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 講中庸塾師受窘 裁狂狷名士踵門
關燈
小
中
大
外,那些找館的朋友,聽說年府相請,便都望影而逃。
年遐齡為了這事,很是煩悶,恰好這日下朝回府,轎子才到門,轉正将要進門,忽見馬台石邊站着一個人,戴一頂雨纓涼帽,貫着個純泥滿鏽的金頂,穿一件下過水的葛布短襟袍子,套一件磨了邊兒的天青羽紗馬褂子,腳下一雙破靴。
靠馬台石邊放着一個竹箱兒,合小小的一卷鋪蓋,一個包袱。
那人望着遐齡轎傍,拖地便是一躬。
轎夫見有人參見,連忙打住杵杆。
年遐齡那時正在工部侍郎任内,見了這人,隻道他是解工料的微員,吩咐道:&ldquo你想是個解官,我這私宅向來不收公事,有什麼文批,衙門投遞。
&rdquo 那人道:&ldquo晚生身列膠庠,不是解差,因仰慕大人的清名,特來瞻谒,倘大人不惜階前盈尺之地,進而教之,幸甚。
&rdquo 年遐齡素日最重讀書人,聽見他是個秀才,便命落平,就在門外下了轎,吩咐門上給他看了行李,陪那秀才進來。
讓到書房待茶,分賓主坐下,因問道:&ldquo先生何來?有甚見教?&rdquo 那秀才道:&ldquo晚生姓顧名綮,别号肯堂,浙江紹興府會稽人氏,一向落魄江湖,無心進取。
偶然遊到帝都,聽得十停人倒有九停人說,大人府上有位大公子要延師課讀,晚生也曾囑人推薦,無奈那些朋友,都說這個館地,是就不得的。
為此晚生不揣鄙陋,競學那毛遂自薦,倘大人看我可為公子之師,情願附骥,自問也還不至于屍位素餐,誤人子弟。
&rdquo 年遐齡正在請不着先生,又見他雖是寒素,吐囑不凡,心下早有幾分願意,便道:&ldquo先生這等翩然而來,真是倜傥不群,足占抱負。
隻是我這第大的豚犬,雖然天資尚可造就,其頑劣殆不可以言語形容。
先生果然肯成全他,便是大幸了。
請問尊寓在哪裡?待弟明日竭誠拜過,再訂吉期,送關奉請。
&rdquo 顧肯堂道:&ldquo天下無不可化育的人才,隻怕那為人師者,本無化育人才的本領。
又把化育人才這樁事,看成個貿利的生涯,自然就難得功效了。
如今既承大人青盼,多也不過三五年,晚生定要把這位公子送入清秘堂中,成就他&mdash生事業,隻是此後書房功課,大人休得過問。
至于關聘,竟不消拘這形迹,便是此後的十艇兩餐,也任尊便。
隻今日便是個黃道吉日,請大人吩咐一個小僮,把我那半肩行李搬了進來,便可開館,又何勞大人枉駕答拜?&rdquo 年遐齡聽了大喜,&mdash面吩咐家人,打掃書房,安頓行李,收拾酒飯,預備贽儀,就着公服,便陪那先生到了書房。
立刻叫年羹堯穿衣出來拜見。
一時擺上酒席,遐齡先遞了一杯酒,然後才叫兒子遞上贽見拜師,顧先生不亢不卑,受了半禮,便道:&ldquo大人請便,好讓我與公子快談。
&rdquo 年遐齡又奉了一揖,說:&ldquo此後弟一切不問,但憑循循善誘。
&rdquo 說罷辭了進去。
那年羹堯也不知從哪裡就來了這等一個先生,又見他那副偃蹇寒酸樣子,更加可厭,方才隻因在父親面前,勉循規矩不好奚落他,及至陪他吃了飯,便問道:&ldquo先生你可曉得以前那幾個先生是怎樣走的?&rdquo 顧肯堂道:&ldquo聽說都是吃不起公子的打走的。
&rdquo 年羹堯道:&ldquo可又來,難道你是個不怕打的麼?&rdquo 顧肯堂道:&ldquo我料公子決不打我。
他那些人,大約都是一般呆子,想他那讨打的原故,不過為着書房的功課起見。
此後公子歡喜到書房來,有我這等一個人,磨墨拂紙,作個伴讀,也與公子無傷,不願到書房來,我正得一覺好睡,從那裡讨你的打起呢?&rdquo 不知年羹堯如何回答,且聽下回分解。
年遐齡為了這事,很是煩悶,恰好這日下朝回府,轎子才到門,轉正将要進門,忽見馬台石邊站着一個人,戴一頂雨纓涼帽,貫着個純泥滿鏽的金頂,穿一件下過水的葛布短襟袍子,套一件磨了邊兒的天青羽紗馬褂子,腳下一雙破靴。
靠馬台石邊放着一個竹箱兒,合小小的一卷鋪蓋,一個包袱。
那人望着遐齡轎傍,拖地便是一躬。
轎夫見有人參見,連忙打住杵杆。
年遐齡那時正在工部侍郎任内,見了這人,隻道他是解工料的微員,吩咐道:&ldquo你想是個解官,我這私宅向來不收公事,有什麼文批,衙門投遞。
&rdquo 那人道:&ldquo晚生身列膠庠,不是解差,因仰慕大人的清名,特來瞻谒,倘大人不惜階前盈尺之地,進而教之,幸甚。
&rdquo 年遐齡素日最重讀書人,聽見他是個秀才,便命落平,就在門外下了轎,吩咐門上給他看了行李,陪那秀才進來。
讓到書房待茶,分賓主坐下,因問道:&ldquo先生何來?有甚見教?&rdquo 那秀才道:&ldquo晚生姓顧名綮,别号肯堂,浙江紹興府會稽人氏,一向落魄江湖,無心進取。
偶然遊到帝都,聽得十停人倒有九停人說,大人府上有位大公子要延師課讀,晚生也曾囑人推薦,無奈那些朋友,都說這個館地,是就不得的。
為此晚生不揣鄙陋,競學那毛遂自薦,倘大人看我可為公子之師,情願附骥,自問也還不至于屍位素餐,誤人子弟。
&rdquo 年遐齡正在請不着先生,又見他雖是寒素,吐囑不凡,心下早有幾分願意,便道:&ldquo先生這等翩然而來,真是倜傥不群,足占抱負。
隻是我這第大的豚犬,雖然天資尚可造就,其頑劣殆不可以言語形容。
先生果然肯成全他,便是大幸了。
請問尊寓在哪裡?待弟明日竭誠拜過,再訂吉期,送關奉請。
&rdquo 顧肯堂道:&ldquo天下無不可化育的人才,隻怕那為人師者,本無化育人才的本領。
又把化育人才這樁事,看成個貿利的生涯,自然就難得功效了。
如今既承大人青盼,多也不過三五年,晚生定要把這位公子送入清秘堂中,成就他&mdash生事業,隻是此後書房功課,大人休得過問。
至于關聘,竟不消拘這形迹,便是此後的十艇兩餐,也任尊便。
隻今日便是個黃道吉日,請大人吩咐一個小僮,把我那半肩行李搬了進來,便可開館,又何勞大人枉駕答拜?&rdquo 年遐齡聽了大喜,&mdash面吩咐家人,打掃書房,安頓行李,收拾酒飯,預備贽儀,就着公服,便陪那先生到了書房。
立刻叫年羹堯穿衣出來拜見。
一時擺上酒席,遐齡先遞了一杯酒,然後才叫兒子遞上贽見拜師,顧先生不亢不卑,受了半禮,便道:&ldquo大人請便,好讓我與公子快談。
&rdquo 年遐齡又奉了一揖,說:&ldquo此後弟一切不問,但憑循循善誘。
&rdquo 說罷辭了進去。
那年羹堯也不知從哪裡就來了這等一個先生,又見他那副偃蹇寒酸樣子,更加可厭,方才隻因在父親面前,勉循規矩不好奚落他,及至陪他吃了飯,便問道:&ldquo先生你可曉得以前那幾個先生是怎樣走的?&rdquo 顧肯堂道:&ldquo聽說都是吃不起公子的打走的。
&rdquo 年羹堯道:&ldquo可又來,難道你是個不怕打的麼?&rdquo 顧肯堂道:&ldquo我料公子決不打我。
他那些人,大約都是一般呆子,想他那讨打的原故,不過為着書房的功課起見。
此後公子歡喜到書房來,有我這等一個人,磨墨拂紙,作個伴讀,也與公子無傷,不願到書房來,我正得一覺好睡,從那裡讨你的打起呢?&rdquo 不知年羹堯如何回答,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