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回 雲中燕發明血滴子 衆英雄祝壽法華庵

關燈
話說衆人正在喝酒談笑,忽見一人輕如飛燕,蓦地飛來,都吃了一驚。

    淨修起身道:&ldquo雲中燕大哥來了。

    &rdquo 年羹堯才知此人叫雲中燕。

    隻見那雲中燕背上背着一樣奇異的東西,走進門,就向淨修道:&ldquo郝五弟,我路上帶了一件可玩的東西來給你解悶。

    &rdquo 淨修道:&ldquo甚麼東西,拿出來大家瞧瞧。

    &rdquo 雲中燕霍的把背上的那件奇異東西卸了下來,原來是一個有柄的皮囊。

    隻見他把柄兒一撥,囊口就開了,向外一倒,骨碌碌滾出一個黑越越毛茸茸的圓球來,向地上亂滾。

    淨修道:&ldquo這是顆腦袋呀!&rdquo 張人龍道:&ldquo老雲又闖了禍了。

    &rdquo 雲中燕道:&ldquo這倒不是我闖的禍呢。

    &rdquo 原來這雲中燕,是山西大同府懷仁縣錦屏山人氏,生性聰明,為人機巧,素有巧思,能造種種削器,能安種種消息。

    有幾個在廣東、澳門,跟着大西洋人專學削器的,回來跟他鬥巧,從沒有鬥得過他的。

    他這雲中燕,可并不是綽号,卻是真姓名。

    他姓雲,原名燕飛,為嫌燕飛兩字不順口,截掉個飛字,加上個中字,驟然聽去,便似綽号似的。

    雲中燕一身本領,使一柄神出鬼沒的鋼刀,五枝百發百中的袖箭,還有騰高踱壁,高去高來,都是他從堂哥哥雲中雁教授的。

    雲中燕家裡,守夜之犬,應門之童,都是削器做成的,至于照夜的燭奴,搬運的木牛流馬,更不必說了。

     雲中燕又嫌刀、槍、劍、戟等十八般兵器,飛镖、袖箭、連弩,彈弓等各種暗器,都不适手,都不合用。

    遂自出心裁,獨運巧思,造成一種刁鑽狠毒的兵器,看去似一個革囊,囊口有柄,可以啟閉,口的裡面,暗藏着四柄削鐵無聲、吹毛過刀,殺人不沾血的折鐵纏鋼刀。

    要用的時候,隻消把柄向左一推,囊口就開了個暢,囊口開了滿,四柄利刃,也就交叉兒開足,向敵人頭上一罩,将囊柄向右一拉,四柄利刃,刃口和刃口,對合了個緊縫,罩在革囊裡的腦袋,早不知不覺割了下來了,連血水都一滴沒有滴下來。

    那被罩的人,但覺眼前一黑,未及發聲喊救,腦袋早被割下來了。

    要是從背後飛行去取,被殺的人,連誰人殺他,都沒法知道。

     你想這東西迅捷不迅捷,歹毒不歹毒!雲中燕既造了這千古未有的新兵器,便也提出個千古未有的新名兒,這名兒叫做&ldquo血滴子&rdquo。

    他那堂哥哥雲中雁,兄弟雲中鶴,見了血滴子,都說太歹毒了,勸他不要用。

    他哪裡肯聽。

    此番雲中燕專誠來與淨修祝壽。

    半月前就在錦屏山動身,一路行俠作義,不知除過幾多殘暴,救過幾多良善。

     這日,經過一所樹林子,天還黑早,忽見一個老頭兒,在那裡正懸繩上吊呢,相去三五十步,解救勢已不及,雲中燕急極智生,一揚手,&ldquo吓、吓、吓&rdquo,五枝梅花袖箭,連珠似的發出,不偏不倚都射在那根繩兒上,繩兒頓時射斷,那老頭兒就跌下了地去。

    雲中燕飛步趕上,扶了那老兒起來道:&ldquo老丈,為什麼尋短見?&rdquo 那老兒觑了雲中燕一眼道:&ldquo你這人,真也多事。

    我上吊,由我上吊是了,卻要你無端來救我,現,在反倒害了我了。

    &rdquo 雲中燕道:&ldquo老丈,你端的為甚事尋短見?怎麼救了你反倒害你?你且把此中的緣甶,告訴我知道,或者我能夠替你分憂解難,也說不定。

    &rdquo 那老兒含着兩包眼淚,未語淚先流,抽抽咽咽,先哭将起來。

    雲中燕焦急道:&ldquo老丈,怎麼這麼婆子氣,問你話不說,反倒哭呀。

    &rdquo 那老兒道:&ldquo我因所遭的事,悲苦不過,不能顧及尊客了。

    小老兒姓施,名忠,今年五十四歲,老伴兒姚氏,小我兩歲,生下一男一女,男已娶媳,女未字人,一家五口,就在城中縣衙前,開着個紙馬鋪度日。

    今年新來了個縣太爺,是漢軍旗人,姓毛。

    這位毛太爺,有個兄弟毛二太爺,我一家好好的人家,就破在這毛二太爺身上。

    &rdquo 雲中燕道:&ldquo怎麼破在這毛二太爺身上呢?&rdquo 那老兒道:&ldquo這毛二太爺原是個色鬼,不知怎麼瞧見了咱們家女孩子,就叫人來關說,要咱們家女孩子做個兩頭大。

    客人,你是知道的,兩頭大就是妾的别名。

    不要說小老兒通隻一個女兒,良善人家,誰肯把親生孩子給人家為婢作妾?因他是縣二太爺,未便得罪,婉婉轉轉回複了來人。

    不意第二天,衙門裡的胡頭兒,就約我到館子裡喝酒,狠狠勸我一番,叫我休沒眼色,做了這門子親,有得便宜呢。

    滿城的人,知道你是縣太爺親戚,誰敢不尊敬你。

    你要不答應,二太爺既是看上了眼,也不放你這麼輕輕易易的回絕。

    俗語&lsquo窮不可與富鬥,富不可與官鬥&rsquo,何況你我。

    我和你大家都是本地人,現在勸你,也無非為的是你,你自裁度着行罷。

    我當時惱道:&ls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