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昭 關
關燈
小
中
大
子胥在鄭國和陳國繞了一個圈子,什麼也沒有得到,又回到楚國的東北角,他必須穿過這裡走到新興的吳國去。
北方平原上的路途并沒有耽擱了他多少時日,如今再回到楚國的領域,一切都呈露出另一個景象,無處不在談講着子胥的出奔。
就是這偏僻的東北角,人人的舉動裡也好像添了幾分匆忙,幾分不安。
情形轉變得這樣快,有如在春天,昨天還是冷冷地、陰沉地,一切都隐藏在宇宙的背後,忽然今天一早起,和暖的春陽裡燕子來了,柳絮也在飛舞;如今在人們的眼前現出來一個出奔的子胥,佩着劍,背着弓,離開城父向不知名的地方跑去,說是要報父兄的仇恨&hellip&hellip官吏們為了這件事擔憂,男孩子為了這件事鼓舞,婦女們說起這件事來像另一個世界裡的奇異的新聞。
但是并沒有人感到,他們談講的人物正悄悄地在他們的門外走過。
&ldquo這一切,是為了我的原故嗎?&rdquo 子胥這樣想時,感到驕傲,感到孤單。
他看着這景象,他知道應該怎樣在人們的面前隐蔽自己:他白晝多半隐伏在草莽裡,黃昏後,才尋索着星辰指給他的方向前進。
秋夜,有時沉靜得像一湖清水,有時動蕩得像一片大海;夜裡的行人在這裡邊不住地前進,走來走去,總是一個景色。
身體疲乏,精神卻是甯靜的,甯靜得有如地下的流水。
他自己也覺得成了一個冬眠的生物,忘卻了時間。
他有時甚至起了奇想,我的生命就這樣在黑夜裡走下去嗎? 可是那有時靜若平湖、有時動若大海的夜漸漸起了變化,裡邊出現了島嶼,道路漸漸坎坷不平,他不能這樣一直無礙地走下去了,有的地方要選擇,有的地方要小心,好像預示給他,他的夜行将要告一個結束。
昭關在他的面前了。
昭關,本來是一座無人理會的荒山,一向被草莽和濃郁的樹林蔽塞着。
近幾十年,吳國興盛起來了,邊疆的糾紛一天比一天多,人們在這山裡開辟出行軍的道路;但正因為它成為通入敵國的要塞,有時又需要封鎖它比往日的草莽和樹林還要嚴緊。
楚國在這裡屯集了一些兵,日夜提防着怕有間諜出沒。
一個沒有節傳的逃亡者,怎麼能夠從這裡通過呢? 一天,他在曉色朦胧中走到昭關山下的一座樹林裡,霧氣散開後,從樹疏處望見一座雄壯的山峰,同時是一片号角的聲音,刹那間他覺得這樹林好像一張錯綜的網,他一條魚似地投在裡邊,很難找得出一條生路。
他在這裡盤桓着,網的包圍仿佛越來越緊。
他想像樹林的外邊,山的那邊,會是一個新鮮的自由世界,一旦他若能夠走出樹林,越過高山,就無異從他的身上脫去了一層沉重的皮。
蠶在蛻皮時的那種苦況,子胥深深地體味到了;舊皮已經和身體沒有生命上深切的關聯,但是還套在身上,不能下來;新鮮的嫩皮又随時都在渴望着和外界的空氣接觸。
子胥覺得新皮在生長,在成熟,隻是舊皮什麼時候才能完全脫卻呢? 子胥逡巡在這裡,前面是高高聳起的昭關山,林中看不清日影的移動,除卻從山谷裡流出來的溪水外,整個的宇宙都好像随着他凝滞了。
怎樣沿着這蜿蜒的溪水走入山谷,穿過那被人堵得死死的關口,是他一整天心裡盤算的問題,但是怎麼也得不到一個适當的回答。
他自己知道,隻有暫時等待着,此外沒有其他的辦法。
一天這樣過去了,而所等待的無一刻不是渺茫的、無名的、懸在樹林外又高又遠的天空。
夜又來了,可是他不能像他一向那樣,夜一來就開始走動。
林中夜裡一切的景色更是奇異,遠遠有豺狼号叫的聲音,樹上的鳥兒們都靜息了,隻剩下鸱枭間或發出兩三聲啼叫;有時忽然一陣風來,樹枝杈桠作響,一根根粗老的樹幹,都好像盡力在支持着這些聲音。
使人的心境感到幾分溫柔的,也隻有那中間不曾停頓片刻的和諧的溪水。
他走向溪水附近,樹木也略微稀疏了些。
他聽着這溪水聲更稔熟、更親切了,仿佛引他回到和平的往日,沒有被污辱的故鄉。
他遠望夜裡的山坡,不能前進,他隻有想,想起他的少年時代,那時是非還沒有颠倒,黑白也沒有混淆,他和任何人沒有兩樣,學禮,習樂,練習射禦,人人都是一行行并列的樹木,同樣負擔着冬日的風雪與春夏的陽光,他絲毫不曾預感到他今天的特殊的運命。
事事都平常而新鮮,正如這日夜不斷的溪水&mdash&mdash誰在這溪水聲中不感到一種永恒的美呢?但這個永恒漸漸起了變化:人們認為一向不會改變的事物,不料三五年間竟不知不覺地改換成當初怎麼也想像不到的樣子。
依舊是那個太陽,但往日晴朗的白晝,會變得使人煩悶、困頓;依舊是這些星辰,但往日清爽的良夜,會變得凄涼、陰郁
北方平原上的路途并沒有耽擱了他多少時日,如今再回到楚國的領域,一切都呈露出另一個景象,無處不在談講着子胥的出奔。
就是這偏僻的東北角,人人的舉動裡也好像添了幾分匆忙,幾分不安。
情形轉變得這樣快,有如在春天,昨天還是冷冷地、陰沉地,一切都隐藏在宇宙的背後,忽然今天一早起,和暖的春陽裡燕子來了,柳絮也在飛舞;如今在人們的眼前現出來一個出奔的子胥,佩着劍,背着弓,離開城父向不知名的地方跑去,說是要報父兄的仇恨&hellip&hellip官吏們為了這件事擔憂,男孩子為了這件事鼓舞,婦女們說起這件事來像另一個世界裡的奇異的新聞。
但是并沒有人感到,他們談講的人物正悄悄地在他們的門外走過。
&ldquo這一切,是為了我的原故嗎?&rdquo 子胥這樣想時,感到驕傲,感到孤單。
他看着這景象,他知道應該怎樣在人們的面前隐蔽自己:他白晝多半隐伏在草莽裡,黃昏後,才尋索着星辰指給他的方向前進。
秋夜,有時沉靜得像一湖清水,有時動蕩得像一片大海;夜裡的行人在這裡邊不住地前進,走來走去,總是一個景色。
身體疲乏,精神卻是甯靜的,甯靜得有如地下的流水。
他自己也覺得成了一個冬眠的生物,忘卻了時間。
他有時甚至起了奇想,我的生命就這樣在黑夜裡走下去嗎? 可是那有時靜若平湖、有時動若大海的夜漸漸起了變化,裡邊出現了島嶼,道路漸漸坎坷不平,他不能這樣一直無礙地走下去了,有的地方要選擇,有的地方要小心,好像預示給他,他的夜行将要告一個結束。
昭關在他的面前了。
昭關,本來是一座無人理會的荒山,一向被草莽和濃郁的樹林蔽塞着。
近幾十年,吳國興盛起來了,邊疆的糾紛一天比一天多,人們在這山裡開辟出行軍的道路;但正因為它成為通入敵國的要塞,有時又需要封鎖它比往日的草莽和樹林還要嚴緊。
楚國在這裡屯集了一些兵,日夜提防着怕有間諜出沒。
一個沒有節傳的逃亡者,怎麼能夠從這裡通過呢? 一天,他在曉色朦胧中走到昭關山下的一座樹林裡,霧氣散開後,從樹疏處望見一座雄壯的山峰,同時是一片号角的聲音,刹那間他覺得這樹林好像一張錯綜的網,他一條魚似地投在裡邊,很難找得出一條生路。
他在這裡盤桓着,網的包圍仿佛越來越緊。
他想像樹林的外邊,山的那邊,會是一個新鮮的自由世界,一旦他若能夠走出樹林,越過高山,就無異從他的身上脫去了一層沉重的皮。
蠶在蛻皮時的那種苦況,子胥深深地體味到了;舊皮已經和身體沒有生命上深切的關聯,但是還套在身上,不能下來;新鮮的嫩皮又随時都在渴望着和外界的空氣接觸。
子胥覺得新皮在生長,在成熟,隻是舊皮什麼時候才能完全脫卻呢? 子胥逡巡在這裡,前面是高高聳起的昭關山,林中看不清日影的移動,除卻從山谷裡流出來的溪水外,整個的宇宙都好像随着他凝滞了。
怎樣沿着這蜿蜒的溪水走入山谷,穿過那被人堵得死死的關口,是他一整天心裡盤算的問題,但是怎麼也得不到一個适當的回答。
他自己知道,隻有暫時等待着,此外沒有其他的辦法。
一天這樣過去了,而所等待的無一刻不是渺茫的、無名的、懸在樹林外又高又遠的天空。
夜又來了,可是他不能像他一向那樣,夜一來就開始走動。
林中夜裡一切的景色更是奇異,遠遠有豺狼号叫的聲音,樹上的鳥兒們都靜息了,隻剩下鸱枭間或發出兩三聲啼叫;有時忽然一陣風來,樹枝杈桠作響,一根根粗老的樹幹,都好像盡力在支持着這些聲音。
使人的心境感到幾分溫柔的,也隻有那中間不曾停頓片刻的和諧的溪水。
他走向溪水附近,樹木也略微稀疏了些。
他聽着這溪水聲更稔熟、更親切了,仿佛引他回到和平的往日,沒有被污辱的故鄉。
他遠望夜裡的山坡,不能前進,他隻有想,想起他的少年時代,那時是非還沒有颠倒,黑白也沒有混淆,他和任何人沒有兩樣,學禮,習樂,練習射禦,人人都是一行行并列的樹木,同樣負擔着冬日的風雪與春夏的陽光,他絲毫不曾預感到他今天的特殊的運命。
事事都平常而新鮮,正如這日夜不斷的溪水&mdash&mdash誰在這溪水聲中不感到一種永恒的美呢?但這個永恒漸漸起了變化:人們認為一向不會改變的事物,不料三五年間竟不知不覺地改換成當初怎麼也想像不到的樣子。
依舊是那個太陽,但往日晴朗的白晝,會變得使人煩悶、困頓;依舊是這些星辰,但往日清爽的良夜,會變得凄涼、陰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