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十 章 交臂失之
關燈
小
中
大
山城城中一間住宅中,有一番争執,起因就為了林君珂。
住宅中有兩批人,一是天玄教黑龍幫的黨徒,他們要在江山城下手捕捉君珂押回潛山總壇。
另一批人是陰風掌冷沛年父子,他堅決不許動手,說要等君珂到仙霞嶺找到彭勝安之後,方可下手一網打盡。
兩群人僵持不下,幾乎鬧僵,冷沛年擡出了師父兩儀陰神的名号,銀劍白龍也亮出了青城煉氣士門人弟子的身份,這才把黑龍幫吓退。
也因此一來,銀劍白龍師徒火焚九華觀的事揭開了,黑龍幫的人立即退出,要準備找來高手全力一拼,他們不但要擒君珂,也要捉銀劍白龍。
至于銀衣仙子,她已帶着黨羽在仙霞嶺等久了。
仙霞嶺附近山區中,殺氣騰騰,危機四伏,成了虎穴龍潭,無所知的君珂,卻閉着眼睛往裡閉。
四明怪客祖孫倆,在衢州府還未趕來。
君珂這次不再帶書箧兒了,隻帶了包裹劍囊,踏着曉風上路,灑開大步奔向仙霞嶺。
仙霞嶺主峰矗立在官道左面,上面建了一座仙霞關。
東山巡檢司原建在嶺下官道之旁,檢查往來行人客貨,後來遷至關内;白天派人把住隘口盤查,晚上封鎖官道,行人客貨一律不準通行,抓住了以偷渡津關的罪名嚴辦,不殺頭也要充軍。
巡檢司的官兵,是當地的主宰,在各處委派有線民,可算得是無孔不入的地頭蛇。
要打聽地方上的消息,找他們絕不會錯。
所以當時有流行的兩句笑話,說是要找妖魔鬼怪,得找當地的山神土地;要找龍蛇蟲豸,得找當地的巡檢司;可見一般。
君珂打定主意,先找巡檢司的人攀交情。
在途中,隻消道上沒有行人,他便展開輕功急趕,目前他的功力與日俱增,全力急趕,雖是趕長途,亦快逾奔馬。
還沒趕到仙霞嶺,危機來了!是的,危機來了。
一個時辰之後,他心急似箭,竟趕了五十餘裡,開始進人了萬山叢中。
官道在大溪右岸婉蜒而行,峰巒四起。
大溪,乃是衢江的南支上源,彙集仙霞嶺各處山嶺的小溪流,成了一條不算大的小河,在山間洶湧下瀉。
所以在進人山區之後,兩側不時有從山谷中流下的小溪會合。
趕了五六十裡,該找地方歇歇腳。
他緩下腳步,在一條從左面山谷流來的小溪旁站住了。
水色清澈,深不及膝,他走下小溪,先洗頭面,用手捧水解渴。
小溪兩旁,綠樹成林,古木陰森,野草夾岸長得十分茂盛。
喝到第三捧水。
蓦地,他發現水中現出一個老村夫的倒影,在距他約有五丈外對岸樹叢中,有一個緩緩站起身軀,在水中看得十分真切。
他擡頭定神看去,是一個老村農,腰帶上插着鐮刀,手上是一根兩頭尖的挑草棍,似在沉睡中醒來,站在那兒伸懶腰,睡眼惺松。
君珂沒在意,繼續喝水。
當他站起時,看到老村夫向官道走下,而不是上山;顯然,溪對岸有一條上山的小徑,經山谷直入叢山之中,這位老村夫是從山上下來的人,他心中一動,隔岸舉手抱拳行禮道:“老伯請了。
” 老村夫一怔,樸實的臉孔上泛起驚訝的神色,用濃重的土音,點頭問:“公子爺,請問有何見教?” 君珂心說:“這位老伯談吐不俗。
”但口中卻問:“請問老伯可是山上的。
” “老漢正是山上墾荒的人,下山辦日用什物,公子爺……” “小可冒昧,敢請問山上可有隐居的人?” 他問得太突兀,也太籠統,老人笑了,說:“公子爺,山中居民,本來就是與世無争的隐者,不知公子爺要找的人是誰?” 君珂呆住了,他該說誰?稍頓,說:“小可有一門遠親,遁世隐名匿居仙霞嶺一帶……” “呵呵!公子爺大概是與老漢作耍來了。
” “老伯,小可确是誠心請教。
” “公子爺,不可能的。
仙霞嶺關隘附近五十裡,包括這一帶山區、乃是重要關津重地,閩浙門戶,鄉裡中盤查極緊,來曆不明的人根本無法立足,怎能隐姓埋名落腳生根?” “舍親确是在八年前遷來,也曾差人赍信述及行蹤,隻是不知改了何姓何名,也未說出是在何處隐居,隻說是仙霞嶺而已。
” 老人低頭沉思,喃喃低語:“八年前,八年前……哦!公子爺,令親是單身遷此呢?抑或是全家遷來的?” “全家遷來的。
” “老漢想起來了,如果是全家遷來,可到東山口去問問,那兒八年前曾從金華府遷來好幾戶人家。
這一帶山區的居民,落腳最晚的一家,也是十二年前的事。
” “請問老伯,東山口在何處。
” “由此往上走,約有十裡地。
公子爺可以數橋,第六座木橋便是東洞橋,極易分辨。
橋東南西三方,三座山夾峙,東面山峰下那座有三四十戶人家的村落,就叫東山口村,由村南大山谷向内走,約十裡地便是在十年前開放的墾殖區,到那兒也許可以找到線索,公子爺可前往一試……” 話未完,三道電芒突從橋下射出,成品字形射向老人胸腹。
相距約在兩丈餘,射勁甚猛。
君河與老人隔了一條溪流,也有兩丈餘。
電芒一閃,一條灰影飛越橋洞,消失在下遊叢草間。
君河已來不及搶救,老人還沒看到電芒,他急中生智,飛起右足,腳下的包裹随腳飛出,去勢奇疾。
“噗噗噗”三聲,三把飛刀全插入包裹中,包裹也将老人擊倒在地。
君珂去勢如電,飛越橋面追蹤人影急射,口中厲喝道:“好家夥,你跑得了?” 那灰衣身影剛入草叢,君珂已經逼近,逃不掉,輕功相差太遠了。
一聲虎吼,他撤下了單刀回身反撲,“翻身撲虎”向君珂攔腰便剁,嘯風之聲懾人心魄,火候到家。
雙方沖勢都急,這一刀眼看無法閃避,可是君珂反應超人,上身一仰,雙足向前急滑,背部幾乎貼地,腳前頭後射向灰影下盤,左掌一擡,“叭”一聲将掠過胸前的單刀拍得向上疾升。
同一瞬間,雙腳一絞,身軀翻轉,迅捷無倫地站起了。
“哎……喲!”大漢狂叫,右足胫骨自中折斷,扔掉單刀向右栽倒。
那一絞之力,碗大樹枝也吃不消,他的腿骨不斷才是怪事。
君珂閃電似撲上,伸手便抓。
灰影是個中年人,臨危拼命,忍痛功行左腿,猛地向撲來的君珂小腹上踹去。
君珂早料他有此一着,一把抓住踹來的靴子,喝聲“起”!灰影怎能不起?身軀淩空,被掄了一圈,“砰”一聲貫出三丈外,再滾了兩丈遠。
不等他爬地,君珂已到了,五指如鈎,扣住了他的手肘,拖死狗似的拖上了官道。
被包裹撞倒的老人,也面無人色走上了官道。
君珂将人往地下一丢,手一帶之下,将灰衣大漢的臼骨拉脫,沉下臉問:“老兄,從實招來,閣下為何要向這位老伯下毒手?” 灰衣大漢鬼叫連天,額上青筋跳動,大汗如雨,但用怪眼向君珂狠瞪,不予置答。
君珂冷笑一聲,俯下身子說:“你不招也就算了,但請先行準備,我要用逆經手法治你,将你身上的經脈逐一爆毀。
” 大漢渾身一震,但仍兇橫地叫:“你殺了在下,你也活不成。
” 君珂一怔,惑然問:“尊駕有何所恃?目下四野無人,在下将你往溪底一送,誰替你報仇找在下索債?” “哼!你林君珂絕活不過今天。
” 君珂心中一懔,厲聲問:“怪!你怎知在下叫林君坷?” “咦!你……你就是林君珂?”老人驚惶地問。
君珂又是一驚,向老人問:“老伯,請教,你也知道小可叫林君珂?” 老人搖搖頭,指着地下的灰衣大漢說:“老漢今晨從山上下來采辦什物,在這兒碰上這位大爺,用刀逼老漢在這兒等候一個叫林君珂的人,說是姓林的定然要問路,可指引他從昌口繞小路走仙霞關東面到仙霞嶺。
老漢心中害怕,不敢不遵。
可是公子爺問人而不問路,又未通名,所以老漢從實道來,豈知……” 灰衣大漢哼一聲,兇狠地叫:“老不死,你為何不先問姓名?你忘了太爺的吩咐,你……” 君珂知道内情複雜,突然一把将大漢挾在脅下,點了他的啞穴,向老人說:“老伯,上山,此地不可逗留,走!” 老漢心中早寒,回頭奔入溪旁小徑,向山谷中急走。
君珂拾了包裹在後緊跟,不久便隐入山谷林野之中,撿了一處偏僻處所,向老人說: “老伯剛才承告的消息,到底是真是假?” “老漢有家有小,祖上三代皆住在這座山谷中,與公子爺無冤無仇,怎敢欺瞞?” “小可相信老伯的話,多謝指引。
老伯請自便,最好趕快回家。
” 老漢說聲“再會”,轉身便走,走了五六步,突又回身問:“公子爺,請問所要找的人貴姓大名?真是令親麼?” 君珂不能說,答道:“小可不知舍親隐居後所改姓氏。
” “令親的真姓名……” “小可恕難奉告。
” 老漢低頭略一沉吟說:“那東山口山谷内,共有六家之多,六姓是錢、魯、彭、潘、龍、于,都是有家小的人,公子爺可前往一試。
”說完,略一點頭,急急地走了。
君珂一聽有姓彭的人,心中大喜,心說:“難道彭恩公并未改姓隐居嗎?我倒得前往碰碰運氣看看。
” 他等老人去遠,向大漢冷笑道:“閣下是受何人所差,你最好實說。
”聲落掌下,拍開了啞穴。
大漢知道絕望,咬牙道:“你大鬧九華觀的事犯了。
” “你是黑龍幫的人?”君珂并不感突兀,冷冷地問。
“不錯,放了我,我指引你一條明路。
” “人心難測,你認為在下會信任你麼?” “請信任在下,咱們交換。
” “你如果透出風聲,我林君珂豈不兩頭空?免啦!在幫之人洩露機密,必死不饒,諒你也不會說實話。
好了,你安心地去吧。
” “饒命!林……”大漢狂叫。
“噗”一聲,天靈蓋挨了一重掌,他叫不出來了,手腳一陣痙攣,便已了帳。
君珂将賊人屍體丢入山溝孔穴中,提起包裹走了。
他走了不久,谷中那老村夫和另一個青衣中年人在先前隐入處出現,老漢說:“快用信鴿通知者當家,這小畜生來了。
同時禀明,小畜生确不知彭勝安的下落,不必再拖了,一了百了。
” 青衣大漢神情惑然說:“杭老,何不動手?放他前往又無大用,擒下不是很好麼?免得勞師動衆。
” “不行!一是老當家要看看他,同時牽涉到小姐,小姐不願意哩,而且你我兩人,恐不易得手,萬一不中,豈不打草驚蛇?”杭老似乎有自知之明,所以不想動手。
青衣大漢不再說動手的話,轉過話鋒說“老當家這一步棋,下得真絕。
而你老人家的這份膽識與機智,也委實為人所不及,足以自豪。
” 杭老臉上現出得意的微笑說:“那黑龍幫的殺才,真是死得糊裡糊徐,但他那三把飛刀,差點兒暴露了我的身份。
而小畜生那踢包裹接下三把飛刀的機智與功力,确也值得喝彩。
如果這次誘他入伏功敗垂成,他将是日後咱們的心腹大患。
” “笑話!他怎能逃出重重埋伏之中?老當家的陰風掌與冷焰镖,少爺的青城天罡劍法三十六招誰能僥幸?” “信不信在你,咱們往下瞧,銀河釣翁的門人,豈會是膿包?據少爺說,他在微州府白樓亭竟敢與雷火判官印證,而且未落下風;換了老當家,也不見得能接下雷火判官的一雙肉掌。
走,你快将信鴿放出。
” 君珂畢竟江湖經驗不夠,被假扮老村夫的杭老騙了。
也難怪他,連黑龍幫的伏路賊人也受騙了,何況他一個剛出道的青年小夥子?因此一來,他仍開了黑龍幫在昌口的埋伏,卻撞向東山口寒風掌冷沛年父子所布下的羅網中,像是目投羅網。
也因此一來,寒風掌父子知道君珂确是不知彭勝安隐居何處,至于是否仍在人間,須等擒住君珂之後,方能問出實情。
君珂急步往上趕,十裡地到了第六座橋,果然看到東面山峰下的東山口村,村南一條大山谷盤旋而入,進入東面群山之中。
他不再思考,從村南小徑進入了山谷,向裡飛掠,滿以為十裡地便可找到六姓人的墾地了。
可是他失望了,轉至第三座大山腳下,往前看已無道路,群峰青翠,全是遠古森林,那有山村的形影? 他不死心,心說:“且再轉過前面山腳看看,不止十裡路了。
” 山谷向左一折,又繞過一座大山,連小溪也到此不見了,顯然不會有人在這兒居住。
他站在山腳突出處四面打量,哦!有了,東面有一座樹木不多的高山,起伏不定,在一處四人的山坳内,升起了袅袅炊煙,不止一處,有三處哩,那兒定然有人家,也許就是隐居的六姓遷往那兒去了。
他将包裹背好,展開輕功向炊煙起處奔去,向上爬升去勢奇疾。
當他在橋上訊問黑龍幫伏路小賊時,遠處的另一名暗樁已放出了信鴿,通知在昌口埋伏的同夥,說是伏線已被君珂制住,行蹤已露,大事不好。
昌口埋伏的人,帶有認軍旗,這是用來招引信鴿的利器;有響鈴、有飄帶,信鴿在十裡高空也可找到認軍旗飛下。
他們接到了消息便向下趕,匆匆忙忙到了東山口,晚了一步,君珂已經入谷了。
他們一番心血,全付流水。
這些人中,為首的人赫然是天玄老道。
他不甘心,率領着三十餘名幫中高手,人谷狂追。
雙方相距五六裡,君珂的輕功快,單人獨劍不受拘束,愈拉愈遠。
君珂攀上了山腰,向炊煙起處飛掠,穿過一座樹林,前面是一座沒有樹木隻有茅草的山坡,炊煙就在山坡後升起,到了。
他上了坡頂,心中一驚。
三處炊煙升起處,有三個青衣大漢以巾蒙面,正将濕草往火堆裡放,向他冷然注視。
這瞬間,四面八方茅草中,緩緩站起不少青衣蒙面人—— xmwjw掃校,獨家連載
住宅中有兩批人,一是天玄教黑龍幫的黨徒,他們要在江山城下手捕捉君珂押回潛山總壇。
另一批人是陰風掌冷沛年父子,他堅決不許動手,說要等君珂到仙霞嶺找到彭勝安之後,方可下手一網打盡。
兩群人僵持不下,幾乎鬧僵,冷沛年擡出了師父兩儀陰神的名号,銀劍白龍也亮出了青城煉氣士門人弟子的身份,這才把黑龍幫吓退。
也因此一來,銀劍白龍師徒火焚九華觀的事揭開了,黑龍幫的人立即退出,要準備找來高手全力一拼,他們不但要擒君珂,也要捉銀劍白龍。
至于銀衣仙子,她已帶着黨羽在仙霞嶺等久了。
仙霞嶺附近山區中,殺氣騰騰,危機四伏,成了虎穴龍潭,無所知的君珂,卻閉着眼睛往裡閉。
四明怪客祖孫倆,在衢州府還未趕來。
君珂這次不再帶書箧兒了,隻帶了包裹劍囊,踏着曉風上路,灑開大步奔向仙霞嶺。
仙霞嶺主峰矗立在官道左面,上面建了一座仙霞關。
東山巡檢司原建在嶺下官道之旁,檢查往來行人客貨,後來遷至關内;白天派人把住隘口盤查,晚上封鎖官道,行人客貨一律不準通行,抓住了以偷渡津關的罪名嚴辦,不殺頭也要充軍。
巡檢司的官兵,是當地的主宰,在各處委派有線民,可算得是無孔不入的地頭蛇。
要打聽地方上的消息,找他們絕不會錯。
所以當時有流行的兩句笑話,說是要找妖魔鬼怪,得找當地的山神土地;要找龍蛇蟲豸,得找當地的巡檢司;可見一般。
君珂打定主意,先找巡檢司的人攀交情。
在途中,隻消道上沒有行人,他便展開輕功急趕,目前他的功力與日俱增,全力急趕,雖是趕長途,亦快逾奔馬。
還沒趕到仙霞嶺,危機來了!是的,危機來了。
一個時辰之後,他心急似箭,竟趕了五十餘裡,開始進人了萬山叢中。
官道在大溪右岸婉蜒而行,峰巒四起。
大溪,乃是衢江的南支上源,彙集仙霞嶺各處山嶺的小溪流,成了一條不算大的小河,在山間洶湧下瀉。
所以在進人山區之後,兩側不時有從山谷中流下的小溪會合。
趕了五六十裡,該找地方歇歇腳。
他緩下腳步,在一條從左面山谷流來的小溪旁站住了。
水色清澈,深不及膝,他走下小溪,先洗頭面,用手捧水解渴。
小溪兩旁,綠樹成林,古木陰森,野草夾岸長得十分茂盛。
喝到第三捧水。
蓦地,他發現水中現出一個老村夫的倒影,在距他約有五丈外對岸樹叢中,有一個緩緩站起身軀,在水中看得十分真切。
他擡頭定神看去,是一個老村農,腰帶上插着鐮刀,手上是一根兩頭尖的挑草棍,似在沉睡中醒來,站在那兒伸懶腰,睡眼惺松。
君珂沒在意,繼續喝水。
當他站起時,看到老村夫向官道走下,而不是上山;顯然,溪對岸有一條上山的小徑,經山谷直入叢山之中,這位老村夫是從山上下來的人,他心中一動,隔岸舉手抱拳行禮道:“老伯請了。
” 老村夫一怔,樸實的臉孔上泛起驚訝的神色,用濃重的土音,點頭問:“公子爺,請問有何見教?” 君珂心說:“這位老伯談吐不俗。
”但口中卻問:“請問老伯可是山上的。
” “老漢正是山上墾荒的人,下山辦日用什物,公子爺……” “小可冒昧,敢請問山上可有隐居的人?” 他問得太突兀,也太籠統,老人笑了,說:“公子爺,山中居民,本來就是與世無争的隐者,不知公子爺要找的人是誰?” 君珂呆住了,他該說誰?稍頓,說:“小可有一門遠親,遁世隐名匿居仙霞嶺一帶……” “呵呵!公子爺大概是與老漢作耍來了。
” “老伯,小可确是誠心請教。
” “公子爺,不可能的。
仙霞嶺關隘附近五十裡,包括這一帶山區、乃是重要關津重地,閩浙門戶,鄉裡中盤查極緊,來曆不明的人根本無法立足,怎能隐姓埋名落腳生根?” “舍親确是在八年前遷來,也曾差人赍信述及行蹤,隻是不知改了何姓何名,也未說出是在何處隐居,隻說是仙霞嶺而已。
” 老人低頭沉思,喃喃低語:“八年前,八年前……哦!公子爺,令親是單身遷此呢?抑或是全家遷來的?” “全家遷來的。
” “老漢想起來了,如果是全家遷來,可到東山口去問問,那兒八年前曾從金華府遷來好幾戶人家。
這一帶山區的居民,落腳最晚的一家,也是十二年前的事。
” “請問老伯,東山口在何處。
” “由此往上走,約有十裡地。
公子爺可以數橋,第六座木橋便是東洞橋,極易分辨。
橋東南西三方,三座山夾峙,東面山峰下那座有三四十戶人家的村落,就叫東山口村,由村南大山谷向内走,約十裡地便是在十年前開放的墾殖區,到那兒也許可以找到線索,公子爺可前往一試……” 話未完,三道電芒突從橋下射出,成品字形射向老人胸腹。
相距約在兩丈餘,射勁甚猛。
君河與老人隔了一條溪流,也有兩丈餘。
電芒一閃,一條灰影飛越橋洞,消失在下遊叢草間。
君河已來不及搶救,老人還沒看到電芒,他急中生智,飛起右足,腳下的包裹随腳飛出,去勢奇疾。
“噗噗噗”三聲,三把飛刀全插入包裹中,包裹也将老人擊倒在地。
君珂去勢如電,飛越橋面追蹤人影急射,口中厲喝道:“好家夥,你跑得了?” 那灰衣身影剛入草叢,君珂已經逼近,逃不掉,輕功相差太遠了。
一聲虎吼,他撤下了單刀回身反撲,“翻身撲虎”向君珂攔腰便剁,嘯風之聲懾人心魄,火候到家。
雙方沖勢都急,這一刀眼看無法閃避,可是君珂反應超人,上身一仰,雙足向前急滑,背部幾乎貼地,腳前頭後射向灰影下盤,左掌一擡,“叭”一聲将掠過胸前的單刀拍得向上疾升。
同一瞬間,雙腳一絞,身軀翻轉,迅捷無倫地站起了。
“哎……喲!”大漢狂叫,右足胫骨自中折斷,扔掉單刀向右栽倒。
那一絞之力,碗大樹枝也吃不消,他的腿骨不斷才是怪事。
君珂閃電似撲上,伸手便抓。
灰影是個中年人,臨危拼命,忍痛功行左腿,猛地向撲來的君珂小腹上踹去。
君珂早料他有此一着,一把抓住踹來的靴子,喝聲“起”!灰影怎能不起?身軀淩空,被掄了一圈,“砰”一聲貫出三丈外,再滾了兩丈遠。
不等他爬地,君珂已到了,五指如鈎,扣住了他的手肘,拖死狗似的拖上了官道。
被包裹撞倒的老人,也面無人色走上了官道。
君珂将人往地下一丢,手一帶之下,将灰衣大漢的臼骨拉脫,沉下臉問:“老兄,從實招來,閣下為何要向這位老伯下毒手?” 灰衣大漢鬼叫連天,額上青筋跳動,大汗如雨,但用怪眼向君珂狠瞪,不予置答。
君珂冷笑一聲,俯下身子說:“你不招也就算了,但請先行準備,我要用逆經手法治你,将你身上的經脈逐一爆毀。
” 大漢渾身一震,但仍兇橫地叫:“你殺了在下,你也活不成。
” 君珂一怔,惑然問:“尊駕有何所恃?目下四野無人,在下将你往溪底一送,誰替你報仇找在下索債?” “哼!你林君珂絕活不過今天。
” 君珂心中一懔,厲聲問:“怪!你怎知在下叫林君坷?” “咦!你……你就是林君珂?”老人驚惶地問。
君珂又是一驚,向老人問:“老伯,請教,你也知道小可叫林君珂?” 老人搖搖頭,指着地下的灰衣大漢說:“老漢今晨從山上下來采辦什物,在這兒碰上這位大爺,用刀逼老漢在這兒等候一個叫林君珂的人,說是姓林的定然要問路,可指引他從昌口繞小路走仙霞關東面到仙霞嶺。
老漢心中害怕,不敢不遵。
可是公子爺問人而不問路,又未通名,所以老漢從實道來,豈知……” 灰衣大漢哼一聲,兇狠地叫:“老不死,你為何不先問姓名?你忘了太爺的吩咐,你……” 君珂知道内情複雜,突然一把将大漢挾在脅下,點了他的啞穴,向老人說:“老伯,上山,此地不可逗留,走!” 老漢心中早寒,回頭奔入溪旁小徑,向山谷中急走。
君珂拾了包裹在後緊跟,不久便隐入山谷林野之中,撿了一處偏僻處所,向老人說: “老伯剛才承告的消息,到底是真是假?” “老漢有家有小,祖上三代皆住在這座山谷中,與公子爺無冤無仇,怎敢欺瞞?” “小可相信老伯的話,多謝指引。
老伯請自便,最好趕快回家。
” 老漢說聲“再會”,轉身便走,走了五六步,突又回身問:“公子爺,請問所要找的人貴姓大名?真是令親麼?” 君珂不能說,答道:“小可不知舍親隐居後所改姓氏。
” “令親的真姓名……” “小可恕難奉告。
” 老漢低頭略一沉吟說:“那東山口山谷内,共有六家之多,六姓是錢、魯、彭、潘、龍、于,都是有家小的人,公子爺可前往一試。
”說完,略一點頭,急急地走了。
君珂一聽有姓彭的人,心中大喜,心說:“難道彭恩公并未改姓隐居嗎?我倒得前往碰碰運氣看看。
” 他等老人去遠,向大漢冷笑道:“閣下是受何人所差,你最好實說。
”聲落掌下,拍開了啞穴。
大漢知道絕望,咬牙道:“你大鬧九華觀的事犯了。
” “你是黑龍幫的人?”君珂并不感突兀,冷冷地問。
“不錯,放了我,我指引你一條明路。
” “人心難測,你認為在下會信任你麼?” “請信任在下,咱們交換。
” “你如果透出風聲,我林君珂豈不兩頭空?免啦!在幫之人洩露機密,必死不饒,諒你也不會說實話。
好了,你安心地去吧。
” “饒命!林……”大漢狂叫。
“噗”一聲,天靈蓋挨了一重掌,他叫不出來了,手腳一陣痙攣,便已了帳。
君珂将賊人屍體丢入山溝孔穴中,提起包裹走了。
他走了不久,谷中那老村夫和另一個青衣中年人在先前隐入處出現,老漢說:“快用信鴿通知者當家,這小畜生來了。
同時禀明,小畜生确不知彭勝安的下落,不必再拖了,一了百了。
” 青衣大漢神情惑然說:“杭老,何不動手?放他前往又無大用,擒下不是很好麼?免得勞師動衆。
” “不行!一是老當家要看看他,同時牽涉到小姐,小姐不願意哩,而且你我兩人,恐不易得手,萬一不中,豈不打草驚蛇?”杭老似乎有自知之明,所以不想動手。
青衣大漢不再說動手的話,轉過話鋒說“老當家這一步棋,下得真絕。
而你老人家的這份膽識與機智,也委實為人所不及,足以自豪。
” 杭老臉上現出得意的微笑說:“那黑龍幫的殺才,真是死得糊裡糊徐,但他那三把飛刀,差點兒暴露了我的身份。
而小畜生那踢包裹接下三把飛刀的機智與功力,确也值得喝彩。
如果這次誘他入伏功敗垂成,他将是日後咱們的心腹大患。
” “笑話!他怎能逃出重重埋伏之中?老當家的陰風掌與冷焰镖,少爺的青城天罡劍法三十六招誰能僥幸?” “信不信在你,咱們往下瞧,銀河釣翁的門人,豈會是膿包?據少爺說,他在微州府白樓亭竟敢與雷火判官印證,而且未落下風;換了老當家,也不見得能接下雷火判官的一雙肉掌。
走,你快将信鴿放出。
” 君珂畢竟江湖經驗不夠,被假扮老村夫的杭老騙了。
也難怪他,連黑龍幫的伏路賊人也受騙了,何況他一個剛出道的青年小夥子?因此一來,他仍開了黑龍幫在昌口的埋伏,卻撞向東山口寒風掌冷沛年父子所布下的羅網中,像是目投羅網。
也因此一來,寒風掌父子知道君珂确是不知彭勝安隐居何處,至于是否仍在人間,須等擒住君珂之後,方能問出實情。
君珂急步往上趕,十裡地到了第六座橋,果然看到東面山峰下的東山口村,村南一條大山谷盤旋而入,進入東面群山之中。
他不再思考,從村南小徑進入了山谷,向裡飛掠,滿以為十裡地便可找到六姓人的墾地了。
可是他失望了,轉至第三座大山腳下,往前看已無道路,群峰青翠,全是遠古森林,那有山村的形影? 他不死心,心說:“且再轉過前面山腳看看,不止十裡路了。
” 山谷向左一折,又繞過一座大山,連小溪也到此不見了,顯然不會有人在這兒居住。
他站在山腳突出處四面打量,哦!有了,東面有一座樹木不多的高山,起伏不定,在一處四人的山坳内,升起了袅袅炊煙,不止一處,有三處哩,那兒定然有人家,也許就是隐居的六姓遷往那兒去了。
他将包裹背好,展開輕功向炊煙起處奔去,向上爬升去勢奇疾。
當他在橋上訊問黑龍幫伏路小賊時,遠處的另一名暗樁已放出了信鴿,通知在昌口埋伏的同夥,說是伏線已被君珂制住,行蹤已露,大事不好。
昌口埋伏的人,帶有認軍旗,這是用來招引信鴿的利器;有響鈴、有飄帶,信鴿在十裡高空也可找到認軍旗飛下。
他們接到了消息便向下趕,匆匆忙忙到了東山口,晚了一步,君珂已經入谷了。
他們一番心血,全付流水。
這些人中,為首的人赫然是天玄老道。
他不甘心,率領着三十餘名幫中高手,人谷狂追。
雙方相距五六裡,君珂的輕功快,單人獨劍不受拘束,愈拉愈遠。
君珂攀上了山腰,向炊煙起處飛掠,穿過一座樹林,前面是一座沒有樹木隻有茅草的山坡,炊煙就在山坡後升起,到了。
他上了坡頂,心中一驚。
三處炊煙升起處,有三個青衣大漢以巾蒙面,正将濕草往火堆裡放,向他冷然注視。
這瞬間,四面八方茅草中,緩緩站起不少青衣蒙面人—— xmwjw掃校,獨家連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