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回 驸馬欺敵速敗亡 公主替夫報仇怨
關燈
小
中
大
千軍士殺剩的不上二千,跑得快的得了性命。
花如玉傳令鳴金收兵。
計點軍士傷殘的隻有一百餘名,大獲全勝。
當晚備酒慶賀,大小三軍俱有犒賞。
花逢春道:“姊姊,如今淑士國驸馬已死,可以高枕無憂矣。
”花如玉道:“賢弟你說那裡話來!驸馬雖死,聞得淑士國的公主已到。
殺了他的丈夫,公主焉肯甘休?自古說來者不善,善者不來。
倘遇對陣交鋒,賢弟切宜小心,不可放膽才是。
”花逢春道:“姊姊金玉之言,兄弟自當謹記。
”當下合營将士歡呼暢飲,各各盡興而散。
按下饅表。
且說淑士國的軍士把驸馬屍首拼命搶回,飛報回營。
公主慌忙出營,見驸馬已死,哭倒塵埃,登時昏暈過去。
衆将官并帶來的宮娥頻頻叫喚,停了半晌方才蘇醒。
宮娥連忙扶起公主,公主含悲道:“衆位将軍速速置備衣裳棺椁,把驸馬盛殓好了。
哀家定要與驸馬報仇,将花如玉姊弟二人碎屍萬段,方消吾恨!”當下合營挂孝,衣衾棺椁都已置備完全,請公主一一過目。
然後把驸馬盛殓,滿營大小将官各各舉哀。
公主大放悲聲,哭得死去活來。
衆宮娥勸了多時,方才止淚。
公主穿了滿身孝服,要與驸馬報仇。
光陰彈指,候已過了驸馬的三朝。
這日升帳,公主點了八員偏将、五千精兵,又帶了随身的八名宮娥,都是有些武藝的,提叉上馬,一徑來到戰場,指名要花如玉出戰。
士卒飛報進營。
元帥吩咐帶馬,閃出先鋒花逢春道:“今日小将出馬,願去擒他獻于帳下。
”花如玉道:“既是賢弟要去,切宜留意。
”花逢春應聲“得令!”上馬提錘,到了沙場上面,望見那淑士國的公主,生得娥眉鳳目,杏臉桃腮,脂粉不施,天然美麗。
頭上戴着孝髻,白绫抹額,身穿白銀魚鱗細铠,腰系八幅白羅裙子,裙下露出三寸金蓮,穿着尖尖的一雙白绫弓鞋,宛似那白衣觀音出世的一般。
坐下一匹銀鬃白馬,手中提着雙股托天叉。
隻聽得嬌滴滴聲音喝道:“來将何名?”花逢春道:“俺乃女兒國兵馬大元帥麾下前部先鋒花逢春便是。
你也通下名來。
”公主道:“聽者,哀家乃淑士國公主束蓮芳是也。
你這賤婢還不快快下馬受死,等待何時?”便将那托天叉劈面刺來。
花逢春不慌不忙,把銀錘架開。
一來一往,戰不上二十個回合,見戰他不下,心中暗暗想道:“不如先下手為強。
”便把右手的叉并與左手,招架花逢春的兩柄銀錘,右手忙向懷中取出一個小小葫蘆,口中念念有詞,傾出水來。
頃刻之間軍馬都淹在水中。
花逢春吓得魂不附體,拼命奔逃。
那水竟如潮如海的湧來,敗進大營,渾身濕透,大叫道:“姊姊不好了!”如玉驚問道:“賢弟何故滿身水濕,如此慌張?”花逢春道:“淑士國公主身邊藏着一個葫蘆,口中不知說些甚麼,把葫蘆對着俺們的軍馬一傾,一霎時平地水深數尺。
”花如玉聽了大驚,急急傳令大小三軍,拔寨退下十裡。
公主已将法寶收了,傳令軍士追趕前來。
離女兒國大營五裡安下營寨。
次日公主又來索戰。
花如玉親自提兵,到了陣前,公主見花如玉生得十分俊俏,暗想:“他雖是女裝,大約是個男子。
為何這等美貌?不知他的武藝如何。
”便把那托天叉緊緊的飛來。
花如玉把錾金槍架開,大戰交鋒。
不到十五六個回合,公主那裡是花如玉的對手?急急取出葫蘆,口中念動真言,那水又滔滔不斷的湧來。
花如玉見了,知道他的利害,慌忙拍馬加鞭,大叫:“軍士們速速逃生!”軍士跑得遲的淹死了三四百名。
公主見花如玉大敗而逃,收了法寶,回轉大營。
這裡花如玉敗轉營中,忙請軍師枝蘭音計議。
蘭音道:“防他深夜前來,把這妖水灌将進來,豈不是人人淹死?為今之計,不如退守鶴鳴關,閉門不出,固守城垣,一面告急朝廷,求取救兵。
倘有能人前來破了妖法,就不懼他了。
”元帥道:“軍師之言大是有理。
”傳令大小三軍,先将辎重、糧草搬運進關,然後退守關中,扯起吊橋,再行求取救兵,方好退敵。
軍士一聲“得令!”元帥與軍師衆将上馬啟行,先鋒花逢春斷後。
前次離關三十裡下寨,昨日敗了一陣,已經退走十裡。
現在離關不過二十裡之遙,不一時回到了鶴嗚關。
守關主将能載坤接見元帥,大隊人馬都進了關門。
元帥便與能載坤說明大略,傳令軍士扯起吊橋,閉上鶴鳴關,準備灰瓶、石炮、弩箭等物守城的器具,毋許軍民人等私自啟閉。
軍士一聲“得令!”各自謹守軍規。
元帥連夜修了告急本章,請兵援救。
差了帳前一員裨将喚做仇德成,赍了元帥的奏章,星夜回女兒國來告急。
未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花如玉傳令鳴金收兵。
計點軍士傷殘的隻有一百餘名,大獲全勝。
當晚備酒慶賀,大小三軍俱有犒賞。
花逢春道:“姊姊,如今淑士國驸馬已死,可以高枕無憂矣。
”花如玉道:“賢弟你說那裡話來!驸馬雖死,聞得淑士國的公主已到。
殺了他的丈夫,公主焉肯甘休?自古說來者不善,善者不來。
倘遇對陣交鋒,賢弟切宜小心,不可放膽才是。
”花逢春道:“姊姊金玉之言,兄弟自當謹記。
”當下合營将士歡呼暢飲,各各盡興而散。
按下饅表。
且說淑士國的軍士把驸馬屍首拼命搶回,飛報回營。
公主慌忙出營,見驸馬已死,哭倒塵埃,登時昏暈過去。
衆将官并帶來的宮娥頻頻叫喚,停了半晌方才蘇醒。
宮娥連忙扶起公主,公主含悲道:“衆位将軍速速置備衣裳棺椁,把驸馬盛殓好了。
哀家定要與驸馬報仇,将花如玉姊弟二人碎屍萬段,方消吾恨!”當下合營挂孝,衣衾棺椁都已置備完全,請公主一一過目。
然後把驸馬盛殓,滿營大小将官各各舉哀。
公主大放悲聲,哭得死去活來。
衆宮娥勸了多時,方才止淚。
公主穿了滿身孝服,要與驸馬報仇。
光陰彈指,候已過了驸馬的三朝。
這日升帳,公主點了八員偏将、五千精兵,又帶了随身的八名宮娥,都是有些武藝的,提叉上馬,一徑來到戰場,指名要花如玉出戰。
士卒飛報進營。
元帥吩咐帶馬,閃出先鋒花逢春道:“今日小将出馬,願去擒他獻于帳下。
”花如玉道:“既是賢弟要去,切宜留意。
”花逢春應聲“得令!”上馬提錘,到了沙場上面,望見那淑士國的公主,生得娥眉鳳目,杏臉桃腮,脂粉不施,天然美麗。
頭上戴着孝髻,白绫抹額,身穿白銀魚鱗細铠,腰系八幅白羅裙子,裙下露出三寸金蓮,穿着尖尖的一雙白绫弓鞋,宛似那白衣觀音出世的一般。
坐下一匹銀鬃白馬,手中提着雙股托天叉。
隻聽得嬌滴滴聲音喝道:“來将何名?”花逢春道:“俺乃女兒國兵馬大元帥麾下前部先鋒花逢春便是。
你也通下名來。
”公主道:“聽者,哀家乃淑士國公主束蓮芳是也。
你這賤婢還不快快下馬受死,等待何時?”便将那托天叉劈面刺來。
花逢春不慌不忙,把銀錘架開。
一來一往,戰不上二十個回合,見戰他不下,心中暗暗想道:“不如先下手為強。
”便把右手的叉并與左手,招架花逢春的兩柄銀錘,右手忙向懷中取出一個小小葫蘆,口中念念有詞,傾出水來。
頃刻之間軍馬都淹在水中。
花逢春吓得魂不附體,拼命奔逃。
那水竟如潮如海的湧來,敗進大營,渾身濕透,大叫道:“姊姊不好了!”如玉驚問道:“賢弟何故滿身水濕,如此慌張?”花逢春道:“淑士國公主身邊藏着一個葫蘆,口中不知說些甚麼,把葫蘆對着俺們的軍馬一傾,一霎時平地水深數尺。
”花如玉聽了大驚,急急傳令大小三軍,拔寨退下十裡。
公主已将法寶收了,傳令軍士追趕前來。
離女兒國大營五裡安下營寨。
次日公主又來索戰。
花如玉親自提兵,到了陣前,公主見花如玉生得十分俊俏,暗想:“他雖是女裝,大約是個男子。
為何這等美貌?不知他的武藝如何。
”便把那托天叉緊緊的飛來。
花如玉把錾金槍架開,大戰交鋒。
不到十五六個回合,公主那裡是花如玉的對手?急急取出葫蘆,口中念動真言,那水又滔滔不斷的湧來。
花如玉見了,知道他的利害,慌忙拍馬加鞭,大叫:“軍士們速速逃生!”軍士跑得遲的淹死了三四百名。
公主見花如玉大敗而逃,收了法寶,回轉大營。
這裡花如玉敗轉營中,忙請軍師枝蘭音計議。
蘭音道:“防他深夜前來,把這妖水灌将進來,豈不是人人淹死?為今之計,不如退守鶴鳴關,閉門不出,固守城垣,一面告急朝廷,求取救兵。
倘有能人前來破了妖法,就不懼他了。
”元帥道:“軍師之言大是有理。
”傳令大小三軍,先将辎重、糧草搬運進關,然後退守關中,扯起吊橋,再行求取救兵,方好退敵。
軍士一聲“得令!”元帥與軍師衆将上馬啟行,先鋒花逢春斷後。
前次離關三十裡下寨,昨日敗了一陣,已經退走十裡。
現在離關不過二十裡之遙,不一時回到了鶴嗚關。
守關主将能載坤接見元帥,大隊人馬都進了關門。
元帥便與能載坤說明大略,傳令軍士扯起吊橋,閉上鶴鳴關,準備灰瓶、石炮、弩箭等物守城的器具,毋許軍民人等私自啟閉。
軍士一聲“得令!”各自謹守軍規。
元帥連夜修了告急本章,請兵援救。
差了帳前一員裨将喚做仇德成,赍了元帥的奏章,星夜回女兒國來告急。
未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