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我怎樣寫《駱駝祥子》
關燈
小
中
大
從何月何日起,我開始寫《駱駝祥子》?已經想不起來了。
我的抗戰前的日記已随同我的書籍全在濟南失落,此事恐永無對證矣。
這本書和我的寫作生活有很重要的關系。
在寫它以前,我總是以教書為正職,寫作為副業,從《老張的哲學》起到《牛天賜傳》止,一直是如此。
這就是說,在學校開課的時候,我便專心教書,等到學校放寒暑假,我才從事寫作。
我不甚滿意這個辦法。
因為它使我既不能專心一志的寫作,而又終年無一日休息,有損于健康。
在我從國外回到北平的時候,我已經有了去作職業寫家的心意;經好友們的諄諄勸告,我才就了齊魯大學的教職。
在齊大辭職後,我跑到上海去,主要的目的是在看看有沒有作職業寫家的可能。
那時候,正是“一二八”以後,書業不景氣,文藝刊物很少,滬上的朋友告訴我不要冒險。
于是,我就接了山東大學的聘書。
我不喜歡教書,一來是我沒有淵博的學識,時時感到不安;二來是即使我能勝任,教書也不能給我象寫作那樣的愉快。
為了一家子的生活,我不敢獨斷獨行的丢掉了月間可靠的收入,可是我的心裡一時一刻也沒忘掉嘗一嘗職業寫家的滋味。
事有湊巧,在“山大”教過兩年書之後,學校鬧了風潮,我便随着許多位同事辭了職。
這回,我既不想到上海去看看風向,也沒同任何人商議,便決定在青島住下去,專憑寫作的收入過日子。
這是“七七”抗戰的前一年。
《駱駝祥子》是我作職業寫家的第一炮。
這一炮要放響了,我就可以放膽的作下去,每年預計着可以寫出兩部長篇小說來。
不幸這一炮若是不過火,我便隻好再去教書,也許因為掃興而完全放棄了寫作。
所以我說,這本書和我的寫作生活有很重要的關系。
記得是在一九三六年春天吧,“山大”的一位朋友跟我閑談,随便的談到他在北平時曾用過一個車夫。
這個車夫自己買了車,又賣掉,如此三起三落,到末了還是受窮。
聽了這幾句簡單的叙述,我當時就說:“這頗可以寫一篇小說。
”緊跟着,朋友又說:有一個車夫被軍隊抓了去,哪知道,轉禍為福,他乘着軍隊移動之際,偷偷的牽回三匹駱駝回來。
這兩個車夫都姓什麼?哪裡的人?我都沒問過。
我隻記住了車夫與駱駝。
這便是駱駝祥子的故事的核心。
從春到夏,我心裡老在盤算,怎樣把那一點簡單的故事擴大,成為一篇十多萬字的小說。
不管用得着與否?我首先向齊鐵恨先生打聽駱駝的生活習慣。
齊先生生長在北平的西山,山下有許多家養駱駝的。
得到他的回信,我看出來,我須以車夫為主,駱駝不過是一點陪襯,因為假若以駱駝為主,恐怕我就須到“口外”去一趟,看看草原與駱駝的情景了。
若以車夫為主呢,我就無須到口外去,而随時随處可以觀察。
這樣,我便把駱駝與祥子結合到一處,而駱駝隻負引出祥子的責任。
怎麼寫祥子呢?我先細想車夫有多少種,好給他一個确定的地位。
把他的地位确定了,我便可以把其餘的各種車夫順手兒叙述出來;以他為主,以他們為賓,既有中心人物,又有他的社會環境,他就可以活起來了。
換言之,我的眼一時一刻也不離開祥子;寫别的人正可以烘托他。
車夫們而外,我又去想,祥子應該租賃哪一車主的車,和拉過什麼樣的人。
這樣,我便把他的車夫社會擴大了,而把比他的地位高的人也能介紹進來。
可是,這些比他高的人物,也還是因祥子而存在故事裡,我決定不許任何人奪去祥子的主角地位。
有了人,事情是不難想到的。
人既以祥子為主,事情當然也以拉車為主。
隻要我教一切的人都和車發生關系,我便能把祥子拴住,象把小羊拴在草地上的柳樹下那樣。
可是,人與人,事與事,雖以車為聯系,我還感覺着不易寫出車夫的全部生活來。
于是,我還再去想:刮風雲,車夫怎樣?下雨天,車夫怎樣?假若我能把這些細瑣的遭遇寫出來,我的主角便必定能成為一個最真确的人,不但吃的苦,喝的苦,
我的抗戰前的日記已随同我的書籍全在濟南失落,此事恐永無對證矣。
這本書和我的寫作生活有很重要的關系。
在寫它以前,我總是以教書為正職,寫作為副業,從《老張的哲學》起到《牛天賜傳》止,一直是如此。
這就是說,在學校開課的時候,我便專心教書,等到學校放寒暑假,我才從事寫作。
我不甚滿意這個辦法。
因為它使我既不能專心一志的寫作,而又終年無一日休息,有損于健康。
在我從國外回到北平的時候,我已經有了去作職業寫家的心意;經好友們的諄諄勸告,我才就了齊魯大學的教職。
在齊大辭職後,我跑到上海去,主要的目的是在看看有沒有作職業寫家的可能。
那時候,正是“一二八”以後,書業不景氣,文藝刊物很少,滬上的朋友告訴我不要冒險。
于是,我就接了山東大學的聘書。
我不喜歡教書,一來是我沒有淵博的學識,時時感到不安;二來是即使我能勝任,教書也不能給我象寫作那樣的愉快。
為了一家子的生活,我不敢獨斷獨行的丢掉了月間可靠的收入,可是我的心裡一時一刻也沒忘掉嘗一嘗職業寫家的滋味。
事有湊巧,在“山大”教過兩年書之後,學校鬧了風潮,我便随着許多位同事辭了職。
這回,我既不想到上海去看看風向,也沒同任何人商議,便決定在青島住下去,專憑寫作的收入過日子。
這是“七七”抗戰的前一年。
《駱駝祥子》是我作職業寫家的第一炮。
這一炮要放響了,我就可以放膽的作下去,每年預計着可以寫出兩部長篇小說來。
不幸這一炮若是不過火,我便隻好再去教書,也許因為掃興而完全放棄了寫作。
所以我說,這本書和我的寫作生活有很重要的關系。
記得是在一九三六年春天吧,“山大”的一位朋友跟我閑談,随便的談到他在北平時曾用過一個車夫。
這個車夫自己買了車,又賣掉,如此三起三落,到末了還是受窮。
聽了這幾句簡單的叙述,我當時就說:“這頗可以寫一篇小說。
”緊跟着,朋友又說:有一個車夫被軍隊抓了去,哪知道,轉禍為福,他乘着軍隊移動之際,偷偷的牽回三匹駱駝回來。
這兩個車夫都姓什麼?哪裡的人?我都沒問過。
我隻記住了車夫與駱駝。
這便是駱駝祥子的故事的核心。
從春到夏,我心裡老在盤算,怎樣把那一點簡單的故事擴大,成為一篇十多萬字的小說。
不管用得着與否?我首先向齊鐵恨先生打聽駱駝的生活習慣。
齊先生生長在北平的西山,山下有許多家養駱駝的。
得到他的回信,我看出來,我須以車夫為主,駱駝不過是一點陪襯,因為假若以駱駝為主,恐怕我就須到“口外”去一趟,看看草原與駱駝的情景了。
若以車夫為主呢,我就無須到口外去,而随時随處可以觀察。
這樣,我便把駱駝與祥子結合到一處,而駱駝隻負引出祥子的責任。
怎麼寫祥子呢?我先細想車夫有多少種,好給他一個确定的地位。
把他的地位确定了,我便可以把其餘的各種車夫順手兒叙述出來;以他為主,以他們為賓,既有中心人物,又有他的社會環境,他就可以活起來了。
換言之,我的眼一時一刻也不離開祥子;寫别的人正可以烘托他。
車夫們而外,我又去想,祥子應該租賃哪一車主的車,和拉過什麼樣的人。
這樣,我便把他的車夫社會擴大了,而把比他的地位高的人也能介紹進來。
可是,這些比他高的人物,也還是因祥子而存在故事裡,我決定不許任何人奪去祥子的主角地位。
有了人,事情是不難想到的。
人既以祥子為主,事情當然也以拉車為主。
隻要我教一切的人都和車發生關系,我便能把祥子拴住,象把小羊拴在草地上的柳樹下那樣。
可是,人與人,事與事,雖以車為聯系,我還感覺着不易寫出車夫的全部生活來。
于是,我還再去想:刮風雲,車夫怎樣?下雨天,車夫怎樣?假若我能把這些細瑣的遭遇寫出來,我的主角便必定能成為一個最真确的人,不但吃的苦,喝的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