弟後日知謹慎了。

    ”姚安海道:“我昨夜不曾書齋中睡,果不知你有銀子。

    ”允升道:“弟鎖頭都是交兄,銀子怎麼不見?”姚安海變了臉,厲聲道:“真果知人知面不知心!我好意把書齋借你宿,今要回去,就計藏奸,妄猜為盜。

    你若無盤費就實實對我說,我可去化那些兒送你。

    怎麼以盜賊目我?是不以我為德,反以我為仇。

    這個人真無良心!”允升道:“你銀子好好還我。

    若是不還我,我遍處投告朋友,你就無體面。

    ”安海艴然而出,把手指一指道:“你這等無理,不要走!” 就立一張狀,竟往海陽縣口,對長班道:“我曉得康夢鶴,直來報說求賞,另有一狀煩傳禀。

    ”那長班即入内禀道:“有人來禀報康夢鶴在這裡,另告一狀。

    ”呈上縣主看,上面寫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