詭秘的東京之行
關燈
小
中
大
#1
市長仍舊未見蹤影。
必須考慮一個迫在眉睫的應急對策。
建設委員們同有島秘書還有随行的市議會事務局的辦事員合計,決定議員們立即拜訪原定上午前往的大藏省,相關官員為此專門安排了時間,還在等着呢。
還有,議員們決定拜訪市長原本計劃接下去拜訪的農水省。
無論如何,對方已經做好了跟自己一行會面的安排,總不能讓對方空等一場吧。
春田市長不是那種嗜酒如命的人,所以不可能外出喝酒喝到爛醉,以緻回不了會館的程度。
以他的性格來講,迄今為止,這樣荒唐的事情一次也不曾發生。
再有一種情形,便是市長遭遇了某種不測,能夠想到的譬如交通事故。
況且,市長很放松地獨自外出,遭遇預料之外的突發事故是完全有可能的。
倘是這種情形,就更加毫無線索了。
此刻每個人不約而同,仿佛都有種預感,想象着正在衆人擔心的時候,市長忽然搖晃着身子回到了會館宿舍:“哎呀,實在是……”搔着頭皮出現在衆人面前。
因此,衆人沒有向警察署報警。
冒冒失失報警,将可能招緻莫大的恥辱。
議員們離開後,有島秘書留守會館宿舍,因為他要時時保持與外出的議員們的電話聯絡。
兩點鐘左右,有島房間的電話響了。
“市長還沒有回來嗎?” 電話是前往農水省的建設委員遠山莊三打來的。
遠山在市長派議員中算是主力,他擔任着建設委員會的委員長。
“還沒回來。
”有島照實回答。
“哦?真是的。
”聽筒中的遠山議員的聲音帶着特征明顯的鄉音,“我們到了農水省,被官員們狠狠教訓了一通哪。
好了,過一小時我再和你聯系。
” 遠山說罷,挂斷了電話。
有島能夠想象出這些一把年紀的市議會議員被年輕官員數落,垂頭緻歉的情形。
在幾個地方小城市議員的面前,官員們肯定是一副威勢逼人的做派。
三點半,遠山第二次打來電話。
“是嗎?真的麻煩了。
有島君,你真的一點線索也沒有嗎?”遠山在電話中忍不住诘問起有島來。
“唉,是真的,我……” “我們現在在大藏省,又被訓斥了一通,說你們市長先生到底怎麼回事啊!這次進京算是徹底砸了鍋!” 最後一次電話打來是五點不到,從住宿在議員會館的原島國會議員的房間打過來的。
原島禮次郎是從北海道選出的衆議院議員,是國會下屬的建設委員會委員,他在建設省人脈廣,關系多,對此次港灣填海造地計劃給予了諸多關照。
為此,市議員一行專程去議員會館拜謝他了。
“您幾位辛苦了。
”有島沖着聽筒中遠山的聲音哈腰說道,“市長還沒有回來。
” “知道了。
既然如此也沒有辦法,等我們回都市會館後再商議吧。
你先不要外出,等我們回去。
”遠山命令有島原地待命。
市議會的四名議員返回會館宿舍時,已經是傍晚六點半了。
“市長還是沒回來?”遠山一踏進有島的房間便問道。
看樣子,他在各省受到了嚴厲的訓斥,此刻情緒非常低落。
“到底上哪兒去了呢?” 最終的疑問仍然落到這個關鍵點上。
“要不,往市長家裡打個電話試試?說不定進京之前,無意中跟家裡人透露過要去哪裡辦點私事什麼的。
”有人提議道。
“可是,這種事情必須慎重啊。
”遠山不贊同這個提議,“萬一市長什麼也沒透露過,貿然這樣做隻會讓他的家人擔心哪。
再有,市長在東京失蹤的事要是不留意被當地的報社知道了,肯定會引起一場騷動,我們幾個也會遭指責的,質疑我們随同市長一起進京,其間到底幹了些什麼。
” 遠山的話十分在理。
“哎,有島君,”遠山又轉向秘書,“你有沒有給市長進京時經常去的餐館或者酒吧去電話打聽過?” “我打電話給市長每次款待客人時光顧的餐館了,不過,他們都說沒有見過市長啊。
” “像這樣的餐館,在東京一共有幾家?” “兩家。
”有島告知了兩家餐館的名字。
“酒吧呢?” “酒吧的話,議員先生們更清楚嘛。
” 市長經常和議員們一同前去把杯解悶的酒吧,一家是銀座後面巷子裡的“文殊蘭”,另一家是位于新宿的“霍屯督人”。
[霍屯督人(Hottentot):歐洲人對非洲科依桑人的蔑稱,意為口吃的人。
] “現在時間還早,媽媽桑應該還沒到店裡呢,所以我想過一會兒再打電話問。
不過,我猜想市長昨天晚上不會去那兒喝酒。
” 市議員們同樣是這樣想的。
這兩間酒吧并非春田市長最先發現的,而是早先市裡的議員們進京之際就經常光顧的,市長隻是蹈襲故道而已。
七點鐘。
到晚餐時間了,但嗜酒的議員們此刻似乎沒有心情安安靜靜待在會館用餐。
“我們在這裡傻等着,市長到底什麼情況也不會有結果的。
”還是遠山議員發聲,“嗯,再等一晚看看事态究竟如何,要是今天晚上市長還不回來的話,就要考慮最後對策了。
有島君。
” “哎……” “我們出去吃點東西,争取馬上就返回來,你辛苦一下,留下來等電話。
” “知道
必須考慮一個迫在眉睫的應急對策。
建設委員們同有島秘書還有随行的市議會事務局的辦事員合計,決定議員們立即拜訪原定上午前往的大藏省,相關官員為此專門安排了時間,還在等着呢。
還有,議員們決定拜訪市長原本計劃接下去拜訪的農水省。
無論如何,對方已經做好了跟自己一行會面的安排,總不能讓對方空等一場吧。
春田市長不是那種嗜酒如命的人,所以不可能外出喝酒喝到爛醉,以緻回不了會館的程度。
以他的性格來講,迄今為止,這樣荒唐的事情一次也不曾發生。
再有一種情形,便是市長遭遇了某種不測,能夠想到的譬如交通事故。
況且,市長很放松地獨自外出,遭遇預料之外的突發事故是完全有可能的。
倘是這種情形,就更加毫無線索了。
此刻每個人不約而同,仿佛都有種預感,想象着正在衆人擔心的時候,市長忽然搖晃着身子回到了會館宿舍:“哎呀,實在是……”搔着頭皮出現在衆人面前。
因此,衆人沒有向警察署報警。
冒冒失失報警,将可能招緻莫大的恥辱。
議員們離開後,有島秘書留守會館宿舍,因為他要時時保持與外出的議員們的電話聯絡。
兩點鐘左右,有島房間的電話響了。
“市長還沒有回來嗎?” 電話是前往農水省的建設委員遠山莊三打來的。
遠山在市長派議員中算是主力,他擔任着建設委員會的委員長。
“還沒回來。
”有島照實回答。
“哦?真是的。
”聽筒中的遠山議員的聲音帶着特征明顯的鄉音,“我們到了農水省,被官員們狠狠教訓了一通哪。
好了,過一小時我再和你聯系。
” 遠山說罷,挂斷了電話。
有島能夠想象出這些一把年紀的市議會議員被年輕官員數落,垂頭緻歉的情形。
在幾個地方小城市議員的面前,官員們肯定是一副威勢逼人的做派。
三點半,遠山第二次打來電話。
“是嗎?真的麻煩了。
有島君,你真的一點線索也沒有嗎?”遠山在電話中忍不住诘問起有島來。
“唉,是真的,我……” “我們現在在大藏省,又被訓斥了一通,說你們市長先生到底怎麼回事啊!這次進京算是徹底砸了鍋!” 最後一次電話打來是五點不到,從住宿在議員會館的原島國會議員的房間打過來的。
原島禮次郎是從北海道選出的衆議院議員,是國會下屬的建設委員會委員,他在建設省人脈廣,關系多,對此次港灣填海造地計劃給予了諸多關照。
為此,市議員一行專程去議員會館拜謝他了。
“您幾位辛苦了。
”有島沖着聽筒中遠山的聲音哈腰說道,“市長還沒有回來。
” “知道了。
既然如此也沒有辦法,等我們回都市會館後再商議吧。
你先不要外出,等我們回去。
”遠山命令有島原地待命。
市議會的四名議員返回會館宿舍時,已經是傍晚六點半了。
“市長還是沒回來?”遠山一踏進有島的房間便問道。
看樣子,他在各省受到了嚴厲的訓斥,此刻情緒非常低落。
“到底上哪兒去了呢?” 最終的疑問仍然落到這個關鍵點上。
“要不,往市長家裡打個電話試試?說不定進京之前,無意中跟家裡人透露過要去哪裡辦點私事什麼的。
”有人提議道。
“可是,這種事情必須慎重啊。
”遠山不贊同這個提議,“萬一市長什麼也沒透露過,貿然這樣做隻會讓他的家人擔心哪。
再有,市長在東京失蹤的事要是不留意被當地的報社知道了,肯定會引起一場騷動,我們幾個也會遭指責的,質疑我們随同市長一起進京,其間到底幹了些什麼。
” 遠山的話十分在理。
“哎,有島君,”遠山又轉向秘書,“你有沒有給市長進京時經常去的餐館或者酒吧去電話打聽過?” “我打電話給市長每次款待客人時光顧的餐館了,不過,他們都說沒有見過市長啊。
” “像這樣的餐館,在東京一共有幾家?” “兩家。
”有島告知了兩家餐館的名字。
“酒吧呢?” “酒吧的話,議員先生們更清楚嘛。
” 市長經常和議員們一同前去把杯解悶的酒吧,一家是銀座後面巷子裡的“文殊蘭”,另一家是位于新宿的“霍屯督人”。
[霍屯督人(Hottentot):歐洲人對非洲科依桑人的蔑稱,意為口吃的人。
] “現在時間還早,媽媽桑應該還沒到店裡呢,所以我想過一會兒再打電話問。
不過,我猜想市長昨天晚上不會去那兒喝酒。
” 市議員們同樣是這樣想的。
這兩間酒吧并非春田市長最先發現的,而是早先市裡的議員們進京之際就經常光顧的,市長隻是蹈襲故道而已。
七點鐘。
到晚餐時間了,但嗜酒的議員們此刻似乎沒有心情安安靜靜待在會館用餐。
“我們在這裡傻等着,市長到底什麼情況也不會有結果的。
”還是遠山議員發聲,“嗯,再等一晚看看事态究竟如何,要是今天晚上市長還不回來的話,就要考慮最後對策了。
有島君。
” “哎……” “我們出去吃點東西,争取馬上就返回來,你辛苦一下,留下來等電話。
” “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