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回 殲山魈幸仗奇人 聆師言悔失交臂

關燈
雲中燕道:&ldquo很可不必,咱們跟雙刀張,究竟是聞名不曾見面,這是一樁,二來他收徒弟不收徒弟,咱們也未便幹涉。

    &rdquo 年羹堯聽在耳裡,記在心頭,知道江南宿州,有這麼一個英雄,待當有暇,便專騎前往拜谒。

     住了十多日,山西一帶著名英雄,差不多交結了個遍。

    這一日,年羹堯忽萌歸念,起别雲中燕并雲氏弟兄。

    豪傑行經,自沒兒女輩臨歧把袂的俗态,一聲珍重,自奔程去了。

    臨别,雲中燕、雲中雁兄弟,約定一過夏季,便來北京瞧年羹堯。

     那年羹堯出遊時光,堪堪是冬至前後,現在陌上花開,已經早春天氣了。

    主仆兩人,騎不卸鞍,馬不停蹄,不過半月工夫,早回到了北京年府。

    此時顧肯堂師爺還在年府裡,因為年遐齡、年羹堯父子感激他教育深恩,再三不肯放他走,供養在府中,朝夕請教。

    當下年羹堯見過父母後,便來參谒師傅。

    爺兒兩個,就坐下談起心來。

    年羹堯便把途中所見的風景、所遇的人物,一一說給師傅知道。

    又把那幅墨龍大畫,親手打開,請師傅賞鑒。

    顧肯堂也贊不絕口,再笑問年羹堯道:&ldquo老弟台,你知道這周浔是誰?&rdquo 年羹堯道:&ldquo沒有知道。

    &rdquo 顧肯堂道:&ldquo南中有八大劍俠,論起他本領來,便是行如掣電,勢堪排雲,論起他豐度來,便是仙露明珠,松風水月;論起他品行來,便是天上閑雲,人間野鶴。

    清便清到個絕人,俠便俠到個極頂。

    這周浔就八大劍俠中一人呢!&rdquo 年羹堯跌足道:&ldquo我真糊塗,這麼的大俠,竟會交臂失之!&rdquo 顧肯堂道:&ldquo老弟台,不必可惜,這一班人,多半是天子不得而臣,諸侯不得而友,他要避你,招之不會來,他要就你,揮之不會去。

    倒是老弟台以後行事,對于這一班劍俠,不能不謹慎點子。

    &rdquo 年羹堯道:&ldquo他們的本領這麼高超,咱們也學得到麼?&rdquo 顧肯堂搖頭道:&ldquo不能不能,咱們的技藝,是少林宗,内中雖有剛派柔派和派之分,終究比不上武當宗,他們都是武當宗呢。

    武當稱為内家,少林稱為外家,從初祖創藝時,已經顯有輕重,何況如今!&rdquo 年羹堯聽了不勝羨慕,遂問:&ldquo這八大劍俠姓名,師傅大概總知道。

    &rdquo 顧肯堂道:&ldquo一個姓曹,名仁父,峨嵋槍法,最是無敵,也會湊幾句詩文。

    &rdquo 年羹堯道:&ldquo哎喲!這曹仁父,我也會見的。

    &rdquo 随把山中遇魅一樁事,備細說了一遍。

     &ldquo一個姓路,叫民瞻;一個姓周,名浔,都會幾筆畫兒。

    周浔善畫墨龍,民瞻善畫飛應。

    民瞻畫的鷹,都題有&lsquo英雄得路&rsquo四個字。

    一個姓呂名元,一個姓白名泰官,一個姓甘名鳳池,都有出神入化的本颔。

    還有兩個,更要利害,一個是和尚,法名了因,一個是女孩子,姓呂叫呂四娘,就是浙江呂晚邨先生的小姐。

    &rdquo 年羹堯正在凝神靜聽,忽見家人送進一個帖子來,回道:&ldquo大爺,這個客來過有六七回了,每次回他大爺沒有回來,不在家,他總要徘徊一會子才走的。

    &rdquo 年羹堯接來一瞧,不禁失聲道:&ldquo哎呀!是他來了麼?&rdquo 欲知來者何人,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