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回 家屬解京途中遇救 弟兄落草海外潛蹤
關燈
小
中
大
且說林之洋、呂氏、多九公、馨兒帶了錦蓮的乳母,在着女兒國内嫁了三個寄女兒。
事華之後,公館中的家夥雜物都是辦差的兩個官兒、八名内使置備,仍舊交還了差官點收。
然後命水手将箱籠物件撤回海船。
國王、國後差内使送了許多貴重的東西,黎紅薇、盧紫萱與枝蘭音三位學士也各送許多禮物,統計價值不下萬全。
多九公也得千金的饋贈。
國後娘娘又賞乳母白銀二百兩,二位相國夫人各賞白銀一百兩。
乳母喜出望外,也不枉了擔驚受恐跋涉這一場。
林之洋先去辭了女兒國王與三位學士。
國王便傳旨三學士護駕,親來與林之洋夫婦送行,說不盡那無限離情,隻得灑淚而别。
林之洋船上帶來的貨物早經銷罄,沿途可無須耽擱,即命水手開船。
一帆風順,徑往嶺南回去不題。
再說武三思通同韋後弑了中宗,逃出禦苑,被文芸拿獲。
睿宗即位,把武三思淩遲碎剮,以正弑君之罪,凡有武、韋兩姓在京的家屬,俱已滿門抄斬。
韋氏叔侄漏網,到處嚴密查拿。
武氏本籍尚有庶子小妾,傳旨着校尉前去抄查拿解。
家中姨太太周氏幸得老蒼頭報信,便命孩兒改裝女子,逃到乳母家裡去躲避幾時,再作計較。
不料到了次日侵晨,京中校尉已到,便将前門後戶團團圍住,水洩不通。
發封家産,究問公子下落。
周氏答道:“半月前遊學出外,不知去向。
”家丁婢仆等輩也是如此回答。
衆校尉莫可如何,隻得将周氏打入囚車,内外下人也都一概鎖了,封好了大門,慢慢的解往京師去獻功。
按站行程已及半月,這日錯過了宿頭,無處安歇。
夕陽西墜,皓月東升,衆多兵役尋覓個栖止的地方,遠遠見有一所山神廟,在着山腳旁邊。
校尉忙到廟中看時,中間三楹大殿,兩邊廂房,走到裡面,還有幾間破屋。
及至廚下,見有兩個道人,正在那裡吃粥。
道人見了校尉,慌忙動問:“何處官差?到此何幹?”校尉便道:“咱們解欽犯的家屬往京師去的,今晚錯過宿頭,要在這廟中寄頓欽犯。
裡面可有潔淨些的屋子,讓咱老爺們居住?”道人回言:“隻有這幾間破屋,後面都是空地,再也沒得的了。
”校尉沒法,隻得往山門外喝叫兵役,将武氏家屬驅到殿上。
衆校尉立在廟門外眺望了一回,四野空曠,那邊山上峻嶺崔巍,樹木叢雜,猿啼鶴唳,一聲聲入耳蒼涼。
立了片時,回進廟門,到殿傍廂房中聊且憩息。
衆兵役将廟門閉上,落了門栓,放倒了頭鼾鼾的睡熟了。
睡到了半夜,忽聞遠遠人聲鼎沸,愈聽愈近。
校尉跳起身來,慌忙叫喚兵役。
隻聽得哄嚨嚨一聲響亮,早将山門打倒,許多強徒一擁而進。
衆兵役從睡夢中驚醒,各人拔出腰刀與強人對敵,那裡是他們的對手?漸漸抵敵不住,隻得四散奔逃。
校尉、兵役一個也不見了,衆強徒打入殿中,便将囚車内的中年婦人擡了就走,又把那些家人、仆婦人等趕在前面,一路竟往山寨中去了。
強徒将犯人劫去,停了一回,校尉、兵役一個個走回廟中,查點犯人,一個也不見了。
那些校尉呼麼喝六,拳打腳踢,還要責問兵役。
兵役也不與校尉計較,竟是一哄而散的走了。
校尉無計可施,各自懼罪而逃,不必細表。
且說那許多強人劫了武氏一門家屬,蜂擁而去,一徑到了山寨,推至聚義廳前,打開了囚車,拖出周氏跪在階下。
廳上坐着兩個人王,一個是武六思,一個是武七思。
看官,你道他弟兄兩個為何在這山上做了大王?原來武六思被百果仙子破了才貝陣,武七思被文芸攻破了無火關,二人各自逃竄出京,不意途中相遇,結伴同逃。
一日經過這裡山下,此山名為清風山,山上有個強盜頭兒名喚何用
事華之後,公館中的家夥雜物都是辦差的兩個官兒、八名内使置備,仍舊交還了差官點收。
然後命水手将箱籠物件撤回海船。
國王、國後差内使送了許多貴重的東西,黎紅薇、盧紫萱與枝蘭音三位學士也各送許多禮物,統計價值不下萬全。
多九公也得千金的饋贈。
國後娘娘又賞乳母白銀二百兩,二位相國夫人各賞白銀一百兩。
乳母喜出望外,也不枉了擔驚受恐跋涉這一場。
林之洋先去辭了女兒國王與三位學士。
國王便傳旨三學士護駕,親來與林之洋夫婦送行,說不盡那無限離情,隻得灑淚而别。
林之洋船上帶來的貨物早經銷罄,沿途可無須耽擱,即命水手開船。
一帆風順,徑往嶺南回去不題。
再說武三思通同韋後弑了中宗,逃出禦苑,被文芸拿獲。
睿宗即位,把武三思淩遲碎剮,以正弑君之罪,凡有武、韋兩姓在京的家屬,俱已滿門抄斬。
韋氏叔侄漏網,到處嚴密查拿。
武氏本籍尚有庶子小妾,傳旨着校尉前去抄查拿解。
家中姨太太周氏幸得老蒼頭報信,便命孩兒改裝女子,逃到乳母家裡去躲避幾時,再作計較。
不料到了次日侵晨,京中校尉已到,便将前門後戶團團圍住,水洩不通。
發封家産,究問公子下落。
周氏答道:“半月前遊學出外,不知去向。
”家丁婢仆等輩也是如此回答。
衆校尉莫可如何,隻得将周氏打入囚車,内外下人也都一概鎖了,封好了大門,慢慢的解往京師去獻功。
按站行程已及半月,這日錯過了宿頭,無處安歇。
夕陽西墜,皓月東升,衆多兵役尋覓個栖止的地方,遠遠見有一所山神廟,在着山腳旁邊。
校尉忙到廟中看時,中間三楹大殿,兩邊廂房,走到裡面,還有幾間破屋。
及至廚下,見有兩個道人,正在那裡吃粥。
道人見了校尉,慌忙動問:“何處官差?到此何幹?”校尉便道:“咱們解欽犯的家屬往京師去的,今晚錯過宿頭,要在這廟中寄頓欽犯。
裡面可有潔淨些的屋子,讓咱老爺們居住?”道人回言:“隻有這幾間破屋,後面都是空地,再也沒得的了。
”校尉沒法,隻得往山門外喝叫兵役,将武氏家屬驅到殿上。
衆校尉立在廟門外眺望了一回,四野空曠,那邊山上峻嶺崔巍,樹木叢雜,猿啼鶴唳,一聲聲入耳蒼涼。
立了片時,回進廟門,到殿傍廂房中聊且憩息。
衆兵役将廟門閉上,落了門栓,放倒了頭鼾鼾的睡熟了。
睡到了半夜,忽聞遠遠人聲鼎沸,愈聽愈近。
校尉跳起身來,慌忙叫喚兵役。
隻聽得哄嚨嚨一聲響亮,早将山門打倒,許多強徒一擁而進。
衆兵役從睡夢中驚醒,各人拔出腰刀與強人對敵,那裡是他們的對手?漸漸抵敵不住,隻得四散奔逃。
校尉、兵役一個也不見了,衆強徒打入殿中,便将囚車内的中年婦人擡了就走,又把那些家人、仆婦人等趕在前面,一路竟往山寨中去了。
強徒将犯人劫去,停了一回,校尉、兵役一個個走回廟中,查點犯人,一個也不見了。
那些校尉呼麼喝六,拳打腳踢,還要責問兵役。
兵役也不與校尉計較,竟是一哄而散的走了。
校尉無計可施,各自懼罪而逃,不必細表。
且說那許多強人劫了武氏一門家屬,蜂擁而去,一徑到了山寨,推至聚義廳前,打開了囚車,拖出周氏跪在階下。
廳上坐着兩個人王,一個是武六思,一個是武七思。
看官,你道他弟兄兩個為何在這山上做了大王?原來武六思被百果仙子破了才貝陣,武七思被文芸攻破了無火關,二人各自逃竄出京,不意途中相遇,結伴同逃。
一日經過這裡山下,此山名為清風山,山上有個強盜頭兒名喚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