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關燈
◎淳化帖 法帖之久,無如淳化閣帖。

    其後鼎、绛、汝諸帖互相仿摹,愈失舊規,近日祖帖收藏家,無過而問者。

    惟大内所藏,系當日所賜畢士安者,篇帙完善,墨渖如新,成親王曾見之。

    純皇帝珍惜如寶,特建淳化軒以貯之。

    又命于文襄摹刻上石,頒賜諸王公卿,雖不及原帖之善,亦自成一家焉。

     ◎金元史 自古稗史之多,無如兩宋,雖若《扪虱新語》、《碧雲錄》不無污蔑正人,然一代文獻,賴茲以存,學者考其颠末,可以為正史之助。

    如金、元二代,著述寥寥,金代尚有《歸田錄》、《中州集》等書,史官賴以成編。

    元代惟《辍耕錄》一書,所載又多系猥鄙之詞,故宋、王諸公不得不取材諸碑版、行狀等詞,其事頗多溢美。

    如《完澤傳》,甫載郭□□劾其貪酷諸款,而後又言其公正廉潔惜名器重士節諸語。

    梁德圭,本紀載其與相臣比昵為奸為何炜所劾,而其傳又言其遵守先朝法度,谏臣浮競,使其不終其位等語。

    臧否如出二手,蓋皆碑版之文故也。

     ◎本朝文人多壽 王州著《文人九厄》,使人閱之,索然氣盡。

    餘按本朝文人多壽,可以證王之失。

    如王文簡公士祯七十七,朱竹彜尊八十四,尤西堂侗八十五,沈歸愚尚書德潛九十五,宋漫堂荦七十二,查初白慎行七十八,方靈臯苞八十二,袁簡齋枚八十二,錢辛楣大昕七十七,紀曉岚尚書昀八十二,彭芸楣尚書元瑞七十三。

    姚姬傳鼐八十四,翁覃溪方綱八十餘,梁山舟同書九十二,趙瓯北翼八十二,四公至今猶存。

     ◎本朝父子祖孫宰相 王州載明代門族之盛,按本朝父子調梅以濟升平之盛者,指不勝屈。

    如阿文端公蘭泰之子為傅文恭公明安,阿文勤公克敦子為文成公桂,張文端公英子為文和公廷玉,劉文正公統勳子為文清公墉。

    馬文穆公齊之侄為傅文忠公恒,其子為福文襄公康安。

    高文良公斌之侄為文端公晉,其子為參政公書麟,皆父子宰相。

    惟溫文簡公達孫為相國福,其子今相國伯勒保,尹文恪公泰子為文端公繼善,其孫為今相國慶桂,皆三代持衡,為升平良佐,實古今所未見也。

     ◎本朝狀元宰相 本朝閣臣,最利鳌頭。

    如傅聊城以漸為順治丙戌狀元,呂常州宮為順治丁亥狀元,于文襄公敏中為乾隆丁巳狀元,莊參政有恭為乾隆己未狀元,梁文定公國治為乾隆戊辰狀元,王文端公傑為乾隆辛巳狀元,戴文端公衢亨為乾隆戊戌狀元。

    今七卿中有潘芝軒世恩、胡希廬長齡、茹總憲菜、王司空以銜、姚閣學文田凡五人,皆有調羹之望焉。

     ◎張魏公 世之訾張魏公者,皆謂其不度德量力,專主用兵,幾誤國事。

    殊不知其誤不在佳兵黩武,反在過于持重之故。

    按宋、金強弱之不敵,夫人知之,魏公即勉力疆場,親持桴鼓,尚未知勝負若何。

    今考其出師颠末,富平之敗,魏公方在州;淮西之失,公方在行在;符離之潰,公方在泗州,皆去行間數百幹餘裡,安得使士卒奮勇而能保其不敗哉?故郦瓊對金梁王言“宋之主帥,皆持重擁兵,去戰陣數十裡外,不如王之親冒矢石”之語,蓋指魏公而言也。

     ◎國初定三院 文皇踐祚之初,改内閣為三院,曰弘文,曰秘書,曰内院,皆置大學士、學士等官,蓋仿宋昭文集賢之制。

    入關後仍沿其制,至順治戊戌,始複從明制,改設中和殿、保和殿、武英殿、文華殿、文淵閣、東閣諸大學士名。

    乾隆戊辰,特旨罷中和殿大學士,改為體仁閣,以配三殿三閣之名焉。

    保和殿大學士不常置,惟張文和公、傅文忠公拜焉。

    體仁閣大學士初以楊節相廷璋、楊節相應琚先後大拜,皆不終位,故戴服堂《藤陰雜記》内謂其名不祥。

    然劉文清公、今曹相國振镛遞相任之,卒無他咎,可知在人不在名也。

     ◎本朝宗室輔臣 本朝定制,宗子無爵者,與八旗世臣同授朝職,然為輔臣殊不利。

    康熙初,忠懿公塔拜子班穆布爾善嘗拜東閣大學士,以鳌拜黨誅。

    覺羅勒德洪拜武英殿大學士,後以事罷斥。

    覺羅吉慶以粵督有廉名,授參政,以永安州兵事失機褫職,公自吞煙具死。

    宗室琳甯繼之,以失察書吏事降官,緻仕。

    宗室祿康拜東閣大學士,初以失察輿夫赙降都統,複以失察曹倫謀逆事遣置盛京,皆不終其位。

    蓋以天潢驕縱,易以緻咎,故卒無繼李國、趙忠靖之相業者。

     ◎宗室科目 康熙初,嘗置宗室科目,不久停止,見紫幢居士文昭詩中。

    乾隆乙醜複設科目,中達麟圖,戊辰中良誠,辛未中玉鼎柱。

    後以達侍班失儀罷斥,遂停文科目。

    嘉慶己未,今上親政,從肅親王之請,複設鄉、會試,壬戌中果齊斯歡、慧端、德明阿三人。

    果為鄭恭王胞侄,慧為簡良王曾孫,德即良祭酒子,皆入詞林,一時稱盛。

    其後累科皆中二三人。

    果今氵存至戶部侍郎,德至左庶子,惟慧以散館降秩,今任宗人府理事官。

     ◎宗室詩人 國家厚待天潢,歲費數百萬,凡宗室婚喪,皆有營恤,故涵養得宜。

    自王公至閑散宗室,文人代出,紅蘭主人、博問亭将軍、塞曉亭侍郎等,皆見于王漁洋、沈确士諸著作。

    其後繼起者,紫幢居士文昭為饒餘親王曾孫,著有《紫幢詩鈔》。

    宗室敦成為英親王五世孫,與弟敦敏齊名一時,詩宗晚唐,頗多逸趣,瞿仙将軍永忠為恂勤郡王嫡孫,詩體秀逸,書法遒勁,頗有晉人風味。

    常不衫不履,散步市衢,遇奇書異籍,必買之歸,雖典衣絕食所不顧也。

    樗仙将軍書П,鄭獻王六世孫,性慷慨,不欲嬰世俗情,年四十即托疾去官,自比錢若水之流。

    邸有餘隙地,盡種蔬果,手執畚從事,以為習勞。

    晚年慕養生術,每日進食十數,稍茹甘味即哺出,人皆笑其迂,然亦可諒其品矣。

    先叔嵩山将軍諱永{大恚},詩宗盛唐,字摹榮祿。

    晚年獨居一室,人迹罕至,詩篇不複檢閱,故多遺佚。

    近日科目複盛,凡溫飽之家,莫不延師接友,則文學固宜其然盛也。

     ◎宋置封樁庫 宋太祖起自布衣,深悉民間疾苦,故平定諸國後,自奉儉薄,積左藏之餘,立封樁庫。

    嘗欲待足五千萬後,捐資契丹,以贖燕雲之地。

    如其不與,則以其資厚賞軍士,興師恢複其土。

    及澶淵和後,不複講求,則以其财供土木祠禱之費。

    至神宗時,日憂國用之不足,王荊公以新法濟之,卒招靖康之禍。

    孝宗天資英敏,複置封樁庫以為滅金之赀,暮年積錢四千萬缗,他物稱是,後為韓胄取為賞賜燕好之赀。

    至理宗時,國用複绌,以緻滅亡。

    世之如宋太祖、孝宗之舉皆勝夫庸淺之主,而子孫不知愛惜,反消耗于聲色土木之間,良足慨惜。

    然則丁謂、王欽若、韓、賈等所為可容誅乎? ◎宋金形勢 宋自建隆、開寶後,民不知兵者一百餘年,一旦金人以飙迅之勢,破京俘主,其勢實不可與敵。

    然建炎之初,河北尚為宋守,河南、淮右堅城數十,自相保障,使高宗重任宗忠簡等,使其固守殘疆,漸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