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二 章

關燈
也派有眼線出來打聽,眼線回報了這種情形後,他心中已有了打算。

     他知道,在陝北,曆來英雄豪傑輩出,一個刀客在城鎮公然進出,并不值得大驚小怪。

     快刀李烈在甘泉縣,如此孚衆望,能夠一呼百應,萬衆相随,想來也不是等閑之輩,如果有機會,他倒想會會李烈。

     白有情進來,向蕭平報告道:“蕭縣尊,我看這件事使不得。

    李烈是關西的刀客首領,本籍是甘泉縣。

    如果任由災民跟着李烈那夥人,可能被人當作亂民,那不就糟了嗎?” 蕭平淡淡地道:“這是災民們自願跟着李烈,誰也不能阻止啊!” 白有情一時為之語塞。

     蕭平準備在明天日出前,親自到甘泉寺找李烈,以便交代幾句話。

     蕭平睡到初更時,忽然聽得窗戶被人推開,一隻黑手伸了進來。

     蕭平的武功根底不錯,處事也很機警。

    在黯淡的燈光下,他已猛然坐起身來。

     “是誰?” 那隻黑手一伸,啪哒一聲響,一把匕首射出,匕首刃口上壓着一封信。

     蕭平伸手一接,沒有去追趕來人。

     信上的筆述歪歪斜斜的,将信移到燈下展開,内書:“事在危急,李烈圖謀引災民作亂,為害陝西。

    縣尊負有保茯地方之任務,請速制止,忠言相告,祈三思。

    ” 蕭平對此信置之一笑。

     他想:如果李烈真要聚衆作亂,絕不可能利用手無縛雞之力的饑民。

    既然如此,這人半夜飛書,誣之嫌疑難脫。

    這種行徑,一點也不光明正大,顯然居心叵測。

     左思右想,蕭平再難安枕。

     到次日早晨寅初時分,蕭平便穿了青衣,頭戴小帽,把那柄匕首收入懷裹,帶了兩個長随,步行出城,到甘泉寺一探究竟。

     李烈離開縣城,到了史上着名的甘泉。

     這裹有一處岩谷,飛射出一道激泉,據說隋炀帝曾飲過此泉,覺得味道美極,甘冽芬香,于是賜名甘泉。

     後來縣名也改稱為甘泉。

     李烈經過甘泉,到泉下一看,不禁浩然長歎:“唉!怎麼連這道甘泉也乾涸了?真是凄慘!” 李烈在甘泉寺旁,找了一處窖洞借宿。

     主人是個年逾七旬的老翁,聽李烈詳述緣由後,對李烈十分敬重。

     李烈将馬匹系在白楊樹下,跟附近居民言明前來的目的,并且請居民們代為照顧這些馬匹,幾天以後,将災民送抵安全地帶後,再來取馬。

     居民們聽了都很一口高興,這裹也有許多人準備攜家帶眷逃荒他處。

     深夜。

     雲日暗,秋蟲亂鳴。

     空際隐隐傳來陣陣狼嗅之聲,倍增凄清。

     李烈曲臂當枕,默默回想幾天前在玉門關的一幕情景。

     當時狼群環伺,如果沒有馬曼玲的适時出現,後果實在不堪設想。

    至少,他們這二十二匹馬,一定要舍棄,送到狼吻,不可能剩下任何一隻。

     忽然,遠處一聲呼哨,亮起一片紅光。

     一大群人,手執火把,從縣城裹而來。

     那窖洞主人,聽到了嘈雜聲,悄悄出門觀看,見狀,大吃一驚,回身便走。

     李烈叫住老主人,問道:“外面出了什麼事,你為什麼如此驚慌?” 那老主人道:“吓死我了,有一群明火執仗的人,正往這兒來,怕是……” 吳春牛也聞聲出,揉揉惺忪的睡眼道:“是不是刀客來了?有什麼直說好了,不必害怕。

    ” 那老主人,摸摸胸口,顫巍巍的點了點頭。

     李烈神态自若地期聲道:“大家都不必擔心,這附近都是窮苦人家,也沒有富戶的深宅大院,他們的目的不會是搶劫,讓我出面跟他們說話。

    ” 李烈取了青銅刀,率先向窖洞口走去。

     左鄰右舍的居民,這時慌慌張張的,要逃到後山去。

     李烈暴喝道:“天大的事,有我李某人擔着,大家盡管放心回去睡覺。

    ” 說話間,那一批來人,像條火龍似的,疾馳而來。

     帶頭五個人騎馬,其餘的都步行,上了坡,直到窯前下馬,亂哄哄的像群烏鴉。

     “你們老百姓們都不必害怕,我們是甘泉縣蕭縣尊派來的,要辦的是公事,跟大夥兒都不相幹。

    ” 帶頭的有四個人,都是差人的裝束。

     一個是胖子,三個是瘦子。

    一個的頭大如巴鬥,一個的身裁矮如冬瓜,一個高瘦得如矗燈。

     高個子的差人發話道:“堂上得知在甘泉寺附近,來了一批強盜,頭子叫什麼快刀李烈,本來在關西幹殺人越貨的勾當。

    堂上發下簽來,要捉李烈回去歸案受審。

    ” 百姓們個個面面相觑,不敢出聲。

     李烈心中暗暗盤算:這甘泉縣知縣,行動倒是挺快的。

    他奶奶的,我才在縣城裹一露面,他就已經探清我的下落,要來捉拿。

     這幾個差人是奉公行事,倒不好用蠻狠的方法打發。

     想到這裹,挺身而出,手握兩把青銅刀,抱刀請手,高聲道:“我便是快刀李烈,各位官人,有什麼差遣,不妨明講。

    ” 四個為首的差人,聞言一楞,相互唧唧哝哝研商了好半天。

     那個高個子的差人道:“李烈,你如果是識時務的好漢,就跟我們回到縣裹去。

    我也不為難你,我們奉公而來,不行不辦。

    ” 李烈哈哈一笑道:“這個簡單,隻照刀客的規矩辦。

    ” 那高個子差人将刀一亮,道:“你是說在刀下見高下?” 李烈笑道:“這個你不必擔心,隻要你勝得了這兩把青鋼刀,我李烈便俯首就縛,跟你們走,殺頭淩遲,死而無怨。

    否則,我是不會去的。

    你們在陝西辦公事,應該懂得這項盡人皆知的道理。

    ” 那胖子一臉得色,插咀道:“哼,你搭他媽的什麼刀客兵架子,難道我們是在甘泉縣衙混钣吃的?要比就比,老二,你先亮家夥!” 那個叫老二的高個子,将手中刀一晃,喝道:“上來!” 随着一個騰步,跳了過來,先向李烈出手。

     一刀點出,就像是漁翁手持鈎竿一樣。

     李烈冷笑一聲。

     這個高個子出手的一招叫“太公垂釣”是少林門華山派的刀法,在關中習之者頗多,并無任何出奇之處。

     李烈知道這高個子的家夥人高門戶大,所以,一出手便看出他的破綻,決定以小開門的馬家刀法對付。

     當下側身舉刀,向着來刀一剪,咬住刀尖,向下一沉。

     高個子連忙收刀,可是李烈已經搶個上風,左刀橫出,作為掩茯,橫劈過去,底下卻探出右刀,向高個子的心窩砍去。

     這一式叫做“葉底藏花陰陽刀”,兩刀分成陰陽、虛實,倏然變化萬端,捉摸不定。

     高個子身子向左一擺,讓過來刀,揮刀去格,卻沒有準頭。

     李烈将右刀一收,左刀一抖,有如遊龍戲水,刀光閃虛,飕的一聲,刀尖折轉,“葉底藏花陰陽刀”忽然一變,以“流星趕月”之勢,向高個子的腰脅間點進一刀。

     高個子怒叱一聲,拉大門戶,狂似的,揮刀抵擋。

     他的刀法還沒有亂,使出一記“拖刀上梁山”的解數,向右一個弓箭步跳開,回手一刀,正砍在李烈的青鋼刀上。

     锵! 李烈早已騰身向上,雙手并舉,兩刀飛灑出幾朵刀花,直刺高個子的後腿。

     高個子閃讓不及,後腿上已被戳了兩刀,頓時血花四濺,染紅褲子、鞋子。

    他喉嚨中咕咕幾聲,向前撲倒。

     這時李烈如果狠下心來,要結束高個子的性命,可說是易如反掌。

    可是李烈沒有再攻擊,他認為隻要給點顔色,對方這些差人便會知難而退。

     否則,再視情形動手,還不為遲。

     就在李烈收步後退時,那個胖子已經破口大罵:“他媽的,這個強盜竟敢傷差人,大家等什麼?一齊上二”! 那個胖子,連同兩個瘦子,一齊揮刀竄上前來砍李烈,後面還有十幾個穿便衣的家夥,将手中火把一抛,火把在地上燃燒,發出吱吱的聲音。

     李烈直到此時,才勃然變色,怒聲道:“好一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