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回 遊春苑國後留題 巡夏甸大臣問俗

關燈


    省得站來腿酸。

    ”禦妹娘娘道:“除了妹子,隻須寫五個紙阄夠了。

    ”鳳英道:“還是妹子做了主人罷。

    ”錦蓮道:“既要拈阄,咱們姊妹不分賓主,做成六個紙阄,誰拈着第一位,就是誰去坐就是了。

    ”如玉便命宮娥寫成卷好,放在銀盆之内,抖亂了,各自拈取。

    錦蓮拈着第一,麗貞道:“二妹妹,如今沒得說了。

    ”看自己手中的阄紙便是第二位,蕙芳坐第三位,寶英坐第四坐,鳳英坐第五位,如玉道:“拈得甚是湊巧,妹子恰恰是個第六,适當其位。

    ”于是姊妹六人照拈定的位次坐了,宮娥斟上美酒,傳杯弄盞。

    如玉道:“二姊姊,請用些菜。

    行個酒令何如?”錦蓮道:“愚姊以燈謎作酒令,猜着了,愚姊飲一杯;猜不着時,外面飲一杯。

    ”如玉道:“此令甚妙。

    ”當下錦蓮便命宮娥取過筆硯,寫了一二十個紙條,遞與諸姊妹觀看。

    麗貞道:“二妹妹,那‘天下太平’四字,打《尚書》二句,可是‘歸馬于華山之陽,放牛于桃林之野’麼?”錦蓮道:“大姊姊猜的不錯。

    ”便舉杯把酒飲幹。

    鳳英道:“二姊姊,那個‘信’字打《毛詩》一句,可是‘人之多言’?”錦蓮道:“不是。

    ”鳳英道:“一定是‘人亦有言’了。

    ”錦蓮道:“那才不錯。

    ”鳳英、錦蓮各飲了一杯。

    如玉道:“‘烈女不更二夫’打《周易》二句,可是‘女子貞不字,十年乃字’?”錦蓮道:“還差些兒。

    ”如玉又想了一想,道:“可是‘婦人貞吉,從一而終也’麼?”錦蓮道:“是的。

    ”如玉、錦蓮也各飲了一杯。

    寶英道:“這個《周易》的燈謎,做也做得好,猜也猜得好。

    二姊姊,那個‘遁而之他’,打《左傳》一句,可是‘越竟乃免’?‘時維三月’打《四子書》一句,可是‘莫春者’?‘洞悉情形’打《四子書》一句,可是‘人焉瘦哉’?”錦蓮道:“三妹妹真是聰明,個個猜着。

    ”連飲了三杯。

    末後蕙芳道:“‘若作和羹,爾惟鹽梅’,打《春秋》人名,可是易牙?‘月斜樓上五更鐘’打蜀漢人名,可是谯周麼?”錦蓮道:“是,是。

    ”舉起杯來,又飲了兩杯酒。

    便對麗貞道:“妹子醉了。

    如今要輪到大姊姊的令了。

    ”麗貞道:“愚姊換個傳花飲酒的令罷。

    ”錦蓮、如玉、蕙芳都道:“甚好。

    ”麗貞便喚随身的侍婢,去折取一技桃花。

    又命如玉的宮娥,去取了小小的一面銅鼓來,安放隔軒,命宮娥到那邊去擊鼓。

    令官便是麗貞,遂左手執花,遞與右手,又将那技花遞到蕙芳的左手,蕙芳也是将左手的花遞與右手,以次傳遞過去。

    鼓聲住處,花在那個手中,便是那個飲酒。

    蕙芳、寶英、如玉、鳳英道:“這個酒令很有趣味。

    咱們不要換了,就是這個令罷。

    ”當下衆姊妹傳花飲酒,暢叙多時,都要用飯。

    用過了飯,漱口洗臉,宮娥、侍婢捧過鏡奁,脂缸粉盒,六位娘娘重勻粉面,再點朱唇。

    然後宮娥、侍婢也去飲酒取樂不題。

     衆姊妹還要去遊玩,立起身來,出了醉仙廳,攜手同行。

    又往各處散步,到了眺遠樓前,錦蓮也要登樓眺望。

    麗貞道:“這座樓是五層的,二妹妹可跑得動麼?”錦蓮道:“不妨的。

    ”遂步上扶梯,拾級而登。

    麗貞随後也上樓梯。

    見那錦蓮的兩隻金蓮纏得窄窄,雖是墊了許多高底,裹上繡舄,裝成小足,真個毫無痕迹。

    而且行動便捷,稱羨不置,不禁把手撫摩。

    錦蓮回頭笑道:“大姊姊敢是風魔了麼?”麗貞道:“不是風魔,因愛二妹妹這一對假金蓮,比那真的還有樣。

    ”錦蓮道:“大姊姊,你的金蓮比在燕賀村的時節也纏得狹了許多了。

    ”說說笑笑,一徑上了第五層樓。

    一轉瞬間,如玉、寶英、蕙芳、鳳英也都上來了。

    衆姊妹走到欄邊,推窗四顧,眼界頓然一擴。

    但隻見遠山聳翠,碧樹參天。

    衆姊妹倚樓眺望了好一會,宮娥上樓禀道:“啟上娘娘,報時鐘已鳴五下了。

    請娘娘啟駕回宮罷。

    ”錦蓮道:“知道了。

    ”遂與衆姊妹徐步下樓,穿出了月洞門,一路行來,回至中堂。

    辭了葉氏太夫人,别了諸姊妹,帶了宮娥,身登鳳辇,擺駕回宮。

    諸姊妹也各回府第不題。

     且說國王一日早朝,顧謂侯相黎紅薇道:“孤家自從淑士國賓服以來,鄰邦通好,聘問往來日多一日。

    開科取士之後,英才濟濟,亦已足供任使的了。

    但是古者天子諸侯有巡行都邑、訪察民間疾苦的典禮,或者貪官污吏、冤抑小民、濫用刑罰,孤家深居簡出,何由得悉情形?意欲遵循古制,煩卿代孤家一行,敕賜上方寶劍,便宜行事,先斬後奏。

    凡屬女兒國所轄的地方,巡狩一周,悉心考察,問俗采風。

    趁此春日融和,卿代孤家巡行,勿辭勞瘁。

    ”紅薇侯相奏道:“主上不言,臣亦欲奏聞久矣。

    今蒙主上委任,臣當克日啟行。

    ”國王道:“孤家與賢卿,真可謂同心同德了。

    ”當下國王傳旨内使,把上方寶劍交與黎侯相。

    黎侯相謝恩出朝,回歸府第,與韋麗貞娘娘說知。

    娘娘便命侍婢整理行裝,傳谕廚房備酒,與丈夫送行。

    夫妻對酌,兒女承歡。

    不一時,随從人員早已前來伺候。

    家丁已将鋪程箱簏發往外邊。

    紅薇又從後園到盧府,去辭了缁氏太君與紫萱夫婦。

    過了一宿,次日清晨動身。

    一路官迎官送,榮顯非常。

    這日巡行到西平州地方,接得一紙求伸冤抑的狀詞。

    未知為着何事,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