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回 梅公子連元及第 花禦妹奉旨招親

關燈
安民策》。

    十名中最佳的一卷,其策曰: 蓋聞大法小廉,必先考績。

    設官分職,凡以為民也。

    内而部寺台垣,外而督撫監司、太守以及州縣之有司,使不以民事為事、不以民心為心,則雖格奉成憲,矯勵清節,而守法與變法害相因,廉吏與貪吏罪相等矣。

    今欲達民之隐,莫若重守令。

    欲重守令。

    莫若師周官尚廉之意,行漢代久任之法,使大臣不敢以喜怒為迂闊,小臣不敢視職位為傳舍。

    而尤必精選铨曹,以清其始;慎擇督撫,以勵其終。

    俾庶司百執事,鹹無善事長官之慮,将殚智竭忠,可以效力于我國家矣。

    此察吏之方也。

     至若安民之法,首重農政。

    東南之農政,莫大于屯墾;西北之農政,莫亟于溝洫。

    溝洫之制,雖無地不宜,而西北為尤要。

    西北地勢平衍,旱無所潴,潦無所洩。

    加以河流飄勁而渾濁,堤堰則易決,溝渠則易淤。

    東南多水而得水利,西北少水而受水害,勢使然也。

    然則知之何而後可?曰:古人之為溝防也,伏秋水漲,以疏洩為灌輸。

    河無泛 流,野無(火莫)土,則善用其決矣。

    春冬水消,以挑浚為糞治,土薄可使厚,水淺可 使深,則善用其淤矣。

    蓋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

    易其田疇,民可使富。

    欲安其民者, 可不于此加之意哉? 聖主勤求吏治,轸念民生,三代之隆,亦不難媲美矣。

     當下國王把進呈的十本卷子細閱一過,開拆彌封,欽定第一甲第一名狀元梅占魁,第二名榜眼辛麗春,第三名探花姬瑞芝。

    二甲共取七十二名,二甲第一名傳胪李美英。

    三甲共取一百二十五名,三甲第一名印文蘭,系白民國人氏。

    原來印敏時的學問白民國内要算他第一個通材,把那生平的學問,都傳與女兒文蘭。

    那文蘭功名心熱,知道女兒國開科取士,凡有士子都是婦人,因此改了男裝,前來應試,竟被他考中三甲一名的進士,滿懷歡悅,自不必說。

     梅占魁率領了一班進士叩首謝恩,簪花賜宴。

    國王見那鼎甲三人,俱是青年美貌,十分喜悅,道:“孤家看狀元履曆,方知毅勇郡君梅鳳英即系乃姊。

    弟文姊武,萃于一門,真是難得。

    ”又回顧黎紅蔽侯相道:“不知狀元可曾授室。

    ”紅薇奏道:“毅勇郡君與荊妻結義姊妹,情勝同胞,時常過從。

    因此知他尚未對親。

    ”國王道:“如此甚好。

    孤家意欲将禦妹花如玉招他為婿,不知黎卿以為何如。

    ”紅薇道:“主上相女配夫,成人之美。

    一個是文章魁首,一個是仕女班頭。

    真是天作之合。

    ”當下國王召梅占魁上殿,将禦妹花如玉招親之意宣谕一遍。

    梅占魁聽了,樂不可支,連忙叩首謝思。

    國王傳旨平身道:“如今是孤家的禦妹夫了。

    黎卿、盧卿可做了禦媒,擇吉中秋,取月圓之夕,送狀元到禦妹府成婚。

    ”黎紅薇、盧紫萱領旨。

    國王駕退深宮,國後娘娘接駕,兩位偏妃也在昭陽宮問安國後。

    宮娥抱了公主,也在中宮遊戲。

    原來兩位偏妃各生一位公主,當下兩位偏妃随在國後娘娘之後,接駕進宮。

    國王撫弄兒女,便對錦蓮道:“禦妻,今日廷試,取中狀元,卻是梅鳳英之弟,才貌雙全。

    孤家已将禦妹花如玉許他,中秋團圓之夕,招贊成親。

    禦妻以為何如?”錦蓮道:“主上所見極是。

    狀元定然感恩。

    ”國王甚是喜悅,回顧宮娥,傳旨擺宴。

    兩位偏妃在宮中侍宴。

    吹彈歌舞,夫妻取樂不題。

     且說鼎甲遊街三日已畢,梅狀元方才得暇,把國王面許禦妹姻親的事,告知阿母。

    太夫人十分快樂,道:“孩兒,你可知道做娘的自從那日見了禦妹娘娘,就要想他來做媳婦。

    不想竟被做娘的想着手了。

    真是謝天謝地。

    還須感謝君王。

    那國王的恩德,孩兒不可忘了。

    ”子母正在講花如玉的親事,鳳英也走了進來,道:“母親,恭喜!賢弟,恭喜!難得國王與賢弟作合。

    如玉姊姊如今是我家的人了。

    ”太夫人道:“若禦妹娘娘嫁了孩兒,女兒要稱他做弟婦了。

    ”鳳英道:“女兒與他姊妹稱呼慣了,仍是稱他姊姊的好。

    ”太夫人道:“女兒真是一相情願。

    花家還沒有來議親,你就肯聽韋娘娘的話,不改口了麼?”占魁聽了,甚是不解,便問母親是何緣故。

    太夫人就把韋寶英的戲言,說與孩兒知道。

    占魁道:“這頭親事甚是相當。

    姊姊若然願意,兄弟便可露些口風,早些等他們來議親,免得攀定了别人家,錯過了機會,豈不可惜?”太夫人道:“孩兒說得不錯。

    ”鳳英聽了這些話兒,嬌羞滿面,瞅了一眼,立起身來,跑了開去。

    占魁道:“如今國王做主,把禦妹娘娘許配孩兒,不免要行君臣之禮,奈何?”太夫人道:“這又何妨?”占魁又道:“孩兒還未曾去拜兩位老師,母親可速備黃金四百兩,分作兩封。

    ”便喚家人:“決去提轎,拜候老師。

    把黃金裝在拜匣,當作贽儀。

    如今黎家、盧家的兩位姊夫,韋氏姊姊,都要改口稱做老師、師母了。

    ”太夫人道:“這是理所當然。

    若無恩師拔取,何能主上許婚?今日速去拜謝老師。

    做娘的去取贽敬便了。

    ”占魁道:“且待飯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