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二 章
關燈
小
中
大
棗園外殺聲四起,蹄聲漸漸馳遠。
大約一盞茶左右的時間,兩騎飛奔回來,直入棗園,到窖洞前下馬。
□! 一個頭顱被馬天龍擲下。
“啊哈!覃青玉這個兔崽子給我殺了!” 馬曼玲道:“爹爹好氣魄!隻是便宜了覃青佩那丫頭,吃了我一刀,又給逃走了。
” 馬天龍笑道:“他們也太過于自負了,這棗根本就是覃青璧的産業,他們卻想來索讨,真是自作孽不可活了!” 馬天龍父女回到窖洞裡,發現抓飯還溫溫熱,便坐下來又吃了一點。
馬天龍道:“時候不早了,你們早點休息,明天好趕路。
假使聽到什麼晌動,不必起床看,不會有事的。
” 李烈一覺醒轉,聽到外頭獸角大鳴。
侍婢打水進來,笑道:“師父交待,說鞍馬都已準備好,你們早些走吧。
” 李烈道:“師父和馬曼玲到那兒去了。
” 侍婢道:“他們帶了些弟兄,到延長去找覃青佩。
今天大概不能回來。
” 李烈心中突然升起一股怅惘的感覺。
一行人離開棗園,向延安府前進。
李烈的眼前,總浮現着馬曼玲的倩影。
他想:這個師妹論武功也許及不上自己,可是那骁勇善戰,卻不愧為女中英豪。
就算是蒙古女子,能騎能射,以馬上為家,也不及她那麼的潑辣悍。
再說,她的輕颦淺笑,那股氣勁兒,也實在逗人喜愛。
到了延安城外,一行人擇棧下馬打尖。
這時延安府中,正請了高僧名道,念經建醮祈雨。
吳春牛鼻裹一哼道:“這又是官府施用愚民政策的鬼把戲。
如果讓大戶散些米糧,救濟災黎,反到實際些。
” 李烈突然哎喲一聲,叫道:“不好了,不好了。
”吳春牛聽了覺得奇怪。
李烈道:“其實也沒有什麼。
隻是昨天我在玉門關下,和馬曼玲交手,把她項下的銀心别針給摘了木來想給她一點教訓,已擲還給她,不料她又當成暗器打來。
我接下後,放進袋裹,忘了還她,這如何是好?” 吳春牛笑道:“師父,你該不會再折回去吧?我看下回見面,再送還給她還不遲。
” 李烈仰首,歎口氣道:“也隻好這麼辦了。
” 吳春牛悄悄道:“我看這個銀心别針,是師姨有意送給你的。
” 李烈道:“不可胡說,人家是回族女子,并不時興這一套才子佳人互換信物的做法。
” 他從袋裹掏出那銀心别針,托在掌心,仔細把玩。
這個針長不及三寸,由于不是純銀打造,所以硬度高,一端是個雞心形,微微膨出。
李烈看了半天,不禁變色,托針的手竟然止不住一陣頭動。
他咬着牙,恨恨道:“這妞兒的心腸真是太過于惡毒了!” 吳春牛詫異道:“師父,你今天有些陰陽怪氣的,倒底怎麼了,剛才想她,現在又罵她?” 吳春牛湊近李烈身旁,端詳銀心别針。
李烈道:“你看,這支針是空心的,中間藏着毒汁。
我以前曾經所說過,我師父馬天龍有一項獨門暗器,叫阿拉伯王毒銀針,用的是毒蛇牙囊裹的毒液。
由于過于歹毒,非至必要,絕不出手。
我手下留情,可是馬曼玲居然狠心用這東西打我,簡直想置我于死地,唉!女人心……” 李烈在地上撿起一方石片,把針端上的銀心一捏。
果然在針尖小孔裹滴出芝麻般大小的淡黃色毒汁來,以銀針一蘸,沾着的地方,赫然變成了黑色。
吳春牛見了不禁搖頭咋舌,睜大雙目道:“好厲害的東西,果然是枚毒針。
” 李烈連忙用張紙片将銀層層裹封,深藏袋中,歎息道:“是我太過于相信她。
這個妞兒,太任性,太可怕了。
看在師父的面子上,我不跟她計較。
以後在師父面前再評理去。
” 一行人直奔甘泉縣來。
縣内災荒極為嚴重。
這些天甘泉縣裹,擠滿了災民。
縣裹的大戶人家,早已卷帶細軟,逃到西安府去了。
知縣蕭平是四川人,生在天府之國,不曾見過這種災荒。
幸虧他禀性忠厚,擔心饑民鬧事,交代各個大戶的糧倉全部打開,就連縣衙的倉庫也開了。
隻要災民進城請赈,便發下竹牌,按口發糧。
幾天下來,早就發生。
杯水車薪,并不能解決災民的苦狀。
災民見知縣蕭平全力赈災,便沒有鬧事,大家計議要盡快逃荒避旱。
蕭平私心暗忖:這樣反而好,如果災民留在縣境不動,就可能會出事。
加上他在史書上也讀過,陝北曆來發生民變,都是由災荒而起。
所以,地方上父老計議逃荒,他舉雙手贊成。
這天,蕭平在大堂上接見三個地方父老。
為首的是個六十多歲的老人白有情。
縣衙前面,此時聚集了一大批災民,亂紛紛的嚷道:“還是請知縣大人帶領我們一快兒走吧!否則三原縣去不成耀州也去不得,西安府更是去不得。
大家像鴨子一樣,被趕來趕去。
蕭平在大堂裹,對于縣衙前亂嚷的聲音,所得一清二楚,但一時也拿不定主意。
白有情捋捋白胡子,對蕭平道:“蕭縣尊能夠盡全力開倉赈災,愛恤子民,實在是少有的好父母官,大家都感恩戴德。
隻是逃荒這件事,實在不太好處理。
” 蕭平道:“白兄但說無妨。
” 自有情沉吟道:“縣尊是從四川來的,那裹會明白陝西的民情?陝北更是十年九荒,逃荒就像家常便飯一樣。
今年荒得太厲害,才驚動了縣裹。
甘泉災民,隻有向南走,可是沒有人會背這個大包袱。
” 蕭平道:“我聽外面說,像鴨子一樣被趕來趕去,那裹也去不得,可有這事?” 白有情蹙起眉頭道:“向南走,一路上大莊大戶都請拳師、辦團練,我們去求助,雖然會發些錢米,可是立即被押送出境,到了縣城,情況也相同。
西安府是首善之區,更加難行。
” 蕭平歎了口氣,緩緩道:“這怎麼辦?” 白有情道:“可憐我們個個被人東趕西趕的,到處不能存身。
老弱婦孺,大多經不起奔波跋涉之苦,途中,十有九死。
所以,逃荒這件事,實在很難辦,如果我自有情年輕二十歲年紀,我也許會挺身而出帶領逃荒。
” 白有情故意斜瞅蕭平一眼,意思似乎是:民情如此,逃荒一事,您縣尊大人不能撤手不管吧? 蕭平避開白有情犀利的目光,艱澀地道:“也隻好這麼辦了。
事在危急,顧不得許多,也隻好走了再說。
” 衙前這時又有人高聲道:“請蕭縣尊帶領我們一齊逃荒!” 蕭平轉身向三位父老道:“依你們說,我該怎麼處理?” 白有情道:“依小民看來,隻有請縣尊出榜,招選一批有真才實學的武師,帶領難民,在前開路。
這樣災民便不緻到處被趕,弄得隻能在荒山野地裹兜圈子。
” 蕭平微微點頭。
忽煞間衙前哄的一聲,有人高聲呐喊道:“李大哥回來啦,李大哥回來啦!快刀李烈回來啦!我們讓李大哥替大家作主。
” 一時間歡聲雷動。
片刻後,衙前災民已經走得乾乾淨淨。
蕭平驚愕無比,聳然動容道:“這位百姓口中的李大哥是何許人?” 白有情忽然臉色劇變,沒有回答蕭平的話,匆匆拄杖出衙而去。
這時路上人群已散,白有情拉住一個路人,問清李烈的動向,便拄杖出城。
乾涸的洛河裹,擠滿了人,每人都專心的聽李烈講話。
李烈興高采烈的道:“我并不是萬能的英雄,所憑藉的是為鄉梓父老兄弟姊妹們的安全,兩脅插刀,在所不辭。
如今既然議定了,大家明天一早,就啟程,先到耀州,再去三原、泾陽。
明天一早,我們弟兄夥在縣南甘泉寺等候大家。
你們也知道我的身份,我待在城裹有些不便處,明早再見,我先走一步。
” 李烈說完,與弟兄們一起揮鞭上馬,向洛河西岸,飛奔而去。
蕭平
大約一盞茶左右的時間,兩騎飛奔回來,直入棗園,到窖洞前下馬。
□! 一個頭顱被馬天龍擲下。
“啊哈!覃青玉這個兔崽子給我殺了!” 馬曼玲道:“爹爹好氣魄!隻是便宜了覃青佩那丫頭,吃了我一刀,又給逃走了。
” 馬天龍笑道:“他們也太過于自負了,這棗根本就是覃青璧的産業,他們卻想來索讨,真是自作孽不可活了!” 馬天龍父女回到窖洞裡,發現抓飯還溫溫熱,便坐下來又吃了一點。
馬天龍道:“時候不早了,你們早點休息,明天好趕路。
假使聽到什麼晌動,不必起床看,不會有事的。
” 李烈一覺醒轉,聽到外頭獸角大鳴。
侍婢打水進來,笑道:“師父交待,說鞍馬都已準備好,你們早些走吧。
” 李烈道:“師父和馬曼玲到那兒去了。
” 侍婢道:“他們帶了些弟兄,到延長去找覃青佩。
今天大概不能回來。
” 李烈心中突然升起一股怅惘的感覺。
一行人離開棗園,向延安府前進。
李烈的眼前,總浮現着馬曼玲的倩影。
他想:這個師妹論武功也許及不上自己,可是那骁勇善戰,卻不愧為女中英豪。
就算是蒙古女子,能騎能射,以馬上為家,也不及她那麼的潑辣悍。
再說,她的輕颦淺笑,那股氣勁兒,也實在逗人喜愛。
到了延安城外,一行人擇棧下馬打尖。
這時延安府中,正請了高僧名道,念經建醮祈雨。
吳春牛鼻裹一哼道:“這又是官府施用愚民政策的鬼把戲。
如果讓大戶散些米糧,救濟災黎,反到實際些。
” 李烈突然哎喲一聲,叫道:“不好了,不好了。
”吳春牛聽了覺得奇怪。
李烈道:“其實也沒有什麼。
隻是昨天我在玉門關下,和馬曼玲交手,把她項下的銀心别針給摘了木來想給她一點教訓,已擲還給她,不料她又當成暗器打來。
我接下後,放進袋裹,忘了還她,這如何是好?” 吳春牛笑道:“師父,你該不會再折回去吧?我看下回見面,再送還給她還不遲。
” 李烈仰首,歎口氣道:“也隻好這麼辦了。
” 吳春牛悄悄道:“我看這個銀心别針,是師姨有意送給你的。
” 李烈道:“不可胡說,人家是回族女子,并不時興這一套才子佳人互換信物的做法。
” 他從袋裹掏出那銀心别針,托在掌心,仔細把玩。
這個針長不及三寸,由于不是純銀打造,所以硬度高,一端是個雞心形,微微膨出。
李烈看了半天,不禁變色,托針的手竟然止不住一陣頭動。
他咬着牙,恨恨道:“這妞兒的心腸真是太過于惡毒了!” 吳春牛詫異道:“師父,你今天有些陰陽怪氣的,倒底怎麼了,剛才想她,現在又罵她?” 吳春牛湊近李烈身旁,端詳銀心别針。
李烈道:“你看,這支針是空心的,中間藏着毒汁。
我以前曾經所說過,我師父馬天龍有一項獨門暗器,叫阿拉伯王毒銀針,用的是毒蛇牙囊裹的毒液。
由于過于歹毒,非至必要,絕不出手。
我手下留情,可是馬曼玲居然狠心用這東西打我,簡直想置我于死地,唉!女人心……” 李烈在地上撿起一方石片,把針端上的銀心一捏。
果然在針尖小孔裹滴出芝麻般大小的淡黃色毒汁來,以銀針一蘸,沾着的地方,赫然變成了黑色。
吳春牛見了不禁搖頭咋舌,睜大雙目道:“好厲害的東西,果然是枚毒針。
” 李烈連忙用張紙片将銀層層裹封,深藏袋中,歎息道:“是我太過于相信她。
這個妞兒,太任性,太可怕了。
看在師父的面子上,我不跟她計較。
以後在師父面前再評理去。
” 一行人直奔甘泉縣來。
縣内災荒極為嚴重。
這些天甘泉縣裹,擠滿了災民。
縣裹的大戶人家,早已卷帶細軟,逃到西安府去了。
知縣蕭平是四川人,生在天府之國,不曾見過這種災荒。
幸虧他禀性忠厚,擔心饑民鬧事,交代各個大戶的糧倉全部打開,就連縣衙的倉庫也開了。
隻要災民進城請赈,便發下竹牌,按口發糧。
幾天下來,早就發生。
杯水車薪,并不能解決災民的苦狀。
災民見知縣蕭平全力赈災,便沒有鬧事,大家計議要盡快逃荒避旱。
蕭平私心暗忖:這樣反而好,如果災民留在縣境不動,就可能會出事。
加上他在史書上也讀過,陝北曆來發生民變,都是由災荒而起。
所以,地方上父老計議逃荒,他舉雙手贊成。
這天,蕭平在大堂上接見三個地方父老。
為首的是個六十多歲的老人白有情。
縣衙前面,此時聚集了一大批災民,亂紛紛的嚷道:“還是請知縣大人帶領我們一快兒走吧!否則三原縣去不成耀州也去不得,西安府更是去不得。
大家像鴨子一樣,被趕來趕去。
蕭平在大堂裹,對于縣衙前亂嚷的聲音,所得一清二楚,但一時也拿不定主意。
白有情捋捋白胡子,對蕭平道:“蕭縣尊能夠盡全力開倉赈災,愛恤子民,實在是少有的好父母官,大家都感恩戴德。
隻是逃荒這件事,實在不太好處理。
” 蕭平道:“白兄但說無妨。
” 自有情沉吟道:“縣尊是從四川來的,那裹會明白陝西的民情?陝北更是十年九荒,逃荒就像家常便飯一樣。
今年荒得太厲害,才驚動了縣裹。
甘泉災民,隻有向南走,可是沒有人會背這個大包袱。
” 蕭平道:“我聽外面說,像鴨子一樣被趕來趕去,那裹也去不得,可有這事?” 白有情蹙起眉頭道:“向南走,一路上大莊大戶都請拳師、辦團練,我們去求助,雖然會發些錢米,可是立即被押送出境,到了縣城,情況也相同。
西安府是首善之區,更加難行。
” 蕭平歎了口氣,緩緩道:“這怎麼辦?” 白有情道:“可憐我們個個被人東趕西趕的,到處不能存身。
老弱婦孺,大多經不起奔波跋涉之苦,途中,十有九死。
所以,逃荒這件事,實在很難辦,如果我自有情年輕二十歲年紀,我也許會挺身而出帶領逃荒。
” 白有情故意斜瞅蕭平一眼,意思似乎是:民情如此,逃荒一事,您縣尊大人不能撤手不管吧? 蕭平避開白有情犀利的目光,艱澀地道:“也隻好這麼辦了。
事在危急,顧不得許多,也隻好走了再說。
” 衙前這時又有人高聲道:“請蕭縣尊帶領我們一齊逃荒!” 蕭平轉身向三位父老道:“依你們說,我該怎麼處理?” 白有情道:“依小民看來,隻有請縣尊出榜,招選一批有真才實學的武師,帶領難民,在前開路。
這樣災民便不緻到處被趕,弄得隻能在荒山野地裹兜圈子。
” 蕭平微微點頭。
忽煞間衙前哄的一聲,有人高聲呐喊道:“李大哥回來啦,李大哥回來啦!快刀李烈回來啦!我們讓李大哥替大家作主。
” 一時間歡聲雷動。
片刻後,衙前災民已經走得乾乾淨淨。
蕭平驚愕無比,聳然動容道:“這位百姓口中的李大哥是何許人?” 白有情忽然臉色劇變,沒有回答蕭平的話,匆匆拄杖出衙而去。
這時路上人群已散,白有情拉住一個路人,問清李烈的動向,便拄杖出城。
乾涸的洛河裹,擠滿了人,每人都專心的聽李烈講話。
李烈興高采烈的道:“我并不是萬能的英雄,所憑藉的是為鄉梓父老兄弟姊妹們的安全,兩脅插刀,在所不辭。
如今既然議定了,大家明天一早,就啟程,先到耀州,再去三原、泾陽。
明天一早,我們弟兄夥在縣南甘泉寺等候大家。
你們也知道我的身份,我待在城裹有些不便處,明早再見,我先走一步。
” 李烈說完,與弟兄們一起揮鞭上馬,向洛河西岸,飛奔而去。
蕭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