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回 唐閨臣修真得道 顔紫绡捍患禦災
關燈
小
中
大
如今要說那前集書中的唐閨臣與顔紫绡,到小蓬萊去尋父親,唐敖一去不返。
原來姊妹二人到了山中,到處尋覓,毫無影響。
後來遇見了一個兩鬓蒼蒼的樵夫,肩頭上掮着一柄斧子。
姊妹二人正要問信,隻聽那樵夫道:“來的二位仙姑,可是唐閨臣、顔紫绡麼?”二人聞言不勝詫異,都道:“老翁,你如何曉得咱們名姓?”那樵夫道:“唐真人知你二人到此,托我寄封書信在此。
你們把書信看了,自然明白。
”說着将書向懷中取出,付與閨臣。
閨臣接過書信,看了封面,再要問那樵夫時,一轉眼倏然不見。
閨臣隻得把信拆開,同紫绡從頭至尾看了一遍,方知書中之意,道是既然勘破紅塵,何必定要聚首。
各自修真養性,待至功行完滿,大羅天上自有位置。
于是唐閨臣、顔紫绡尋了一間石室,同參玄妙,靜養天和。
夙具慧根的人自然容易入道。
況一個本來是職司百花的領袖,一個本來是司淩霄花的女中俠客,早已立了入道的根基。
日複一日,年複一年,漸漸領會真诠。
那日,唐、顔二位仙姑正從那泣紅亭前經過,見那石碑上字迹俱無,忽然另外現出幾行字來。
姊妹二人仔細看時,卻是陰若花與武錦蓮、黎紅薇與韋麗貞、盧紫萱與韋寶英俱有姻緣之分,應當完聚,使顔紫绡為之作合。
唐閨臣屈指一算道:“姊姊,他們三人有難,快去相救要緊。
”紫绡道:“咱也在此推算,他們雖是逆臣之後,生平從無過失,安分循良。
況自知有罪,願甘雌伏。
既有天緣注定,自然該去救他。
愚姊就此去了。
”說着,就嗖的一聲,将身一撺,登時不見。
再說牛魔嶺本是一座荒山,極其高峻,頂上一塊平陽之地,約計有一二百畝的地位。
自從強徒霸占之後,久絕樵采。
始初不過數十人蓋了幾間草屋。
後來愈聚愈多,竟有三五百人了,又蓋了許多草房,日漸橫行。
三個為首的稱做大王。
這日大大王甘史對二大王潘望、三大王陶直道:“二位賢弟,咱們自聚義以來,山中日漸興旺。
打劫的金銀财寶、绫羅緞匹、衣服首飾,般般都有。
終日大碗酒、大塊肉,甚是快樂。
官兵不敢奈何咱們。
孩兒們又肯聽号令。
隻是沒有押寨夫人,嫌得寂寞些兒。
”潘望道:“大哥前日命孩兒們下山去打聽,想來不久就要回來了。
”陶直道:“若是搶了一個,聽大哥受用。
搶了兩個,應得讓與二哥。
搶了三個,咱兄弟自然也有分了。
”甘史道:“搶了一個大家公用。
咱們弟兄三個一宵一輪,省得二位賢弟垂涎。
”潘望、陶直都道:“大哥真稱得公道大王了。
”三個強徒正在胡言亂語,忽見前日差下山去打聽美貌婦人的那幾個喽羅回山禀報道:“奉大王将令前去探聽美貌婦女,那日傍晚打從燕賀村經過,見有三個姑娘都是俏俏的臉兒,長長的身兒,小小的腳兒,生得十分美貌。
若去搶上山來,三位大王都有押寨夫人了。
這個村莊又是僻靜,人煙又是稀少,倒是個絕好的機會。
”三個大王聽報大喜,連忙點選一百名精壯喽兵,備了三乘小轎,準備夜來到燕賀村去搶那三個美人。
暫且按下慢表。
且說燕賀村上那婆子的孩兒叫做吉慶,素來航海營生。
這日卸去貨物,獲利而歸,連忙來到家中看望母親。
那婆子正在廚下煮那下飯的菜蔬,乳母在竈下燒火。
吉慶問了母親安好,那婆子便對兒子道:“這是你表妹的婆婆,在武王爺府中乳哺公子的。
隻因王爺犯了大罪,恐怕累及親戚。
三位小姐是姨太太的親戚,又是過房女兒。
你表妹叫他婆婆陪伴小姐,在我家躲避幾時。
承二小姐先送二十兩房飯銀子,做娘的推卻不過,隻得權且收下。
”吉慶道:“三位小姐現在那裡?”婆子道:“就在那邊房中。
你去見過了小姐,好吃飯了。
”吉慶同了母親到房門口,婆子道:“小姐,今日老身的兒子吉慶回來了。
”三位小姐正在那裡做鞋,婆子便對兒子道:“這位是大小姐,這位是二小姐,這位是三小姐。
”吉慶見那三位小姐打扮得都是如花似玉,美貌異常。
請過了安,又謝了二小姐,便往外面吃飯去了。
乳母也端進飯來,大家用畢。
錦蓮道:“那個吉慶在外做甚麼營生?一年回家幾次?”乳母道:“他在海船當舵,又販賣些貨物,一年不過三五次回來。
這一次大是得利,嫌了好些錢回來。
他媽媽甚是快活。
”錦蓮道:“原來如此。
”乳母便把碗碟搬去,揩抹了桌子。
姊妹三人仍到窗前,各人去做那自己穿的花鞋。
到了傍晚停針,用過夜膳,錦蓮道:“大姊姊、三妹妹,咱們今夜晚些睡,把這鞋兒做成,明日好換新的穿了。
”麗貞道:“愚姊也要做完了去睡。
”寶英道:“大姊姊、二姊姊要做完了方睡、妹子也隻得做完睡了。
”姊妹三人手不停針的做,及至做就,約有三更時分。
上過了馬桶,正要卸妝,忽聽門外人聲嘈雜,把門亂敲,聲如擂鼓。
吉慶從睡夢中驚醒,慌忙披了衣服,急急下床,出來大聲問道:“半夜三更那個在此将門亂叩?”門外強徒應聲道:“咱們牛魔嶺上三位大王要娶押寨夫人,你們家裡頭現有三個姣姣,何不早早送出?免得咱們動手。
”吉慶聽了,那裡敢開?慌忙進内叫喚
原來姊妹二人到了山中,到處尋覓,毫無影響。
後來遇見了一個兩鬓蒼蒼的樵夫,肩頭上掮着一柄斧子。
姊妹二人正要問信,隻聽那樵夫道:“來的二位仙姑,可是唐閨臣、顔紫绡麼?”二人聞言不勝詫異,都道:“老翁,你如何曉得咱們名姓?”那樵夫道:“唐真人知你二人到此,托我寄封書信在此。
你們把書信看了,自然明白。
”說着将書向懷中取出,付與閨臣。
閨臣接過書信,看了封面,再要問那樵夫時,一轉眼倏然不見。
閨臣隻得把信拆開,同紫绡從頭至尾看了一遍,方知書中之意,道是既然勘破紅塵,何必定要聚首。
各自修真養性,待至功行完滿,大羅天上自有位置。
于是唐閨臣、顔紫绡尋了一間石室,同參玄妙,靜養天和。
夙具慧根的人自然容易入道。
況一個本來是職司百花的領袖,一個本來是司淩霄花的女中俠客,早已立了入道的根基。
日複一日,年複一年,漸漸領會真诠。
那日,唐、顔二位仙姑正從那泣紅亭前經過,見那石碑上字迹俱無,忽然另外現出幾行字來。
姊妹二人仔細看時,卻是陰若花與武錦蓮、黎紅薇與韋麗貞、盧紫萱與韋寶英俱有姻緣之分,應當完聚,使顔紫绡為之作合。
唐閨臣屈指一算道:“姊姊,他們三人有難,快去相救要緊。
”紫绡道:“咱也在此推算,他們雖是逆臣之後,生平從無過失,安分循良。
況自知有罪,願甘雌伏。
既有天緣注定,自然該去救他。
愚姊就此去了。
”說着,就嗖的一聲,将身一撺,登時不見。
再說牛魔嶺本是一座荒山,極其高峻,頂上一塊平陽之地,約計有一二百畝的地位。
自從強徒霸占之後,久絕樵采。
始初不過數十人蓋了幾間草屋。
後來愈聚愈多,竟有三五百人了,又蓋了許多草房,日漸橫行。
三個為首的稱做大王。
這日大大王甘史對二大王潘望、三大王陶直道:“二位賢弟,咱們自聚義以來,山中日漸興旺。
打劫的金銀财寶、绫羅緞匹、衣服首飾,般般都有。
終日大碗酒、大塊肉,甚是快樂。
官兵不敢奈何咱們。
孩兒們又肯聽号令。
隻是沒有押寨夫人,嫌得寂寞些兒。
”潘望道:“大哥前日命孩兒們下山去打聽,想來不久就要回來了。
”陶直道:“若是搶了一個,聽大哥受用。
搶了兩個,應得讓與二哥。
搶了三個,咱兄弟自然也有分了。
”甘史道:“搶了一個大家公用。
咱們弟兄三個一宵一輪,省得二位賢弟垂涎。
”潘望、陶直都道:“大哥真稱得公道大王了。
”三個強徒正在胡言亂語,忽見前日差下山去打聽美貌婦人的那幾個喽羅回山禀報道:“奉大王将令前去探聽美貌婦女,那日傍晚打從燕賀村經過,見有三個姑娘都是俏俏的臉兒,長長的身兒,小小的腳兒,生得十分美貌。
若去搶上山來,三位大王都有押寨夫人了。
這個村莊又是僻靜,人煙又是稀少,倒是個絕好的機會。
”三個大王聽報大喜,連忙點選一百名精壯喽兵,備了三乘小轎,準備夜來到燕賀村去搶那三個美人。
暫且按下慢表。
且說燕賀村上那婆子的孩兒叫做吉慶,素來航海營生。
這日卸去貨物,獲利而歸,連忙來到家中看望母親。
那婆子正在廚下煮那下飯的菜蔬,乳母在竈下燒火。
吉慶問了母親安好,那婆子便對兒子道:“這是你表妹的婆婆,在武王爺府中乳哺公子的。
隻因王爺犯了大罪,恐怕累及親戚。
三位小姐是姨太太的親戚,又是過房女兒。
你表妹叫他婆婆陪伴小姐,在我家躲避幾時。
承二小姐先送二十兩房飯銀子,做娘的推卻不過,隻得權且收下。
”吉慶道:“三位小姐現在那裡?”婆子道:“就在那邊房中。
你去見過了小姐,好吃飯了。
”吉慶同了母親到房門口,婆子道:“小姐,今日老身的兒子吉慶回來了。
”三位小姐正在那裡做鞋,婆子便對兒子道:“這位是大小姐,這位是二小姐,這位是三小姐。
”吉慶見那三位小姐打扮得都是如花似玉,美貌異常。
請過了安,又謝了二小姐,便往外面吃飯去了。
乳母也端進飯來,大家用畢。
錦蓮道:“那個吉慶在外做甚麼營生?一年回家幾次?”乳母道:“他在海船當舵,又販賣些貨物,一年不過三五次回來。
這一次大是得利,嫌了好些錢回來。
他媽媽甚是快活。
”錦蓮道:“原來如此。
”乳母便把碗碟搬去,揩抹了桌子。
姊妹三人仍到窗前,各人去做那自己穿的花鞋。
到了傍晚停針,用過夜膳,錦蓮道:“大姊姊、三妹妹,咱們今夜晚些睡,把這鞋兒做成,明日好換新的穿了。
”麗貞道:“愚姊也要做完了去睡。
”寶英道:“大姊姊、二姊姊要做完了方睡、妹子也隻得做完睡了。
”姊妹三人手不停針的做,及至做就,約有三更時分。
上過了馬桶,正要卸妝,忽聽門外人聲嘈雜,把門亂敲,聲如擂鼓。
吉慶從睡夢中驚醒,慌忙披了衣服,急急下床,出來大聲問道:“半夜三更那個在此将門亂叩?”門外強徒應聲道:“咱們牛魔嶺上三位大王要娶押寨夫人,你們家裡頭現有三個姣姣,何不早早送出?免得咱們動手。
”吉慶聽了,那裡敢開?慌忙進内叫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