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關燈
小
中
大
上曰:“否則立置卿相,方可滿其願也。
”因立授内閣學士,不數年,氵存至大學士。
康熙初,奏茅麓山之捷。
甲寅冬,吳三桂既叛,察哈爾複蠢動,事聞,聖祖憂之。
孝莊文皇後曰:“圖海才略出衆,可當其責。
”上立召公,授以将印。
時諸禁旅皆南征,宿衛盡空,公奏請選八旗家奴之健勇者,得數萬人,公令以翌日聚德勝門外。
是日黎明,公已整裝至教場,甫檢閱畢,即趨以疾行,不許夜宿,每至州縣村堡,即令衆家奴略掠之,所獲金帛無算。
不數日至察哈爾,下令曰:“前此所掠皆士庶家,不足為寶。
今察哈爾承元之後,數百年之基業,珠玉貨寶不可勝計,汝等如能獲取之,可富貴終身也。
”衆踴躍從事。
公率衆夜圍其穹廬,察哈爾部長布魯尼不及備,倉卒禦敵。
我兵無不一當百,卒擒之,公分散财帛,獎勵士卒而歸。
陛見時,仁皇責其虜掠宣府等郡縣,以有司劾章示之。
公謝罪曰:“臣實無狀,然以輿亻台之賤,禦方強之敵,若不以财帛誘之以壯其膽,何以得其死力?然上不即誅,待臣奏績而後責之,實上之明也。
”仁皇大悅曰:“朕亦知卿必有所為也!”因命公複西征焉。
◎劉海峰 劉海峰先生諱大魁,桐城人。
古文名家。
少以文谒李穆堂侍郎,驚曰:“五百年無此作者,歐、蘇以來一人而已!”其見重如此。
舉博學鴻詞科,鄂文端公業經首選,張文和惡其才,因曰:“此吾鄉之浮蕩者。
”因易以劉文定公,先生遂落拓終其身。
居京邸,其弟館于明太傅家,先生惡其權貴,乃避居朱都統淪瀚宅,破壁頹垣,藹如也。
先恭王重其品,終身執弟子禮甚恭。
而先生歸鄉後,音書杳然,其高傲也如此。
◎劉文正公之直 劉文正公當乾隆中久居相位,頗為上所倚任。
公性簡傲,不蹈科名積習,立朝侃然,有古大臣風。
嘗有世家子任楚撫者,歲暮饋以千金,公呼其仆人,正色告曰:“汝主以世誼通問候,其名甚正。
然餘承乏政府,尚不需此,汝可歸告汝主,贈諸故舊之貧窭者可也。
”有赀郎昏夜叩門,公拒不見。
次早至政事堂,呼其人至,責曰:“昏夜叩門,賢者不為。
汝有何禀告,可衆前言之,雖老夫過失,亦可箴規也。
”其人嗫嚅而退。
薨時,上親奠其宅,門闾湫隘,去輿蓋然後入。
上歸告近臣曰:“如劉統勳方不愧真宰相,汝等宜法效之。
” ◎謝芗泉之疏闊 謝芗泉先生焚車事,另載後卷。
其人大節不苟,然性疏闊,其居處幾榻,塵積數寸,不知拂拭。
院中花草紛披,殊有濂溪不除階草之意。
财物奢蕩,一任仆人侵盜,毫不介意。
性複多忘,嘗新置朝衣,借法時帆祭酒著之,罷官後遂不複取。
及官儀部,當有祭祀,複欲市取。
時帆聞之,故意問之曰:“吾記君嘗于某時新置朝衣,去日未久,何得遂無?”謝茫然曰:“此等物,棄諸敝笥,安可索取?”法複曰:“或君曾假諸人乎?”謝仍不複記憶。
法笑曰:“君于某日曾假餘著之,今尚在餘笥中,君果忘乎?”謝乃恍悟,其不屑細故若此。
◎本朝内官之制 世祖撫定華夏,習知前明閹宦之弊,故立鐵牌于交泰殿,戒内官不許幹預朝政。
其官不過四品,皆隸内務府總管,歲時谒見如堂司制,頗有周官冢宰統攝之制。
純皇帝乾綱獨攬,防馭内官尤嚴。
有高雲從者,稍幹涉外事,上遵章皇旨,立時磔死,若輩皆凜然敬畏。
和相雖貪黩無狀,然制内官最嚴。
其軍機随侍嘗有背呼梁文定公名者,和聞之,奮然曰:“梁為朝廷輔臣,汝輩安可輕之?”立杖數十,命與梁叩謝乃免。
故當時寺人,俯首惟命是從。
近日内務府大臣多由僚屬驟遷,又無重臣兼領,故敬事房總管輩多與諸大臣分庭抗禮,無複統轄之制。
至蘇大司空楞額曾對衆曰:“今日尚未見吾都堂。
”雖一時之谑語,亦可觇風氣矣。
◎巴延三 巴廷三制府初任軍機司員,龌龊無他能,人争鄙薄之。
嘗當值宿,時西域用兵,夜有飛報至,大臣俱散出,純皇帝問值宿者,以巴對。
上呼至窗下,立降機宜凡數百語。
巴小臣,初觐龍顔,戰栗應命,出宮後,一字不複記憶。
時有上親侍小内臣鄂羅裡,人素聰黠,頗解上意,遂代其起草。
上閱之,稱嘉者再,因問其名,默志之。
數日,語傅文忠曰:“汝軍機有若等良材,奚不早登薦牍?”因立放潼商道,不數歲遂至兩廣總督。
巴感激鄂切骨,常以恩人呼之。
既任封疆,毫無建樹,終以貪黩罷歸,為鄂怨恚者再。
以節钺宗臣,其才反不若閹豎,亦可醜也。
◎楊武勳王 餘外祖舒穆祿武勳王諱楊古利,以開國功臣封王,尚主,為異姓諸臣之冠,其功業載餘文集中。
王末年從文皇帝征朝鮮,大捷後巡視山谷,天大霧,中伏弩而殒。
按《北齊書》,韓賢破韓木蘭後,檢閱甲仗,有餘賊藏屍邊,待賢近,舉刀斫之,中胫而卒,與王差仿佛也。
◎何溫順公 高皇初起兵時,滿洲軍士尚寡,時董鄂溫順公諱何和理者,為渾春部長,兵馬精壯,雄長一方。
上欲藉其軍力,乃延置至興京,款以賓禮,而以公主妻之。
公乃率衆歸降,兵馬五萬餘,我國賴以締造。
薩爾浒之役,卒以敗明師者,皆公兵馬之力也。
其前妻聞其尚主,怒,掃境而出,欲與之戰,高皇面谕之,然後罷兵降。
故今襲世爵者,皆系公主所出,其前夫人所生者,不許列名。
國語呼為“厄吓媽媽”,蓋譏其鮮德讓之風也。
◎洪豁爾國 今鄂羅斯北有洪豁爾國,國勢富強。
護軍統領百公順嘗至其境,謂其人善于騎射,有三韓之風。
其國自言,先世系由索倫遷移者。
按《遼史》,西遼耶律大石自天祚被擒後,遂率衆西移凡萬餘裡,自稱西遼。
其後為愛烏罕所滅,今其國豈其苗裔耶? ◎劉文清 劉文清公墉為文正公子。
少時知江甯府,頗以清介持躬,名播海内,婦人女子無不服其品誼,至以包孝肅比之。
及入相後,适當和相專權,公以滑稽自容,初無所建白。
純皇召見新選知府戴某,以其迂疏不勝方面,因問及公。
公以“也好”對之,為上所斥。
謝芗泉侍郎頗不滿其行,至以《否卦彖辭》诋之,語雖激烈,公之改節亦可知矣。
然年八十餘,輕健如故,雙眸炯然,寒光射人。
薨時毫無疾病,是日猶開筵款客,至晚端坐而逝,鼻注下垂寸餘,亦釋家所謂善解脫者。
餘初登朝,猶及見其豐度。
一日立宮門槐柳下,餘問朱文正公五矢之目,朱未遽答。
公喟然曰:“君子務其大者遠者。
今君以宗臣貴爵,所學者自有在,奚必津津于象物之微者哉?”宜朱公之不答也。
老成之見,終有異于衆也。
◎衛司空 衛司空哲治,曆任封疆,以廉能著。
其撫粵西時,謝侍禦世濟子犯法,公鍛煉其子,因波及侍禦,袁簡齋太史曾作書規之。
劉文清公亦言其“官每高一階,而其品乃下一級”,蓋亦不能自守之士。
然先恭王親見其召對,純皇帝問近日封疆大吏臧否,公自謝無狀。
上言:“置汝姑
”因立授内閣學士,不數年,氵存至大學士。
康熙初,奏茅麓山之捷。
甲寅冬,吳三桂既叛,察哈爾複蠢動,事聞,聖祖憂之。
孝莊文皇後曰:“圖海才略出衆,可當其責。
”上立召公,授以将印。
時諸禁旅皆南征,宿衛盡空,公奏請選八旗家奴之健勇者,得數萬人,公令以翌日聚德勝門外。
是日黎明,公已整裝至教場,甫檢閱畢,即趨以疾行,不許夜宿,每至州縣村堡,即令衆家奴略掠之,所獲金帛無算。
不數日至察哈爾,下令曰:“前此所掠皆士庶家,不足為寶。
今察哈爾承元之後,數百年之基業,珠玉貨寶不可勝計,汝等如能獲取之,可富貴終身也。
”衆踴躍從事。
公率衆夜圍其穹廬,察哈爾部長布魯尼不及備,倉卒禦敵。
我兵無不一當百,卒擒之,公分散财帛,獎勵士卒而歸。
陛見時,仁皇責其虜掠宣府等郡縣,以有司劾章示之。
公謝罪曰:“臣實無狀,然以輿亻台之賤,禦方強之敵,若不以财帛誘之以壯其膽,何以得其死力?然上不即誅,待臣奏績而後責之,實上之明也。
”仁皇大悅曰:“朕亦知卿必有所為也!”因命公複西征焉。
◎劉海峰 劉海峰先生諱大魁,桐城人。
古文名家。
少以文谒李穆堂侍郎,驚曰:“五百年無此作者,歐、蘇以來一人而已!”其見重如此。
舉博學鴻詞科,鄂文端公業經首選,張文和惡其才,因曰:“此吾鄉之浮蕩者。
”因易以劉文定公,先生遂落拓終其身。
居京邸,其弟館于明太傅家,先生惡其權貴,乃避居朱都統淪瀚宅,破壁頹垣,藹如也。
先恭王重其品,終身執弟子禮甚恭。
而先生歸鄉後,音書杳然,其高傲也如此。
◎劉文正公之直 劉文正公當乾隆中久居相位,頗為上所倚任。
公性簡傲,不蹈科名積習,立朝侃然,有古大臣風。
嘗有世家子任楚撫者,歲暮饋以千金,公呼其仆人,正色告曰:“汝主以世誼通問候,其名甚正。
然餘承乏政府,尚不需此,汝可歸告汝主,贈諸故舊之貧窭者可也。
”有赀郎昏夜叩門,公拒不見。
次早至政事堂,呼其人至,責曰:“昏夜叩門,賢者不為。
汝有何禀告,可衆前言之,雖老夫過失,亦可箴規也。
”其人嗫嚅而退。
薨時,上親奠其宅,門闾湫隘,去輿蓋然後入。
上歸告近臣曰:“如劉統勳方不愧真宰相,汝等宜法效之。
” ◎謝芗泉之疏闊 謝芗泉先生焚車事,另載後卷。
其人大節不苟,然性疏闊,其居處幾榻,塵積數寸,不知拂拭。
院中花草紛披,殊有濂溪不除階草之意。
财物奢蕩,一任仆人侵盜,毫不介意。
性複多忘,嘗新置朝衣,借法時帆祭酒著之,罷官後遂不複取。
及官儀部,當有祭祀,複欲市取。
時帆聞之,故意問之曰:“吾記君嘗于某時新置朝衣,去日未久,何得遂無?”謝茫然曰:“此等物,棄諸敝笥,安可索取?”法複曰:“或君曾假諸人乎?”謝仍不複記憶。
法笑曰:“君于某日曾假餘著之,今尚在餘笥中,君果忘乎?”謝乃恍悟,其不屑細故若此。
◎本朝内官之制 世祖撫定華夏,習知前明閹宦之弊,故立鐵牌于交泰殿,戒内官不許幹預朝政。
其官不過四品,皆隸内務府總管,歲時谒見如堂司制,頗有周官冢宰統攝之制。
純皇帝乾綱獨攬,防馭内官尤嚴。
有高雲從者,稍幹涉外事,上遵章皇旨,立時磔死,若輩皆凜然敬畏。
和相雖貪黩無狀,然制内官最嚴。
其軍機随侍嘗有背呼梁文定公名者,和聞之,奮然曰:“梁為朝廷輔臣,汝輩安可輕之?”立杖數十,命與梁叩謝乃免。
故當時寺人,俯首惟命是從。
近日内務府大臣多由僚屬驟遷,又無重臣兼領,故敬事房總管輩多與諸大臣分庭抗禮,無複統轄之制。
至蘇大司空楞額曾對衆曰:“今日尚未見吾都堂。
”雖一時之谑語,亦可觇風氣矣。
◎巴延三 巴廷三制府初任軍機司員,龌龊無他能,人争鄙薄之。
嘗當值宿,時西域用兵,夜有飛報至,大臣俱散出,純皇帝問值宿者,以巴對。
上呼至窗下,立降機宜凡數百語。
巴小臣,初觐龍顔,戰栗應命,出宮後,一字不複記憶。
時有上親侍小内臣鄂羅裡,人素聰黠,頗解上意,遂代其起草。
上閱之,稱嘉者再,因問其名,默志之。
數日,語傅文忠曰:“汝軍機有若等良材,奚不早登薦牍?”因立放潼商道,不數歲遂至兩廣總督。
巴感激鄂切骨,常以恩人呼之。
既任封疆,毫無建樹,終以貪黩罷歸,為鄂怨恚者再。
以節钺宗臣,其才反不若閹豎,亦可醜也。
◎楊武勳王 餘外祖舒穆祿武勳王諱楊古利,以開國功臣封王,尚主,為異姓諸臣之冠,其功業載餘文集中。
王末年從文皇帝征朝鮮,大捷後巡視山谷,天大霧,中伏弩而殒。
按《北齊書》,韓賢破韓木蘭後,檢閱甲仗,有餘賊藏屍邊,待賢近,舉刀斫之,中胫而卒,與王差仿佛也。
◎何溫順公 高皇初起兵時,滿洲軍士尚寡,時董鄂溫順公諱何和理者,為渾春部長,兵馬精壯,雄長一方。
上欲藉其軍力,乃延置至興京,款以賓禮,而以公主妻之。
公乃率衆歸降,兵馬五萬餘,我國賴以締造。
薩爾浒之役,卒以敗明師者,皆公兵馬之力也。
其前妻聞其尚主,怒,掃境而出,欲與之戰,高皇面谕之,然後罷兵降。
故今襲世爵者,皆系公主所出,其前夫人所生者,不許列名。
國語呼為“厄吓媽媽”,蓋譏其鮮德讓之風也。
◎洪豁爾國 今鄂羅斯北有洪豁爾國,國勢富強。
護軍統領百公順嘗至其境,謂其人善于騎射,有三韓之風。
其國自言,先世系由索倫遷移者。
按《遼史》,西遼耶律大石自天祚被擒後,遂率衆西移凡萬餘裡,自稱西遼。
其後為愛烏罕所滅,今其國豈其苗裔耶? ◎劉文清 劉文清公墉為文正公子。
少時知江甯府,頗以清介持躬,名播海内,婦人女子無不服其品誼,至以包孝肅比之。
及入相後,适當和相專權,公以滑稽自容,初無所建白。
純皇召見新選知府戴某,以其迂疏不勝方面,因問及公。
公以“也好”對之,為上所斥。
謝芗泉侍郎頗不滿其行,至以《否卦彖辭》诋之,語雖激烈,公之改節亦可知矣。
然年八十餘,輕健如故,雙眸炯然,寒光射人。
薨時毫無疾病,是日猶開筵款客,至晚端坐而逝,鼻注下垂寸餘,亦釋家所謂善解脫者。
餘初登朝,猶及見其豐度。
一日立宮門槐柳下,餘問朱文正公五矢之目,朱未遽答。
公喟然曰:“君子務其大者遠者。
今君以宗臣貴爵,所學者自有在,奚必津津于象物之微者哉?”宜朱公之不答也。
老成之見,終有異于衆也。
◎衛司空 衛司空哲治,曆任封疆,以廉能著。
其撫粵西時,謝侍禦世濟子犯法,公鍛煉其子,因波及侍禦,袁簡齋太史曾作書規之。
劉文清公亦言其“官每高一階,而其品乃下一級”,蓋亦不能自守之士。
然先恭王親見其召對,純皇帝問近日封疆大吏臧否,公自謝無狀。
上言:“置汝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