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關燈
李阿姨的個頭在男人裡也算高的。

    假如女子排球運動早幾十年興起,她也許憑這身高就能為國争了光。

    她有一對兒蒙古人種罕見的大雙眼皮,可那美目中少見笑容更不存一脈溫柔。

    她是軍官的妻子,小時沒裹腳,總穿兩隻她丈夫的男式軍用皮鞋。

    這釘着鐵掌走起路像馬蹄子铿锵作響的沉重皮鞋,再配上一身外科大夫的白大褂和幾乎能畫出箭頭的銳利目光。

    使她活像個具有無上權威的生物學家。

     保育院的孩子中最近流傳“鬧鬼”的謠言。

    大孩子小孩子人人談虎色變,繪影繪形。

    起因是二樓中班一個平日從不尿床的女孩子突然夜夜尿床。

    這本是平常事,很多孩子都會在成長過程出現反複,本已掌握的生活本領突然又一竅不通。

     可這叫陳南燕的女孩子堅持說每天晚上這泡尿不是她尿的,總有一個鬼夜裡上她的床,挨着她睡,尿完尿就走了。

    開始阿姨們以為這是女孩子害羞,可中班很多孩子附會她的說法,言之鑿鑿親眼見過那個鬼經過自己床邊,嚴刑拷問也不改口。

     據孩子們衆口一詞反映,這鬼個不高,頭很大,走路輕快。

    老院長召集各班阿姨開會,請她們夜裡睡覺睜着一隻眼,留意一下自己班有無夢遊的孩子。

    李阿姨在會上提出把這件事當“流氓事件”警惕,她注意到很多孩子已經對異性的撤尿方式産生濃厚興趣“有男孩也有女孩”。

    這一完全出自責任心的提議,遭到老院長輕慢否決。

    尤令李阿姨憤怒的是,其他阿姨看她的神氣似乎她很色情。

     李阿姨背對陽光站在窗前,一眼東一眼西便将整個房間的活動人群盡收眼底。

     活潑充沛的光線打亮了每一處角落,人人沐浴在光明中,隻在她那裡豁牙般留出一條黑影。

    她的臉和頭發像烏黑的皮革不吃光,更襯出牙和睫膜的雪白。

    明知道那是中國的李阿姨,但每次看總以為是剛果來的外賓。

     李阿姨對方槍槍的目光總是和她相遇十分不快。

    這孩子在打量她。

    盡管她有科學家的外表和高級特工的素質,可她實際工作最多隻能算馬戲團的馴獸師。

    不知真正的馴獸師能否對團裡的動物一視同仁,反正她是個愛憎分明的人,也不打算改,無法不把個人好惡用于孩子。

    方槍槍是她不喜歡的一個。

    别的孩子都逐步學會了穿衣服和定時排便,這孩子仍遊手好閑随地大小便一身味兒像個騷烘烘的小猩猩。

    一個班有這麼一位,你就别想睡個踏實覺。

    李阿姨不認為這孩子先天笨,吃飯他就能一個飯粒不掉,把自已的碗舔得幹幹淨淨。

    看這小壞蛋的眼神,你會發現那裡不全是懵懵無知,那裡有思想活動,有非常清晰的念頭一閃而過。

    李阿姨平生最恨的就是有人成心跟她作對。

    雖然常識阻赴她那麼想,她仍不住去懷疑:小閹的是故意使壞,早就能獨立生活偏不那麼做。

     李阿姨的目光足以擊落一隻正飛得起勁的蒼蠅。

    方槍槍把積木一塊塊摞成歪塔,看着塔倒下,欣慰地笑起來。

     他的興趣是裝的,李阿姨心裡一聲冷笑,這孩子一點不像他看上去那麼簡單。

     3歲前的方槍槍像個牽線木偶任人擺布,對人對已全無心肝,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後,給一巴掌就哭,給塊糖就喊大爺,情感稍縱即逝,記吃不記打,忙忙碌碌,蹉跎歲月。

    他是個好孩子。

    安靜地在保育院成長像菜種在土壤裡默默發育。

     直到有一個冬天中覺醒來,他發現體内還有個孩子和他一起睜開眼。

    那一刻是順順當當到來的,沒有一點唐突和陌生感,像早聞其名的表兄弟相見。

    再想一想,發現那孩子早就存在,很多日子都是兩個人一起度過的。

     似乎還有一個更久遠的年代,那時他住在家裡,房間很小,總是沒人。

    窗戶上飛舞着無數綠樹枝。

    牛奶開了,雪白的泡沫從小鍋的鍋蓋噗噗冒出,被火苗燎得焦黃。

    那孩子看見了這些。

    還有個中午,那孩子獨自呆在一大片白菜地裡,被陽光曬得昏昏欲睡,不知自己是誰,身在何處。

     另一個中午,那孩子隔着一扇紗門看到陽台上一群沒有母雞看護的黃茸茸小雞在唧唧我我地啄食。

    通過那孩子的來曆,方槍槍朦胧記起了自己的史前時期。

     還有一些重要的事情他忘記了。

    更多暖昧、有情節的場面他無法分辨意義,隻留下支離破碎的印象。

    也許那孩子替他記住了。

    那孩子在很多方面比他脆弱,易動感情,一點委屈受不得。

     這使方槍槍有些為他擔心,不禁喃喃自語:這兒可沒人慣你,太嬌氣了怎麼能在保育院過得好。

     那個冬天的下午,方槍槍跨下活動室門外的台階,那孩子也跟他來到院子裡。

     從暖和的室内一步進入寒風中,他們都感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