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錄卷五

關燈
不可考,予于景四年使遼,見其民書太祖某于丙子紀元神冊,蓋自是歲始有年号”雲雲,是遼時民書已列百二甲子矣。

     ◎宋人伐遼 宋人伐遼之役,人皆怪曹、潘二公,當時宿将,何以偾軍至此,不知二人固有所避忌也。

    太宗性猜忌,高梁之役,自有棄軍之恥,曹、潘鹹太祖時舊臣,若使進克幽州,必招太宗之忌,鳥盡弓藏之感,良有以也。

    二将頗識其意,故濟陽之師已至涿鹿,乃反退雄州就食,雖粗知兵者所不肯為。

    而彬顧不知耶,适為偾軍之計耳。

    潘美亦然。

    楊業轉戰陳家谷,美乃擁兵不救,初非誤聽王亻先之語也。

    不然二将皆累次擁旌ゼ滅諸國者,乃不能自主軍法,反為偏裨所惑耶,故予謂其有避忌然也。

     ◎崔浩 袁簡齋謂,崔浩之誅,非關作史,乃因與宋人密有異圖,謀洩被誅,見《柳元景傳》。

    案:浩雖見用于魏,然與南朝實有偏袒。

    宋高祖入關時,浩即勸魏太宗不必阻其假道,其後每遇南伐,必多方阻閡,與李順之庇護沮渠無異。

    是以太宗于南征凱旋後,即正誅夷之罪,蓋亦有所見聞,《宋書》之言非厚誣也。

     ◎汪瑟庵 近日自朱石君講論古學,時文中試者,多以填砌經典為貴,文體為之一變;其能以清純取士者,惟汪瑟庵參政一人。

    先生山陽人,少家貧不能舉炊。

    先生肆力文學,初不少懈。

    素不善書。

    己酉廷試,彭文勤以其策對詳明,取中榜眼,實近科罕有者。

    任祭酒,與法時帆共事,學課甚嚴。

    選《成均課士錄》,今裡巷奉為圭臬。

    為鐵冶亭門下士,冶亭策士偶有錯誤,先生條縷駁難,鐵公心甚折服。

    亦甚服善,偶與鮑雙五談《說文》,雙五間有心解,先生語人曰:“覺生學亦淵博,非祗詞章善也。

    ”又善于教授,八旗子弟及門者甚多。

    聞覺羅侍郎寶興言:“先生督學歸,予與及門諸弟子迎于郊,先生乘棧車,首戴{曰施}{曰俞},從者惟一老仆,與諸生落第歸者無異。

    ”其廉亦可觇矣。

    侍上書房,課藝甚勤。

    膳房大官馔頗簡率,他學士莫肯食,先生甘之如饴。

    今上即位,寵眷甚渥,加太子太保。

    欲任政事,先生屢辭之,故以宗伯終其位。

    然性吝愎,治生頗急,每歲所入,皆治田産,其餘封閉不用。

    以京師米頗昂,乃屯積數十廪,以待厚價,幾為金吾所舉劾。

    門生饋遺亦頗勒索,以多寡為舉黜。

    任其鄉人張培誠、屠春林等為線索,在外頗多延納,世論訾之。

    又自負科名,視異途如寇仇。

    甲申夏,審侯際清獄,頗多羅織,韓司寇{山封}、董鄂少農恩銘以與其不睦,故勘其罪以為報複,甚失大臣之道。

    然亦矯廉詐僞之士耳。

     ◎王勿庵 湖州城外有塔,形家言頗利科目,其後頹敗,烏、歸二邑中者寥寥。

    甲寅秋,邑人複捐修葺,次歲王宗伯以銜弟兄聯名登科。

    己未,姚宗伯文田複典大魁,邑人榮榮。

    勿庵貌豐偉,胸無城府,待下最寬,屢為奴隸所侮,不甚較也。

    少家貧窭,不能供饣粥,窦東臯先生頗賞鑒之,乙卯歲,物色得之。

    故人頗有間言,窦公為之黜職,其後廷對第一,浮議乃息。

    以資氵存至少司空。

    今上即位,首調少宗伯。

    身頗強健,壬午春,乘輿入署,呼之不應,已僵絕矣。

    公雖以諸生進,不識世務,屢掌文衡,頗多物議,其賄多為奴隸所侵蝕,公所獲者什一而已。

    舉動粗蠢,未至人十步前呼吸已酣震人耳,人恒厭之。

    又善寐,睡辄終日,兩餐俱廢。

    乃久居大位,初無坎坷,亦可怪也。

     ◎文遠臯(原名甯,避改幹) 乾隆以來,滿洲科目最盛者,首屬索綽絡文恭公觀保,與其弟文莊公德保同登進士,其子孫亦複科名不絕。

    其次則屬他塔刺刺史善達,與其叔觀察嵩齡同登辛巳進士,其侄中丞公文幹複中甲辰進士,人皆榮之。

    遠臯短小精悍,胸多智略,登第時年甫十八,以資至少宗伯,未及無壯也。

    善時藝,下筆如飛,皆圭臬陳金正軌,不時尚。

    任金吾時,政多操切,一時盜賊斂迹。

    督學浙江,試文萬卷,親自編撷,不假人手。

    蔣香杜舍人在其幕中,偶有所诿讠垂,公立逐出之,其嚴厲如此。

    在廟堂持議皆剛正,成哲王笑曰:“若遠臯者,可謂忠心赤膽矣!”後出任河南中丞,以嚴刻故,為屬吏摭拾其事劾罷。

    今上即位,授西藏辦事大臣。

    未逾年,受瘴疠卒,士論惜之。

    然性驕佚,頗自滿假,嚴待屬下,皆以奴隸畜之,偶有不當,即唾其面,時加詈之,衆怨歸之,卒以緻敗雲。

     ◎論曉岚筆記事 紀曉岚參政筆記中,記其族祖某與村人争議神荼、郁壘之事。

    因思莊烈末際,未嘗無忠勇之将,皆因時勢逼迫,不克展施其才。

    即如周忠武之雄才壯略,遠勝秦瓊;黃靖國勇力絕倫,可匹敬德。

    二将當時皆在軍中,乃為周延儒所扼,以緻束手坐觀,無裨國事,亦可慨也。

     ◎史策互異 《宋史》所載遼、金人名不符者數十,趙瓯北已載入記中。

    近閱國史稿本,如《楞額理傳》中所載沈副将,蓋為明将申甫,《屯齊傳》中所載杜永錫蓋為明督師堵允錫之轉音。

    至《卓布泰》、《辰泰傳》中屢載明總兵陶養用,考之明桂王諸将,蓋無其人,核其戰績,皆類焦琏、胡一青之事。

    近人著作其姓名不符如此,又何怪宋、元諸史也。

     ◎戴文端 雍正中建立軍機,張硯齋相國實綜其事,當時谕旨盡出其手。

    其後汪文端、于文襄等莫不衣缽相傳,以為攬權之地。

    戴文瑞衢亨為金壇得意門生,詩文字法悉規模其師,纖毫畢肖,和相深惡之,屢阻其升階。

    庚子秋,于木蘭射鹿獻之,純皇帝雖賜以詩,然亦鄙其躁進,故回翔樞府二十餘年。

    睿皇帝深知其才,驟追司空,當時機務多與贊畫,寵眷甚渥。

    因與商人查有圻連姻,及殿試讀卷,取中洪殿撰瑩事,為花曉亭禦史所劾,上皆優容之。

    辛未春,扈從五台,道中遇寒疾,誤服參劑以殁,上甚哀悼之。

    公颀然立,相貌清癯,性聰敏,雖承于、梁嫡派,然頗伉俠,盡心國事。

    嘗奏請承旨後有所見解許其附牍以聞,仿古批駁之意,上允行之。

    當其時,川、楚用兵,公拟書诏令,其獎勵斥責處,動中要,諸大将皆服之。

    用能成斯钜功,公之匡贊居多。

    雖桑維翰一搬麾十五将,劉穆之之五官并用,無以過也。

    又能保全善類,勒文襄以貝錦受禍,松湘圃以戆直緻罪,公皆能一二語匡救之,卒保全其令名。

    故睿廟甚重其人,彈擊之語不能入也。

    然頗喜财貨,屢納苞苴,海澱别墅,大廈千間,雄壯瑰麗,雖王公第莫若也。

    乙醜會試,去取多所不公,朱文正公甚怒,至以“于門四犬”譏之。

    語雖激憤,亦可觇其行矣。

     ◎徐健庵 予向言健庵兄弟暗扶明裔,有失君親大義。

    近見其《詠酴詩》雲:“春至酴始着芳,天姿綽約舞《霓裳》。

    亭亭自向東風立,不與凡姿鬥豔陽。

    ”蓋時鄭氏尚據海東也。

    其詩不覺流露而出,言為心聲,信非誣也。

     ◎章文簡 國朝漢大學士多由翰苑薦擢,其由中翰緻揆席者殊少。

    章文簡煦,浙江錢塘人。

    中壬辰進士,已歸班矣,純皇帝忽憶其朝考詩,而忘其姓名,詢劉文正公。

    文正言翰苑有榜可稽,因特指授内閣中書。

    嘗與和相忤,因回翔樞廷幾卅年而未遷一官。

    嘉慶初(下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