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回 花再芳遇人不淑 畢全貞守節可風
關燈
小
中
大
,随你嚴聲厲色的呼喚,一個人也不見了。
但見烈焰騰騰,不可向迩。
再芳連忙跑到自己卧房中,見火已燒着窗扇,隻得取了一隻飾箱,走出後門,急回母家。
及至道成聞信奔回家中,已是燒做一片白地。
且說花再芳回到娘家,受了驚吓,又氣又惱,染成一病,不上半月,竟返仙鄉去了。
四下裡去找尋那何道成,竟杳如黃鶴。
再芳的衣裳棺椁,都是母家出錢斷送的。
再說那畢全貞,取中殿軍,其時也是十九歲了。
回到淮南原籍,當年出閣。
丈夫甄成仁是個洪門秀士,夫妻和順,女儉男勤。
成仁奮志攻書,巴圖上進。
全貞見丈夫家道清貧,做些女紅針黹,以佐膏火之資。
遇着考試之年,要上京赴試,缺乏了盤費,全貞典質钗珥,絕無怨言。
成仁本是學富五車、才高八鬥,争奈時運不濟,命途多舛。
文章雖然錦繡,朱衣不肯點頭,空勞跋涉。
歸到家中,全貞仍是笑臉相迎,再三慰藉丈夫道:“功名的遲早有定,何必介懷?”成仁雖是悶悶不樂,全貞備些酒果,與丈夫解悶。
成仁見妻子賢德,又且如此殷勤,隻得強作歡容。
心中終因懷才不遇為恨。
全貞見丈夫略解愁煩,方才略略安心。
閑時陪着丈夫講論詩賦,手做女工。
成仁苦志埋頭,手不釋卷,寒暑無間,閉戶自精,接連考了三科,方才中得一名舉子。
成仁略有喜色。
全貞見丈夫得中,歡喜非常。
其年得了一子,取名繼志。
全貞夫婦都有三旬光景了,不料成仁用心過度,積勞成疾,真是好事多磨,不上一年,一病不起,竟向地下修文去了。
全貞見夫君撒手西歸,哭得死去活來,幾欲以身相殉。
繼而想起繼志孩兒尚在襁褓,一旦随夫地下,誰人撫育孩兒?隻得殡殓了丈夫,守節撫孤。
從此雲鬓懶梳,鉛華勿禦。
家無恒産,隻得日夜辛勤,做些針黹度日。
乳哺繼志孩兒到了四歲,就教他識字。
隻因無力從師,全貞就自己教讀。
又招了幾個學生伴讀。
繼志極其聰俊,到了十四歲就進學,十七歲中了舉子,十八歲連捷成了進士,選授西安縣縣令。
全貞與孩兒娶了一房媳婦,夫妻孝敬,迎養任所。
不上三年,繼志升任太守,為母親畢氏請旌。
奉旨敕建節孝牌坊。
繼志又生了兩個兒子,都是翰林學士。
畢全貞五世同堂,壽至百歲,無疾而終。
閻羅天子忙差金童、玉女,寶蓋幢幡,前來迎接。
畢全貞不知不覺,但見一行人簇擁着到森羅寶殿。
閻王降階迎接,到了殿上,請全貞坐了。
全貞見那王者頭戴冕旒,身穿赭袍,便道:“大王呼喚老身有何見谕?”那王者道:“太夫人,這裡是陰司地府,隻因太夫人陽壽已終,故此持來迎請。
”畢氏道:“請問大王,此間既是陰曹,不知老身的丈夫甄成仁可在這裡。
”閻王道:“甄成仁已成鬼仙,去了許久了。
”畢氏再要問時,忽聞仙樂悠揚,香煙缭繞,空中降下幾個仙女,古服輕裝,手持符節,先向閻王禀道:“啟上大王,總司天下名花的領袖百花仙子,返本還原,已歸洞府。
其餘九十八位仙子,塵緣已滿,亦已陸續到齊。
隻有司百合花的仙子未曾歸洞。
婢子等向人間尋訪,知已到冥府。
因此特來迎接。
”閻王聽罷起身,拱手向畢全貞道:“原來太夫人也是司花仙子臨凡,根基深厚,松筠節操,又能不失本來,真是可敬。
如今請駕回歸洞府的仙仗已到。
”女童趨步上前道:“請洞主速歸洞府。
到了百花生日,約齊了各位仙子,都要去祝總洞主的生辰。
”畢全貞聽了,頓悟本來,便起身與冥王作别。
冥王殷勤相送,全貞跨上青鸾,一陣花香,冉冉騰空而去。
且說總司天下名花的領袖百花仙子,降谪塵凡,就是唐閨臣。
後來同了那司淩霄花仙子的顔紫绡,在小蓬萊修真養性,饑餐松子,渴
但見烈焰騰騰,不可向迩。
再芳連忙跑到自己卧房中,見火已燒着窗扇,隻得取了一隻飾箱,走出後門,急回母家。
及至道成聞信奔回家中,已是燒做一片白地。
且說花再芳回到娘家,受了驚吓,又氣又惱,染成一病,不上半月,竟返仙鄉去了。
四下裡去找尋那何道成,竟杳如黃鶴。
再芳的衣裳棺椁,都是母家出錢斷送的。
再說那畢全貞,取中殿軍,其時也是十九歲了。
回到淮南原籍,當年出閣。
丈夫甄成仁是個洪門秀士,夫妻和順,女儉男勤。
成仁奮志攻書,巴圖上進。
全貞見丈夫家道清貧,做些女紅針黹,以佐膏火之資。
遇着考試之年,要上京赴試,缺乏了盤費,全貞典質钗珥,絕無怨言。
成仁本是學富五車、才高八鬥,争奈時運不濟,命途多舛。
文章雖然錦繡,朱衣不肯點頭,空勞跋涉。
歸到家中,全貞仍是笑臉相迎,再三慰藉丈夫道:“功名的遲早有定,何必介懷?”成仁雖是悶悶不樂,全貞備些酒果,與丈夫解悶。
成仁見妻子賢德,又且如此殷勤,隻得強作歡容。
心中終因懷才不遇為恨。
全貞見丈夫略解愁煩,方才略略安心。
閑時陪着丈夫講論詩賦,手做女工。
成仁苦志埋頭,手不釋卷,寒暑無間,閉戶自精,接連考了三科,方才中得一名舉子。
成仁略有喜色。
全貞見丈夫得中,歡喜非常。
其年得了一子,取名繼志。
全貞夫婦都有三旬光景了,不料成仁用心過度,積勞成疾,真是好事多磨,不上一年,一病不起,竟向地下修文去了。
全貞見夫君撒手西歸,哭得死去活來,幾欲以身相殉。
繼而想起繼志孩兒尚在襁褓,一旦随夫地下,誰人撫育孩兒?隻得殡殓了丈夫,守節撫孤。
從此雲鬓懶梳,鉛華勿禦。
家無恒産,隻得日夜辛勤,做些針黹度日。
乳哺繼志孩兒到了四歲,就教他識字。
隻因無力從師,全貞就自己教讀。
又招了幾個學生伴讀。
繼志極其聰俊,到了十四歲就進學,十七歲中了舉子,十八歲連捷成了進士,選授西安縣縣令。
全貞與孩兒娶了一房媳婦,夫妻孝敬,迎養任所。
不上三年,繼志升任太守,為母親畢氏請旌。
奉旨敕建節孝牌坊。
繼志又生了兩個兒子,都是翰林學士。
畢全貞五世同堂,壽至百歲,無疾而終。
閻羅天子忙差金童、玉女,寶蓋幢幡,前來迎接。
畢全貞不知不覺,但見一行人簇擁着到森羅寶殿。
閻王降階迎接,到了殿上,請全貞坐了。
全貞見那王者頭戴冕旒,身穿赭袍,便道:“大王呼喚老身有何見谕?”那王者道:“太夫人,這裡是陰司地府,隻因太夫人陽壽已終,故此持來迎請。
”畢氏道:“請問大王,此間既是陰曹,不知老身的丈夫甄成仁可在這裡。
”閻王道:“甄成仁已成鬼仙,去了許久了。
”畢氏再要問時,忽聞仙樂悠揚,香煙缭繞,空中降下幾個仙女,古服輕裝,手持符節,先向閻王禀道:“啟上大王,總司天下名花的領袖百花仙子,返本還原,已歸洞府。
其餘九十八位仙子,塵緣已滿,亦已陸續到齊。
隻有司百合花的仙子未曾歸洞。
婢子等向人間尋訪,知已到冥府。
因此特來迎接。
”閻王聽罷起身,拱手向畢全貞道:“原來太夫人也是司花仙子臨凡,根基深厚,松筠節操,又能不失本來,真是可敬。
如今請駕回歸洞府的仙仗已到。
”女童趨步上前道:“請洞主速歸洞府。
到了百花生日,約齊了各位仙子,都要去祝總洞主的生辰。
”畢全貞聽了,頓悟本來,便起身與冥王作别。
冥王殷勤相送,全貞跨上青鸾,一陣花香,冉冉騰空而去。
且說總司天下名花的領袖百花仙子,降谪塵凡,就是唐閨臣。
後來同了那司淩霄花仙子的顔紫绡,在小蓬萊修真養性,饑餐松子,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