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章 飛蛾行動
關燈
小
中
大
一
甚至在多年後,還有人在研究讨論着當年轟動天下的這一戰。
“根據最正确的考證,那一次行動是在當年八月十五的子時才開始的。
” “根據你的考證,那一次行動真的就叫做飛蛾行動?” “絕對不假。
” “我不信。
”比較年輕的一個人說:“行動的意思是攻擊,是要使仇敵毀滅。
” “飛蛾撲火,本來就是自尋死路。
” “那麼你難道要我相信,他們籌劃這次行動,為的就是要毀滅自己?” “我沒有這麼說。
”年長的一人笑得仿佛很神秘:“可是你如果一定要這麼想,也沒有錯。
” “我不懂你的意思。
” 年長者忽然長長歎息:“那一次行動的真正用意,的确是讓人很難想像得到的。
” 二 那一年的八月十五、在那個小鎮,月色皎潔,萬裡無雲。
慕容的椅轎已經走過了“盛記食糧”,距離“四海酒樓”已經隻有十來家店面了,距離被鐵大老闆稱為“箭靶”的地區,已近在咫尺。
這時候距離子時最多也隻不過僅有片刻。
就在這時,兩旁空樓中忽然發出“蓬”的一響,無數盞燈火忽然應聲而滅。
黑暗中,隻聽勁風穿空之聲,漫天呼嘯而過;凄厲如群鬼夜哭,自幽冥中哭叫着飛舞而來,也不知要勾走誰的魂魄。
無數道勁風,好像完全集中在盛記食糧前那七八家店面前。
慕容手下第二組和第三組的人,此刻就正在這個地段裡。
每一陣尖銳的急風破空聲,都是往他們身上飛掠而來的。
如果這真是厲鬼勾魂,目标也就是他們。
× × × 那不是厲鬼,而是急箭,卻同樣可以要人的命。
三 “何況鐵大老闆發動的第一次攻擊用的是這種法子?” 以弓箭取武林高手,聽起來的确未免太輕忽,所以直到多年後,這個醉心于研究這一役戰略的年輕人,仍然忍不住要懷疑。
“是的。
”長者的答複卻很明确:“他用的就是這種方法,用的就是普通的弓箭,隻不過他在街道兩旁,一共埋伏了一百零八把強弓,每人配帶三十六根雕翎箭,弓箭手都是擅射“連珠”的專家,别人射出一箭時,他們已射出三箭!” 他又補充:“這一百零八人彎弓射箭,隻發出“蓬”的一聲。
向,從這一點,你大概已經可以想見他們配合之密切,和他們反應之靈敏了!” 密令一發,弓弦齊響,一百零八人不差分毫,除了默契外,反應當然也要快。
少年沉默。
過了很久才問:“鐵大老闆和絲路先生為什麼不用他們早已埋伏好的那一支奇兵?” “你說的是絲士?” “是的。
” “這一點你應該能夠想得到的。
”長者說:“他們的這一支既然已埋伏在别人絕對想像不到的隐秘之處,不到必要時,為什麼要把自己暴露出來?” 他凝視少年,表情嚴肅:“這一類的埋伏奇兵,不到生死勝負系于一發的時候,是萬萬不能用的。
” “可是,”少年猶疑着:“我還是覺得用那些弓箭手作第一次攻勢的主力,未免太弱了些。
” “不弱。
”長者說:“絕對不弱。
” 他說得截釘斷鐵,但他卻絕不是個強詞奪理的人,所以他立刻就解釋。
“用這批弓箭手作首次攻勢,至少先占了三點優勢。
” “哪三點?” “第一,慕容他們一定也像我們一樣,想不到對方會用弓箭手發動攻擊,而且在雙方還沒有對面的時候,就已發動。
”長者說:“現在我雖然看得比較清楚,隻不過是事後的先見之明而已,當時他們一定會很意外。
” 出其不意,攻其無備,正是千古以來都颠撲不破的兵家至理,古往今來,每一位戰略家,每一位大将軍,都奉行不渝。
這個醉心于兵法的少年人,當然更不會有一點反對的意見。
“第二,弓弦一響,燈光立刻熄滅,表示他們的箭在射出時,就已瞄準了對象。
”老者說:“可是被他們攻擊的對象,卻在一種完全沒有防備的情況下,眼前忽然變得一片黑暗,就好像一下子就從亮如白晝的燈火輝煌處,落入萬劫不複的黑暗深淵,非但他的眼睛不能适應,他們的心态也不能應變。
” 這兩點雖然已足夠,可是他還是要用第三點來補足:“這一百零八位弓箭手,本來至少要對付一百人的,現在卻将攻擊力全都集合到他們身上,何況在黑暗中閃避暗器總是比較困難,縱然有聽風接箭的本事也未必有用。
” “因為他們要接的并不是三五根箭!” “是的。
” “這麼說來,鐵大爺這一次攻擊完全成功了?”少年問長者。
長者不回答,隻淡淡的笑了笑。
“其實鐵大爺并不是有勇無謀的人,他們要發動的第一次攻擊,其實包括了三個獨立的程序,弓箭作業,隻不過是第一個程序而已。
” 少年的眼睛忽然亮了起來。
“不錯,這一個程序,主要并不是為了殺人,而是為了要讓對方的陣腳動亂。
” 長者微笑:“說下去。
” “像丁子靈那樣的高手,要避開這種弓箭絕非難事,也許在弓箭聲響時,他們就已脫離了攻擊區。
”少年的神情很
“根據最正确的考證,那一次行動是在當年八月十五的子時才開始的。
” “根據你的考證,那一次行動真的就叫做飛蛾行動?” “絕對不假。
” “我不信。
”比較年輕的一個人說:“行動的意思是攻擊,是要使仇敵毀滅。
” “飛蛾撲火,本來就是自尋死路。
” “那麼你難道要我相信,他們籌劃這次行動,為的就是要毀滅自己?” “我沒有這麼說。
”年長的一人笑得仿佛很神秘:“可是你如果一定要這麼想,也沒有錯。
” “我不懂你的意思。
” 年長者忽然長長歎息:“那一次行動的真正用意,的确是讓人很難想像得到的。
” 二 那一年的八月十五、在那個小鎮,月色皎潔,萬裡無雲。
慕容的椅轎已經走過了“盛記食糧”,距離“四海酒樓”已經隻有十來家店面了,距離被鐵大老闆稱為“箭靶”的地區,已近在咫尺。
這時候距離子時最多也隻不過僅有片刻。
就在這時,兩旁空樓中忽然發出“蓬”的一響,無數盞燈火忽然應聲而滅。
黑暗中,隻聽勁風穿空之聲,漫天呼嘯而過;凄厲如群鬼夜哭,自幽冥中哭叫着飛舞而來,也不知要勾走誰的魂魄。
無數道勁風,好像完全集中在盛記食糧前那七八家店面前。
慕容手下第二組和第三組的人,此刻就正在這個地段裡。
每一陣尖銳的急風破空聲,都是往他們身上飛掠而來的。
如果這真是厲鬼勾魂,目标也就是他們。
× × × 那不是厲鬼,而是急箭,卻同樣可以要人的命。
三 “何況鐵大老闆發動的第一次攻擊用的是這種法子?” 以弓箭取武林高手,聽起來的确未免太輕忽,所以直到多年後,這個醉心于研究這一役戰略的年輕人,仍然忍不住要懷疑。
“是的。
”長者的答複卻很明确:“他用的就是這種方法,用的就是普通的弓箭,隻不過他在街道兩旁,一共埋伏了一百零八把強弓,每人配帶三十六根雕翎箭,弓箭手都是擅射“連珠”的專家,别人射出一箭時,他們已射出三箭!” 他又補充:“這一百零八人彎弓射箭,隻發出“蓬”的一聲。
向,從這一點,你大概已經可以想見他們配合之密切,和他們反應之靈敏了!” 密令一發,弓弦齊響,一百零八人不差分毫,除了默契外,反應當然也要快。
少年沉默。
過了很久才問:“鐵大老闆和絲路先生為什麼不用他們早已埋伏好的那一支奇兵?” “你說的是絲士?” “是的。
” “這一點你應該能夠想得到的。
”長者說:“他們的這一支既然已埋伏在别人絕對想像不到的隐秘之處,不到必要時,為什麼要把自己暴露出來?” 他凝視少年,表情嚴肅:“這一類的埋伏奇兵,不到生死勝負系于一發的時候,是萬萬不能用的。
” “可是,”少年猶疑着:“我還是覺得用那些弓箭手作第一次攻勢的主力,未免太弱了些。
” “不弱。
”長者說:“絕對不弱。
” 他說得截釘斷鐵,但他卻絕不是個強詞奪理的人,所以他立刻就解釋。
“用這批弓箭手作首次攻勢,至少先占了三點優勢。
” “哪三點?” “第一,慕容他們一定也像我們一樣,想不到對方會用弓箭手發動攻擊,而且在雙方還沒有對面的時候,就已發動。
”長者說:“現在我雖然看得比較清楚,隻不過是事後的先見之明而已,當時他們一定會很意外。
” 出其不意,攻其無備,正是千古以來都颠撲不破的兵家至理,古往今來,每一位戰略家,每一位大将軍,都奉行不渝。
這個醉心于兵法的少年人,當然更不會有一點反對的意見。
“第二,弓弦一響,燈光立刻熄滅,表示他們的箭在射出時,就已瞄準了對象。
”老者說:“可是被他們攻擊的對象,卻在一種完全沒有防備的情況下,眼前忽然變得一片黑暗,就好像一下子就從亮如白晝的燈火輝煌處,落入萬劫不複的黑暗深淵,非但他的眼睛不能适應,他們的心态也不能應變。
” 這兩點雖然已足夠,可是他還是要用第三點來補足:“這一百零八位弓箭手,本來至少要對付一百人的,現在卻将攻擊力全都集合到他們身上,何況在黑暗中閃避暗器總是比較困難,縱然有聽風接箭的本事也未必有用。
” “因為他們要接的并不是三五根箭!” “是的。
” “這麼說來,鐵大爺這一次攻擊完全成功了?”少年問長者。
長者不回答,隻淡淡的笑了笑。
“其實鐵大爺并不是有勇無謀的人,他們要發動的第一次攻擊,其實包括了三個獨立的程序,弓箭作業,隻不過是第一個程序而已。
” 少年的眼睛忽然亮了起來。
“不錯,這一個程序,主要并不是為了殺人,而是為了要讓對方的陣腳動亂。
” 長者微笑:“說下去。
” “像丁子靈那樣的高手,要避開這種弓箭絕非難事,也許在弓箭聲響時,他們就已脫離了攻擊區。
”少年的神情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