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右戰功錄
關燈
小
中
大
紫江沈公廷儀,字唐佐。
世官奉議衛指揮,其先臨淮人。
襲官時未弱冠,能馳馬手搏賊。
未幾,調征永安。
嘗以數百人搗陳村寨,賊牆立山上,公一人拍馬而登,賊卻下山。
誘公入淖中,馬陷,以吻拄淖中,而騰其足及于陸,三酋前趨淖劫公,一酋镖而左,一酋刀而右夾馬,一酋彀弩十步外。
公捩頸以過镖,而挑右足以讓刀,镖離頸寸而過,刃着于镫鞺然斷鐵。
公射镖者中,缺項殪。
左挂弓而右掣刀,斫刀酋于镫間,斷其頰,車折齡殪。
弩者恟,失弩,偻而手行上山。
公又射之,中膂。
既連斃三酋,後騎至,找其首。
公以二酋讓後騎,而囊斷頰者自為功,餘賊麋而入箐。
追兵戰于箐中,斬酋若幹級,毒弩中公膊,整軍而還。
驗功,或以斷頰者非全首難之,監軍吳布政怒曰:“賊豈伸頸而待斫乎?”命紀之以功,遷都指揮佥事。
義甯賊寇臨桂,掠而還巢。
公追之。
巢有兩隘,賊伏兵丁嶺隘以伺,使熟猺以某隘閉告而導公入丁嶺,公策之,斬所閉隘而入,果無兵守於路,擒販者數人,以丁嶺之賊告,遂牽以導巢,而熟猺亦以公斬閉隘,告丁嶺之賊,賊還趨巢,大破之,賊奔,公獨逐一酋,酋騎而走崖,窘,釋騎跳而下澗。
公騎跳而下澗,澗深沒颠,馬浮而岸,毛盡濕,束濕馬於樹,緣澗而求酋。
酋泅而逃,矚水中影射之,血縷水上,入水斬之。
後騎相屬至崖,望見公提人頭立水中。
崖峻不可跳,乃尋路從公,則賊遁已遠。
公乘濕馬與諸騎追之,猶斬數十級而還荔浦,賊八千餘渡江而東寇,諜者告,公倉卒率五百人待於江岸,駐白面寨,去蛟龍、滑石兩灘各數裡。
諜者又告,賊飽而歸,将及江。
公以為滑石灘狹,牽線而濟,雖衆可薄也;蛟龍灘闊,成列而濟,衆難圖矣。
吾欲奪其闊而緻之狹。
令制旗,軍中無尺布,伐岸竹,揭竿而編篾以為縿。
刻頃成數百旗,插之蛟龍灘,令羸卒數十人守之,燃柴煙以疑賊。
賊至,果避蛟龍趨滑石。
公分兵兩岸,而潛以小艦載勁卒數十伏葭葦中,賊營於中洲以護濟,濟且半,公以艦乘泷急沖之,兩岸軍噪。
而前有酋騎而水立,挺镖當艦。
公舍艦跳水,斬镖酋,人騎皆踣。
洲上賊辟,易賊。
濟者西奔巢,未濟者卻東走上山,而複潛趨蛟龍灘,以濟洲賊孤艦軍攻洲,兩岸軍始至,下水夾攻之,洲賊後行擠堕淵溺死無筭,其前行盡俘之,得生口首級若幹,收賊所掠牛畜之在兩岸者。
是役也,以五百人破八千餘賊,公用奇往往如是。
複以功遷都司同知。
嘉靖六年,岑猛叛,聚兵數萬人,督府奏誅之。
一日,督府召公計曰:“歸順岑璋,猛婦翁也。
助猛柰何?”公素能得土官陰事,曰:“璋女失寵而璋心恨猛,徒貌合耳。
”公複密語督府,雲雲如此,可使璋擒猛。
督府複曰:“猛乘上流之勢,擁兵建瓴而下,則邕梧諸郡危矣。
柰何?”曰:“此不足憂,土官大率飽富貴,戀巢穴,所以叛者懼誅耳,非有他志也。
猛離田州,而子女玉帛皆在,彼或乘虛襲之,猛安得不慮乎?”督府又慮猛且走交趾,曰:“猛走交趾,則閉不能歸矣。
猛安得不慮乎?”猛果如公所料,而岑璋雅敬公,公潛使人于璋,於是督府進兵,分五哨入,猛勁兵盡在工堯,諸将死讓,無敢當者。
公自請将中哨當工堯。
去工堯五裡,而軍進攻隘,隘堅。
複退營五裡,而糧且盡,湖兵五千人請于公,願得一飽而死敵。
公時僅有自赍家糧五十石,與湖兵,人給之升,而官軍縮腹張目以觀。
湖兵分米不敢言。
公無以為計。
時左哨将與公隔江而軍,公潛濟江,就左哨将乞糧,而請并兵攻工堯,左哨将以分地拒公,公笑而還曰:“兵糧吾自有之,姑試公耳。
”左哨将慚,公還軍,乃夜分軍,三百人緣山而右走間道,三百人緣江而左上山,并繞出工堯背,插旗為号,煮餘糧為稀靡,食而追之。
黎明,合戰賊,殊死鬥。
我軍卻,麾而進,又卻,公親斬卻者一人,而提其頭以令軍,複麾而進。
先所遣間道卒皆已至,登山插旗。
初,岑璋既與公為約,而遣兵二千人陽為助猛守工堯,遣精卒千人以護女為名居猛左右。
璋兵在陣後,望見山上旗,大嚣曰:“天兵得工堯矣。
”潰而卻,猛軍見後陣卻,亦嚣而卻,我軍乘之斬猛子邦彥於陣中,蹂屍數裡。
遂入隘,得其積粟,軍始飽,乘勝攻田州。
猛聞工堯破,窘急欲走交趾,而璋卒五百人護猛妻以歸,五百人獨守猛,指猛所欲走,绐之曰:“此路皆天兵也,不如且走歸順,為後圖。
”猛不得已,從之。
璋待于境,相見因相抱哭。
璋以子女歌舞飲食恣猛,圈留之。
而潛遣其子報公于田州,公入田州五日,而諸哨始至,璋所使報猛所在者事頗洩。
左哨将移軍壓歸順境,索猛,欲破敗公事,自為功。
璋以二十牛、百甕酒犒軍,而謂左哨将曰:“猛誠有之,公無急也。
”于是醉猛而斬其首,亟送督府,斬他囚首貫猛屍,而以與左哨将。
左哨将喜于得猛而抽軍,獻猛首督府,則猛首已枭一日矣。
猛死,田州平安。
置猛子邦相於福建,而議設流官,公曰:“思恩設流官,反側至今未慭。
田州複然,兩賊且合從起矣。
”督府不聽,且調公守田州,公請以他将假守三月,而待希儀治裝。
他将守之一月,而田州酋盧蘇果與思恩酋王受連兵劫城。
他将狼狽歸,田州複為賊巢。
公又言於督府曰:
世官奉議衛指揮,其先臨淮人。
襲官時未弱冠,能馳馬手搏賊。
未幾,調征永安。
嘗以數百人搗陳村寨,賊牆立山上,公一人拍馬而登,賊卻下山。
誘公入淖中,馬陷,以吻拄淖中,而騰其足及于陸,三酋前趨淖劫公,一酋镖而左,一酋刀而右夾馬,一酋彀弩十步外。
公捩頸以過镖,而挑右足以讓刀,镖離頸寸而過,刃着于镫鞺然斷鐵。
公射镖者中,缺項殪。
左挂弓而右掣刀,斫刀酋于镫間,斷其頰,車折齡殪。
弩者恟,失弩,偻而手行上山。
公又射之,中膂。
既連斃三酋,後騎至,找其首。
公以二酋讓後騎,而囊斷頰者自為功,餘賊麋而入箐。
追兵戰于箐中,斬酋若幹級,毒弩中公膊,整軍而還。
驗功,或以斷頰者非全首難之,監軍吳布政怒曰:“賊豈伸頸而待斫乎?”命紀之以功,遷都指揮佥事。
義甯賊寇臨桂,掠而還巢。
公追之。
巢有兩隘,賊伏兵丁嶺隘以伺,使熟猺以某隘閉告而導公入丁嶺,公策之,斬所閉隘而入,果無兵守於路,擒販者數人,以丁嶺之賊告,遂牽以導巢,而熟猺亦以公斬閉隘,告丁嶺之賊,賊還趨巢,大破之,賊奔,公獨逐一酋,酋騎而走崖,窘,釋騎跳而下澗。
公騎跳而下澗,澗深沒颠,馬浮而岸,毛盡濕,束濕馬於樹,緣澗而求酋。
酋泅而逃,矚水中影射之,血縷水上,入水斬之。
後騎相屬至崖,望見公提人頭立水中。
崖峻不可跳,乃尋路從公,則賊遁已遠。
公乘濕馬與諸騎追之,猶斬數十級而還荔浦,賊八千餘渡江而東寇,諜者告,公倉卒率五百人待於江岸,駐白面寨,去蛟龍、滑石兩灘各數裡。
諜者又告,賊飽而歸,将及江。
公以為滑石灘狹,牽線而濟,雖衆可薄也;蛟龍灘闊,成列而濟,衆難圖矣。
吾欲奪其闊而緻之狹。
令制旗,軍中無尺布,伐岸竹,揭竿而編篾以為縿。
刻頃成數百旗,插之蛟龍灘,令羸卒數十人守之,燃柴煙以疑賊。
賊至,果避蛟龍趨滑石。
公分兵兩岸,而潛以小艦載勁卒數十伏葭葦中,賊營於中洲以護濟,濟且半,公以艦乘泷急沖之,兩岸軍噪。
而前有酋騎而水立,挺镖當艦。
公舍艦跳水,斬镖酋,人騎皆踣。
洲上賊辟,易賊。
濟者西奔巢,未濟者卻東走上山,而複潛趨蛟龍灘,以濟洲賊孤艦軍攻洲,兩岸軍始至,下水夾攻之,洲賊後行擠堕淵溺死無筭,其前行盡俘之,得生口首級若幹,收賊所掠牛畜之在兩岸者。
是役也,以五百人破八千餘賊,公用奇往往如是。
複以功遷都司同知。
嘉靖六年,岑猛叛,聚兵數萬人,督府奏誅之。
一日,督府召公計曰:“歸順岑璋,猛婦翁也。
助猛柰何?”公素能得土官陰事,曰:“璋女失寵而璋心恨猛,徒貌合耳。
”公複密語督府,雲雲如此,可使璋擒猛。
督府複曰:“猛乘上流之勢,擁兵建瓴而下,則邕梧諸郡危矣。
柰何?”曰:“此不足憂,土官大率飽富貴,戀巢穴,所以叛者懼誅耳,非有他志也。
猛離田州,而子女玉帛皆在,彼或乘虛襲之,猛安得不慮乎?”督府又慮猛且走交趾,曰:“猛走交趾,則閉不能歸矣。
猛安得不慮乎?”猛果如公所料,而岑璋雅敬公,公潛使人于璋,於是督府進兵,分五哨入,猛勁兵盡在工堯,諸将死讓,無敢當者。
公自請将中哨當工堯。
去工堯五裡,而軍進攻隘,隘堅。
複退營五裡,而糧且盡,湖兵五千人請于公,願得一飽而死敵。
公時僅有自赍家糧五十石,與湖兵,人給之升,而官軍縮腹張目以觀。
湖兵分米不敢言。
公無以為計。
時左哨将與公隔江而軍,公潛濟江,就左哨将乞糧,而請并兵攻工堯,左哨将以分地拒公,公笑而還曰:“兵糧吾自有之,姑試公耳。
”左哨将慚,公還軍,乃夜分軍,三百人緣山而右走間道,三百人緣江而左上山,并繞出工堯背,插旗為号,煮餘糧為稀靡,食而追之。
黎明,合戰賊,殊死鬥。
我軍卻,麾而進,又卻,公親斬卻者一人,而提其頭以令軍,複麾而進。
先所遣間道卒皆已至,登山插旗。
初,岑璋既與公為約,而遣兵二千人陽為助猛守工堯,遣精卒千人以護女為名居猛左右。
璋兵在陣後,望見山上旗,大嚣曰:“天兵得工堯矣。
”潰而卻,猛軍見後陣卻,亦嚣而卻,我軍乘之斬猛子邦彥於陣中,蹂屍數裡。
遂入隘,得其積粟,軍始飽,乘勝攻田州。
猛聞工堯破,窘急欲走交趾,而璋卒五百人護猛妻以歸,五百人獨守猛,指猛所欲走,绐之曰:“此路皆天兵也,不如且走歸順,為後圖。
”猛不得已,從之。
璋待于境,相見因相抱哭。
璋以子女歌舞飲食恣猛,圈留之。
而潛遣其子報公于田州,公入田州五日,而諸哨始至,璋所使報猛所在者事頗洩。
左哨将移軍壓歸順境,索猛,欲破敗公事,自為功。
璋以二十牛、百甕酒犒軍,而謂左哨将曰:“猛誠有之,公無急也。
”于是醉猛而斬其首,亟送督府,斬他囚首貫猛屍,而以與左哨将。
左哨将喜于得猛而抽軍,獻猛首督府,則猛首已枭一日矣。
猛死,田州平安。
置猛子邦相於福建,而議設流官,公曰:“思恩設流官,反側至今未慭。
田州複然,兩賊且合從起矣。
”督府不聽,且調公守田州,公請以他将假守三月,而待希儀治裝。
他将守之一月,而田州酋盧蘇果與思恩酋王受連兵劫城。
他将狼狽歸,田州複為賊巢。
公又言於督府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