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回 燕秋蘭辨明冤抑 林馨桂紹述箕裘

關燈
言之理,豈能推得幹淨?”陽氏供道:“丈夫久客不歸。

    ”省憲道:“愚弄人者,皆笑人愚戆,以顯自己聰明。

    斷無不向人提起之理。

    ”命梏十指。

    陽氏不得已,實供:“曾與燕秋蘭言之。

    ”省憲乃釋易荔仙而拘燕秋蘭。

    及秋蘭至,供稱:“不知。

    ”省憲道:“私情苟合之人,必非良士。

    ”于是嚴刑拷問,秋蘭供道:“私到小紅家裡,脫取繡鞋則有之。

    自從失落之後,并未去過。

    殺人之事,實不知情。

    求恩憲明察。

    ”省憲大怒道:“鑽穴逾牆,何所不至?”三拷六問,秋蘭不勝淩籍,隻得自承。

    獄成定罪,群稱省憲之神。

     然秋蘭雖放蕩無行,也是女兒國中的一個通儒。

    侯相黎紅薇代天巡獰,有憐才恤刑之權。

    同學之人,因以一詞控其冤枉,語言凄怆。

    侯相吊取供招,仔細閱看,不禁拍案道:“此生冤哉。

    ”命移案再鞫,提燕秋蘭上堂,問繡鞋遺失何處,供稱:“忘卻。

    但到陽氏之門猶在袖内。

    ”轉诘陽氏:“秋蘭之外,奸夫有幾?”供言:“無之。

    ”侯相道:“淫亂之婦,豈肯專私一人?”陽氏道:“小婦人與燕秋蘭少時交合,故不能斷絕。

    後來雖是有人挑引,小婦人實未敢相從。

    ”侯相道:“挑引過的,曾有幾人?”供稱:“同村勾大,屢次挑引,屢次拒絕。

    ”侯相道:“為何忽而貞潔?”命用刑罰,陽氏叩頭出血,力辯冤枉。

    侯相又道:“汝夫遠出,可有借端到你家來過的人?”陽氏供有某甲、某乙等,都是裡中浮蕩子弟。

    侯相乃悉籍其名,一一拘到,使衆人盡伏案前,道:“本爵昨晚祈夢,夢見神人相告:殺人者不出汝等四五人中。

    如肯自招,尚可寬恕。

    ”衆人都道:“并無殺人之事。

    ”侯相察看衆人面色,見勾大恐懼異常,嚴加刑訊,盡得其實。

    遂請上方寶劍,将勾大登時斬首,抵償蔔屠之命。

    燕秋蘭等,餘均釋放。

    判令小紅配與易荔仙。

    自省憲訊鞫之後,小紅方知易生冤抑,下堂相遇,腼然流淚,不勝痛惜之情。

    今得侯相作合,非常感激。

    成婚之後,夫婦和諧。

    後來易荔仙也中女兒國的進士,表過不題。

     且說黎紅薇侯相代主上巡狩一周,凡有女兒國的政令,興利除害,弊絕風清,回朝複命。

    國王聞知蔔小紅一案,十分歎服,道:“賢卿折獄細心,使民無冤抑,真不愧古之遺愛。

    ”滿朝文武也都欽仰。

     忽見殿尉官奏道:“今有天朝婦人嶺南林馨桂,現在午門外候旨。

    說是特來探望主上與國後娘娘的。

    ”國王聽了大喜,傳旨:“請天朝來的林王親進見。

    ”原來林之洋自從送了三個寄女到海外女兒國成婚,回到嶺南,後來又航海過兩次。

    隻因未到女兒國地方,已将貨物銷完,故而沒有到得。

    如今馨兒長大,取名馨桂,娶了一房媳婦,夫妻和順,孝敬翁姑。

    馨桂不喜讀書,仍習父業。

    前次随父到海外販貨,滿載而歸。

    此次,林之洋知馨兒已能管顧夥友,讓他獨自出洋。

    這日船到女兒國地面,抛錨停船,知會海船上夥伴,備了禮物,雇了人夫道:“咱因想起親戚,要去探望一番。

    你們不要等我吃飯。

    ”衆人答應。

    跳上舢闆上岸,一路進了鳳凰城,問到午朝門首,與黃門官說明來曆,上殿奏明,回身出來傳請。

    馨桂随了黃門官,直至玉階,走上殿廷。

    見國王頭戴鬧龍金冠,身穿赭黃的蟠龍錦袍,足踏粉底烏靴。

    兩班文武都是金貂蟒服,濟濟跄跄。

    馨挂便深深一揖道:“姊夫,久違了。

    ”國王道:“賢弟,你姊姊嫁到這裡的時節,還隻得八九歲的光景。

    屈指于今已有十餘年了。

    寄父母的福體必定康甯的。

    弟婦娶了不曾?”馨桂道:“雙親托賴安好,内人已于去年娶了。

    ”國王便回顧内侍道:“引領林王親到昭陽宮去會娘娘。

    ”内侍領旨。

     馨桂随了内侍,直到後宮。

    宮娥禀報娘娘,馨桂進入殿中。

    見錦蓮徐步金蓮,從屏後冉冉而來,豐采非凡,仍與十數年前仿佛。

    便上前深深的作了兩個揖,問了錦姊姊的安,娘娘道:“托賴平安。

    ”連忙拉着袖兒,回了萬福。

    便命宮娥移取錦墩,請林王親坐了,問道:“爹爹、母親康健否?”馨桂道:“托庇平安。

    ”娘娘道:“賢弟,愚姊記得那年嫁到女兒國來的時節,賢弟還隻得九歲。

    如今賢弟幾歲了?”馨桂道:“已是二十二歲了。

    ”娘娘又道:“可曾娶得弟婦?”馨桂答言:“去年娶過的了。

    ”正在叙話,隻見内監奏道:“啟上娘娘,林王親送來玉容宮粉一千瓶、西施散一千盒、胭脂一千帖、翠花一千對、香珠一千串、梳篦一千匣。

    請娘娘過目。

    ”錦蓮看了一過,道:“多謝賢弟費心。

    ”馨桂道:“些些微物,不過取姊姊應用罷了。

    ”不一時,見國王回宮,娘娘起身迎接,攜手同行,進了宮廷。

    馨桂坐上擡身,國王道:“賢弟請坐。

    ”宮娥送上禦茶,說說談談,國王、國後都是十分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