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 拭明鏡追溯前因 感名花重提舊事

關燈
披,攢成蓓蕾。

    起草頻挑,敲棋有待。

    半階之朗月未沉,幾點之疏星常在。

     則有蕭齋岑寂,小院迷離,筆情花發,書味燈知。

    蔗回經舌本,穗剪證心期,勤咀含于子夜,記領略于兒時。

    更有繡閣沉沉,璇閨煜煜。

    柔情更向誰論,好事還憑他蔔。

    蘭吐粟兮零星,麝凝煤兮馥郁。

    玉钗影動兮開心,寶髻光搖兮射目。

     至若羁人望遠,旅客情萦,剪窗西之燭,伴舍北之檠。

    輝偏流于四照,豔猶聚于三更。

     剔去銀紅之焰,聽殘玉漏之聲。

     彼夫漁浦籬疏,釣灘屋矮,星澈叉魚,月低捕蟹。

    非藜而白室餘明,拟桂而金錢難買。

     膏未滿兮燈昏,燕處自安兮飯罷。

    維時風清院落,煙漾簾栊,花開别樣,花吐淩空。

    絲絲暈碧,閃閃飄紅。

    何處之瓊箫送響?誰家之竹笛偏工?有客不來踐約,無言孰訴深衷? 燈有花垂,花因燈吐。

    看列炬于金蓮,疑綴霞于火樹。

    翻雜記于西京,溯名言于前度。

     雒誦當代之佳章,藉啟後人之妙悟。

     友鞠閱畢,便對子受道:“小女幸沾化雨,竿頭日進。

    此皆先生誘掖之功也。

    他日再逢女試,大約亦可上國觀光。

    ”子受道:“豈但觀光,恐怕還要出人頭地哩。

    ”賓主談談說說,飲到半酣,用過夜膳,又論論文,講講閑話,直至夜深始别。

     一宵無話。

    次日老爺正與夫人談叙家常,道及女兒的學問淹博,欣喜過望。

    忽見丫環傳報:“陸府夫人同了小姐到來,轎子停在前廳。

    ”夫人随喚丫環,到書房中去請小姐進來。

    夫人坐上擡身,輕移蓮步,到了前廳。

    陸府的夫人小姐已經出轎,蕊珍小姐也到前廳迎接舅母。

    姑嫂、表姊妹至親相見,甚是親熱。

    陸府夫人蘇氏,小姐愛娟年方二八,才貌雙全。

    當時丫環送上香茗,彼此叙了些寒喧。

    蘇氏夫人道:“前日接得京中相公家信,書中提及太後懿旨:明年再開女科。

    诏書不日就要頒行天下。

    囑愛娟女兒好好勤功,預備赴考。

    愚嫂特來知會姑娘,約甥女與小女同伴進京,路上可免寂寞。

    未識姑娘以為何如。

    ”黃夫人道:“極承嫂嫂關愛,隻恐小女學淺才疏,郡縣考還不能入選。

    ”陸夫人道:“既是至親,姑娘何用客套?賢甥女素來聰明,定然高出吾女之上。

    小女不過粗通文墨而已,未必及得甥女。

    ”姑嫂正在言來語去,黃老爺進内,與陸夫人見過了禮,陸小姐拜見了姑爹,請安已畢,陸夫人便将京中來信約蕊珍小姐同伴的話重述一遍。

    黃老爺道:“舅嫂所見不錯,小姊妹叙在一處,彼此有興。

    ”陸夫人便把愛娟小姐近來所做的詩稿取出,送與黃老爺觀看。

    黃老爺接過,從頭細看。

    見是七律四首,詠的秋蟬、秋螢、秋蜂、秋蝶道: 獨倚欄幹思悄然,宵深漏靜忽聞蟬。

     迷離樹色情千裡,落寞秋心話半年。

     盡許新餐分玉露,早将舊調換金弦。

     嘶或柳苑三更月,孤唳偏能惹恨牽。

     --秋蟬 輕攜羅扇撲飛螢,秋氣迎來入畫屏。

     一桁疏簾疑照月,半篙淺水訝流星。

     殘陽院宇浮蹤寄,衰草池塘幻夢醒。

     破瓦頹垣餘點點,随風吹堕逐飄萍。

     --秋螢 秋容肅穆意惺忪,到處還餘逐隊蜂。

     黃褪影迷纖翅弱,紅殘痕約細腰松。

     遙憐粉署春風靜,轉憶花朝午課慵。

     陰老碧梧黃菊綻,芳菲一路寄浮蹤。

     --秋蜂 系戀芳叢直到秋,伶俜冷蝶憶侬不? 輕随燕子飛還怯,瘦逐蜂兒鬧未休。

     栩栩三春尋舊夢,蘧蘧一枕動新愁。

     滕王畫本描難似,丹桂香飄菊徑幽。

     --秋蝶 黃老爺看完了詩句,對陸小姐道:“内侄女的佳章寫景摹情,清詞麗句,真是才人之筆。

    ”陸小姐起身道:“侄女塗鴉,怎當得姑爹謬獎?還求姑爹斧削才是。

    ”黃老爺道:“老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