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六、鐵掌逞兇

關燈
,因為犀牛是生殖率低的獸類,母犀往往在分娩幼犀時候,難産而死,所以百年以上公犀固然難找,百年以上母犀更加罕見,簡直千中無一,更别說取得它的犀角了。

     中國的曆史上,也有關于辟水犀角的記載,比如周成王時,交趾王越裳氏進貢辟水犀角,稱為南海照夜犀,據說有辟水功能外,還可以夜裡照路,不用燈燭,好象夜明珠一般,除此之外,漢唐兩代,西域各國也有分水犀角進貢的記載,海雲子大概在帶了九陰真經秘本離開崆峒山時,已經想自己百年歸老,身死之後,處置九陰真經的方法,他不知由哪裡弄一隻辟水犀角來,制成這隻盒子,到臨死的時候,将盒藏了真經,塞入石魚肚内,抛下小溪,因為貯經盒子是辟水犀角做的,雖然和着石魚沉在水底裡一百多年,盒中真經也沒有損壞! 可是不知怎的,大約年日大久,犀角本身起了抽縮變化,連原有的盒縫也消失了,渾成一體,所以王重陽千辛萬苦,把真經由石魚魚腹裡取了出來,結果也是如獲石田,望盒興歎,真是大煞風景之至! 王元斌聽了師父這樣解釋,方才明白,可是他仍然有不大了了的地方,問道:“師父,既然辟水犀角這樣堅硬,連你老人家劍掌之力也抵受得住,海雲子又怎能夠把犀角雕琢成一隻盒子呢?這真是費解的事哩!” 王陽皺眉道:“這個我也弄不清楚,或者雲子另外有一種藥物,能夠把犀角泡軟也未可料,閑話少說,我明天便起程返回河南,你肯跟我到嵩山去嗎?” 王元斌不禁大喜,叩頭答道:“怎的不去,隻要你老答應,弟子願意執鞭随侍!”後來他真正跟王重陽上了嵩山,練成絕技,就是全真七子裡的王陽子王處一,表過不提。

     再說王重陽收了角盒,第二天早上果然到王福家裡告辭,并且告訴關于他兒子的一切,在王重陽心目之中,以為王福一定舍不得自己的兒子,哪知道出乎意料之外,王福卻爽快的一口答允,王元斌裝束起程,父子二人少不免灑了一番别離之淚,王重陽也覺得有點依依不舍,隻好黯然分别。

     他們師徒兩人離了華山,一路上饑餐渴飲,曉行夜宿,不經不覺,來到陝西省界,登臨潼關,王重陽進出過關中幾回,潼關已經是舊遊之地,他帶領着王元斌來到關城附近的山嶺上,眺望臨渲,勢如建瓯,王重陽歎了一口氣道:“潼關地扼豫西,形勢險要,果然不愧自古以來,兵家必争之處!” 王元斌以前聽見老一輩獵戶說三國志,憶起馬超在潼關大戰曹操,把曹阿瞞殺得割須棄袍,狼狽敗走的故事,正要問師父當年馬超追逐曹操是在什麼地方,忽然聽見來路上一陣得得馬蹄聲,鸾鈴響處,由東方來路上,飛也似的,跑來一匹騎馬! 北方人出外走遠路,多半用馬代步,跑過一匹馬來并不稀奇,最奇的是馬背上坐着一個少年,這少年是壯士打扮,左肩頭一片殷紅的血迹,身子伏倒在馬背上,雙臂緊緊抱住馬頸,連頭也擡不起來,分明傷勢很重,後面三四箭地以外,一連串追來五匹快馬,馬上人高聲大叫:“姓劉的往哪裡走?今天好漢爺們誓要把你碎屍萬段!” 王元斌老遠望見,立即向重陽真人道:“師父,你看那幾個人兇眉豎眼,多半不是好人,快過去救那個受傷了的少年吧!” 王重陽望了一望,點點頭道:“很好,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我去救他,你站在這裡吧,不要妄動!”說着把道袍一晃,好象飛鳥振翼似的,飄然落下小山,向這行人迎了上去。

     說時遲,那時快,王重陽跳落山下,不到片刻功夫,一前五後六匹駿馬,奔雷似的跑來,馱着受傷少年的一匹黃骠馬,十分剽悍,看見王重陽迎面阻路,長嘶一聲,飛起兩隻前蹄,向王重陽心窩踢來,重陽道人不慌不忙,略略一閃身軀,已經由馬肚邊掠過,左手一把,抓住受傷少年,一抽一拉,扯下雕鞍,向自己肋下一夾,後面五匹追騎馬上的人見了,不禁嘩然大叫。

     王重陽抓人下馬之後,兩腳一點,誇箭脫弦似的,身子由大路上平飛起來,一掠三丈多高,跳到路邊一座土阜上面,這五個騎客立即一勒坐馬,向土崗包圍過來。

     當先一個粗眉暴眼,面如鍋鐵的漢幹叫喊道:“哪裡來的雜毛野道,膽敢救了我們本幫的仇人,想是活得不耐煩了!快把人放下來,饒你狗命!”