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回 梅鳳英大戰梁邱德 老蟹精力保飛虎城

關燈
又過了一日,女兒國元帥花如玉出馬與梁邱德交戰,鬥到三十餘合,梁邱德氣力不加,慌忙圈轉馬頭,花如玉随後拍馬趕來,大叫:“梁邱德往那裡走!”梁邱德大敗而逃,急急縱馬過了吊橋,慌命軍士扯起。

    花如玉趕至護城河邊,見那吊橋已經扯起,緊閉城門,城上灰瓶、石炮、弩箭如雨點般打來。

    花如玉隻得勒馬收兵而回。

    梁邱德被元帥花如玉殺敗,不敢出城,嚴密梭巡,恃着城池堅固,任憑你百般攻擊,隻是不出。

    等候救兵到來。

    暫且按下不題。

     再說公主前日差官赍着求取救兵的告急本章,早夜奔馳,這一日到了淑士國的京城,忙忙去見了國王。

    國王看了公主的本章,方知驸馬已經戰死沙場,公主受傷,峻德城已失,現在退守飛虎城,告急來京,要求父王早發救兵,速速前去接應。

    國王看罷本章,又羞又怒,又悲又氣。

    羞的是損兵折将,淑士在海外枉稱了堂堂大國。

    怒的是女兒國這班潑賤狗男女,不料竟如此利害。

    悲的是驸馬身亡,公主青春守寡。

    氣的是本國沒有能征慣戰之将,反敗為功。

    國王見了這道本章,十分煩惱。

    正在不得主意,忽見把守午門的太監走上殿來,跪下奏稱:“午門外有一個矮胖的道姑,特來請見。

    ”國王道:“宣他進來。

    ”不多時,太監便把道姑宣進殿來。

    國王望下看時,原來就是那傳授公主武藝的師博,頭绾雙丫,足登朱履,身披鶴氅,手執拂塵,徐步上階,打個問訊道:“貧道郭索真人稽首。

    ”國王即命賜坐。

    便問:“仙姑今日辱臨敝國,必有見教。

    曩者孤家的小女多蒙教益,常切懷思。

    如今與女兒國交兵,在飛虎城駐紮。

    ”郭索真人道:“貧道為此而來,欲與國王雪恨,并為公主報仇。

    乞主上速選精兵十萬,待貧道前去,把這些女兒國的雌男雄婦,殺得他片甲不回。

    還要他女兒國王把那明珠、犀牛親來供獻,拱手稱臣,以振大王之威,以雪淑士之恥。

    ”國王聽了大喜,道:“仙姑惠然肯來扶助孤家,何愁女兒國不滅?”傳旨禦廚備宴,款待郭索真人。

    當下國王便着殿尉官傳谕兵馬司,準備雄兵十萬、戰将百員,不得遲誤。

    又問道姑何日啟行。

    道姑奏道:“救兵與救火無異,既然飛虎城被困危急,明日點齊了兵将,後日準定動身。

    ”國王點頭稱是。

    道姑筵宴用畢,國王随喚内使送郭索真人往金亭館去安歇。

    内使領了旨意,道姑遂辭了國王,出了午朝門,一路來到金亭館中。

    内使派人伺應道姑,供應一切,極其豐盛,不必細表。

     且說兵馬司奉了國王禦旨,點選三軍,先點了百員偏裨将佐,然後挑選精壯的兵丁,足足點齊十萬,忙碌異常。

    到了這日行軍之期,國王旨下,早命内使去請郭索真人進朝。

    到了寶殿,稽首已畢。

    國王命内使執壺,親敬禦酒三杯,道:“仙姑此去定然旗開得勝,馬到成功。

    孤家在國,眼望旌旗捷,耳聽好消息便了。

    ”道姑道:“不是貧道誇口,若不把女兒國的這些潑賤一個個擒拿斬馘,誓不來見大王。

    ”國王坐上擡身,親自送至白玉階前。

    道姑辭了國王出朝,一徑來到校軍場。

    早有偏裨将佐、大小三軍前來伺候。

    道姑傳令發炮啟行,十萬雄兵排齊隊伍,陸續發行。

    隻見刀槍密布、戈戟鋒芒,出了淑士國的天保城,一路星馳電掣,徑往飛虎城而來。

    不一日,大軍已到。

    早有探事小卒報知主将梁邱德。

    梁邱德聞報,疾忙跳上雕鞍,前來迎接道姑。

    那道姑并不坐馬,行步如飛,與梁邱德通過姓名,同到總鎮衙中。

    梁邱德便與道姑說知:“公主傷勢甚重,不能起床。

    今得仙姑降臨,不知可有妙藥醫治。

    ”梁邱德正與道姑說話,忽見軍士飛報道:“啟上将爺不好了!女兒國的軍士乘着木筏,頂了遮箭牌,渡過護城河,布滿雲梯,将次爬城,十分危急。

    ”梁邱德聽了大驚。

    道姑道:“将軍不用驚慌,待貧道去看來。

    ”梁邱德答應,同着道姑步行到城樓上,往外一看,隻見女兒國的軍馬如潮如海一般,渡了城河,頂着遮箭牌,奮勇争先,四面圍攻,雲梯密布。

    道姑忙念動真言,把口一張,噴出一天煙霧,登時把城關團團遮護,迷了眼目,對面不見。

    那許多女兒國的軍士急急退時,自相踐踏,傷了好些軍士。

    慌忙乘了原來的木筏,奔回大營,禀知郡主。

    郡主遂同了衆姊妹上馬,前往觀看,到了飛虎城相近,果見一天大霧遮住了城垣,對面不能相見。

    郡主與衆姊妹十分驚疑,隻得策馬回營。

    要知以後如何,且待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