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回 建仙祠歌功頌德 塑魁像頂禮焚香
關燈
小
中
大
忽見盧府丫環走來,對着寶英道:“啟上娘娘,府中家人來說,我家爵相請娘娘回府午膳。
”麗貞笑道:“賢妹快些去陪妹夫用膳罷。
”寶英笑道:“姊姊因姊夫在此,惹厭妹子,妹子去了。
明日來與你算賬。
”麗貞聽了,趕來要攆寶英,寶英飛步金蓮,咭咭咯咯竟下樓梯去了。
麗貞道:“賢妹小心些,不要躄脫了高底。
”寶英笑道:“躄折了腳,省得把斧子去截短他了。
”說着話,一路笑着往後院而去。
紅薇便問麗貞道:“剛才姨妹說的截足,怎麼要用斧子?”麗貞隻是笑,不肯回答。
紅薇定要問個明白,麗貞被逼不過,隻得把剛才那話兒說明。
紅薇笑道:“怪不得夫人常把金蓮藏躲,不使下官瞧見。
那知下官有一日早晨睡醒,見夫人正在那裡纏裹,兩隻蓮船,足有七八寸長。
下官見了,不覺吃了一吓,吓得不敢出聲。
隻得等夫人裝裹好了,方才起身。
可惜下官的兩足嫌他太小,穿夫人的高底鞋還大了許多。
穿了偌大的靴子,甚覺不便。
放寬了腳帶又是不能行走。
夫人的蓮船嫌他太大,墊了三四寸高底,仍是算不得小足。
夫人的足,若與下官更換了,豈不是兩得其宜麼?”麗貞聽丈夫笑他腳大,羞得粉面通紅,道:“你這捉掐人兒,做了封侯拜相的男子,為何偷觑人家婦女的腳兒?”紅薇笑道:“下官偷觑的不是别人家的婦女,是自己家裡的婦女,有何妨礙?”夫妻正在調笑,丫環禀道:“請侯爺與娘娘用膳。
”夫婦二人立起身來,挽手同行,到堂樓上用過了午飯。
丫環送上香苟茗。
夫婦說笑了一回,紅薇道:“下官失陪夫人,要出門拜客。
”便喚丫環傳命外面提轎伺候。
夫人送到扶梯,爵相登輿拜客不表。
且說顔仙子生祠與魁宿殿落成之後,國王擇了吉日親去上匾拈香。
到了這日,排齊全副銮駕,護駕大臣枝蘭音、黎紅薇、盧紫萱三位爵相,并蕩寇伯花逢春等,前呼後擁。
國王身坐金鑲大轎,先往魁宿殿來。
大門外早有許多人役跪接,國王揮令退去。
直到殿前下轎。
隻見居中供着魁宿,上懸禦書匾額,寫着“文明大啟”四個金字。
兩旁柱上也是朱漆描金的對聯,寫着: 日月光華昭海外,星雲糾缦遍寰中。
但見雕梁畫棟,金碧輝煌。
早有承應官員請主上拈香。
國王鞠躬再拜,禮畢起身,又往後殿拈香。
中間供着一尊魁星女像,美秀而文。
殿宇裝潢,前後一般氣象。
隻是塑的星官花容月貌,面目不同。
上面懸着朱紅匾額,也是四個大字,寫着“誕敷陰教”。
兩旁廷柱上的金漆硬對寫着: 靈秀亦鐘于女界,文章其煥乎奎垣。
國王瞻仰了一回,也拈過了香。
然後幾位護衛大臣也往前後殿拈香,随着國王看了—周。
用過禦茶,傳旨擺駕往顔仙子生祠拈香。
當下國王緩步而行,走出大殿,升坐龍輿。
值殿官兒跪下送駕。
顔仙子生祠與魁宿殿相去不過裡許,不一時禦駕已到,進了大門,直至殿前,下了金鑲大轎,隻見大殿五楹,碧瓦紅牆,金追玉琢。
神亭之内立着一位仙子,頭戴大紅魚婆巾,身穿大紅緊身,下穿大紅褲兒,足上穿着繡花鞋,腰間系着大紅絲縧,胸前斜插一口紅鞘寶劍。
滿面绯紅,十分鮮豔。
塑得形容畢肖。
國王見了大喜,鞠躬禮拜,拈過了香,護衛大臣也都來拈香,随請國王到後面,遊覽那亭台池沼之勝。
國王步至後院,果見花木成陰,間着層樓傑閣,徘徊瞻眺,頓然心曠神怡,暢遊了一會,傳旨擺駕回宮。
國王回至昭陽,見國後娘娘抱着太子,坐在膝上,正在那裡引逗他頑笑。
宮娥禀道:“啟上娘娘,駕到。
”娘娘正要起身迎接,國王道:“禦妻不用拘禮。
且抱王兒頑笑。
”娘娘道:“王兒,阿父駕到,為何不知迎接?”那世子生得粉裝玉琢,已會咿呀學語,國王十分喜愛,撫摩了一回,便道:“禦妻,今日孤家前去拈香。
到顔姊姊的生祠,見那塑像真是惟妙惟肖,甚是可喜。
”娘娘道:“臣妾追思顔姊姊的恩德,時刻難忘。
後天适逢望日,也思前去拈香。
未識主上以為可否。
”國王道:“有何不可?禦妻既去拈香,何人随駕?”娘娘道:“臣妾就偕結義的姊妹五人同去何如?”國王道:“如此甚好。
”當下國後便傳懿旨,遣内侍三名,一名到黎爵相府中去宣韋娘娘,一名往盧爵相府中去宣韋娘娘,一名往老國舅府中宣坤娘娘、花娘娘、梅娘娘。
内使領了懿旨,分頭去傳請不表。
到了望日,國後娘娘武錦蓮曉起梳妝,挽成盤龍寶髻,雲鬓堆鴉,勻了粉面,畫了雙蛾,點了绛唇,耳墜八寶珠環,滿頭插戴的都是奇珍異寶。
身穿銀紅花緞小襖,外罩蟠金顧繡嫩綠貢緞大襖,腰系大紅湖绉繡褲,外穿龍鳳宮裙,裙
”麗貞笑道:“賢妹快些去陪妹夫用膳罷。
”寶英笑道:“姊姊因姊夫在此,惹厭妹子,妹子去了。
明日來與你算賬。
”麗貞聽了,趕來要攆寶英,寶英飛步金蓮,咭咭咯咯竟下樓梯去了。
麗貞道:“賢妹小心些,不要躄脫了高底。
”寶英笑道:“躄折了腳,省得把斧子去截短他了。
”說着話,一路笑着往後院而去。
紅薇便問麗貞道:“剛才姨妹說的截足,怎麼要用斧子?”麗貞隻是笑,不肯回答。
紅薇定要問個明白,麗貞被逼不過,隻得把剛才那話兒說明。
紅薇笑道:“怪不得夫人常把金蓮藏躲,不使下官瞧見。
那知下官有一日早晨睡醒,見夫人正在那裡纏裹,兩隻蓮船,足有七八寸長。
下官見了,不覺吃了一吓,吓得不敢出聲。
隻得等夫人裝裹好了,方才起身。
可惜下官的兩足嫌他太小,穿夫人的高底鞋還大了許多。
穿了偌大的靴子,甚覺不便。
放寬了腳帶又是不能行走。
夫人的蓮船嫌他太大,墊了三四寸高底,仍是算不得小足。
夫人的足,若與下官更換了,豈不是兩得其宜麼?”麗貞聽丈夫笑他腳大,羞得粉面通紅,道:“你這捉掐人兒,做了封侯拜相的男子,為何偷觑人家婦女的腳兒?”紅薇笑道:“下官偷觑的不是别人家的婦女,是自己家裡的婦女,有何妨礙?”夫妻正在調笑,丫環禀道:“請侯爺與娘娘用膳。
”夫婦二人立起身來,挽手同行,到堂樓上用過了午飯。
丫環送上香苟茗。
夫婦說笑了一回,紅薇道:“下官失陪夫人,要出門拜客。
”便喚丫環傳命外面提轎伺候。
夫人送到扶梯,爵相登輿拜客不表。
且說顔仙子生祠與魁宿殿落成之後,國王擇了吉日親去上匾拈香。
到了這日,排齊全副銮駕,護駕大臣枝蘭音、黎紅薇、盧紫萱三位爵相,并蕩寇伯花逢春等,前呼後擁。
國王身坐金鑲大轎,先往魁宿殿來。
大門外早有許多人役跪接,國王揮令退去。
直到殿前下轎。
隻見居中供着魁宿,上懸禦書匾額,寫着“文明大啟”四個金字。
兩旁柱上也是朱漆描金的對聯,寫着: 日月光華昭海外,星雲糾缦遍寰中。
但見雕梁畫棟,金碧輝煌。
早有承應官員請主上拈香。
國王鞠躬再拜,禮畢起身,又往後殿拈香。
中間供着一尊魁星女像,美秀而文。
殿宇裝潢,前後一般氣象。
隻是塑的星官花容月貌,面目不同。
上面懸着朱紅匾額,也是四個大字,寫着“誕敷陰教”。
兩旁廷柱上的金漆硬對寫着: 靈秀亦鐘于女界,文章其煥乎奎垣。
國王瞻仰了一回,也拈過了香。
然後幾位護衛大臣也往前後殿拈香,随着國王看了—周。
用過禦茶,傳旨擺駕往顔仙子生祠拈香。
當下國王緩步而行,走出大殿,升坐龍輿。
值殿官兒跪下送駕。
顔仙子生祠與魁宿殿相去不過裡許,不一時禦駕已到,進了大門,直至殿前,下了金鑲大轎,隻見大殿五楹,碧瓦紅牆,金追玉琢。
神亭之内立着一位仙子,頭戴大紅魚婆巾,身穿大紅緊身,下穿大紅褲兒,足上穿着繡花鞋,腰間系着大紅絲縧,胸前斜插一口紅鞘寶劍。
滿面绯紅,十分鮮豔。
塑得形容畢肖。
國王見了大喜,鞠躬禮拜,拈過了香,護衛大臣也都來拈香,随請國王到後面,遊覽那亭台池沼之勝。
國王步至後院,果見花木成陰,間着層樓傑閣,徘徊瞻眺,頓然心曠神怡,暢遊了一會,傳旨擺駕回宮。
國王回至昭陽,見國後娘娘抱着太子,坐在膝上,正在那裡引逗他頑笑。
宮娥禀道:“啟上娘娘,駕到。
”娘娘正要起身迎接,國王道:“禦妻不用拘禮。
且抱王兒頑笑。
”娘娘道:“王兒,阿父駕到,為何不知迎接?”那世子生得粉裝玉琢,已會咿呀學語,國王十分喜愛,撫摩了一回,便道:“禦妻,今日孤家前去拈香。
到顔姊姊的生祠,見那塑像真是惟妙惟肖,甚是可喜。
”娘娘道:“臣妾追思顔姊姊的恩德,時刻難忘。
後天适逢望日,也思前去拈香。
未識主上以為可否。
”國王道:“有何不可?禦妻既去拈香,何人随駕?”娘娘道:“臣妾就偕結義的姊妹五人同去何如?”國王道:“如此甚好。
”當下國後便傳懿旨,遣内侍三名,一名到黎爵相府中去宣韋娘娘,一名往盧爵相府中去宣韋娘娘,一名往老國舅府中宣坤娘娘、花娘娘、梅娘娘。
内使領了懿旨,分頭去傳請不表。
到了望日,國後娘娘武錦蓮曉起梳妝,挽成盤龍寶髻,雲鬓堆鴉,勻了粉面,畫了雙蛾,點了绛唇,耳墜八寶珠環,滿頭插戴的都是奇珍異寶。
身穿銀紅花緞小襖,外罩蟠金顧繡嫩綠貢緞大襖,腰系大紅湖绉繡褲,外穿龍鳳宮裙,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