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回 敦永好風月證盟 賀西池昆侖圓叙
關燈
小
中
大
童絡繹不絕的往來斟酒。
斟完了酒,金絲桃仙子道:“幹為金。
”剪秋羅仙子道:“秋雲似羅。
”十妹妹花仙子道:“問我諸姑,遂及伯姊。
”麗春花仙子道:“日月麗乎天。
”山丹花仙子道:“霜染一林丹。
”玉簪花仙子道:“蜻蜓飛上玉搔頭。
”金雀花仙子道:“燕雀安知鴻鹄志?”栀子花仙子道:“芭蕉葉大栀子肥。
”真珠蘭仙子道:“月點波心一顆珠。
”佛桑花仙子道:“才了蠶桑又插田。
”長春花仙子道:“光天化日樂舒長。
”山礬花仙子道:“海上有三神山。
”梅花仙子道:“如今方是本地風光了。
”便命連連斟酒。
玉李花仙子接着道:“門牆桃李喜成行。
”木槿花仙子道:“且看欣欣木槿榮。
”蜀葵花仙子道:“行路無如蜀道難。
”雞冠花仙子道:“豭佩雞冠仲子由。
”蝴蝶花仙子道:“莊周夢蝴蝶。
”秋葵花仙子道:“惟有葵花向日傾。
”紅豆蔻仙子道:“豆蔻梢頭二月初。
”梨花仙子道:“梨花院落溶溶月。
”藤花仙子道:“綠藤陰下鋪歌席。
”蘆花仙子道:“晚鐘殘月入蘆花。
”蓼花仙子道:“紅蓼花疏水國秋。
”葵花仙子道:“七月烹葵及菽。
”楊花仙子道:“點點楊花入硯池。
”蘋花仙子道:“白蘋吹盡楚江秋。
”菱花仙子道:“池翻紫角菱。
”女童把酒斟遍,輪到百果、百谷、百草、元女、織女幾位仙子,俱辭不敏。
百花洞主親自執壺,各敬了一杯。
遂收令道:“管領東南第一花。
”女童又斟過了酒。
百花仙子再到衆仙姑前敬了一回,天色已晚,衆仙姑起身告别,洞主送出洞府,俱各飄然而去。
百花仙子正要回進洞府,忽見風姨、月姊聯袂偕來。
月姊近前握手道:“前此孟浪,緻洞主涉足紅塵,甚是抱歉。
”風姨也道:“洞主,凝翠館中語言冒犯,幸勿介懷。
”百花仙子道:“前在瑤池之上,沖觸姨姨,亦希原宥。
”彼此謙和,前嫌盡釋。
風姨、月姊與百花仙子遂爾歡好如初。
且說那王母園中的蟠桃,開花結子,三千年一熟。
蟠桃熟後,就是王母的聖誕到了。
聖誕之時,蓬萊山上的百花仙子預約了百谷、百草、百果三位仙子,同往瑤池祝壽。
隻見女童禀報:“三位仙姑已到。
”百花洞主起身迎接,進了洞府,百草仙姑道:“曾記得上屆蟠桃勝會,咱們也是四人約齊,同往昆侖的。
轉眼之間,又是一年光景了。
蟠桃的開花結子,世上雖有三千年之說,在咱們隻隔得一年耳。
正所謂‘山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
”百谷仙子道:“若是仙凡無異,咱們都願去做凡人了。
”百果仙子道:“奉勸百花姊姊,出言須要謹慎些。
昔年在王母筵前,與嫦娥鬥嘴,帶累妹子,睽違了有好多時。
今已消澤嫌怨。
倘與别位仙姑相遇,也須心平氣和,免得再生魔障。
”百花仙子道:“百果姊姊金石良言,妹子敢不記取?前者口角招尤,以緻堕落紅塵,受孽海無邊之苦。
如今再也不敢了。
”四位仙姑叙述舊情,裡面的女童已捧了百花佳釀分出來。
百谷仙子道:“咱們就往昆侖去罷。
”百果、百草、百花都道:“使得。
”遂攜手同行,出了洞府,各自駕起雲頭,向西方昆侖而來。
到了瑤池,各獻祝壽的仙品。
王母身傍的侍從仙姑,一一收了壽禮。
四位仙姑徐徐行禮。
王母便留衆仙宴飲。
中間坐着王母娘娘,兩旁便是麻姑、嫦娥、元女、織女,衆位仙子左右陪侍。
其餘如老君、彭祖、福祿壽、财神、和合、張仙諸星官,以及紅孩兒、金童兒、青女兒、玉女兒,下而至于百鳥、百獸、百介、百鱗等仙,都到西池祝嘏,分列兩邊,遙遙侍坐。
王母娘娘各賜仙桃一枚,衆仙拜謝,按次歸坐。
随命侍從仙姑,把那百花佳釀分賜衆仙一盞,肴核紛陳,瓊漿清冽。
當此良辰美景,仙樂悠揚。
正是:“響遏行雲橫碧落,餘音嘹亮尚飄空。
”王母娘娘見百花仙子與着風姨、月姊和容悅色,釋躁平矜,暗暗點頭道:“這妮子經了一番磨折,道行已深,甚是可喜。
”随又頒賜了衆仙許多珍物。
衆仙各各拜謝而散。
百花仙子與百果、百谷、百草四位仙姑,駕起雲骈,各回洞府,有詩為證。
詩曰: 西池華祝敞瓊筵,曲奏《霓裳》集衆仙。
逸韻悠揚傳碧落,餘音嘹亮徹青天。
風姨敢肆終風暴,月姊能教皓月圓。
最好四時花不謝,蓬萊勝境樂年年。
(全書完)
斟完了酒,金絲桃仙子道:“幹為金。
”剪秋羅仙子道:“秋雲似羅。
”十妹妹花仙子道:“問我諸姑,遂及伯姊。
”麗春花仙子道:“日月麗乎天。
”山丹花仙子道:“霜染一林丹。
”玉簪花仙子道:“蜻蜓飛上玉搔頭。
”金雀花仙子道:“燕雀安知鴻鹄志?”栀子花仙子道:“芭蕉葉大栀子肥。
”真珠蘭仙子道:“月點波心一顆珠。
”佛桑花仙子道:“才了蠶桑又插田。
”長春花仙子道:“光天化日樂舒長。
”山礬花仙子道:“海上有三神山。
”梅花仙子道:“如今方是本地風光了。
”便命連連斟酒。
玉李花仙子接着道:“門牆桃李喜成行。
”木槿花仙子道:“且看欣欣木槿榮。
”蜀葵花仙子道:“行路無如蜀道難。
”雞冠花仙子道:“豭佩雞冠仲子由。
”蝴蝶花仙子道:“莊周夢蝴蝶。
”秋葵花仙子道:“惟有葵花向日傾。
”紅豆蔻仙子道:“豆蔻梢頭二月初。
”梨花仙子道:“梨花院落溶溶月。
”藤花仙子道:“綠藤陰下鋪歌席。
”蘆花仙子道:“晚鐘殘月入蘆花。
”蓼花仙子道:“紅蓼花疏水國秋。
”葵花仙子道:“七月烹葵及菽。
”楊花仙子道:“點點楊花入硯池。
”蘋花仙子道:“白蘋吹盡楚江秋。
”菱花仙子道:“池翻紫角菱。
”女童把酒斟遍,輪到百果、百谷、百草、元女、織女幾位仙子,俱辭不敏。
百花洞主親自執壺,各敬了一杯。
遂收令道:“管領東南第一花。
”女童又斟過了酒。
百花仙子再到衆仙姑前敬了一回,天色已晚,衆仙姑起身告别,洞主送出洞府,俱各飄然而去。
百花仙子正要回進洞府,忽見風姨、月姊聯袂偕來。
月姊近前握手道:“前此孟浪,緻洞主涉足紅塵,甚是抱歉。
”風姨也道:“洞主,凝翠館中語言冒犯,幸勿介懷。
”百花仙子道:“前在瑤池之上,沖觸姨姨,亦希原宥。
”彼此謙和,前嫌盡釋。
風姨、月姊與百花仙子遂爾歡好如初。
且說那王母園中的蟠桃,開花結子,三千年一熟。
蟠桃熟後,就是王母的聖誕到了。
聖誕之時,蓬萊山上的百花仙子預約了百谷、百草、百果三位仙子,同往瑤池祝壽。
隻見女童禀報:“三位仙姑已到。
”百花洞主起身迎接,進了洞府,百草仙姑道:“曾記得上屆蟠桃勝會,咱們也是四人約齊,同往昆侖的。
轉眼之間,又是一年光景了。
蟠桃的開花結子,世上雖有三千年之說,在咱們隻隔得一年耳。
正所謂‘山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
”百谷仙子道:“若是仙凡無異,咱們都願去做凡人了。
”百果仙子道:“奉勸百花姊姊,出言須要謹慎些。
昔年在王母筵前,與嫦娥鬥嘴,帶累妹子,睽違了有好多時。
今已消澤嫌怨。
倘與别位仙姑相遇,也須心平氣和,免得再生魔障。
”百花仙子道:“百果姊姊金石良言,妹子敢不記取?前者口角招尤,以緻堕落紅塵,受孽海無邊之苦。
如今再也不敢了。
”四位仙姑叙述舊情,裡面的女童已捧了百花佳釀分出來。
百谷仙子道:“咱們就往昆侖去罷。
”百果、百草、百花都道:“使得。
”遂攜手同行,出了洞府,各自駕起雲頭,向西方昆侖而來。
到了瑤池,各獻祝壽的仙品。
王母身傍的侍從仙姑,一一收了壽禮。
四位仙姑徐徐行禮。
王母便留衆仙宴飲。
中間坐着王母娘娘,兩旁便是麻姑、嫦娥、元女、織女,衆位仙子左右陪侍。
其餘如老君、彭祖、福祿壽、财神、和合、張仙諸星官,以及紅孩兒、金童兒、青女兒、玉女兒,下而至于百鳥、百獸、百介、百鱗等仙,都到西池祝嘏,分列兩邊,遙遙侍坐。
王母娘娘各賜仙桃一枚,衆仙拜謝,按次歸坐。
随命侍從仙姑,把那百花佳釀分賜衆仙一盞,肴核紛陳,瓊漿清冽。
當此良辰美景,仙樂悠揚。
正是:“響遏行雲橫碧落,餘音嘹亮尚飄空。
”王母娘娘見百花仙子與着風姨、月姊和容悅色,釋躁平矜,暗暗點頭道:“這妮子經了一番磨折,道行已深,甚是可喜。
”随又頒賜了衆仙許多珍物。
衆仙各各拜謝而散。
百花仙子與百果、百谷、百草四位仙姑,駕起雲骈,各回洞府,有詩為證。
詩曰: 西池華祝敞瓊筵,曲奏《霓裳》集衆仙。
逸韻悠揚傳碧落,餘音嘹亮徹青天。
風姨敢肆終風暴,月姊能教皓月圓。
最好四時花不謝,蓬萊勝境樂年年。
(全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