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不好了
關燈
小
中
大
的大街向銀行走去。
她身穿一件淡藍色的大衣,從領口可以窺見大衣的花襯裡,窄小的領口使她的脖子顯得很長。
陽光灑在大街上,仿佛春天已經來臨。
阿榮是在這條大街上長大的,她不看就知道走過了哪家店鋪。
這是大阪市中心經過戰火後僅存的一條街道,鱗次栉比的房屋依然保留着舊時批發商店街的風貌。
誠然,随着世道的變遷,房屋内部的裝飾已不同往日,裡面亦換了新居民。
百年老店變成了飯館,有的門前還豎着新興宗教支部的大牌子。
阿榮的家也經曆了大風大浪。
三浦商會的全盛時期是戰後的昭和三十四年①。
①1955年。
作為一家老店,父親巧妙地利用戰後頒布的新商法,将經營範圍由原來的纖維制品擴展到棉花、繃帶及榻榻米草席、橡膠管等方面。
總之,他幾乎無所不做。
他搶先買下了一座被燒毀的小樓,并加以改造裝修。
頃刻間,他成了名人,不是作為老三浦,而是作為戰後的暴發戶。
“我得偷偷地瞧瞧正在睡覺的爸爸。
” 父親平時難得回家一次,因此,阿榮臨上學前這樣自言自語地說道。
“我已經好長時間沒見到爸爸了。
昨天晚上他回來我都不知道!” 父親在外面有女人,還有一個孩子——這間古風濃厚的客廳中的竊竊私語也傳入了阿榮的耳朵。
本來,父親隻有愛子和阿榮兩個女兒,可是,聽說在愛子出嫁時他得了一個兒子。
父親對他十分溺愛。
據說,那個女人每天都給公司打電話,要求父親給那位“小少爺”買這買那。
母親為在人前遮掩家醜,常常将無聊的事小題大做,取悅于人。
阿榮感到連母親也抛棄了自己。
阿榮開始讨厭自己的女兒身,并且由此萌發了諸多的想法,有時甚至想女扮男裝。
她就這樣度過了自己的少女時代。
阿榮高中尚未畢業,三浦大樓就轉讓給了别人。
在那前後,姐姐愛子舉行了盛大、豪華的婚禮。
自孩提時代起,阿榮就與姐姐性格不和,因此,愛子的出嫁幾乎沒有引起她的絲毫傷感。
家裡隻剩母親和阿榮兩個人了。
母親說: “你也嫁出去吧。
你賴在這個家裡不走,隻會成為你父親的一個絆腳石。
” 阿榮笑道:“瞎說些什麼呀!” 無論是窗上的鐵欄杆,還是花崗岩圍牆,無外乎都是為了防止外部入侵的。
然而在阿榮看來,這些似乎統統是為了阻止内部對外開放的。
如今,家裡已無人成天刷洗花崗岩了。
二樓的窗戶也裝有鐵欄杆,窗下,刻有家徽的鬼頭瓦當瞪視着街道。
“我再也沒法兒收拾了。
蜷縮在這座空曠的大房子裡,我總覺着疼得慌,四周仿佛有從前的鬼魂遊蕩似的。
我們要是換個地方,沒準兒你的神經痛會好些呢!”阿榮時常這樣勸母親。
母親所說的“父親的絆腳石”難道不是一條自我毀滅的路嗎? 母親名下尚有一部分定期存款及證券,另外,她還有一些珠寶和茶具可以變賣。
可是,母親在唐物街那班老闆的慫恿下迷上了賽馬、賽自行車①,從那以後,她整個人都變得讓人讨厭了。
①類似于賽馬的一種賭博。
阿榮學習成績很好,她想去東京的大學深造,但是母親卻不同意。
這樣,母親反而成了擋在阿榮面前的一堵牆。
“前幾天剛剛提過款,不知還剩多少?” 阿榮常去銀行,她裝作看綢布包的樣子,偷偷地瞧了瞧母親存折上的存款餘額。
當她擡起頭時,發現已來到了愛珠幼兒園前。
每當經過這裡時,她總是感到無比的親切。
阿榮在這裡度過了自己最幸福的時光。
這所幼兒園始建于明治十三年①,在阿榮的父親出生前就已經存在了。
明治三十三年這裡又進行了翻建,阿榮父親小時候也上過這所幼兒園。
①1880年。
“愛珠”這個名字取自于“愛花如愛珠”這個詩句。
這個外觀像座古廟似的幼兒園掩沒在大銀行的樓群中。
但是,周圍的銀行中也有用紅磚或石塊建造的古老建築。
穿過這具有明治時代遺風的銀行峽谷,就來到了禦堂筋大街,街角聳立着一座七八層高的現代化大廈——三福銀行,那白色的花崗岩嶄新如洗。
銀行正面的大鐵門已經關閉,阿榮隻得繞向側面。
銀行裡面的大理石牆壁、地面和柱子反射出耀眼的光芒。
因為母親已經事先打過電話,所以,阿榮到這兒隻不過是取已準備好的錢,然後請對方填寫存折而已。
阿榮對等在那裡的銀行職員說了聲“謝謝”。
兩人目光接觸的一瞬間,那位年輕的銀行職員的臉上露出了驚詫的神色。
阿榮立刻垂下了眼簾。
阿榮一走上禦堂筋大街,就攔住了一輛出租車。
“去大阪站。
” 破舊的出租車搖搖晃晃地向林陰大道的另一側拐去。
由于車身抖動得很厲害,所以給人一種高速行駛的錯覺。
大阪站的時鐘指向了十二時二十五分。
站前花壇上的鳳尾松還裹着越冬的稻草簾子,甘藍的葉子萎蘼不振地耷拉着,車站正面大鐘的指針像是塗了一層油漆,發出淡淡的銀光。
盡管如此,依然掩不住誘人的春色。
阿榮回頭望了望廣場對面的大阪城區,然後,邁步向快車售票處方向走去。
“是去
她身穿一件淡藍色的大衣,從領口可以窺見大衣的花襯裡,窄小的領口使她的脖子顯得很長。
陽光灑在大街上,仿佛春天已經來臨。
阿榮是在這條大街上長大的,她不看就知道走過了哪家店鋪。
這是大阪市中
誠然,随着世道的變遷,房屋内部的裝飾已不同往日,裡面亦換了新居民。
百年老店變成了飯館,有的門前還豎着新興宗教支部的大牌子。
阿榮的家也經曆了大風大浪。
三浦商會的全盛時期是戰後的昭和三十四年①。
①1955年。
作為一家老店,父親巧妙地利用戰後頒布的新商法,将經營範圍由原來的纖維制品擴展到棉花、繃帶及榻榻米草席、橡膠管等方面。
總之,他幾乎無所不做。
他搶先買下了一座被燒毀的小樓,并加以改造裝修。
頃刻間,他成了名人,不是作為老三浦,而是作為戰後的暴發戶。
“我得偷偷地瞧瞧正在睡覺的爸爸。
” 父親平時難得回家一次,因此,阿榮臨上學前這樣自言自語地說道。
“我已經好長時間沒見到爸爸了。
昨天晚上他回來我都不知道!” 父親在外面有女人,還有一個孩子——這間古風濃厚的客廳中的竊竊私語也傳入了阿榮的耳朵。
本來,父親隻有愛子和阿榮兩個女兒,可是,聽說在愛子出嫁時他得了一個兒子。
父親對他十分溺愛。
據說,那個女人每天都給公司打電話,要求父親給那位“小少爺”買這買那。
母親為在人前遮掩家醜,常常将無聊的事小題大做,取悅于人。
阿榮感到連母親也抛棄了自己。
阿榮開始讨厭自己的女兒身,并且由此萌發了諸多的想法,有時甚至想女扮男裝。
她就這樣度過了自己的少女時代。
阿榮高中尚未畢業,三浦大樓就轉讓給了别人。
在那前後,姐姐愛子舉行了盛大、豪華的婚禮。
自孩提時代起,阿榮就與姐姐性格不和,因此,愛子的出嫁幾乎沒有引起她的絲毫傷感。
家裡隻剩母親和阿榮兩個人了。
母親說: “你也嫁出去吧。
你賴在這個家裡不走,隻會成為你父親的一個絆腳石。
” 阿榮笑道:“瞎說些什麼呀!” 無論是窗上的鐵欄杆,還是花崗岩圍牆,無外乎都是為了防止外部入侵的。
然而在阿榮看來,這些似乎統統是為了阻止内部對外開放的。
如今,家裡已無人成天刷洗花崗岩了。
二樓的窗戶也裝有鐵欄杆,窗下,刻有家徽的鬼頭瓦當瞪視着街道。
“我再也沒法兒收拾了。
蜷縮在這座空曠的大房子裡,我總覺着疼得慌,四周仿佛有從前的鬼魂遊蕩似的。
我們要是換個地方,沒準兒你的神經痛會好些呢!”阿榮時常這樣勸母親。
母親所說的“父親的絆腳石”難道不是一條自我毀滅的路嗎? 母親名下尚有一部分定期存款及證券,另外,她還有一些珠寶和茶具可以變賣。
可是,母親在唐物街那班老闆的慫恿下迷上了賽馬、賽自行車①,從那以後,她整個人都變得讓人讨厭了。
①類似于賽馬的一種賭博。
阿榮學習成績很好,她想去東京的大學深造,但是母親卻不同意。
這樣,母親反而成了擋在阿榮面前的一堵牆。
“前幾天剛剛提過款,不知還剩多少?” 阿榮常去銀行,她裝作看綢布包的樣子,偷偷地瞧了瞧母親存折上的存款餘額。
當她擡起頭時,發現已來到了愛珠幼兒園前。
每當經過這裡時,她總是感到無比的親切。
阿榮在這裡度過了自己最幸福的時光。
這所幼兒園始建于明治十三年①,在阿榮的父親出生前就已經存在了。
明治三十三年這裡又進行了翻建,阿榮父親小時候也上過這所幼兒園。
①1880年。
“愛珠”這個名字取自于“愛花如愛珠”這個詩句。
這個外觀像座古廟似的幼兒園掩沒在大銀行的樓群中。
但是,周圍的銀行中也有用紅磚或石塊建造的古老建築。
穿過這具有明治時代遺風的銀行峽谷,就來到了禦堂筋大街,街角聳立着一座七八層高的現代化大廈——三福銀行,那白色的花崗岩嶄新如洗。
銀行正面的大鐵門已經關閉,阿榮隻得繞向側面。
銀行裡面的大理石牆壁、地面和柱子反射出耀眼的光芒。
因為母親已經事先打過電話,所以,阿榮到這兒隻不過是取已準備好的錢,然後請對方填寫存折而已。
阿榮對等在那裡的銀行職員說了聲“謝謝”。
兩人目光接觸的一瞬間,那位年輕的銀行職員的臉上露出了驚詫的神色。
阿榮立刻垂下了眼簾。
阿榮一走上禦堂筋大街,就攔住了一輛出租車。
“去大阪站。
” 破舊的出租車搖搖晃晃地向林陰大道的另一側拐去。
由于車身抖動得很厲害,所以給人一種高速行駛的錯覺。
大阪站的時鐘指向了十二時二十五分。
站前花壇上的鳳尾松還裹着越冬的稻草簾子,甘藍的葉子萎蘼不振地耷拉着,車站正面大鐘的指針像是塗了一層油漆,發出淡淡的銀光。
盡管如此,依然掩不住誘人的春色。
阿榮回頭望了望廣場對面的大阪城區,然後,邁步向快車售票處方向走去。
“是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