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關燈
小
中
大
跟人家搭讪:你做什麼飯呢?
那婦女沒給他好臉:去去,一邊呆着去。
那些光屁股的孩子看方槍槍的眼神也不是很友好。
他們和方槍槍差不多同齡,但都沒上保育院,方槍槍一個也不認識。
這幾排平房是大院的貧民窟,住的都是不穿軍裝的職工:司機、炊事員、燒鍋爐的、木工、電工、水暖工、花兒匠什麼的在方槍槍看來都是些老百姓。
在方槍槍的詞典裡“老百姓”這三個字是貶義詞。
他把不穿軍裝的人家都稱作“老百姓家”,小孩叫做“老百姓的孩子”。
聽似僅有一點精神上的優越,其實小心眼裡充滿地地道道的勢利,那是指窮人、無權無勢的人。
平房人家的普遍赤貧在簡樸的舊時代仍覺觸目驚心。
他們的婦女衣衫檻樓,終日辛勞,未老先衰。
孩子滿臉萊色,頰上染癬,手足生瘡。
個别人家還要靠揀垃圾維持生活。
平房有個很小的孩子,一年大部分時間不穿衣服,赤身裸體玩土。
我們給他起了個外号:黑屁股紅老二。
沒事我們就讓這些孩于把東西亮出來給大家看,以證實确是紅的。
然後狂笑,得了什麼寶物似的。
平房的人從不和樓上的人來往。
方槍槍經過那裡時有強烈感受:這兒沒人喜歡他。
方槍槍騎到23樓前的空場,看着四個單元門不知陳南燕家在哪個門裡。
他繞到樓後,兩腳平衡踩着車蹬子直起身,手搭涼篷往樓上一間間陽台上望。
23樓緊挨着海軍圍牆,牆那邊海軍汽車隊發動引擎和司機們的說話聲聽得一清二楚。
這邊樓上悄無聲息。
方槍槍小聲喊了句:陳南燕。
自己也覺得不好意思。
又喊了兩聲,聲音仍憋在嗓子眼裡也就自己能聽見。
他鼓了鼓勇氣,已經張大嘴還是随之羞怯了。
想了想覺得意思到了,坐下蹬車離開。
邊騎邊擡頭,盼望正巧遇見陳南燕上陽台。
二樓陽台一個女人在晾衣服,手裡幹着活眼睛盯着他。
這女人眼熟,也許是陳南燕媽媽。
陳南燕在嗎——想着方槍槍就說出了口,聲音也很清亮。
女人擺擺濕手,往上一指,接着她伸出腦袋仰頭大喊:老周,周玉茹,有個小孩找你們家女兒。
這一喊直令方槍槍丢魂落魄,走也不對留也心虛,臉一下紅了。
三樓陽台門響,探出一個文質彬彬戴眼鏡的女人臉,俯視方槍槍捏着嗓子小聲說:你是誰呀,南燕病還沒好,不能下樓,你自己玩去吧。
說完縮了回去。
方槍槍聽見陳南燕在屋裡和她媽媽吵了起來,大人的聲音低得幾乎是一陣陣空白,女孩的嗓門又高又飄如同一縷縷鴿哨。
方槍槍從23樓另一端繞出去,看見楊彤一個人在鍋爐房前的大楊樹下跳皮筋,念念有詞地在兩棵樹間蹦躍不休。
方槍槍騎到她跟前,她也沒回頭。
方槍槍舉槍瞄了她一會兒,她總是在晃動很難達到三點一線。
方槍槍嘴裡喊了聲“啪勾”,蹬車走了。
他上身俯把将車蹬得飛快,一路叮令當啷從二食堂小松林裡沖上小馬路。
保育院的散步隊伍正好晃晃悠悠經過面前。
方槍槍立刻挺起胸脯,一腳着地,單臂挎槍,作驕矜巡邏狀。
李阿姨看都不看他那個操性一眼,昂首而過,其他小朋友七嘴八舌同他搭話:你病好了嗎?什麼時候來上保育院?昨天我們吃果醬包了。
我不上保育院了。
方槍槍自我吹噓:我自己在家。
自己到食堂吃飯。
昨天我還吃過獅子頭呢。
他騎車跟在保育院行列旁,一會兒直行一會兒拐彎,前前後後找人說話,掏出身上所有寶物向小朋友顯配:我有彈球你沒有吧?我有奶糖你沒有吧?我這兜裡還有兩分錢,褲兜裡還有個轉筆刀,這一把老根兒都是我在食堂門前揀的那兒老根兒特多我家裡還一沖鋒槍沒拿下來我覺得巡邏帶一刺刀槍就夠了。
李阿姨猛一轉身大步奔向喋喋不休的方槍槍,拎起他的車把連人帶車拖到通往辦公區的岔路口,腳蹬小車後杠用力一踹,方槍槍箭也似地向前滑去。
方槍槍在高速滑行中感到幾分快意,自己也順勢猛蹬了幾圈輪子,到了禮堂門口才慢慢停下來。
回頭再望,保育院的隊伍早沒了影兒。
禮堂是院裡最雄偉的建築,有很多高大的門窗、拐角、凸凹和寬闊的台階。
門兩邊有兩個宣傳欄,玻璃箱子挂着鎖,裡邊貼着一些照片和漫畫。
禮堂周圍種着金宇塔一般的雪松,陽光充足的白天也一地陰影。
如果這裡藏着遊擊隊是很難發現的。
方槍槍下了車,端着槍鬼頭鬼腦摸進松林,在一株株松樹後閃來閃去,悄悄地接近,猛地跳出來大喊一聲:不許動! 在一株雪松後面,他剛跳出來,隻喊出一個字:不……。
嘴就被人捂住了。
張甯生等幾個大班男孩坐在禮堂的窗台上,晃蕩着腿,笑嘻嘻地看着他。
捂他嘴的是又瘦又高總是很嚴肅的高晉。
把他帶過
那些光屁股的孩子看方槍槍的眼神也不是很友好。
他們和方槍槍差不多同齡,但都沒上保育院,方槍槍一個也不認識。
這幾排平房是大院的貧民窟,住的都是不穿軍裝的職工:司機、炊事員、燒鍋爐的、木工、電工、水暖工、花兒匠什麼的在方槍槍看來都是些老百姓。
在方槍槍的詞典裡“老百姓”這三個字是貶義詞。
他把不穿軍裝的人家都稱作“老百姓家”,小孩叫做“老百姓的孩子”。
聽似僅有一點精神上的優越,其實小心眼裡充滿地地道道的勢利,那是指窮人、無權無勢的人。
平房人家的普遍赤貧在簡樸的舊時代仍覺觸目驚心。
他們的婦女衣衫檻樓,終日辛勞,未老先衰。
孩子滿臉萊色,頰上染癬,手足生瘡。
個别人家還要靠揀垃圾維持生活。
平房有個很小的孩子,一年大部分時間不穿衣服,赤身裸體玩土。
我們給他起了個外号:黑屁股紅老二。
沒事我們就讓這些孩于把東西亮出來給大家看,以證實确是紅的。
然後狂笑,得了什麼寶物似的。
平房的人從不和樓上的人來往。
方槍槍經過那裡時有強烈感受:這兒沒人喜歡他。
方槍槍騎到23樓前的空場,看着四個單元門不知陳南燕家在哪個門裡。
他繞到樓後,兩腳平衡踩着車蹬子直起身,手搭涼篷往樓上一間間陽台上望。
23樓緊挨着海軍圍牆,牆那邊海軍汽車隊發動引擎和司機們的說話聲聽得一清二楚。
這邊樓上悄無聲息。
方槍槍小聲喊了句:陳南燕。
自己也覺得不好意思。
又喊了兩聲,聲音仍憋在嗓子眼裡也就自己能聽見。
他鼓了鼓勇氣,已經張大嘴還是随之羞怯了。
想了想覺得意思到了,坐下蹬車離開。
邊騎邊擡頭,盼望正巧遇見陳南燕上陽台。
二樓陽台一個女人在晾衣服,手裡幹着活眼睛盯着他。
這女人眼熟,也許是陳南燕媽媽。
陳南燕在嗎——想着方槍槍就說出了口,聲音也很清亮。
女人擺擺濕手,往上一指,接着她伸出腦袋仰頭大喊:老周,周玉茹,有個小孩找你們家女兒。
這一喊直令方槍槍丢魂落魄,走也不對留也心虛,臉一下紅了。
三樓陽台門響,探出一個文質彬彬戴眼鏡的女人臉,俯視方槍槍捏着嗓子小聲說:你是誰呀,南燕病還沒好,不能下樓,你自己玩去吧。
說完縮了回去。
方槍槍聽見陳南燕在屋裡和她媽媽吵了起來,大人的聲音低得幾乎是一陣陣空白,女孩的嗓門又高又飄如同一縷縷鴿哨。
方槍槍從23樓另一端繞出去,看見楊彤一個人在鍋爐房前的大楊樹下跳皮筋,念念有詞地在兩棵樹間蹦躍不休。
方槍槍騎到她跟前,她也沒回頭。
方槍槍舉槍瞄了她一會兒,她總是在晃動很難達到三點一線。
方槍槍嘴裡喊了聲“啪勾”,蹬車走了。
他上身俯把将車蹬得飛快,一路叮令當啷從二食堂小松林裡沖上小馬路。
保育院的散步隊伍正好晃晃悠悠經過面前。
方槍槍立刻挺起胸脯,一腳着地,單臂挎槍,作驕矜巡邏狀。
李阿姨看都不看他那個操性一眼,昂首而過,其他小朋友七嘴八舌同他搭話:你病好了嗎?什麼時候來上保育院?昨天我們吃果醬包了。
我不上保育院了。
方槍槍自我吹噓:我自己在家。
自己到食堂吃飯。
昨天我還吃過獅子頭呢。
他騎車跟在保育院行列旁,一會兒直行一會兒拐彎,前前後後找人說話,掏出身上所有寶物向小朋友顯配:我有彈球你沒有吧?我有奶糖你沒有吧?我這兜裡還有兩分錢,褲兜裡還有個轉筆刀,這一把老根兒都是我在食堂門前揀的那兒老根兒特多我家裡還一沖鋒槍沒拿下來我覺得巡邏帶一刺刀槍就夠了。
李阿姨猛一轉身大步奔向喋喋不休的方槍槍,拎起他的車把連人帶車拖到通往辦公區的岔路口,腳蹬小車後杠用力一踹,方槍槍箭也似地向前滑去。
方槍槍在高速滑行中感到幾分快意,自己也順勢猛蹬了幾圈輪子,到了禮堂門口才慢慢停下來。
回頭再望,保育院的隊伍早沒了影兒。
禮堂是院裡最雄偉的建築,有很多高大的門窗、拐角、凸凹和寬闊的台階。
門兩邊有兩個宣傳欄,玻璃箱子挂着鎖,裡邊貼着一些照片和漫畫。
禮堂周圍種着金宇塔一般的雪松,陽光充足的白天也一地陰影。
如果這裡藏着遊擊隊是很難發現的。
方槍槍下了車,端着槍鬼頭鬼腦摸進松林,在一株株松樹後閃來閃去,悄悄地接近,猛地跳出來大喊一聲:不許動! 在一株雪松後面,他剛跳出來,隻喊出一個字:不……。
嘴就被人捂住了。
張甯生等幾個大班男孩坐在禮堂的窗台上,晃蕩着腿,笑嘻嘻地看着他。
捂他嘴的是又瘦又高總是很嚴肅的高晉。
把他帶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